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是不治之症「癌症」,換了時空,換了認知,卻迅速康復起來,其中有何奧秘?
這是真實發生的案例——Anita Moorjani 的《死過一次才學會愛》:
在瀕死的境界中,艾妮塔感受到純淨的無條件的愛,並遇見了過世的父親。那種難以言喻的愛,讓她徹悟,讓她對生命不再恐懼,也使她的絕症迅速痊癒。
這個案例對我們有什麼啟發呢?
淨宗法師帶我們一起學習和探討:
真正的愛是什麼?
我愛我自己嗎?
我感受到愛了嗎?
我們應該如何愛生命?
我們應該如何愛生活?
……
「法雨流芳」平臺將連續刊載淨宗師父講解《死過一次才學會愛》的音頻、視頻和文字,以饗有緣。
希望我們都能學會愛,成為愛,活出最真實的自己。
還好,我們還有時間愛,我們還有條件愛。
南無阿彌陀佛!
大家手上都有《死過一次才學會愛》這篇文章,我們來共同分享。
這篇文章是前幾天上人發給我的,我看完之後覺得內容非常好,就想和大家分享。這樣的文章對於我們學佛是非常有幫助的,是非常珍貴的資料,它能讓我們對佛法增加信心,能啟發我們對佛法的領悟,開啟我們的智慧,也能讓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有更好的受用。
這篇資料所講的就是瀕死體驗,我們也專門編過一本書叫《瀕死體驗》。
「瀕死體驗」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人死了之後又活過來,並且講述在他死亡這段時間的經歷。
因為死亡對於一般人來說都是一個神秘的境遇,我們從來沒有死過。所以,如果有人死過,回來告訴我們是怎麼回事,這最起碼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資料,因為生命對我們每個人都是神秘的,而且非常珍貴。
關於死亡,佛經裡當然有開示、說明,但是現實生活中的案例是怎樣的呢?
所以,我們往往是通過瀕死體驗的介紹說明,去窺探人死後世界的情況,它能從側面印證佛所說的真實不虛。當然,由於這些瀕死體驗沒有完整的理論性,個人所見不一樣,所以我們要以佛法的眼光來看待它的價值所在。
當然,瀕死體驗各人不一樣,有些人見到的景象比較壞,而我們今天學的這個,她見到的景象非常好。就我們念佛人來說,她的瀕死體驗對於我們嚮往淨土、往生淨土、認識阿彌陀佛無條件的救度,有非常現實的意義,可以說是一種側面的見證,因為這篇文章的作者並不是佛教徒。
這篇文章的作者叫艾妮塔,現在網上有她的視頻,這個人現在還活著,年齡大約在四五十歲,是一個憨厚的中年婦女。她的父母是印度人,她生在印度,長在新加坡,從小接受英文教育,上的是英文學校,後來移居到香港,所以她懂印度話、英文和廣東話,她是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下長大的,原來在企業界工作。
2002年,醫生診斷她得了淋巴癌。到2006年,四年的時間,癌細胞擴散,整個身上百分之七十都是癌細胞,脖子上、身上到處都是,頭都不能抬。只有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插管子、上呼吸機。後來醫院的醫生宣布她死亡,放棄治療。這時候她就死過去了,但是因為在醫院裡,所以死了之後還在搶救。
結果在她死的這段時間——應該是深度昏迷,因為她死了又活過來了,等於就是死掉了——她就有了一段經歷。
當她活過來之後,她的人生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
她活過來之後,三天之內她的癌症基本上就好了,那是不可思議的一個奇蹟。她自己也知道一定會好,不需要任何治療。
她活過來之後,開始根本就不能動,身體非常虛弱,話都不能說。但是慢慢地,醫生就把她的氧氣管拔了,她說「我知道我的癌細胞沒有了」。她自己說沒有了,但是醫生不放心,「那麼多癌細胞,怎麼就說沒有了?」所以就給她做切片檢查,又做骨刺檢查,結果什麼癌細胞都沒有了。
這就是因為她有一段奇特的經歷,心靈上有一個完整的提升,整個人發生了徹底的改變,連每一個癌細胞都換了,這種改變太徹底了,三天就徹底換乾淨了。
所以,她就把她的經歷和感悟寫成一本書,這本書就叫作《死過一次才學會愛》。
單看這個書名,也是非常有道理的。這個書名就是我們的「機法深信」。
「機深信」,善導大師說「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這叫「三定死」,是「二河白道喻」裡說的。死過一次,我們才對自己徹底死心,像「機深信」裡說「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無有出離之緣」,這就是死了一切的希望。
禪宗說「大死大活」,一個修行人,在自己修行的心路歷程當中,如果沒有死過一番這樣的心理,可以講你的修行根本沒上路子,非常驕慢,自以為是,心靈上根本沒有一種大的轉換,沒有覺悟的提升,完全是邪知邪見。
所以,「死過一次才學會愛」這就是「法深信」。「法深信」就是「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這不就是在彌陀的大愛當中嗎?
得到彌陀的愛,我們才有真正的愛,才學會愛;如果沒有得到彌陀的愛,你說你愛人家,人家說「你還是不要愛我的好,你愛我我很恐怖,我很害怕」,為什麼?因為那種愛都是佔有的,都是不清淨的,都是威脅的,愛得不好就成為恨了。
彌陀的愛是清淨的,是無條件的,是透明的,是一種很正面的愛,這才是真正的愛。
愛那麼容易學會嗎?
有人說「我愛你,多麼愛你啊」,然後結了婚。但是現在的離婚率有多高呢?沒有離婚的就學會愛了嗎?不過是打了一輩子架而已。在這個世界,真正會愛的人真的是太少了,寥若星辰,比白天的星星還少。
愛是我們一輩子的功課,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希望每一個人都學會愛。
這篇文章對我們有很好的啟發,我來跟大家共同分享。當然,我的感悟也很淺,對比這個作者,我感到很慚愧。我雖然出家二十幾年,蒙受佛陀經言的教導,也有祖師、上人師父很好的引導,還有諸位法師、蓮友對我的幫助。但是,我們的德行,我們在生活當中所展現出的這一面,我覺得我比人家差很遠,非常劣質,所以還是很慚愧。
這個作者,她還沒有得到佛法的珍貴教育,只是死了一回;但是死這一次,就賺大了。
身體停擺之後,我進入另一個國度;我看見自己是如此美好,因為我沒有被恐懼嚇到變形。我察覺到一股力量,而且我可以進人到那股力量之中。
當我一放棄對俗世的眷戀,不費吹灰之力就進人了另一個國度,不需要祈禱、誦經、引述經文,不需要尋求救贖、寬恕或其它方法。死亡比較像什麼事都不做,就好像對著某個對象說:「好吧,我已經山窮水盡了。我投降,帶我走吧。你要對我怎麼樣都隨便,我任你擺布。」
在另一個國度處於清明狀態下的自己,出於本能地知道我會死都源於恐懼。我沒能展現真實的自己,因為我總是有太多的擔心。我明白癌症不是懲罰、不是報應,它是我自己的能量以癌症方式具體表現出來,因為我的恐懼阻止我表達出那個美好的自己,而這才是我應該做的事。
在那個無邊無際的狀態中,我發現我這一生對自己太嚴格,不停鞭撻自己。根本沒有人在懲罰我,我終於明白我沒能原諒的人是我自己,我遺棄了我自己,我不夠愛自己。這件事跟其它人一點關係也沒有。
我發現自己是美麗的宇宙之子,只因為我存在,就值得獲得無條件的愛。我知道自己什麼都不需要做,就能得到這份愛——不用祈禱、乞求或做任何事。我從未如此愛過自己、珍惜自己或看見自己靈魂的美麗,即便這樣的美好一直就在我眼前,卻被俗世硬生生過濾掉或甚至腐蝕掉。
這層領悟讓我了解我不用再害怕了。我發現我自己及我們所有人,都可以達到的境界。所以我做了一個深具影響力的決定:返回俗世。我在被喚醒的狀態下做了這個決定,而這個決定也是推動我回來的最大力量。當我在血肉之軀裡再度甦醒過來時,我知道我身上的每個細胞都會對這個決定有所回應,所以我早已知道我即將痊癒。
我在瀕死經驗中明白宇宙是由無條件的愛所組成,我是這份無條件的愛的具體呈現。每一顆原子、分子、夸克與四夸克粒子都是由愛組成的。我不可能成為別的模樣,因為這是我的本質,也是整個宇宙的本質。就連看似負面的東西也是這份永恆無條件的愛的一部分。
事實上,宇宙生命力的能量就是愛,而我是由宇宙能量所組成!明白這一點,讓我發現我不用努力成為別人,也不會減損我自己的價值。這樣的我,早就已經是我想成為的自己。
同樣的,一旦我們知道自己就是愛,就不需要刻意去關愛別人。我們只要忠於自己的本性,就能成為愛的工具,感動跟我們接觸的每一個人。
了解自己就是愛,是我學到的最重要一件事,讓我可以拋開所有恐懼;這正是我復活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