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藍色部分讓生活充滿詩意關注本公眾號。
陽城縣百家詩風和中華山文學社本是同根,系出一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位詩人、作家、書畫藝術家以及眾多的文學愛好者響應社團號召,值此華夏中元節來臨之際,紛紛執椽筆盡書情懷,或寫盡悲秋萬狀,或寄託哀思綿延,或體悟人生哲理,讓我等難表其妙。只好藉此寶地展列共賞,共謀發展,讓我們的平臺形成共學、共賞、共進的良好氛圍。
向父母報捷
一一中元節上墳祭祖留言
文/郭恆勳
做夢盼兒人上人,
節衣縮食操碎心。
貧病交加追博學,
風雨兼程求大成。
不惑立德又立業,
天命出彩又出名。
花甲功澤傳桑梓,
古稀聲望譽鳳城。
十部詩書獻墳頭,
三拜九叩謝雙親!
【詩評】供養吃喝是孝,榻前相伴是孝,這些都是中華傳統美德,被世人傳頌。但是誰也沒有想過,實現父母之願,並為之奮鬥終身也是孝,對一個家族來說更是大孝。郭老早年命運多舛,但不忘初心,奮發向上,修成正果,無愧於父母,無愧於天地!此詩激情飛揚,磅礴之勢不得不令人嘆服!
七律·寄給逝去的親人
文/析城山
頭朝黃土背朝天,
濁酒飛飛冢上煙。
冷樹輕霜飄碎葉,
哀家孤燕倚寒阡。
斯人已去三肝痛,
誄節重來兩淚漣。
試問蒼天何所事,
一絲夢縷把魂牽。
給父親的信
文/焦小明
父親在世的時候,開了多半輩子拖拉機,為了一家人的生計,風裡雨裡未停息。父親抽菸,生病了,不讓抽。現在他孤身一人,讓他抽吧。排解他的寂寞。
一去長九年,
探望多次未謀面,
夢裡也不見,
又駕車積攢銀錢?
那裡多黑夜,
坡陡彎多隧道連。
你不來信訴說,
讀過你走時痛苦的臉。
千萬莫掛念,
一大家很安然。
您孫子當了爹,
您兒子尾巴翹上天。
您該享清閒,
給您多加些錢。
自已買點菸,
做做理想的小神仙。
【詩評】一別九年,多了些思念,少了些悲傷;多了些理解,少了些埋怨。風趣的語言讓讀者感悟到了生命的價值,在於奉獻,在於傳承。父親的辛勞是為了家庭生計,父親的心願就是家人平安,一個老百姓最樸實的希望不過如此。此詩構思奇特,語言幽默,情理交融,簡樸中透出生命思考的點滴。
五律·中元節詠懷
文/吉豔蒲
秋寒雨愈來,滴答把心摧。
又是中元日,頻添幾份哀。
孤塋逢阻路,灰片吻塵埃。
可願知親語,思懷遍地堆。
【詩評】正值初秋,又逢中元,綿連陰雨,更添哀愁。親人的墳塋是那樣的近啊,道路雜草叢生泥濘溼滑讓我愈加思念他們。我多想再一次聽聽你的話語,可是我知道是不可能的,只好把自己的思念浸入這些祭品中。此詩平實自然,感情真摯,讀來入情入理,感同身受。只是頷聯對仗不工,略顯美中不足。頸聯對仗相對工整,意象選擇出人意料,把哀思滲入到寒雨、路滑的環境中,漫天飛舞的紙灰帶走了自己的悲傷和思念。「思懷遍地堆」一語雙關,那分明是祭品,更是深沉的哀思,詩意的升華不露痕跡。
鷓鴣天 ·中元哀思
文/蒹葭
節近中元愁緒添,
應時秋雨又綿綿。
目連救母千年恨,
太乙監齋七月天。
心有怨,夜無眠。
夢中懷父淚漣漣。
焚香叩首墳塋祭,
只把悲思寄紙錢。
【詩評】此詩用典生僻,難於理解。中元節期間,人們往往要祭祀野鬼幽魂,築法臺,焚符紙,供凡食,讓地獄亡魂飽餐充飢。但是往往惡鬼搶食,弄翻法臺,適得其反。太乙監齋使者口噴焰火震懾諸鬼,維持秩序。此乃「太乙監齋」之寓意也。目連之母,家中甚富,但其吝嗇貪婪。目連外出,其母殺戮牲畜,天天烹煮。死後被打入地獄,受盡苦刑。目連為救其母,出家為僧,但終不能減輕其母罪過,所給食物入口即化為灰燼。目連尊佛旨,召集十方僧眾之力讓其母吃飽,遂轉入人世,後進入天堂。此乃「目連救母」之寓意也。
上片詩人化典寓情,營造悲秋氛圍,別出心裁,無限哀愁盡在其中,讀來令人潸然淚下。下片實寫「夢中懷父」直抒胸臆,悲思綿綿不絕。全詩句句有愁,字字含怨,上下詩意通暢,感情漸次凝集,無限悲思久久揮之不去。好詩!
五律·又遇中元吟
文/郭晉兵
秋寒雨更催,假帶彩衣堆。
衰葉滴金露,悲風繞翠丘。
一聲鞭炮響,千戶誦音飛。
休怨香燭盡,車輪為爾摧。
古風·中元節上墳
文 吉國慶
中元去上墳,潸然淚兩行;
丹桂獻塋頭,青煙繞蘭房。
捧上一束花,點燃三柱香;
與媽吐心語,和娘訴衷腸。
喚娘千百遍,俺媽不聲響;
陰陽兩重天,跺腳恨閻王。
七絕·夢遊
文/習知
秋雨輕絲泣中元,
薄紗柔豔入黃泉。
閻羅喪盡人蹤滅,
唯見詩書地府懸。
古風·中 元 節
文 / 隨雨聽風
秋雁羽箋報中元,
寒宮仙娥不得閒.
燭影光動彩環現,
荷燈枉攆玉鏡圓.
盂蘭盆節赦諸罪,
普渡幽魂結善緣.
世人皆效目連孝,
縹緲青煙化紙錢.
※ 中元節俗稱鬼節,佛教稱盂蘭盆節.此節上墳掃墓,祭拜祖先.也是地官生日,主要職責為人間赦罪.佛教側重為無主孤魂「普渡」.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在世時,有一位叫目連的徒弟,欲救罪孽深重的母親亡魂脫苦海,佛祖念其孝心,點化他超渡救出母魂.放荷燈是幫冤魂怨鬼託生的民俗.
【詩評】此首古風以景起興,「秋雁」「寒宮」交代清秋時節,正逢中元。「不得閒」留懸設疑,承轉下句,讓人產生一探究竟的念頭。第三四句描寫「放河燈」盛況,「燭影」「荷燈」與首聯中的「不得閒」緊緊相承,寫盡河水蕩漾,圓月當空,荷燈遊弋,光波璀璨的壯觀景色。頸聯一轉,從河邊遙寄哀思寫到普渡法會,讓眾多野鬼幽魂獲得救贖,詩的境界更加開闊。尾聯與首聯相照應,點明中元節舉行各種追思遙寄活動的精神實質,就是要世間人都要像目連救母一般孝敬自己的父母長輩,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當然更是詩人的一種美好願望。此詩起興平實,無奇筆,承轉似有並列之嫌,轉鋒無新意,實為憾事。不妥之處敬請前輩回函商榷,吾定虔心研讀。
古風·祭雙親
—— 七月十五祭祖塋有感
文 / 隨雨聽風
盂蘭盆節祭雙親,
蒿草珠淚溼衣襟.
細聞蟋蟀鳴西堂,
天暗蛩泣走司辰.
清露滴荷雨如絲,
蒼穹遠雷傳悲音。
萱堂塋地香如柱,
三跪九叩旋陰雲.
秋風靜聽聆教誨,
夢斷方知恩惠深.
默祈高堂看孫曾,
兩行熱淚濡枕衾.
鶴駕西升情千古,
雁離獨傷兒女心.
七月悽風天有恨,
庇佑雙星乞諸神.
白楊葉茂佑松崗,
玉燭香油荷花芯.
祭 祖
文/樸實無華閆兆基
樹高葉茂全靠根,
為人當家不忘本。
孝子返故祭祖忙,
車船飛機票緊張。
鮮花供品墳頭獻,
跪地悲淚雨傾盆。
先祖恩澤惠兒孫,
後輩奮鬥謝祖恩。
中元節情思
文/劉加紅
雨悽冷兮路泥濘,
塋草衰兮柏葉青。
淚眼模糊思雙親,
永誌不忘舐犢情。
羔羊跪乳懂孝行,
烏鴉反哺令人敬。
箴言良訓心間銘,
耕讀儉樸家業興。
思念父母
文/李春善
父母匆匆駕鶴飛,
思念悠悠去不回;
凝望遺像淚如雨,
撫摸墳塋心成灰。
辛勤持家半輩苦,
樂善助人一世輝;
音容笑貌眼前現,
經風歷雨傲冬梅。
思念那片雲
——丁酉農曆七月十五悼父親
文/閆龍龍
供品,擺滿吧
紙錢,點燃吧
煙霧,繚繞吧
思念的淚水啊
泛濫,泛濫
感恩的心兒啊
激蕩,激蕩
無聲無息地
急急匆匆地
驟然走了 走了
那樣的坦然
那樣的淡定
不曾有隻言片語
不曾讓家人慌忙
……
抑或還有緊急的公務
抑或又奔波什麼生計
抑或疲憊地沉睡馨香
五百多個日日夜夜
天堂裡,您可好
那裡
您還在忙碌嗎
您還在思親嗎
那裡
可有陽光和煦
可有四季分明
可有歡聲笑語
可有五穀豐登
……
親人們想您啊,想您
多想再聽聽您的叮囑
多想再看看您的背影
多想再握握您的老手
多想再與您拉拉家常
……
【詩評】排比是全詩的主要抒情方式,讓普通的語句更加具有一種無可抵擋的洪流之勢,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宣洩,思親之情濃烈而持久,似乎是積澱已久的深情在瞬間釋放,感染著每一位讀者。詩人嫻熟運用排比讓詩歌節奏更加和諧,讀來上口,真情共鳴的同時又可以享受到一種行文美和音樂美。
中元節思母
文/李四平
中元時節雨紛紛
遙望鄉關痛斷腸
媽媽呀
我想對你說
話到嘴邊又咽下
你活著
家裡老少一大堆
起早貪黑
忙忙碌碌
永遠走不出家的那個圈
直到你累得精疲力盡
連一點呼吸的力氣也沒有了
媽媽
我想對你笑
眼裡卻含著點點淚花
媽媽
你在那邊還好嗎
為我們省吃儉用
辛苦了一輩子
累了就好好休息吧
媽媽
你在那邊還好嗎
過年過節的時候
你總是忙著
給我們準備好吃的
忙碌了一輩子
累了就好好休息吧
媽媽
你在那邊還好嗎
縫縫補補一輩子
把我們養大
累了就好好歇歇吧
媽媽
你在那邊還好嗎
我們現在都幸福了
你儘管放心
只是特別想把幸福分享給你
可是你太累了
那就好好歇歇吧
媽媽,媽媽呀
我真的沒有叫夠
真的還想再叫你一聲媽
【詩評】每小段都以「媽媽/你在那邊還好嗎」起興,列舉了媽媽再世時的節儉、忙碌、縫補、期望,一件件往事在「遙望鄉關」時瞬間湧上心頭,想和媽媽說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但詩人很注重意象選擇,也絕不面面俱到,塑造了一個勤勞節儉的母親形象。讀者只要看到這四個典型意象,就能感受到來自自己母親的溫暖和力量,詩人母親的形象不就是天下千千萬萬的母親的共性麼?全詩構思較好,意象選擇恰當,只是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亟待加強,相信「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能在你的身上得到充分的體現。
踏莎行·醉人醉語
文/8.3秒
道觀超生,紅塵普度,
九衢隱隱九天雨。
如以正果會江湖,
哪來淚水別黃土?
地府無邪,禪房有蠱,
中元對鏡中秋堵。
青牙獠面地宮佛,
眉青目善人間虎。
踏莎行·外婆墳前
文/8.3秒
亂草墳前,屈膝跪坐,
潸潸淚共天珠落。
陰曹米麵漲如何?
人間物價非常火。
淚眼迷離,悽涼恁偌,
茫然生死重重惑。
音容夢裡似當年,
秋風不讓歸期妥。
古風·思親人
文/神嶺巾幗趙益平
荒山野嶺秋草寒,
悽風冷雨獨倚欄。
閉目沉思千溝壑,
不見親人揚遠帆。
茫茫霧藹菊花燦,
乳燕雛鶯家未安。
塋紙黃香淚成串,
陰陽兩界此時圓。
七律·中元
文/趙高峰
蛩悽蝶怨隱偏房,
雨打枯枝斷兩廂。
暮靄深沉悲更痛,
秋晨蕭瑟淚加傷。
蔥籠綠意隨風去,
五彩斑斕順崗黃。
又是中元知祖近,
賢孫孝子遍山梁。
【詩評】此詩通過渲染秋雨連綿的景色,營造一種悲涼悽苦的氛圍,可謂動人心弦,完全可與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的千古名句相媲美。首聯圍繞「蛩悽蝶怨」「雨打枯枝」描寫中元時節的現實環境,給全詩奠定了「悲」的基調,帶動全詩的情感色彩。頷聯以「暮靄」「秋晨」承接悲秋的意境,讓「悲」更加濃厚深沉。頸聯詩人的視線從近處向遠處的山岡延伸,漫山生機勃勃的「翠籠綠意」,隨著時節的變化,在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摧殘下變得紅黃相間,從「悲秋」的情感上升為對人生苦短的感嘆。尾聯「賢孫孝子遍山梁」即是實寫,又是對追思這種優秀中華文化傳統的推崇。但是尾聯凝練提升的情感高度或人生哲理等還不夠,是本詩的一大憾事。一點愚見,還望趙兄不吝賜教。
悔駕西遊兒哪尋
文/李春善
纏綿哀思中元行,
啼血連滴心憂循。
草木遙落情難盡,
菊花秋霜夢己暈。
古巷歲月父母恩,
今朝流年記家訓。
殘陽炊煙千般苦,
悔駕西遊兒哪尋。
古風·中元鬼節
文/老頑童
山梁遍野人嘯嘯,
中元鬼節煙嫋嫋。
不言墓人知不知,
只問活神悟多少?
人生不過一時夢,
終將枯葉落荒草。
不求功就樹豐碑,
但願心安歸土壕。
【詩評】全詩後四句揭示一定的人生哲理,人和萬物都要經歷生老病死,短短數十年不過一場夢而已,如同「枯葉」和「荒草」。頸聯是對頷聯中「悟」的點化和感嘆,指出了我們不要在中元節僅僅表達哀思和追念,更要從已故人的過往經歷中感悟到一點人生的哲理。詩人用比興的手法巧妙的揭示了「人生苦短」的道理。這和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中所揭示的人生苦短有所不同,曹操期待用有限的生命去建功立業,而本詩詩人卻力求「心安」。兩者意同但境界不同,在短暫的人生中是「建功立業」還是「但願心安」呢?鄙人很難褒貶,畢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但願心安」似乎有點消極之意,不可取!
秋天的思念
——寫在中元節
文/ 張彩芬
一隻麻雀站在您的墓碑上面,
我深跪在您的墓碑前,
眼前處處浮現您慈祥的容顏。
茫然四顧間,
卻只見青松悠悠,白雲片片。
母親啊,
可知悲痛塞滿我的胸膛,
你我天人永隔,
再不能見。
無眠,
無數個靜謐的深夜,
淚水滑落,
一如您的愛綿綿切切。
愛我寵我教我護我,
歲歲年年從未變過。
聲聲叮嚀,滴滴心血,
永記心間。
而今,
祥雲之上,山川之巔,
您早已化作仁慈的佛,
安詳的注視著紅塵中的我,
笑和哭,對和錯,
幸福和痛苦,年輕和老去,
直到生命終結。
此刻,
在絢麗的孟秋時節,
任心底的淚水肆意流過,
讓您的愛如同溫暖的陽光灑滿我的世界,
而我的思念早已綿延成金色的山菊,
漫山遍野。
【詩評】全詩充滿濃濃深情,語言優美,反覆嚼讀,耐人品味。尤其是第三小節中「您早已化作仁慈的佛,安詳的注視著紅塵中的我,……」,最是妙筆之處。詩人和母親早已心神合一,不再是悲傷,而是一種心靈感應。母親在世時對詩人的萬千叮嚀,付出的所有心血,現在都化為詩人一生思念。這種思念和母親的言行已經滲入骨髓,不是悲傷,而是人生激勵,是一種不斷錘鍊的自我成長。此詩別出心裁,敢於突破「悲」,敢於在「悲」中升華,寫出獨特的情感體驗來。難得!
丁酉歲近中元憶母
——留福居士
蕭雨望長天,相思湧似泉。
飛花身先去,枯葉半空懸。
暖語縈頰畔,慈容現眼前。
已成隔世夢,揮淚記中元。
近中元有思
——留福居士
此地遠風塵,凡身久淹留。
少壯奔鬧市,居者盡白頭。
客旅雖愉悅,相思亦有愁。
中元未互約,結伴祭先儔。
中元節祭
文 / 清泉竹影衛紅英
幾聲蛩咽鳴西堂,
風摧悽草已泛黃。
雲沉霧罩霾氣重,
蒼天瀝瀝淚千行。
粉蝶呈出錦羅帳,
松鼠奉上過冬糧。
燭影菱花仙態近,
焚香又見雁徊廊。
奶奶,您在天堂還好嗎
文/李小亮
秋雨淅瀝,
那是孫兒想您的淚滴。
落葉紛飛,
那是傾訴對您(根)的無限感恩。
親愛的奶奶,
您在天堂還好嗎?
曾記得,
我是在您的懷抱中長大。
呀呀學語,
蹣跚學步,
燙金的獎狀,
您的臉上笑開了花。
疼您的孫子,
把好吃的留給他。
同時又拉著參加勞動鍛鍊,
擔水、和煤、丟肥料……
您雖然沒文化,
但您的理智的愛,
讓他看到了詩和遠方……
早年參加革命,
一顆紅心,
滿腔熱血,
證實了您樸實的信仰。
把媽媽當作親女兒,
一輩子沒分過家,
互敬互諒,
十裡八鄉傳佳話。
歲月滄桑,
您是我們不倒的燈塔,
爸爸的幾次車禍,
老年失子之痛,
您悲痛中笑對人生。
您用堅韌和剛強,
為我們撐起一片晴空。
你是那麼慷慨,
我上大學,
您賣掉家裡的老牛。
您又是如此吝嗇,
您得惡病,
義無反顧地回家,
一天也不在醫院逗留。
孫兒知道,
您心裡總是牽掛著全家……
奶奶呀,
您在天堂還好嗎?
您鍛造的家風,
我們沒有遺忘,。
茶餘飯後,
鄉親街坊還時常把您念叨……
杜鵑悲啼,
是孫兒對您的呼喚。
蒼松含淚,
是孫兒念您的眼淚。
敬愛的奶奶,
您在天堂還好吧……
【詩評】奶奶的好數也數不盡,奶奶的愛說也說不完。一件件往事如數家珍,可見刻骨銘心,情之深意之切盡在字裡行間。全詩儘管感情真摯,但是語言平實,情感起伏不大,無奇筆少新意。在構思謀劃和選擇意象上如能更加凝練,可成佳作!一家之言,言語唐突之處還請李老師海涵!
祭我的初戀
文/春雨潤李家樂
秋雨濛濛
青煙梟梟
又是一年中元節
伊人已逝四十年
你在天堂
可好
曾經
你想到北京看看
你想穿身軍裝顯耀一番
這些
你都實現了嗎
那年的一句
我等你
我回你一句
你等我
等來
等去
部隊的立功喜報
咱倆的結婚證書
你沒來得及等
卻讓我等來了
你的
死亡證明書
蒼天啊
咋就不憫有緣人
讓我們天地之隔
讓我們陰陽二分
從此
伊成了一隻彩蝶
形單隻影
飛越在山野田間
我想你
我想你
我願做九佰九十九箋河燈
為你在黑夜中指航
我願做一隻蝴蝶
與你出雙入對
與你
一起飛舞在田野山崗
伊人呀
我想你
念你
你等我
【詩評】一個「等」字,詮釋了一個「情」字,讓無數天下有情人遺憾終生,讓人世間多出了這許許多多的痴情人兒,也讓每個人心中深藏著一種最純潔最真摯最美好的情感。一個「等」字,詮釋了一個「美」字,有人說美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山水人物草木星辰,而我卻認為美的特徵應該是消逝,因為只有消逝了才會覺得珍貴,才會覺得美好,才會一直出現在你的念想中,這才是最美的。全詩語言直白,感情真摯,巧用「等」貫穿全文,妙用「蝶」渲染情深義長,直教人唏噓不已。如果能在語言表達上有所改變和提升,並稍加雕琢,此文會更精彩!
中華山中元節祭祀感懷①
文/李懷彪
中華設祭壇,
驚動玉皇觀。②
法會幾十場,
一連五六天。
零星千百戶,
供品樣齊全。
藏殿金光照,
群生頂禮參。
經聲佛號妙,
普渡眾英賢。
拔薦宗親苦,
救劫惡道冤。
超陰邊疆去,
證果保家園。
提攜亡將士,
極樂享福田。
祈禱和平世,
除魔四海安。
其間強孝悌,
習總價值宣。
傳統毛學貫,
人文化玉丹。
與時弘大道,
當數中華山。
①、中華山為三教聖地。與眾不同的是,中華山從沒供養過一個僧人,而大德法師都在民間。他們既力盡家庭社會之責,又勇擔普渡眾生,救劫救難,祈禱保衛祖國、維護世界和平以及恢復擴建中華山景觀道場的神聖使命。大德法師們,始終堅持「時隨道道隨時改革開放,心是佛佛是心普度眾生」的宗旨 ,28年如一日無私奉獻,身體力行,帶動廣大眾生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地、泣鬼神的奮鬥之歌、奉獻之歌,巨變之歌,普渡之歌,形成了特色鮮明的中華山精神。即,舉旗跟黨的擔當精神,自力更生的奮鬥精神,一清到底的修煉精神,與時俱進的普度精神。在社會各界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② 據說中華山某日設祭壇,為全社會包括56個民族的亡靈、前方陣亡將士,以及四牲六道、男女孤魂、冤親債主、各家祖宗三代、六親門上、莊前莊後、左鄰右舍和遭遇自然災禍等一切亡靈,舉辦超渡大法會,驚動了天上掌管人間祭祀的王若飛(即黑茶山空難的王若飛一一直接被閻羅十帝舉薦到天上任職)。中華山憑何法力舉辦如此大的水陸法會?遂陪玉帝下界察看。觀之不禁讚嘆:此山乃三心聖地也!真是「東歧大典落靈山,收元選善根基安。三心聖地神佛產,曲江池中開金蓮。」……
致父親
——中元節懷念——
文/秋風寶塔
躬身、再跪拜
淚從心中垂
藏在隱暗中
從沒越過的敬畏
今天下雨上墳
重新說出來
一個老人
走了三十載
滄海桑田
牽心淚
滿腹苦語
無人告白……
我想了很久……
人間的溫和很累
若相伴您老
睡著了一定很香很美
這間房子冬暖夏涼
不枉陰間走一回!
您活著的時候
受世人崇拜
您走的時候
我卻一滴淚也洩不下來
是風乾了記憶?
還是悲枯的心沒了水?
大愛無疆的您
時常入夢歸
草兒開花時
地頭隱現您手握獵槍的風採
雪花覆地夜
您把悽美的故事用蕭兒吹
那一年六月八
閆王催您回歸望鄉臺
悲絕的眼神
至今我難忘懷
是上天的路太崎嶇?
還是放不下人間的歡樂與傷悲?
我猜對了
您是享受不了天堂的寂寞與包圍
大地是您的靠山
清風曾經使您醉
手把手教出的子弟
也已桃李天下萬人隨
您太累了
歇歇腳、捶捶腿
把獵槍擦亮
打退糾纏您的惡鬼
用蕭兒傳頌
留芳百世似冬梅!
致母親
——孩兒的思念
文/秋風寶塔
點燃一支白燭
飄向西方一縷清煙
相思情中……
喚起對您的思念
將至老矣
年近暮年
心息相近
醉夢訴說著從前……
雨下的濃……
水花花漫向路邊
我無法以愛的名義
向天地致謝
全憑有你、我的母親
付我一具軀體
您卻撒手人間……
閃著光輝的稱號
走向天際之巔!
我反覆讀著
尋找可書寫的壯美語言
蓬亂的髮絲
憶著母親的一絲一點
但如迷失方向的羔羊
回顧中一片茫然……
您是穿著黑衣走去?
還是臉頰帶著紅顏?
臍帶在慌亂中跳動
是母親的心在掛牽
無形的存在
證明真理:母子心相連
猶如琴弦斷續的顫音
把巨浪濤天奮力掀
俯首跪拜去……
不管它風霜雪雨天!
懷念父親
文/景酩(劉太生)
為解放盡瘁,
為革命獻身。
魂靈託雁碑,
風範慰後人。
魂靈奠
文/景酩(劉太生)
魂靈託給雁碑,
抖著艱幸的翅膀,
在遠方的一角,
塑出大寫的人字。
希望瀝徑山川,
韻成無聲的歌謠,
拌四季清風,
撫慰兒女的哀傷。
生命付與流星,
燃燒最後的憧憬,
為所有的人,
留下無盡的戀想。
【本期編輯】郭晉兵
【本期編委】留福居士 禪心 蒹葭 郭晉兵 析城山
【本期供稿】
郭恆勳 郭海波 吉國慶 郭邵紅 郭晉兵
李春善 老頑童 秋風寶塔 李四平 李懷彪
8.3秒 蒹葭 李小亮 張彩芳 劉太生
閆龍龍 閆兆基 趙高峰 劉加紅 隨風聽雨
王擴社 吉豔蒲 焦小明
長按二維碼可以關注本公眾號,一定讓你不會後悔!
點擊下面連結可以瀏覽往期精彩:
中華山文學社/第10期/「古堡重鎮 詩意潤城」採風行(三)
中華山文學社/第12期/七夕專輯
中華山文學社/第6期/悠然陽城之農耕駕嶺(園河篇)
中華山文學社/第1期/析城山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