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2000萬嘉人與任嘉倫千裡共嬋娟

2020-12-25 騰訊網

中秋望月,嘉人抒懷。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2000萬嘉人與任嘉倫千裡共嬋娟。

西安嘉人:聽秋風說,你來過,又揮別了西安的雲朵

100個人心中,就有100個西安。都說西安美,最美是秋天。西安的秋天是五彩斑斕的。

千年古都,魅力西安。這裡有明清的古城牆,漢唐的長安城,威嚴的兵馬俑。白天的大雁塔來往人群絡繹不絕,夜晚的大雁塔璀璨奪目如夢如幻。

長安有故裡,西安有嘉人。情誼有時宜,亦有周生辰。

 

任嘉倫與白鹿在西安拍新劇《一生一世》。不少網友和熱情的粉絲嘉人聞訊蜂擁而至。

不得不說,由於網絡的發達,只要有一個人發現自己喜愛的明星在自己身邊,一瞬間便會聚集如潮水般的人群。

新劇外景拍攝地周邊,圍著人山人海的粉絲。這拍攝地,簡直就成了大型追星現場。

西安的嘉人,非常理智,而且很有素質。西安的嘉人們幫著保安一起拉警戒線,維護現場秩序,疏導和隔離人群。

有一位西安嘉人沒能到達現場,心裡頗有些遺憾:聽秋風說,你來過,又揮別了西安的雲朵。不必說,誰是誰的過客,就像廣平王、陸大人、那嵐嶽隨著時光從指縫間流過。

 

聽秋風說,你來過,在秋天裡飄著桂花香的時刻。明月幾時有,那就讓中秋的月亮送去西安嘉人的寄託。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寄情中秋月。

蘇州嘉人:風景如畫的蘇州城,放眼望去全都是你的影子

秋風起,秋草黃,任嘉倫,拍戲忙。

秋天的蘇州,一江秋色江南岸,十裡恍然忘人間。

光影交錯,竹影斑駁,曲徑通幽,亭臺水榭。

蘇州啊,蘇州,已經完完全全被詩意感染了。

蘇州嘉人和秋天有個約會,在最美的季節,遇見任嘉倫,遇見周生辰。

任嘉倫與白鹿拍攝《一生一世》,從西安轉場蘇州了。

 

任嘉倫參加國慶晚會錄製時,談及國慶期間的安排時,他說,從小時候起,他在國慶期間就是訓練,而現在的國慶就是工作,每天循環工作、拍戲。在片場拍戲,有時一天工作十二、三個小時。任嘉倫很敬業,很努力,這一點還是蠻讓人佩服的。

今年中秋國慶是同一天,也就是說,任嘉倫中秋國慶期間還會繼續在蘇州拍戲。

任嘉倫在蘇州拍外景戲,受到嘉人的熱情歡迎和狂熱追捧。從任嘉倫的視角來看,風景如畫的蘇州城,放眼望去全都是嘉人的影子。

天下誰人不識君,滿城儘是俏嘉人。這就是努力的意義,到處都是自己的粉絲。

 

而從片場蘇州嘉人的視角來看,自己喜歡的偶像任嘉倫就在眼前。嘉人的手機裡,存儲的是任嘉倫,電視劇和綜藝裡,嘉人追的是任嘉倫,而嘉人的心裡裝著的還是任嘉倫。

一生一世一嘉人,滿屏儘是任嘉倫。可不是嗎?風景如畫的蘇州城,電視螢屏上,手機屏幕裡,全都是任嘉倫的身影。

蘇州嘉人是幸福的,是讓人羨慕的。蘇州嘉人不但可以看到晚會中的偶像風採,也能在線下親眼目睹任嘉倫的瀟灑。

 

中秋來了,國慶來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無論是西安嘉人,還是蘇州嘉人,以及青島、深圳、濟南、南京等地的嘉人,2000萬嘉人都可以看著晚會上的偶像,舉頭望明月,與任嘉倫千裡共嬋娟。

多好啊!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即使相隔千裡,2000萬嘉人也能與任嘉倫,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紅紅火火國慶節,快快樂樂中秋夜。祝願大家事事如意,中秋快樂! 

更多精彩

嘉人追星記:寶藏任嘉倫,陸繹陸大人,前有廣平王,今有周生辰

相關焦點

  •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2000萬嘉人與任嘉倫千裡共嬋娟
    中秋望月,「嘉人」抒懷。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2000萬嘉人與任嘉倫千裡共嬋娟。西安「嘉人」:聽秋風說,你來過,又揮別了西安的雲朵100個人心中,就有100個西安。都說西安美,最美是秋天。西安的秋天是五彩斑斕的。千年古都,魅力西安。這裡有明清的古城牆,漢唐的長安城,威嚴的兵馬俑。
  •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全詩是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全文怎麼寫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句詩大家一定在很多地方都聽到過,在很多的歌裡面也有這句詩。那麼除了這兩句之外,大家還知不知道它的其它內容呢?它的全文又是什麼呢?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 [一日一籤]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宋代: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水調歌頭》試講稿
    前言《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被選入初中語文教材,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所作。這首詞以月起興,與其弟蘇轍七年未見之情為基礎,圍繞中秋明月展開想像和思考,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之中,反映了作者複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現出作者熱愛生活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
  •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的這句詞,原來是「抄」李白的
    提起蘇軾的名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一定會榜上有名。這句詞作為《水調歌頭》的首句,氣勢不凡。可是,你知道嗎?這句詞是「抄襲」李白的。李白有一首望月詩,首句就是問句,千古稱奇,連日本學者讀了都說好,大文豪蘇軾更是從這一句中得到啟發,寫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千古名句。這首詩就是李太白的《把酒問月》。
  •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聽故事 學唐詩NO.36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宋】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 蘇軾流芳千古的詩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宋代: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20首經典的月夜抒懷詩詞,值得收藏
    蘇軾在中秋月夜,開懷暢飲,發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無限感慨;張九齡望著海上明月,揮筆寫下千年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詩仙」李白望著同一輪永恆的明月,回想著人類世世代代更替,可貴的生命倏忽即逝,更是發出了「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的追問……當你仰望夜空時,是否也曾因月,產生過幾多情愫?
  •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王菲演唱
  • 但願人長久 千裡共嬋娟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現在我們來看正文:「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就是喝多了後問天。要是有人沒事總問地球從哪天開始,別人大概會說他瘋了。平時是不大問這樣的問題的,但詩人可以這樣問,這表現出一種情態,這問題沒有答案,但是能表現一種主觀上的姿態。接著:「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這又是一個問題,今年是熙寧九年,中秋節,看著明月,不禁想天上有同樣的紀年嗎,天上的世界是不是不像我們大宋?
  •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 一天一首古詩詞 I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此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親人千裡、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襯自己遺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上片一開始就提出一個問題:明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把青天當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問,顯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氣魄。
  • 蘇軾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賞析
    上片一開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兩句是從李白的《把酒問月》中「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脫化而來的。「舉著酒杯詢問青天,天上的月亮是何時有的」?此句充分顯露出作者率真的性情,也隱藏著內心對人生的痛惜和傷悲。接下來兩句:「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是問的內容,把對於明月的讚美與嚮往之情更推進了一層。
  • 書法秀:經典宋詞之二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作者】蘇軾 【朝代】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 王菲 -《明月幾時有》 蘇軾[水調歌頭]詞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作者】蘇軾丙辰中秋
  •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是什麼節日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是指什麼...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蟬蜎」指的是中秋節。「嬋娟」一詞指代的是月亮,這句詩句飽含了作者對親人的思念。這句話的意思是:希望人們可以長久相伴,即使相隔千裡也能欣賞同一輪明月。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蟬蜎」的創作背景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蟬蜎」出自蘇軾的《水調歌頭
  • 宋詞三百首丨72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是一位性格豪放、氣質浪漫的文學家,當他抬頭遙望中秋明月時,其思想情感猶如長上了翅膀,天上人間自由翱翔。反映到詞裡,遂形成了一種豪放灑脫的風格。   此詞上片望月,既懷超宜興致,高接混茫,而又腳踏實地,自具雅量。一開始就提出一個問題:明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把酒問天這一細節與屈原的《天問》和李白的《把酒問月》有相似之處。
  •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賞析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賞析這首詞上闕望月,下闕懷人,詞人由中秋的圓月聯想到人間的離別,抒發了詞人對人生的聚散離合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詞人曠達的人生態度和樂觀的精神。此篇是蘇詞代表作之一。詞的最後說:「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表達了作者的祝福和對親人的思念,表現了作者曠達的態度和樂觀的精神。可以說這首詞是蘇軾在中秋之夜,對一切經受著離別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願。《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全詩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