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先生以家喻國,將國家化作榮國府後,將國家各部分隨之進行了擬人化處理,民事部分就被處理成了趙姨娘和周姨娘。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一趙一周,一惡一善,喻指天下民眾,十分凝練巧妙。對了,這裡要注意的是,趙惡周善僅是《紅樓夢》小說在民事部分描寫上的特殊設定,現實中並不能以姓氏論人善惡。
趙姨娘象徵著民眾中惡的那一面,她人雖俗惡,但在家中卻很活躍,言行和威勢上都比良善的周姨娘顯得更有存在感。
在空靈眼睛的傅山先生眼中,世間確是如此,俗子愛名利,惡人多跳踉。惡人數量也許有限,造成危害卻會很大。
人性本惡,也極易為勢利所迷而喪心病狂。趙姨娘便是為勢利所迷的人。
「了不得,了不得!提起這個主兒,這一分家私要不都叫他搬送到娘家去,我也不是個人。」趙姨娘編造陰謀,極其自然地造謠,這是以小人之心揣度鳳姐。以己度人,在她眼中別人一定會比自己更加貪婪更加惡毒,平凡無能的自己都在垂涎賈府家業,那很有才很能幹的鳳姐就更該垂涎賈府家業了。所以趙姨娘並不認為自己是造謠,還堅信自己是看穿了真相,才會這般發誓賭咒。
趙姨娘聞聽這話裡有道理,心內暗暗的歡喜,便說道:「怎麼暗裡算計?我倒有這個意思,只是沒這樣的能幹人。你若教給我這法子,我大大的謝你。」趙姨娘先盲目主觀地把自己定義為最好最正確最重要的那一方,這樣她在垂涎賈府家業殘害無辜他人時,就不再有良心上的負擔,遇到這類追逐勢利的機會,就可以做出卑劣無恥暗中加害的事情,讓無辜的鳳姐和寶玉險些死在馬道婆的五鬼之手。
趙姨娘不僅自己俗惡,還連帶著想要同化他人,也包括自己的子女。
賈環是趙姨娘的兒子,在趙姨娘的影響下也變得貪圖錢財下流無恥,與趙姨娘同為俗惡之伍,又是意圖燙瞎寶玉,又是造謠寶玉強姦,對兄長視之如仇有意加害。在鳳姐寶玉兩位家人遇到暗算生死一發之際,「趙姨娘、賈環等自是稱願」,賈環與趙姨娘竟然為暗害家人成功而感到稱心如願,實是俗惡不堪令人不齒。
探春是趙姨娘的女兒,卻不肯沾染趙姨娘的俗惡,她為人樸直,堅守正道,潔身自好,不與俗惡為伍。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探春拒絕和稀泥的潛規則,不去以權謀私偏幫生母,還喜歡與良善的家人相伴為伍。英傑正當如此,何懼世俗毀謗?
賈家的趙姨娘和賈環母子這二人,已然攪得榮府烏煙瘴氣。這二人能算愛賈家麼?顯然不能算的,他們愛的是賈家的好處,領著吃穿用度的分例,卻貪得無厭想要佔有更多,並沒想要設法幫助賈家變得更美好。
趙姨娘之類的惡人是不愛賈家的,俗惡的民眾自然也是不愛國家的。
一個家裡良善之人居多,那就是一個好家。
一個國裡良善之人居多,那就是一個好國。
愛國的標準是什麼?那就是做一個好人。
這個標準極其簡單,說起來是很容易的,實際卻是很難做到。當然了,就每個人而言,縱使不能成為好人,也要儘量少做壞事,要向愛國標準看齊,不殘害無辜的他人,不支持無據的陰謀,不傳播惡意的謠言,不為惡人惡行張目,縱是親朋也不徇私。
愛國的本質是什麼?那就是讓國家更好。
這個答案也很簡單,阻力卻是更加巨大。很多愛國志士,找到了讓國家更好的法子,卻會因為指出弊病而觸動權貴利益並遭到排擠。屈原、魯迅之類的人被後世稱頌為愛國榜樣,不是因為他們的才學和見識,而是因為他們不畏權勢威壓堅持與弊端作鬥爭的勇敢言行。
現實中,一些人做太多壞事,卻也不時高呼愛國。作威作福時喊愛國,違法亂紀時喊愛國,爭權奪利時喊愛國,詬誶謠諑時喊愛國。
愛國無罪?此說大謬。有些人喊著愛國口號炮製謠言誹謗他人,有些人打著愛國旗號損毀財物殘害他人。他們自稱愛國,他們顯然有罪。
這些壞事沒少做的,顯然並非真的愛國。他們律人而不律己,主觀揣測肆意造謠,動輒給他人扣上不愛國的帽子明貶暗害喊打喊殺。他們都是一個個的「趙姨娘」罷了。
儘量做一個好人,勿要變成趙姨娘,不可盲目如賈環,應當聰慧如探春。如此,便不辜負傅山先生一片苦心。
《紅樓夢用詞的數學抽樣統計》
《告天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