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甲一方—桂林山水,帶你與劉三姐一起唱山歌

2021-01-09 車解剖

相信大家對劉三姐並不陌生,那個站在船上帶著漁民與地主以對歌的方式進行抗衡的劉三姐,我上小學的時候,在家裡所有的DVD光碟中,我最喜歡看的就是劉三姐 ,喜歡他的歌但更吸引我的是電影中她生活的地方那個他站在漁船上對歌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現在的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千百年來享有「山水甲天下」美譽的-桂林

在今年夏天的時候,我終於帶到我爸媽來到了這片富饒的地方,這個地方給我的感覺太震撼了,真的對得起「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個美譽,坐在小船遊歷江水之中。我回頭看了看我媽媽跟我爸爸,他們的表情告訴我他們被這美景所徵服了,我又何嘗不是呢?

青青的江水碧波蕩漾,第一次見到江水上直接就長出大山的,山上樹林綠蔭匆匆,與江水連成一線,頓時就讓我想起了畫桂林的中國山水畫,只不過一個是靜止的,一個是動態的,桂林山水指的範圍比較廣泛,青山、水秀、洞奇、石美為桂林四絕。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可以說是象鼻山,因為忘記她真的就像一個大象的鼻子在浠吸水,我感覺他是最具有形象。給人能留下最深刻意義的地方,但是媽他就給出了不同見解,他說那不像大象的鼻子,反而像大象的尾巴,凹進去的部分像大象的四肢,不過看看真的是其實挺像的。所以說只要是有懶我們中國大好河山的。就一定要小巷裡,腦洞一定大。

桂林的米粉比較出名,晚上的時候我們就去吃了一下當地的米粉,給我感覺他是諾諾的,我很喜歡他湯料的味道,但是我吃起來跟米線有點兒像,也許我是個純北方人愛吃麵吧,所以說對米來說並不是很熟悉,我感覺吃嘴裡都一樣,而且價格也並不貴,再給錢的時候,給他最上面的那張錢是一張二十元,錢正好是反面給他的,我突然覺得方面的背景好熟悉呀!不就是桂林山水圖嗎?

相關焦點

  • 我要去桂林 和劉三姐對山歌
    魅力桂林四日遊,11月17日出發。團費:399元/人,含三早五正餐,一價全包,上車不收任何費用,明白消費,報名者只需加上1元錢,就可以參加旅行社組織的手機自拍大賽,一等獎:一名,價值500元;二等獎:二名,價值300元;三等獎:十名,價值100元,贏取價值不菲的獎品。   親,去「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赴壯族歌鄉和當代的「劉三姐」「阿牛哥」對歌,約嗎?
  • 劉三姐:唱山歌與封建惡勢力作鬥爭,流芳百世的「歌仙」
    劉三姐唱山歌喜歡以「哎(拉長聲)……」開頭,先把問題拋出來,然後對歌的人要把問的問題以歌的形式給對出來,慕名前來與她對歌的人絡繹不絕,最初個個鬥志昂揚,對了幾首歌后,個個又罄腹結舌,無歌相對,無言以答,羞赧而退。劉三姐的山歌,豐富多樣,隨時隨地,以民為本,以窮苦人民的生活為體裁,唱出窮苦人民的苦難,幫助窮苦人民解氣。
  • 坐高鐵看中國|一家三代「劉三姐」,貴廣線上唱山歌
    對於她的名字,大家可能並不熟悉,但如果提到劉三姐,不少人都會感嘆一聲:「是她扮演的」!隨即就會道出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唱上一曲《山歌好比春江水》。「拍攝《劉三姐》時,是1960年,那時候我才17歲。」在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黃婉秋說,時光已經過去了60年,她從少女時代走到了年近耄耋,家鄉桂林也從貧困閉塞的壯鄉發展成為如今著名的世界旅遊目的地,而由她扮演的深入人心的劉三姐,也傳承到了第三代。
  • 劉三姐唱的不僅僅是山歌 更是在釋放她內心的抗爭與奮鬥情緒
    《劉三姐》是中國大陸拍攝的第一部風光音樂故事片,影片以劉三姐作為民間貧苦勞動人民代表並以山歌作為載體,對抗封建地主爺階級莫懷仁等無理取鬧、啼笑皆非的壓榨行為而上演了一場非常經典的山村歌謠祭。主要描寫了風景如畫的桂林,壯族群眾在劉三姐的帶領和鼓舞下最終戰勝了封建勢力的故事。
  • 《奔跑吧兄弟》桂林錄製,跑男與桂林的故事,將帶火哪幾個景點?
    《跑男》劇組桂林拍攝又將桂林山水帶進了觀眾的視野,在這特殊的時期,以旅遊為主的桂林似乎已經沉寂了好久,《跑男》的到來,為桂林打了一次全國性的廣告。相信在下半年,桂林將迎來2020旅遊經濟的新春天!壯族阿哥阿妹壯族歌舞歡迎,跑男團對山歌,嗦粉比賽,拋繡球,輪番上演,將桂林文化,桂林山水,桂林情展現得淋漓盡致。
  • 一部翻拍不了的電影,劉三姐唱絕了山歌
    《劉三姐》電影講述的是一個貧苦農民的女兒劉三姐從小失去父母,和哥哥劉二相依為命。生性愛唱山歌的劉三姐因為唱山歌而遭到當地財主的仇視,在山上打柴時被牛員外派人砍藤落水,大難不死的劉三姐不但沒有屈服,反而更加堅定了唱山歌的決心。
  • 《新劉三姐》不唱山歌
    東方網2月16日消息:以拍電視劇而名聲大振的廣東巨星影業公司老總鄧建國,昨天向記者透露了他2001年的拍攝計劃,據他透露,除了上半年《我這一輩子》、《格格要出嫁》,下半年《康熙微服私訪記》第四部、《魯智深來到2001年》4部電視劇投拍外,他還將向「小成本電影」開戰,目前已被列入計劃的有邱華棟的《正午的供詞》,章明的《17小時57分38秒》和《新劉三姐
  • 第五代「劉三姐」王予嘉:讓山歌唱響全世界
    中新社桂林10月30日電 題:第五代「劉三姐」王予嘉:讓山歌唱響全世界  作者 唐夢憲 李果  第五代「劉三姐」王予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讓劉三姐的山歌唱響到世界各地,是她和前幾任「劉三姐」的願望。
  • 黃婉秋:「劉三姐」 山歌唱醉觀眾的心!
    提到黃婉秋,不能不想起她扮演的「劉三姐」!黃婉秋,1943年1月17日出生於廣西桂林市永福縣,演員、桂林市文化局副局長。她14歲登臺演出,1961年在電影《劉三姐》中飾演劉三姐,代表作品有蘇裡導演的經典音樂片《劉三姐》、《春蘭秋菊》、《長城大決戰》等;出演電視劇《爸爸媽媽的孩子》、《黃山情》(黃梅戲)、《戲迷盛老樂》等。其中《黃山情》榮獲「金鷹獎」「飛天獎」及華東六省市最佳戲曲片獎。1995年,她導演的曲藝《灕江行》獲中國第二屆曲藝節「牡丹獎」導演獎及自治區優秀獎;1997年導演的《春蘭吟》獲全國「文化新節目」獎。
  • 有關《劉三姐》的三部電影
    影片是新中國第一部音樂風光故事片,片中悅耳動聽的歌聲與美麗的桂林山水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為影片增添了獨特的藝術魅力。     電影故事:    風景如畫的桂林,老漁夫(張巨光飾)和兒子阿牛在江裡遇到落難的劉三姐、將她帶回家中,和舟妹住在一起親如一家,後來,劉三姐的哥哥劉二找來
  • 如果劉三姐還活著,她可能在微信群裡教你唱山歌
    喜慶的春節裡,你或許忙著在微信裡搶紅包。但在中國遙遠的村落,張福娟等白族人更喜歡用微信來對山歌。這個75年生的白族女人,在微信裡存了四個唱山歌的對歌群。對於不分白天黑夜守在小賣部的她來說:「玩微信就是唱白曲」。是另一種娛樂和自由。你還記得劉三姐和山歌嗎在大多數中國人的記憶裡,山歌就是劉三姐。
  • 陽朔大榕樹公園印象——對歌臺品「劉三姐」山歌勾起兒時美好回憶
    在千年榕樹下見證「三姐與阿牛哥」真摯愛情;於對歌臺前品「劉三姐」山歌,勾起兒時無數美好的回憶,這是一種懷舊、也是一種情懷。筆者作為70後,當時看《劉三姐》電影時還在讀小學,對於劉三姐漂亮不漂亮,沒有什麼直接的印象;但對於劉三姐與地主老財「鬥山歌」的故事與唱山歌的形式卻是覺得很過癮和新奇。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娛樂極度貧乏。家裡人買了很多《劉三姐》電影原音效卡帶,父親下班後就天天放。
  • 穿越千年的文化現象——「劉三姐文化」緣何歷久彌新
    此前不久,大型民族歌劇《劉三姐》在國家大劇院隆重上演,位於桂林陽朔的《印象·劉三姐》實景演出依舊天天上演、場場爆滿……  劉三姐的故事早在唐朝就有傳說,而後出現在宋人筆記裡。穿透千年的「劉三姐文化」歷久彌新,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彰顯深沉的文化自信,其背後的密碼是什麼?
  • 「老師,我們何時再唱劉三姐山歌」
    本報記者 楊 秋學生們在課堂上練習對唱劉三姐山歌的聲音,似乎還在廣西援柬外派教師廖淑華的耳邊迴響,然而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柬埔寨馬德望聯華學校實際上已停課了不少日子。廖淑華告訴記者,劉三姐山歌是該校高小班為今年兒童節準備的節目,2月的時候,海外疫情還不嚴重,華文學校正常上課。「我們沒想到疫情會發展得如此迅速,這個節目也因為突如其來的停課而被叫停。」還記得停課的第一天,廖淑華在國內的好友、同事紛紛向她發來了問候,家人也十分關心她在柬埔寨的安危,勸她考慮回國。
  • 不"唱"山歌的劉三姐,竟也美得如此動人心魄!
    作為「廣西當代文學藝術創作工程扶持項目」和「南寧市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扶持項目」,舞劇《劉三姐》根據廣西壯族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劉三姐故事改編,首次以舞蹈形式演繹經典傳說,歌頌勤勞聰慧的壯族姑娘劉三姐與善良勇敢的阿牛哥忠貞不渝的愛情,展現廣西壯族人民正直勇敢的民族品質。舞劇《劉三姐》劇照 資料圖片山歌與舞蹈是舞劇《劉三姐》的靈魂。
  • 桂林山水甲天下,絕妙灕江泛秋圖
    有位老爺爺他退休有錢有時間,他給我描繪了那幅美妙畫卷劉三姐的歌聲和動人的傳說,親臨其境是老爺爺一生的心願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時間的時候我卻沒有錢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錢的時候我卻沒時間
  • 傳歌人劉三姐的山歌,唱出了多少農家人的理直氣壯
    劉三姐的山歌,唱本心,唱一切所見,唱所思所想。聽劉三姐的山歌讓人感覺清爽,不自覺的會心而笑。其實這是個很長遠的過程,我孩子時陪媽媽看《劉三姐》這部電影時,我是聽不懂聽劉三姐的山歌的。你不種麻,你吃油你不種桑,你穿絲有話不能直說,但是可以唱出來。唱出委屈,唱出怨恨,唱出農家人的共鳴,唱出了萌瓏愛情,唱出原生態的藝術。劉三姐的山歌開口即是藝術,開口就是民聲,像清泉明亮歡快。沒有酸文繁字,直抒胸臆。含蓄的愛情更可愛。
  • 看過這部電影,不小心暴露了你的年齡
    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桂林,主要是為了宣傳廣西而拍,電影裡用的演員大部分都是廣西人。這部電影就是《劉三姐》。她和他,走到了一起。一個劉三姐,伴隨了黃婉秋一生。一個劉三姐,讓喜愛她的觀眾一輩子記住了黃婉秋。在廣西,黃婉秋即是劉三姐,劉三姐即是黃婉秋。說了那麼多,還是說回電影主角劉三姐。
  • 山歌好比春江水——黃婉秋、傅錦華、張桂蘭共同塑造的《劉三姐》
    》的消息,這部片子被稱作是「山歌片王」,多少人在傳唱其中的歌曲,我經常聽到街上有人在唱裡面對歌的插曲『什麼花開節節高,什麼水中起高樓……』一聽到這段唱我就想起劉三姐大眼一轉,俏嘴一張,便是難題一道,讓莫懷仁和三個酸秀才敗下陣來,這可是最樸素的生活智慧呀!」
  • 陽朔《印象劉三姐》大型實景演出居然這樣做...
    :印象劉三姐8月12號,大桂林僅限3000席位印象劉三姐簡介《印象·劉三姐》是中國·灕江山水劇場之核心工程。啟用了國內最大規模的環境藝術燈光工程,獨特的煙霧效果工程及其隱藏式的音響展現出了「紅色、綠色、藍色、金色、銀色」五大主題色彩系列,將劉三姐的山歌,民族風情,灕江漁火,山水聖地等元素創新組合,不著痕跡的溶入山水,還原於自然,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及聽覺衝擊,達到了如詩如夢的效果,被喻為上帝與人的傑作。相信觀賞這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水實景演出的確能讓你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實為看了終身難忘,不看終身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