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魚Q3財報:可靠增長背後的支點

2021-02-25 劉曠

11月11日,鬥魚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MAU數量達到1.94億,同比上季度的1.64億,增長了18.6%;付費用戶數從去年同期的700萬提升到790萬,同比增長12.7%。


月活用戶規模和付費用戶規模往往是衡量直播平臺吸引力和變現能力的重要指標,因此鬥魚在三季度的表現比較亮眼。而且眼下直播賽道競爭逐漸加劇,B站、快手、抖音等對遊戲電競紅利虎視眈眈,發展非常高調。

 

鬥魚能在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交出這種業績,表明其一直堅守優化的精細化運營策略以及豐富的內容生產生態,已經很好地成長為了一個牢固可靠的增長支點。

 

內容豐富度催化用戶創新高

 

對直播平臺來說,用戶是一切的基礎。財報顯示,第三季度除了MAU和付費用戶規模外,鬥魚的移動MAU也實現了14.4%的同比增長,創下歷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鬥魚不只是簡單的MAU在增長,而是MAU和付費用戶規模以同樣快速的速度在增長,這說明這種用戶增長是健康的。鬥魚用戶規模為何能夠創新高,考慮到直播的本質還是內容,因此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看。

 

第一,基於原有的遊戲種類豐富度,鬥魚在第三季度生產了大量熱門遊戲直播內容,從而能夠吸引到更多平臺外的遊戲玩家。


比如鬥魚打通了和《英雄聯盟》、《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穿越火線》等熱門遊戲的數據互通系統,推出了很多互動性的玩法。此外鬥魚財報電話會議中提到的《糖豆人》、《Among us》等新近推出的遊戲對於用戶增長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第二,基於電競生態戰略,鬥魚舉辦或自製了大量遊戲賽事內容,以及和諸多高人氣遊戲戰隊成功籤約,從而吸引到相應的電競愛好者和戰隊粉絲。

賽事方面,鬥魚借暑期黃金時間舉辦了2020英雄聯盟職業聯賽夏季賽、DOTA2 Omega聯賽、王者榮耀2020世界冠軍杯等大型遊戲賽事;戰隊方面,鬥魚籤約了DWG、TES、LGD、JDG等高人氣戰隊,甚至還投資了一些知名遊戲戰隊,比如2020年王者榮耀世界冠軍杯亞軍DYG。

綜合以上兩點來看,鬥魚有效發揮了自己在遊戲電競方面的內容優勢,在三季度貢獻和產出了大量有吸引力的高質量內容,從而有效吸引到了大量遊戲玩家的新加入和留存。

 

變現渠道依然穩定可靠

 

變現是考量直播平臺生存和發展能力的核心指標。Q3財報提到鬥魚的兩大業務分別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直播業務營收同比增長41.3%,達到了23.49億元,廣告和其他收入為1.9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微漲。

 

自去年Q1以來,鬥魚已經連續第7個季度盈利。即使是按照外界非常嚴苛的考核標準來看,鬥魚的這一成績已經足夠證明自己的變現能力。

 

進一步看,直播業務是鬥魚的營收大頭,穩定的增長也驅動了鬥魚整體營收的增長,而廣告及其他業務營收雖佔比不高,但是作為鬥魚變現潛力的儲備池,收入穩定的意義其實很大,即確保鬥魚變現能力的多元化可能。

 

而且Q3直播和廣告兩大業務的營收都處在增長的狀態,這意味著鬥魚不止是將變現能力保持住了,而且還加強了。與盈利初期相比,現在的鬥魚已然步入變現強化期,即更加直接地挖掘兩大業務的變現可能。

 

另外還能夠反映鬥魚變現能力變化的一個細節是財報中提到的「主播的一站式廣告和促銷方案」,鬥魚顯然已經具備在廣告業務中為廣告主提供整套解決方案的能力,這符合當前及未來廣告主的需求趨勢,因此鬥魚未來廣告業務的變現能力會持續提高。


 

戰略性投入增加

 

前面提到鬥魚Q3產生了大量優質內容,為此也付出了更多的成本和費用。財報顯示,鬥魚的收入成本、研發費用都在第三季度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總結財報的相關信息,除了內容外,鬥魚第三季度在研發上的投入也非常主動,比如在海外市場招聘研發人員、研發新產品等。

 

由此來看,鬥魚在這些方面的投入還是緊貼當前的整體戰略,比如打造電競生態、拓展海外市場。更明確地說,鬥魚是在戰略性投入方面增加了開支,目的是推進戰略落地。

 

這與外部環境的變化不無關係,尤其是B站、快手、抖音等視頻平臺對遊戲電競內容的重金投入,某種程度上讓緩和下來的直播賽道又熱鬧了起來。通過觀察鬥魚已經發生的投入可以證明,管理團隊不僅明白戰略性投入的必要性,也清楚這種投入應該在何時加速。

 

從第三季度的營收和利潤業績表現來看,鬥魚的這種戰略性投入是比較成功的。一方面,鬥魚保持住了內容生產上的速度,比如各種賽事和遊戲直播,從而吸引了更多活躍用戶;另一方面,鬥魚保持住了內容生產上的質量,實現了付費用戶規模的增長。

 

增長慣性

 

綜合來看,Q3財報裡MAU和付費用戶規模創新高的意義,完全可以延伸到整份財報上,即自上市以來,鬥魚的增長質量也創下了新高。

連續7個季度盈利,MAU大幅提升,其實也表明,在長期的精細化運營策略下,營收增長、利潤增長、用戶增長,已經成為鬥魚的一種習慣。有趣的是,這種增長甚至表現出一種非同尋常的慣性,讓鬥魚越來越上癮。

 

剖析其中的核心原因,可以發現鬥魚選擇以持續大量生產優質內容的方式,在遊戲、電競領域做長期投入,這一點起到了關鍵作用。畢竟鬥魚的發展歷程,幾乎貫穿了整個中國遊戲直播行業的發展史,現在依靠電競和遊戲直播內容優勢俘獲更多的用戶,是一件非常符合邏輯的事。

 

Q3財報管理層提到會繼續執行這種長期戰略。面對整個競爭越發激烈的直播賽道,鬥魚仍然選擇繼續執行這種長期戰略,並加大關鍵環節的投入,應該說鬥魚已經吃準了長期投入必然會帶來豐碩的果實這一點。

 

把時間拉長點,這其實也是鬥魚能夠殺出「千播大戰」成功上市,並保持穩定增長的最堅固牢靠的一個支點。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相關焦點

  • 鬥魚亮眼財報背後,遊戲直播終局未定
    2020年11月11日盤前,頭部遊戲直播平臺鬥魚( DOYU.US)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報。這份報告的核心,可以用一句話概括:鬥魚運營效率持續提升,月活用戶數和營收均創下歷史新高,並實現連續7個季度的Non-GAAP盈利。
  • 人民電競周報|鬥魚及虎牙公布Q3財報;Fnatic就電視劇授權道歉
    虎牙公布Q3財報,收入增長24.3%財報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虎牙總收入為28.15億元,較2019年同比增長24.3%。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於虎牙的淨利潤為 3.61億元,同比增長75.0%,連續十二個季度實現盈利。
  • 鬥魚虎牙財報對比:虎牙營收小幅領先 鬥魚付費用戶數更高
    雷帝網 雷建平 8月12日報導隨著鬥魚、虎牙相繼公布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及騰訊控股虎牙,並拋出鬥魚虎牙合併方案,市場上關於鬥魚和虎牙營收的比較再度熱了起來。鬥魚虎牙季度營收對比圖財報顯示,虎牙2020年第二季度的總收入為26.97億元(3.82億美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20.11億元增長34.2%;來自於直播的收入為25.65億元
  • 騰訊Q3財報:遊戲仍是增長主力,何時逼降愛奇藝?
    原創 企鵝生態君 企鵝生態11月12日,騰訊公布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騰訊Q3實現收入1254億元,同比增長29%;期內盈利人民幣333億元,同比增長33%;淨利潤率由去年同期的26%上升至27%。
  • 百度發布2020Q3財報:營收282億元超預期 智能雲快速增長
    百度AI商業化已經實現持續穩健增長,智能雲業務進入快速增長通道。北京時間11月17日,百度發布了截至2020年9月30日未經審計的第三季度財務報告。財報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百度實現營收282億元,歸屬百度的淨利潤達到137億元,營收和利潤均超出華爾街預期。其中,得益於智能雲業務收入攀升,百度核心非在線廣告收入29億元,同比增長14%。
  • 京東發布2020Q2財報;國行健身環大冒險即將發布;虎牙鬥魚成立特別...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京東最新資訊 > 正文 京東發布2020Q2財報;國行健身環大冒險即將發布;虎牙鬥魚成立特別委員會
  • 被快抖碾壓,鬥魚、YY等五大傳統直播平臺如何突圍丨財報橫評
    因為遊戲直播的牌桌上只剩下鬥魚跟虎牙兩家上市公司。先說鬥魚。2019年是鬥魚數據歷史新高的一年,2018年鬥魚收入36.54億元,虧損8.76億元;在2019年營收數據幾乎翻了一倍,收入72.83億元,同比增長99.3%,淨利潤為3.46億元,連續四個季度盈利。
  • 拆解網易Q3財報:營收增長27.5%超預期 三張「內容牌」未來怎麼打?
    北京時間11月19日,網易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整體來看,網易交出了一份穩健增長的成績單。財報顯示:網易第三季度淨收入為人民幣186.6億元,同比增加27.5%,超出彭博一致預期。接下去,網易要面對的問題是,如何在保持整體穩健增長的同時,迅速卡位在線教育這樣的爆發式新賽道?一向擅長後發制人的「長跑選手」網易,又在財報中釋放出哪些布局信號?
  • 財報背後滿是辛酸,愛奇藝的長期增長困局怎麼破
    原標題:財報背後滿是辛酸,愛奇藝的長期增長困局怎麼破配圖來自Canva疫情的外部環境還未完全消除,但「宅經濟」對長視頻平臺的帶動作用已經開始消散。二季度在各行各業復工復產的推動下,餐館開門營業了、電影院復映了、線下各行業也有條不紊的開工了,而長視頻平臺的增長神話卻似乎失效了。
  • 鬥魚重啟直播電商背後,遊戲直播平臺的混戰江湖
    而快手、抖音、B站等平臺藉助巨大的流量優勢殺入遊戲直播領域,有可能改變遊戲直播的雙寡頭局面,鬥魚在遊戲直播上的收入增長面臨挑戰,必須找到新的增長極。鬥魚2016年就嘗試過直播電商,但最終無疾而終。此次重啟直播電商,鬥魚能成功嗎?其實,早在2016年雙十一期間,鬥魚就曾嘗試過電商業務,當時鬥魚與淘寶合作,在馮提莫等主播直播間加入購物連結。
  • 愛奇藝2020年Q3財報:成本同比下降22%,會員收入同比增長7%
    另一家視頻平臺愛奇藝也不示弱,就在第二天(11月17日),愛奇藝交出了它的第三季度財報成績單:營收72億元人民幣,運營虧損12億,較去年同期的運營虧損28億大幅縮窄。會員服務收入達4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  淨虧損減少,會員收入持續增加,這些數字背後透露的是,愛奇藝正在一點點脫離早前虧損燒錢的商業模式,走向盈利的正循環。
  • 鬥魚,不止遊戲
    在財報發布之後的8月10號、也就是本周一,因數據亮眼,鬥魚盤前股價大漲逾9%。隨著8月10號晚間鬥魚對外界公布自己收到了合併建議書的消息,8月11號鬥魚股票開盤漲幅4.44%。這些,都代表著投資者對鬥魚自身業務和合併後前景的看好。
  • Q3財報發布,一文讀懂騰訊音樂數字專輯的增長邏輯
    財報顯示,騰訊音樂整體業績在第三季度持續健康穩健增長,在線音樂板塊延續一貫的增長勢頭,在線音樂付費用戶與付費率再次創新高。若從財務指向上具體分析,此次騰訊音樂財報表現最亮眼的部分,無疑是在線音樂部分的付費訂閱業務。在強大內容優勢的加持下,Q3在線音樂訂閱收入同比增長55%至人民幣14.6億元(2.15億美元);在線音樂付費用戶達到5170萬,同比增長46%。
  • 打造泛娛樂內容生態:觸寶Q3財報背後的流量商業版圖
    12月15日,觸寶(NYSE:CTK)正式公布了未經審計的2020年度Q3財報。數據顯示,觸寶Q3季度實現營收1.1億美元,實現毛利潤9887萬美元,前三季度已超過了2019年全年的營收額。 此外,財報數據顯示,本季度觸寶營收相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達238%。
  • 鬥魚為什麼要和虎牙直播合併?原因只有一個!
    周一,鬥魚 公司發布聲明,表示公司董事會已經收到了騰訊控股 (HK:0700)在8月10日提出的非約束性建議,建議鬥魚公司與虎牙公司進行換股合併。通過互換股份,虎牙公司和其附屬公司將會收購鬥魚公司的已發行普通股。
  • 百度Q3財報:淨利潤超華爾街預期56% 百度核心是最大增長主力
    第三季度,百度核心業務收入214億元,是百度營收增長的主要動力。百度核心經調EBITDA利潤率達46%,創歷史新高。在今年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中,保持盈利性增長對企業來說十分重要。數據顯示,百度核心業務的運營效率正在持續大幅提升。縱觀百度今年前三個季度財報顯示,百度核心盈利性增長強勁,經調EBITDA利潤率由第一季度的30%,逐步上升至Q3的46%,實現年內三連升。
  • 虎牙財報奏響遊戲直播艱難進行曲
    近日,虎牙發布了企業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虎牙一季度營收、淨利潤、月活躍用戶數、付費用戶數等各項指標都表現良好,不過形勢一片大好的背後也透露著幾分隱憂。主營業務增長遇瓶頸財報顯示,虎牙一季度總營收24.12億元,相比去年同期16.31億元的營收增長47.8%,相比上一季度24.67億元的營收下降2.2%,出現環比下降的情況是因為虎牙一季度的直播收入有所下滑。
  • 虎牙,會跟鬥魚合併嗎?
    財報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虎牙總收入同比增長47.8%至24.12億元,淨利潤為1.712億元人民幣(約合242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的人民幣6350萬元相比增長169.8%。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虎牙被騰訊控股後的首份財報。「自騰訊在2020年4月成為我們的控股股東以來,雙方一直在加強合作,尤其是在直播內容拓展和直播能力建設上。」
  • B站快手窮追猛趕,「越長越像」的鬥魚和虎牙如何出牌?
    一年前還飽受巨虧詬病的鬥魚(NASDAQ:DOYU)已經向世人證明了自己的吸金能力,此次財報披露其連續四個季度盈利,且增幅顯著:去年Q4鬥魚總營收達20.6億元,同比增長77.8%,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的淨利潤達1.86億元,較去年同期大漲180%。而整個2019財年,鬥魚總營收達72.83億元,同比增長將近一倍。
  • 合併是鬥魚和虎牙的最佳結局?
    今年5月份的時候,鬥魚和虎牙,先後交出了自己2020年第一季度的答卷。財報中,不論是鬥魚還是虎牙,它們的營收和淨利潤都超出了預期。但它們也不能高興的太早,因為本次財報裡也反映出了很多問題。對於虎牙方面來說,它在第一季度的營收為24.12億元,雖然同比有增長,但是環比卻出現首次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