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靜之兄第1168篇原創,累計原創230萬字
01
太太和我青梅竹馬,彼此親密無間。
在很多事情上,她都喜歡跟我攪和在一塊。
比如,在餐廳吃飯,我點了一個快餐,太太往往會點不同的,為的是可以嘗到更多的味道;喝水的時候,太太放著自己的杯子不用,經常拿起我的杯子就用......
02
在她看來,這是親密關係的體現,因此習以為常,坦然自若。
然而在我看來,卻感覺自己的邊界受到了侵犯,因此苦不堪言。
只是,在生活中,這些事情太小,似乎根本不值一提,所以我也很少鄭重其事的跟太太提起。即使偶爾發點小牢騷,也從來沒引起太太的重視。
03
有一天我生病了,咳嗽、頭痛,正躺在床上難受著。太太推門進來,順手操起我剛剛用過的保溫杯,張口就喝。
我突然憤怒了,立馬從床上坐起,認真的盯著太太的眼睛,告訴她:「我不喜歡你用我的水杯喝水,你又不是沒有自己的水杯。」
太太見我如此嚴肅,愣了一下,說道:「我就喝一下水嘛。」
04
我生氣的一字一頓說:「在你看來,或許只是喝水,但在我看來,就是冒犯。我不喜歡這樣,你能不能尊重一下我?」
太太雖然有點委屈,但非常理解,她說:「我現在收到了你的意思,對不起,以後我不會這樣了。」
聽到太太這樣說,我的內心瞬間就放鬆了,所有的憤怒也即時消逝得無影無蹤。
05
這件小事,照射的是我內心的匱乏。
在我的童年,物質是匱乏的,我只能佔有很少的資源,而一旦佔有,就會非常害怕被他人搶去。這是一種類似動物的本能,與小狗在吃食的時候拼命護食沒有不同。
久而久之,這種對物質的匱乏就會深入至內心,成為深深的烙印,影響著成年後的我。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無論在陌生還是親密關係中,都能找到它的影子。
我知道,這是一種病,需要自我療愈。
06
但要怎麼療愈?
很簡單,不是去否定它,也不是去讚美它,只需要看見它。
當我對太太發脾氣,提醒她要看到我的這一匱乏時,就是發出了自我療愈的邀請。
太太收到了我發出的訊息,正視並尊重了我的匱乏,就是幫我完成了自我療愈。
只是簡單的一個看見,就把匱乏感悄然趕跑了。一旦匱乏感消失了,富足感也就回來了,問題也就自然而然的解決了。
07
後來有一天,我們開車出去,太太想喝水卻發現自己又忘了帶水杯,正在躊躇之際,我高興的請她用我的水杯。
我知道,在這個問題上,我已經不再匱乏了。
只需要看見,就能治療匱乏。
08
可為什麼人們又不願像太太那樣去看見呢?
想必,他們是害怕看見了別人卻失去了自己吧。
這還是匱乏所致啊。
09
應該怎麼醫治?
還是很簡單,像我一樣,先看見自己的匱乏,勇敢的對他人的冒犯說「不」吧。
一個「不」字說出去後,自然也就容易說「是」了。
去年今日文章:《靜之兄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靜之兄,專注傳習陽明心學
建議通過意念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