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tifyQ4財報:運營支出同比增長80%,王者地位靠錢買?

2020-12-27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美股研究社

流媒體對傳統媒體渠道的顛覆還在繼續。相對於傳統媒體播放器,"隨時隨地隨分享"的流媒體顯然更符合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用戶習慣。

北京時間2月5日,瑞典音樂流媒體巨頭Spotify公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從財報的核心數據來看,營收和活躍數據都保持增長,但是運營支出和虧損同樣在擴大,去年同期扭虧為盈的Spotify再次陷入虧損狀態。

作為全球音樂市場的救命稻草,Spotify曾為持續下行的全球音樂市場注入了新鮮活力。然而,最新一季財報顯示,對於王者地位的Spotify而言,要想維持盈利也不是那麼容易。美股研究社通過解讀這份財報,來看看未來Spotify究竟是否值得關注。

毛利率和用戶數量均超預期上限,但是利潤同比卻轉虧

國際唱片聯合會IFPI發布的《2019全球音樂報告》顯示,全球音樂收入在本世紀前14年持續下跌,直到2014年跌入黑暗谷底。隨後企穩反彈,連續多年實現正增長。增長動力是什麼?是數位音樂、流媒體。或者更直接點說,是Spotify。

整體上來看,Spotify的這份財報,並無明顯亮眼之處,雖然營收和用戶數量在增長,但是虧損是既定事實,未來發展仍舊困境重重。

根據Spotify第四季度財報顯示,Spotify第四季度總營收為18.55億歐元(約合20.46億美元),同比增長24%。Spotify上年同期營收為14.95億歐元,上一季度為17.31億歐元。所以說,不論是同比上年,還是上一季度,Spotify的營收都是在增長的。

本季度還有一個運營亮點就是活躍用戶數量的增加,Spotify截至第四季度末的月活躍用戶(MAU)數量為2.71億人,同比增長31%,環比增長9%;付費用戶數量為1.24億人,同比增長29%,環比增長10%;受廣告支持的月活躍用戶為1.53億人,同比增長32%,環比增長9%。

但用戶數量增加的背後,是運營的超支虧損。

根據財報數據顯示,Spotify第四季度總運營虧損為7700萬歐元,上一季度運營利潤為5400萬歐元,上年同期運營利潤為9400萬歐元;運營利潤率為-4.2%,上年同期為3.6%,上一季度為3.1%。

Spotify第四季度運營支出為5.51億歐元,較上年同期的3.05億歐元增長80%,上一季度為3.87億歐元。其中,研發支出為1.73億歐元,上年同期為1.00億歐元,上一季度為1.36億歐元;銷售與營銷支出為2.76億歐元,上年同期為1.63億歐元,上一季度為1.73億歐元;總務與行政支出為1.02億歐元,上年同期為4200萬歐元,上一季度為7300萬歐元。

Spotify四季度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為2.09億歐元(約合2.3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淨利潤4.42億歐元轉虧,較上一季度的淨利潤2.41億歐元轉虧。

雖然25.6%的毛利率和31%的用戶增長都超出公司指導性預期的上限,但是同比轉虧的利潤似乎不怎麼好看。

不過,市場對於Spotify卻一如既往的寬容。

Spotify股價周二在紐交所的常規交易中上漲7.81美元,報收於154.31美元,漲幅為5.33%。按照周二的收盤價計算,Spotify市值約為269億美元。

可以看出,儘管第四季度Spotify盈利不在,但是市場依舊相信這個流媒體巨頭能夠帶來不一樣的風景。或許在這次虧損之後,未來Spotify會有更驚人的表現。就目前情況來看,Spotify將走向何方?又面臨那些機遇和挑戰呢?

流媒體正當時,Spotify能否趁勢騰飛壓力不小

尼爾森音樂的年度報告顯示,Spotify、蘋果音樂和YouTube等服務上的美國音樂播放量較去年增長了30%,首次突破1萬億,流媒體服務顛覆了人們聽音樂和付費的方式,根據新浪報導,流媒體服務目前已經佔美國音樂消費的82%。與此同時,實體專輯銷量在2019年下降了19%,目前僅佔音樂總銷量的9%。

流媒體是一個大趨勢,隨著網絡的發達、網速的增快,未來流媒體會是移動網際網路用戶的最佳選擇。只是,既然是潮流,就會有人跟。隨著越來越越多巨頭進軍流媒體戰場,作為為數不多能夠在細分領域傲視全球的歐洲企業Spotify,能否保持現在的位置還是一個問號。

Statista 2019年6月統計的數據顯示,按2019上半年訂閱用戶數量,Spotify仍然穩居全球第一寶座,佔據36%的市場份額,其次是蘋果和亞馬遜音樂,各自市場份額為18%和13%。

目前,根據最新財報數據顯示,Spotify截至第四季度末的月活躍用戶(MAU)數量為2.71億人,同比增長31%,其中付費用戶數量為1.24億人,受廣告支持的月活躍用戶為1.53億人。如果想要保持現在的用戶增長態勢,未來Spotify需要努力的方向可不少。

(1) 嘗試多元化場景,從音樂走向音頻

全球音樂市場藉助流媒體恢復了往日活力,而Spotify進軍播客市場,意味著將拓寬音樂流媒體版圖,加入音頻的另一種形式——播客。本質上來說,播客與音樂相通,都是用戶通過"聽"來完成的,並且二者足夠差異化,可以滿足用戶不同場景下的對於"聽"的需求。

Spotify曾依靠在瑞典93%的市場佔有率將業務拓展到美國乃至全球,而發展播客業務,正是因為與個巨頭激戰下的新選擇。從本季度財報數據就可以看出,之所以運營支出同比增長80%,運營虧損增大,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長期受索尼、華納、環球三大唱片公司高昂版權費的鉗制,在這種境遇下,即便有再龐大的用戶基礎作為支撐,Spotify也很難維持收支平衡。

所以,為了更加長遠的發展,Spotify提出新戰略,收購兩個播客公司Gimlet Media和Anchor,發展播客業務。通過收購Gimlet Media,可以補充平臺的非音樂內容,藉助原公司營銷團隊擴大廣告收入,而收購被譽為"播客界的Youtube"播客公司Anchor,可以利用其簡化播客製作、鼓勵用戶創作這樣一個解決內容數量供應的價值。

面對亞馬遜、蘋果等音樂業務的持續擴張,Spotify只有加深自己的內容護城河,獲取更多的非音樂類用戶來擴大廣告盈利空間。而播客,則是一個新興市場,另一方面,播客用戶的忠誠度和付費價值比音樂用戶更牢靠。

(2)與巨頭相愛相殺,謀求硬體新嘗試

除了在內容和版權方面與各大巨頭鬥智鬥勇之外,Spotify在渠道方面也一直受消費硬體巨頭蘋果、電商巨無霸亞馬遜的壓制,所以Spotify也一直在嘗試從硬體渠道上尋求突破,曾聯手谷歌推出智能音箱、推出智能汽車助手CarThing,而這都是免費提供給忠誠用戶使用,這表現出Spotify的用心良苦。

其實對於Spotify而言,他在流媒體音樂板塊的地位早就已經穩固,同類競品雖有幹擾但實際影響不大。而Sppotify與他在中國最大的對手——騰訊音娛,早就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共贏關係。2017年底,騰訊音娛向Spotify全資子公司發行2.828億股,至此Spotify持有騰訊音娛9.1%的股份。

真正對Spotify產生長期威脅的是蘋果。

30%的"蘋果稅"問題爭論已久,作為渠道霸主,蘋果與Spotify有不可避免的業務衝突。Spotify

和AppleMusic,一個是最大在線音樂平臺,一個是硬體巨頭推出的在線音樂應用,二者相遇iOS,明顯Spotify處於不利位置。

蘋果音樂對Spotify流媒體音樂市場的衝擊,在流媒體音樂快速崛起的當下,顯得更加激烈。根據高盛音樂行業分析報告顯示,預計到2030年全球將有11.5億流媒體音樂付費用戶,總收入十分可觀。

而根據第四季度財報,Spotify目前總用戶2.71億,總付費用戶1.24億,對他造成最大壓力的,就是身後緊追不捨的用戶超6000萬的蘋果音樂。根據《華爾街日報》早些時候的報導:蘋果音樂的付費用戶數,在美國這個最大音樂市場,已經超過Spotify。而現在,它已經被"遠遠"超過了。

作為流媒體音樂領域的領頭羊,Spotify在與其他巨頭的競爭中能否穩固自己的護城河,進一步提升股價漲勢,還需要面臨海外市場的挑戰和用戶價值的深挖。

拓展海外市場,研發用戶付費新模式

從Spotify最新季度的財報數據看,最令人深刻的就是運營支出了——第四季度運營支出為5.51億歐元,較上年同期的3.05億歐元增長80%。正因為運營支出如此之高,即便總營收同比增張24%,也無法改變虧損。

為了解決成本和用戶問題,拓展海外市場是必經之路,在國內市場幾進飽和的狀態下,只有積極拓展海外用戶,才能維持增長。

迄今為止,Spotify在79個國家提供音樂服務,遠遠超過Amazon Music,後者在大約36個國家提供服務;但卻遠遠落後於蘋果音樂,其在110多個國家開展業務。

而激烈的競爭不僅僅局限於付費用戶,去年11月18日,亞馬遜推出免費版音樂應用,在此前是付費應用,至此電商巨無霸正式加入流媒體音樂免費混戰,價格戰又成了新的競爭手段。

財報數據顯示,目前Spotify的營收渠道仍舊過於單薄,除了訂閱用戶的會員費,就是免費用戶的廣告費,用戶能夠花錢的地方太少了。想要解決虧損問題,增加收入渠道是必須發力的一個方向,讓用戶有更多可以花錢的地方。

舉個例子,國內網易雲音樂,除了會員制之外,針對版權費過高的內容還有單曲收費模式,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天價版權費的支出,還有就是平臺的電商業務,結合用戶積分適時推出相關周邊產品,既可以提升用戶歸屬感,建構品牌形象,又增加了收入渠道,一舉多得。

從之前Spotify針對忠誠用戶推出的免費智能音箱和免費車載助手來看,Spotify是一家有著獨特信念與理想的公司。但是在巨額的成本面前,生存是首要問題。長期以往,如果不能夠回到盈利狀態,那麼市場對於Spotify終將冷淡對待。

在本季度財報中,Spotify也提出了自己的期待,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的總月活躍用戶數量將介於2.79億至2.89億;總付費用戶數量將介於1.26億至1.31億之間;總營收將介於17.1億歐元至19.1億歐元。

未來,Spotify是否能夠滿足自己的期待,在減少虧損的情況下維持自己的流媒體音樂的王者之位呢?

相關焦點

  • 財報圖解 | 運營支出同比激增80%致Spotify第四季度業績轉虧
    騰訊科技訊 Spotify周三盤前發布了該公司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Spotify第四季度總營收為18.55億歐元(約合20.46億美元),同比增長24%;母公司股東應佔淨虧損為2.09億歐元(約合2.3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淨利潤4.42億歐元轉虧。
  • 圖解奇虎360四季度財報:淨利潤同比下滑14.7%
    網易科技報導 3月6日消息,奇虎360公布2012年第四季度財報。財報數據顯示,奇虎360 2012年四季度營收1.0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41億元),同比增長65%,淨利潤128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963萬元),同比下降14.7%。
  • 美聯英語發布上市後首份財報:2020Q1營收1.816億,淨虧損同比增長...
    2019年淨虧損同比增長521.1%,上市代價不小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Q4和全財年總營收同比起伏不大。其中,Q4總營收為3.529億,同比下降1.9%,2019財年收入同比增長1.7%至14.479億。但在虧損上卻大幅增加,其中,2019年Q4淨虧損為1.655億,同比增長1853%。而2019財年淨虧損為2.251億,同比增長521.1%。
  • 網易發布有道上市後首份財報:因出售考拉淨利同比增長74%
    在隨後的財報分析會上,網易CEO丁磊及CFO楊昭烜對市場關係的問題作出了解答。「本季度對於網易而言意義非凡。我們的業績實現了穩健增長,各業務線持續為股東創造價值。淨收入同比增長約11%,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於股東的持續經營淨利潤同比增長約74%。」丁磊表示。遊戲營收佔比增長 即將發布《夢幻西遊》3D版遊戲收入依然是網易集團收入的大頭。
  • 愛奇藝Q3財報:運營虧損同比大幅收窄 單會員付費價值同比增長明顯
    財報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愛奇藝營收達到72億元人民幣(約合11億美元)。對於市場一直關注的財務健康狀況,本季度愛奇藝在成本控制上表現良好,愛奇藝在第三季度營收成本為人民幣64億元(約合9.372億美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22%。受此影響,愛奇藝三季度運營虧損12億元人民幣(約合1.782億美元),相較2019年同期的運營虧損人民幣28億元明顯收窄。
  • 新華體育2019財報|完美世界營收增長27%,電競、運動題材劇齊發力
    按類別來看,公司遊戲業務實現營業收入68.61億元,同比增加26.56%,佔營業收入比重為85.34%,實現淨利潤18.98億元,同比增幅38.70%。相比之下,影視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1.78億元,同比下滑54.9%,淨利潤虧損超3億元。作為公司的兩大主營業務,遊戲和影視貢獻兩極分化明顯。
  • 鬥魚Q3財報:可靠增長背後的支點
    11月11日,鬥魚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MAU數量達到1.94億,同比上季度的1.64億,增長了18.6%;付費用戶數從去年同期的
  • Lululemon財報圖解|三季度總營收11.17億美元,淨利潤同比增長14%
    財報劃重點:·總營收11.17億美元,同比增長22%·毛利潤為6.274億美元,同比增長24%·淨利潤為1.44億美元,同比增長14%北京時間12月11日,Lululemon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的財報,財報數據顯示,Lululemon三季度淨營收為11.17億美元,同比增長22%。
  • 一線|百度三季度財報:營收282億元,同比增長1%,進一步控制成本
    財報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百度營收282億元,同比增長1%,環比增長8%,歸屬百度的淨利潤達137億元。 從具體業務板塊來看,百度核心實現營收214億元,同比增長2%。其中,百度核心在線廣告收入184億元;得益於智能雲業務收入攀升,百度核心非在線廣告收入29億元,同比增長14%。 從財報看,百度進一步控制成本。
  • 精銳教育發布2019財年第四季度財報:淨收入同比增長40.4%,高端業務...
    其中第四季度淨收入總額為13.11億元(1.83億美元),淨收入保持了40.4%的強勁增長;2019財年淨收入總額為39.94億元(5.58億美元),同比增長39.5%。其中,「精銳·個性化」的淨收入為10.47億元人民幣(1.46億美元),同比增長34.8%;2019全財年「精銳·個性化」的淨收入為31.68億元人民幣(4.43億美元),同比增長31.1%。
  • 【財報】騰訊第二季度淨利潤331.07億元 同比增長37%
    【財報】騰訊第二季度淨利潤331.07億元 同比增長37% 【IT時代網廣州報導】8月12日下午,騰訊發布2020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數據顯示,騰訊第二季度營收1149億元,市場預估1124.39億元,去年同期888.21億元。騰訊第二季度淨利潤331.1億元人民幣,市場預估272.9億元人民幣。
  • 騰訊Q3財報出爐,每天淨賺3.6個億,還要出電視劇《王者榮耀》
    11月12日,騰訊控股(HK,00700)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254.47億元,同比增長29%,淨利潤(Non-IFRS)323.03億元同比增長32%,營收及利潤均超過市場預期。也就意味著第三季度每天淨賺近3.6億元!
  • 愛奇藝發布2019年財報:內容成本同比增長6%,全年虧損93億
    2月28日,愛奇藝公布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和2019年一整年的財報。財報上顯示,愛奇藝2019年的總營收為29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第四季度營收為7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從總體業務板塊來看,2019年愛奇藝的會員業務倒是表現不錯,一直穩步增長,全年會員業務收入超過14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6%,這一業務收入在第四季度的營收達到39億元,同比增長21%,這也是2019年會員收入最高的一個季度。
  • 騰訊Q3財報:遊戲仍是增長主力,何時逼降愛奇藝?
    原創 企鵝生態君 企鵝生態11月12日,騰訊公布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騰訊Q3實現收入1254億元,同比增長29%;期內盈利人民幣333億元,同比增長33%;淨利潤率由去年同期的26%上升至27%。
  • Costco財報圖解|一季度總營收432.1億美元,淨利潤同比增長38%
    財報劃重點:·總營收432.1億美元,同比增長19.2%·會員費收入為8.61億美元·淨利潤11.66億美元,同比增長38%北京時間12月11日,Costco公布了2021財年第一季度的財報,財報數據顯示,Costco一季度總營收432.1億美元,同比增長19.2%。
  • 閱文集團2019年財報:版權運營收入同比激增341%
    《慶餘年》的成功,體現在了財報的具體數字上。3月17日下午,閱文集團(0772.HK)發布2019年財報。報告顯示,閱文集團2019年實現總收入83.5億元,同比增長65.7%;毛利潤為36.9億元,同比增長44.3%;淨利潤為11.1億元,同比增長21.9%。
  • 嗶哩嗶哩2020年Q3財報:營收32.3億元 同比增長74%
    財報顯示,B站三季度營收再創新高,達32.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4%,遠超市場預期。  第三季度,B站社區月均活躍用戶同比增長54%達1.97億,移動端月均活躍用戶同比增長61%達1.84億。用戶的高質量增長也體現在付費用戶的轉化上,本季度月均付費用戶數同比增長89%達1500萬,付費率從去年同期的6.2%提升至7.6%。
  • BAT上半年花多少錢買內容?_電影號圖文_電影網_1905.com
    騰訊和愛奇藝在內容方面的投入還在加大,阿里大文娛在內容收入增長的同時,虧損幅度也在收窄。愛奇藝半年內容投入110億元愛奇藝在內容成本方面的支出,包括影視動漫網文等內容的版權費,以及給遊戲產品的分成。內容成本是愛奇藝營收成本佔比最大一部分。
  • 優衣庫交出了一份「透心涼」的財報
    1月10日,日本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發布2020財年第一季度財報,在截至去年11月30日的三個月內,其銷售額同比下跌3.3%至623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94億元),營業利潤大跌12.4%至91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8億元)。
  • 愛奇藝2020年Q3財報:成本同比下降22%,會員收入同比增長7%
    另一家視頻平臺愛奇藝也不示弱,就在第二天(11月17日),愛奇藝交出了它的第三季度財報成績單:營收72億元人民幣,運營虧損12億,較去年同期的運營虧損28億大幅縮窄。會員服務收入達4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  淨虧損減少,會員收入持續增加,這些數字背後透露的是,愛奇藝正在一點點脫離早前虧損燒錢的商業模式,走向盈利的正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