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1月30日訊(記者 張玲 實習生 李玉春 龍豔霞)11月29日,「深圳學生創客節(2020)暨第36屆深圳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主場活動在深圳市第三高級中學初中部舉辦。本次大賽首次採用網絡評審加線下賽的模式,共計十萬中小學生參與了此次大賽。大賽組委會共收到全市科技發明作品661件,科學論文270篇,科幻繪畫529幅,科技實踐126個,輔導員科教製作及科教方案116個。
本屆活動的主題是「禮讚40年,科創贏未來」,活動期間舉辦了科普名家進校園活動、學生創客秀活動、創客馬拉松競賽活動(包括學生創客馬拉松競賽活動、教師創客馬拉松競賽活動)、「2020世界機器人大賽-青少年機器人設計大賽」深圳選拔賽(包括MakeX機器人挑戰賽項、RoboGenius超變戰場挑戰賽項)、第六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萌芽賽道項目深圳選拔賽、深圳市中小學生海陸空模型競賽(包括1/16遙控電動房車平跑車競速賽、遙控遊艇水上足球賽、火箭傘降競時賽)等。
坪山區中山中學初二學生謝卓霖向記者介紹新型水電循環裝置實驗原理。
來自深圳市坪山區中山中學的初二學生謝卓霖所在的小組發明了促進珊瑚生長的新型水電循環裝置,為珊瑚礁野外修復等技術打下基礎。「參加這次活動不僅開拓了視野,還為以後學習這方面的內容打下了基礎。在學校開設的海洋文化課程和相關活動的感染和薰陶下,我對海洋生物環境的現狀有了解和進一步研究的興趣。」謝卓霖說。
來自寶民小學五年級的陳昕儒設計的高空墜物防禦系統榮獲寶安區內一等獎,他設計的目的是希望解決高空墜物傷人事件的發生。他表示,自己曾經差點被高空墜物砸傷,並且聽說各地經常發生多起高空墜物傷人事件,所以想要設計一個能夠通過紅外識別是否有墜物,從而觸發擋板阻擋墜物的系統。
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趙立致辭。
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趙立在致辭時表示,在過去的五年,深圳科技創新教育取得了較大的成果,深圳孩子屢獲科技創新大賽的國際級獎項。在剛剛結束的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萌芽賽道項目中,深圳5個參賽項目全部獲獎,領跑全省。未來,深圳市教育局、市科協、團市委將繼續協同推進,共促深圳科創教育的均衡發展。
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駐會副主席張治平表示,今年1月1日《深圳經濟特區科學技術普及條例》(以下簡稱《科普條例》)正式施行,標誌著深圳科普工作步入法治化軌道。《科普條例》提出,教育部門應當會同相關部門落實關於加強科學教育和針對青少年科普活動的各項要求,並將相關工作列入各級各類教育機構工作考核內容;在義務教育階段逐步實行科普教育學分制,提高青少年科學素質。
此次活動由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共青團深圳市委員會主辦,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深圳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各區(大鵬新區、深汕特別合作區)教育行政部門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