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標叔
深圳客正席捲全國!!!
近日,有媒體報導,杭州一中介5天成交5套二手房,且全是來自深圳的購房者。
這是繼2016年後,深圳客再次殺向杭州。
不僅杭州,深圳客已經瞄準其他城市。
長沙、武漢、贛州、重慶等二線城市相繼淪陷......
不知不覺中,深圳客殺向了全國。
-01-
深圳客正加速「殺向」其他城市
自從「7.15」新政過後,深圳人買房的風向開始慢慢發生改變。
比如爆搶南沙的恆大陽光半島,東莞塘廈的御城花園,珠海高新區的寶龍城等等。
恆大陽光半島活動現場圖,圖源:廣州房天下
東莞塘廈御城花園選房現場,圖源:家在深圳
珠海高新區寶龍城選房現場,圖源:寶龍城官方平臺
不僅如此,深圳人開始把目光已經瞄準到大灣區之外的城市,比如杭州、長沙、南京等熱點二線城市。
據《江蘇新聞網》房產頻道報導,杭州某個中介因為接了一個深圳的買房團,5天內賣出了5套華夏四季小區的二手房。
正常情況下很少出現經紀人在5天內賣出這麼多套房。消息一時間傳遍了杭州的中介圈子。
而標叔在諸葛找房平臺的成交記錄信息當中,確實能找到連續5天能成交5套的記錄。
據杭州當地的中介透露,儘管深圳客去杭州買房還未形成規模,但足以證明,深圳客確實已經把目光瞄準了杭州。
而且已有深圳的看房團悄悄去實地看房。
南京也出現了深圳客不惜連夜坐飛機回南京,借名額買房的情況。
據《南京樓市速遞》消息,不久前位於南京鼓樓區的蘇寧睿城開盤,就有深圳客本來還在深圳喝酒,一看到自己搖號中簽了,便連夜從深圳坐飛機回南京選房。
不僅如此,深圳客還把目光瞄準到了中西部地區的武漢。
又比如武漢光谷某樓盤,《武漢在線》有篇文章提及,從深圳回來職業的購房者的比例將近20%。
這些案例意味著深圳客,已經不僅僅只把目標放在東莞、中山、惠州、珠海這些大灣區內的城市,而是正加速地「殺向」全國其他城市。
-02-
為何深圳客「殺向」全國?
理解深圳客「殺向」全國的邏輯,還是得先來說下715政策。
深圳的這波調控有多狠呢?
1、「7.15」政策除了限制了深圳購房者的購房資格,還要求增值稅5年後才會免去,具體的內容,幾乎涉及買和賣的全流程:
入戶滿3年且社保滿3年才有購房資格,非深戶要5年社保;
夫妻離婚,購房資格倒追3年計算套數;
首付比例:無房無貸首付30%。無房有貸款記錄買普通住宅首付50%,非普通住宅首付60%。家庭有1套購買普通住宅首付70%,非普通住宅80%;
轉讓增值稅從2年免變5年才免;
豪宅線加了個總價750萬的限制;
新房抽籤要優先無房、個稅或者社保年限長的。
2、不僅如此,就在上周四(9月17日),深圳深圳市司法局發布關於徵求《深圳市房地產市場監管辦法(修訂徵求意見稿)》意見的通告,旨在將建立二手房價格指導機制。
這兩點意味著,一是許多深圳人由於這樣那樣的限制,失去了購房名額或者說短時間內沒有了房票;二是深圳二手房高價掛盤等行為可能開始行不通了,深圳樓市的調控在加碼收緊一二手賺差價機會,深圳的機會不多了。
這就導致深圳旺盛的投資需求和資金只能尋求別的出路。
前面我們提到的就近原則的大灣區是一個選擇。
而其他地區的熱點城市也是一個選擇。
至於資金是怎麼選擇的,應該有這麼三個維度:
1、相對寬鬆的購房環境
比如杭州。
首先,對於深圳客來說,相比深圳的「落戶3年+社保3年/不落戶5年社保」的門檻,杭州的限購政策相對要寬鬆不少。
要知道,儘管杭州今年也出臺了調控政策,只需要落戶便有購房資格,不落戶只需「3年內連續2年交納社保/個稅」即可。
圖源:標叔自製
不僅杭州如此,南京、蘇州的購房政策也相對深圳更寬鬆。
南京本市戶籍主城區限購2套,外地戶籍全城限購1套,提供3年內連續2年社保或個稅證明即可。
蘇州本市戶籍限購城區3套住宅,外地戶籍社保或個稅滿1年限購1套,限購範圍僅限蘇州市區、崑山市、太倉市。
2、相對發達的人口、產業能力
尤其是杭州人口方面,持續流入的能力,不輸深圳多少。
杭州今年常住人口突破千萬級大關,常住人口達到1036萬人。
根據杭州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杭州市2017年人口淨流入為28萬人,2018年,人口淨流入33.8萬人;2019年,人口淨流入55.4萬人。
而根據深圳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深圳市2017年人口淨流入為62萬人,2018年,人口淨流入49.83萬人;2019年,人口淨流入61.99萬人。
產業數量方面,根據胡潤百富數據,截止2020年3月31日,杭州的獨角獸企業數量擁有20家,和深圳的獨角獸數量持平。
3、房地產市場相對火熱,且上半年不少熱點城市區域大漲
據《杭州樓市頭條》消息,杭州濱江區剛交付滿1年的濱江金茂府,4月成交均價5.8萬/㎡,9月份已漲到7.2萬/㎡,不到6個月漲了1.4萬/㎡。
位於杭州西湖的河濱之城,從今年3月至9月,小區成交均價從5.3萬/㎡,一路漲到6.1萬/㎡,半年時間,漲了0.8萬/㎡。
又比如南京位於棲霞燕子磯的融創玉蘭公館,去年年底成交均價還是3.5萬左右一平,但到了今年九月份,掛牌均價已經漲到了4萬出頭。
圖源:鏈家
位於南京燕子磯的弘陽燕江府,今年3月份的時候小區均價為3.2萬一平,到了8月份,價格漲到了3.71萬一平。
圖源:鏈家
不僅如此,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0年8月70個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指數,杭州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5.4%;南京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4.9%;寧波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7.7%,成都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7.5%。
-03-
全國樓市生態,正被深圳客改變!
深圳人,去東莞買,東莞的樓市漲;去南沙買,南沙的樓市漲,去杭州買,杭州的樓市漲。
幾乎所到之處,都會推高當地的房價,改變當地的房價局面。
其實深圳不是第一次這麼席捲全國了。
早在2007年,中國新聞網就發過一篇名為《深圳人購房旋風抬高重慶、長沙、武漢等地房價》的文章。
文中直接指出深圳人頻繁出手,成為當地購房的一股強勁力量,直接和間接對當地樓市造成不小的衝擊。
這意味著深圳客不止一次對全國的樓市出手,而是一直以來都在全國到處「伏擊」。
據《房特首》讀者透露,2016年就曾出現過深圳人把杭州樓市推高的情況,該讀者當時親眼目睹現場香悅奧府被人買走一整個單元。
這與當年的溫州炒房團頗有相似之處,幾乎所到之處都拉高了當地的房價。
比如溫州人炒自己當地的房價。
從1998年開始,短短三年把溫州房價從2000元/平,炒到了7000元/一平。(據溫州市建設局房地產開發處提供的資料顯示)
比如溫州人炒杭州的房價。
2008年杭州日報刊登了一篇文章,名為《別去溫州了,溫州人其實就在杭州城裡》,作者提到,學校旁邊的房子,從房價已經從3000多元/平方米漲到了近10000元/平方米,整整翻了三倍。
但盛熱之下,必有消退。
2012年開始,全國各地陸陸續續加碼出臺限購政策,溫州炒房客團開始被套牢,有人開始大量拋房還貸、甩賣豪車,到了2013年,幾乎團滅。
從今年4月開始,全國已有超過24城發布累計30餘次樓市調控政策。
比如7月2日的杭州;8月30日的無錫;9月6日的瀋陽等等。
而深圳自身也在一直加碼調控,那麼這次深圳客,捲土重來,是否會步當年溫州客的後塵?
時間會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