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源 | 本站原創
作 者 | 不戒大師
字 數 | 1600字
關鍵字 | 韓嫣 佞幸
漢初有一位鼎鼎有名的異姓諸侯王叫韓信,其乃原韓國王室後裔,在秦末混戰中歸順了劉邦,後來被封為韓王。為了和那位戰功顯赫的淮陰侯相區別,史書上一般稱這位韓信為韓王信。
韓王信後來被劉邦懷疑,出逃投靠了匈奴,然而最後也逃不脫漢初異姓王們的宿命——為漢王所殺。
韓王信的嫡孫韓嬰與庶子韓頹當在漢文帝時期,又重新歸順了漢王朝,兩人都被封為列侯。韓頹當的侯爵又傳了兩代,因沒有嫡出男丁,爵位被取消了。
今天要說的這位,就是韓頹當庶出的孫子韓嫣。
漢武帝劉徹小時候被封為膠東王,他快樂的童年是和小夥伴韓嫣一起度過的,讀書學習玩耍,兩人形影不離。
劉徹後來成為皇太子,又成為皇帝,韓嫣就跟著一步步飛黃騰達。
韓嫣和文帝時的寵臣鄧通略有不同,鄧通是只會奉承,而韓嫣除了精於拍馬之外,多少有些本事,還善於騎射。例如,漢武帝一說想徵討匈奴,韓嫣馬上就去學習胡人的兵器,積極地充當藍軍。
有發小之情做基礎,兼之死心塌地,韓嫣被漢武帝異常寵幸也就不奇怪了。
這樣一位皇帝跟前的大紅人,在京城長安中自然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據說韓嫣喜歡玩彈弓,經常在外面啪啪亂打,關鍵在於彈丸是黃金所做,他倒沒有誇張到將彈丸打出去就不要了的地步,還是安排有隨從去撿拾,但畢竟不可能都全數撿回來。據不完全統計,韓嫣每天都要丟失十幾個金彈丸。
故此,當時長安流傳一句諺語:「苦饑寒,逐金丸。」「京師兒童每聞嫣出彈,輒隨之,望丸之所落,輒拾焉。」(見於《西京雜記》)
漢武帝寵愛韓嫣,但也並不是一味袒護。一次武帝和韓嫣戲耍,韓嫣有點放肆的舉動,武帝習以為常不以為意,然而當值的一位侍衛——飛將軍李廣的兒子李當戶卻不願意了,他認為韓嫣冒犯了天子,就衝過去毆打韓嫣,韓嫣技不如人,落荒而逃。武帝看在眼中,誰都沒有責怪,但認為李當戶很勇敢,故有所嘉獎。
《史記》中記錄韓嫣的事跡,多為貶斥態度,只有一件比較中性。
劉徹的母親王娡王太后在成為景帝的妃子之前,曾經在民間生過一個女孩。這種事對於當年的王太后來說隱藏得很嚴實,但對孩子的思念肯定是人之常情。
劉徹能當上皇帝,離不開母親殫精竭慮各種運作,所以劉徹很孝敬王太后,不違背母親的意願。
韓嫣不知道如何得知了太后還有個流落在民間的女兒,他私下裡打聽清楚之後,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劉徹。劉徹非常吃驚,馬上大張旗鼓親自出動把姐姐接回來,直接送到太后寢宮。太后自然是欣喜異常,叫來另外三個女兒一家人團聚,對武帝表現非常滿意。
韓嫣費盡心機討好太后,誰知道最終卻是被王太后所逼死。
一次,江都王劉非進京朝見武帝,被允許隨皇帝到上林苑打獵。江都王提前到達指定地點候駕,翹首而望,看見遠處一輛大車帶著上百騎兵狂奔而來。劉非一見這麼大的陣勢,以為是皇帝到了,就讓隨從都閃到一邊去,自己趴伏在路旁拜見。結果馬隊呼嘯而過,跟沒看見江都王一樣,原來這是韓嫣乘坐副車帶隊打前站。江都王覺得自己受了天大的侮辱,事後找到皇太后王娡哭訴:「請允許我把封國歸還朝廷,我也想回到皇宮當個保安,和韓嫣一樣。」王太后聽了也是極為不滿,從此就留心要整韓嫣。
後來有人告訴王太后,說韓嫣借著侍奉皇上可以隨意出入永巷的便利,和宮女有姦情。王太后以此為理由,派使者命令韓嫣自殺。武帝第一時間去王太后處為韓嫣求情,但太后堅持己見,武帝也無可奈何,只能眼睜睜看著韓嫣自盡身亡。
史書所記載,韓嫣、鄧通之流並無過多惡行,既不貪汙也不亂權,他們肆意揮霍的前提是有皇帝天量的賞賜。這些人因為是靠諂諛上位,所以還是被太史公歸入了「佞幸」之列,並頂著這個帽子被後世諷刺譴責千年。宋代鄧深就曾寫過一篇《枇杷六言》暗諷之:「大似明珠徑寸,黃如香蠟成丸。落處韓嫣遺彈,可憐不救饑寒。」
當今之世,如果有史官也寫一寫新「佞幸列傳」,精彩程度想必一定極高。
(主要參考文獻:《史記》)
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
江山自有才人出
華夏文明五千年
三個女人一臺戲
無可奈何花落去
母親陰影下的大漢天子
早逝的聰明天子劉弗陵
神乎其神的相面女
和而不同,泰而不驕。
聚焦優秀文化,弘揚傳統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