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甚至長者,對小組能夠在當前這種無償的情況下,保持持續蓬勃發展很不理解,並且認為小組不會長遠的存在下去。那麼,今天,我們用一位小組大神的留言來回答各位的疑問:
我們如同美劇《失落的房間》(the Lost Room),這個房間的所有物品都有奇特的功能(如眼鏡能防彈和滅火),傳說這個房間的主人是上帝。有一天這些物品都失散了。但只要有一件物品出現在房間,其餘的物品都會神使鬼差般循蹤而來。
做人當知,古今來許多世家無非積德,行事要為善
治學應曉,天地間第一人品還是讀書,開卷必有益
●作者/俄梅珥Dostri(以色列拉瑪特甘巴伊蘭大學政治研究系博士生,耶路撒冷戰略與安全研究所研究員)2018年6月1日,巴勒斯坦抗議者舉行暴力示威,抗議以色列對加薩走廊長達11年的封鎖以及拒絕讓難民返回該區域內的村莊。2018年3月至6月期間,估計約有10萬名抗議者向以色列士兵發射武器和石塊,並向以色列境內發射氣球運送的燃燒彈和炸藥,導致森林和農田被燒毀,以色列多人受傷,至少一名以色列士兵死亡。以色列在此期間對抗議的強烈反應導致大約2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許多人死於有組織的民兵)和幾千人受傷。加薩走廊的哈馬斯領導人煽動國內的不穩定和對以色列的怨恨,並利用由此產生的暴力招募和組織民兵組織,對以色列進行不對稱的叛亂戰爭。(圖片由以色列國防軍提供)在過去的十年中,作為脅迫性戰略的一部分,灰色地帶戰爭的使用有所增加。國際體系中的各種參與者利用這種戰爭來獲得政治、經濟和軍事優勢,同時將風險和對手的反應最小化。灰色地帶戰爭的手段是建立在模糊不清和低特徵基礎之上,這為政治家和決策者提供了一種貌似合理、推諉否認的戰略能力。這些包括外科手術式的、有限制的和機動力量的有限使用——主要是使用特種作戰部隊或非正規部隊;政府或非國家行為體發動的網絡戰;信息戰;以及其他非暴力脅迫性外交手段,如經濟制裁和利用貿易手段將行為者的意志強加給對手。2015年,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發布了一份白皮書,將灰色地帶戰爭的「挑戰」定義為「國家和非國家行為體之間以及內部的競爭性互動,介於傳統戰爭與和平二元性之間。」它們的特點是對衝突的性質不明確,有關各方不透明,或有關政策和法律框架不確定。1灰色地帶威脅被定義為「一個國家或非國家行為體挑戰或違反國際慣例、規範和法律,目的是追求一個或一個更廣泛定義的國家安全利益,而不引發直接的軍事反應。」22017年4月由美國國防部戰略多層評估小組於維吉尼亞州克裡斯特爾城召開的專題討論會, 並於隨後2017年6月出版了一個特殊文件,將灰色地帶定義為:「和平與戰爭之間的概念空間,活動通常模糊不清或飄忽不定,超過普通競爭的門檻,但故意低於大規模直接的軍事衝突的水平。」32014年2月俄羅斯控制克裡米亞半島後,對灰色地帶戰爭的研究加強了。俄羅斯捲入烏克蘭內戰的出發點顯然是為其在國際舞臺上的行動提供國內和國際合法性。莫斯科明確表示,它打算更多地依賴一種綜合戰略,即利用明顯模糊的法律概念的軍事和非軍事工具運用。在其他方面,俄羅斯非常重視心理和政治戰、經濟操縱(例如,中斷天然氣供應)、網絡活動和法律戰。俄羅斯還利用信息戰和傳播「假新聞」等手段操縱國內外輿論,製造混亂和懷疑。4雖然一些研究人員將灰色地帶戰爭視為一種新現象,但其他人認為它在過去曾被使用過。根據安圖裡奧·埃切瓦裡亞的觀點,現在所謂的灰色地帶實際上是一種脅迫策略,這種策略被技術發展所強化。馬扎爾強調說,有些國家使用這種方法已經有幾個世紀了,從某種程度上說,已經有幾千年了。然而,馬扎爾延續了埃切瓦裡亞的觀點,並認為在灰色地帶現象中至少有三個創新。首先,越來越多的侵略性國家——主要是XX、俄羅斯和伊朗——正在廣泛使用灰色地帶戰略。其次,大規模侵略的代價已大大增加,世界經濟和社會的相互依賴程度如此之高,以至於有侵略意圖的國家正在尋找其他途徑來實現其目標。最後,雖然灰色地帶戰爭的一些工具自古以來就被使用,而其他的(例如,網絡戰,先進形式的信息戰,以及為政策和戰略目的而加工和改進民用工具)卻是相對新的現象。6詹姆斯·維爾茨(James Wirtz)認為,修正主義在冷戰期間出現,但由於大國希望避免可能導致核衝突的現狀改變,這種修正主義受到了限制。他認為,修正主義是灰色地帶戰爭的特徵。7實際上,維爾茨指出,灰色地帶的特徵確實與冷戰相似,但行動的規模和範圍更加激烈、更具侵略性,而且更加多樣化。相比之下,約瑟夫·富特爾等人將冷戰看作是一場持續了45年的、西方應對共產主義傳播的灰色地帶的鬥爭。為了避免超級大國之間的對抗升級為核戰爭,冷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場代理人戰爭,美國和蘇聯在小規模地區衝突中支持各種國家和非國家行為體,並直接幹預世界各國。富特爾等人認為,美國在朝鮮和越南的行動受到了種種限制,由於擔心與蘇聯的關係升級,美國或其盟友幾乎不可能取得全面勝利。8菲利普·卡普斯塔支持維爾茨的方法。對他來說,冷戰期間世界所經歷的相對確定性比今天的全球環境要簡單得多。而在冷戰期間,民族國家主要面對其他民族國家,國家行為體現在被迫應對混合現象和非國家和次國家行為體,如強大和制度化的恐怖組織。今天的挑戰是行為體和非國家行為體不尊重國際法的規範和規則。卡普斯塔認為,即使是在冷戰期間,民族國家經過深思熟慮選擇從事灰色地帶的活動,它們的行動仍然要遵守國際關係的規則和規範。卡普斯塔發現,冷戰和當今地緣政治現實之間的其他差異是,潛在灰色地帶參與者增長的數量,他們可資使用的工具以及世界的迅速變化。9馬倫·李德也提到了關於灰色地帶的各種戰爭工具的變化和發展。他認為,灰色地帶戰爭的根源可能在於技術的進步,特別是信息技術的進步,這使得全球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10在波蘭軍隊服役的米羅斯瓦夫·巴納西克(Miroslaw Banasik)遵循李德的觀點,並在他的研究中提到,灰色地帶的戰爭創新包括新技術手段、信息的開發和傳播,以及國家職能和公民生活領域向虛擬世界的轉移。這些創新使得人們很難辨別和明確區分現代衝突在戰爭與和平的連續統一體中處於什麼位置。11以賽亞·威爾遜和斯科特·史密特森在他們的研究中提到了戰略歷史學家沃爾特·拉塞爾·米德觀點中的領土維度。後者描述了地緣政治競爭性質的變化,界定了地理背景下當前和未來的全球安全環境。他認為,當前世界舞臺上國家行為體之間的鬥爭是為了爭奪領土控制權,而非意識形態。然而,他隨後聲稱,領土之爭對不同的行為體來說是獨特的,並且集中於某些歷史地點。12雖然有研究者認為灰色地帶是一種存在的或附加的現象,但也有研究者指出,這是一種在現代工具中表現出新特徵的現象,是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全球化的擴張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手段。灰色地帶戰爭的戰略、戰術和手段在過去已經被不同的參與者使用過。因此,它既不是創新現象,也不是舊現象。相反,灰色地帶戰爭是對地緣政治和戰略環境趨勢的描述,實際上是現代技術和工具應用的一種新現象。灰色地帶戰爭不僅限於國家行為體使用。各種非國家行為體發展成亞國家行為體(如真主黨和哈馬斯)和混合行為體(如伊斯蘭國)也使用這種戰爭。發生在各種形式的非國家行為體內的政治轉型和變化(以實際控制領土和人口的形式)導致政治制度和半制度結構的發展,以及在領土和人口上亞國家行為體的責任,並據此這些行為體獲得了普遍的權力與合法性。亞國家行為體出於對破壞經濟和政治資源的恐懼,減少了使用常規部隊和經典恐怖活動,同時增加了灰色地帶戰爭的使用以繼續實現這些亞國家行為體的目標,並避免國家行為體對於他們行動的強大軍事反擊。雖然許多非國家行為體主要在軍事和經濟領域運作,但真主黨在外交和信息戰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蓋達組織和伊斯蘭國非常重視信息戰,伊斯蘭國尤其利用網際網路上的社交網絡為其組織獲得更廣泛的支持。這些採取灰色地帶策略行為體的決策,使其面對的行為體的安全挑戰更加難以應對。以色列是使用灰色地帶戰爭的重要角色之一。近幾十年來,以色列一直在秘密地阻止其中東地區競爭對手的收購、加強和軍事建設。因此,1981年6月,以色列發動軍事打擊,摧毀了伊拉克的一個核反應堆,2007年9月摧毀了敘利亞的核反應堆,並發動了一系列秘密網絡行動和針對伊朗科學家的暗殺,目的是拖延伊朗的軍事核項目。在爆發於2011年3月的敘利亞內戰期間,以色列進行了數以百計的攻擊和廣泛的秘密軍事行動,以防止從敘利亞向黎巴嫩真主黨轉移戰略武器。13以色列也襲擊在敘利亞的伊朗資源和部隊,以挫敗伊朗在這個國家的防衛力量。14這種被稱為「戰爭間戰役」的非官方政策已成為以色列國防軍(IDF)的戰略。這一軍事戰略表達了統一戰略邏輯的思想,即在多個領域(軍事、經濟、法律、信息和外交)進行戰役管理。兩場戰爭之間戰役的運作方式是在不跨越戰爭界限的情況下採取進攻性和前瞻性的行動,並且採取模糊不清的方式。這種模糊不清使以色列得以通過減少敵人在未來戰爭中的能力來實現其脅迫性戰略,同時避免當下戰爭。灰色地帶戰爭:2018-2019年哈馬斯和以色列衝突的案例研究自保護邊緣行動(2014年7月8日,近250枚火箭彈射向以色列南部平民居住區以後,由以色列在哈馬斯控制的加薩走廊所發動的一次軍事行動)以來,五年已經過去了,其中三年半相對平靜,以色列相對於哈馬斯的威懾仍在保持著。18然而,自2018年3月以來,由於哈馬斯決定在加薩走廊與以色列的邊界圍欄附近組織和領導大規模暴力示威活動,加薩走廊的攻擊性活動顯著升級。根據巴勒斯坦衛生部的數據,到今年年底,超過260名巴勒斯坦騷亂者被殺,另有數萬人在示威活動中受傷。19衝突的升級源於哈馬斯戰略的改變;哈馬斯正試圖從近年來經歷的經濟和政治困境中恢復過來,特別是在「保護邊緣行動」之後。在政治層面上,哈馬斯是孤立的。甚至在2013年的「保護邊緣行動」之前,埃及就宣布哈馬斯的母組織——穆斯林兄弟會為非法組織,並對其宣戰。20此外,2017年6月,卡達要求哈馬斯代表離開這個國家,以避免由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利比亞、葉門和埃及強加於其上的阿拉伯聯合抵制。21在經濟層面上,關閉加薩走廊埃及邊境一側地道尤其對哈馬斯基於通過地道向西奈半島走私所獲稅收的經濟造成嚴重損害。22同樣,哈馬斯代表被驅逐出卡達限制了多哈向該組織轉移資金的能力。在軍事層面上,以色列國防軍和埃及軍隊摧毀了西奈地道後,哈馬斯從西奈偷運武器的能力遭到了破壞。此外,「保護邊緣行動」使哈馬斯在加薩走廊的基礎設施和資產遭受嚴重損失。儘管處境艱難,但哈馬斯明白,對以色列發動另一場軍事行動不會對它有什麼好處,因為戰爭的代價將超過目前局勢帶來的好處,它的資源和基礎設施極有可能遭到破壞,它的政治和經濟狀況也不會得到改善。在這一現實,哈馬斯的政策已經從一個完全基於對以色列和它的公民使用活躍措施(向平民發射高彈道武器和恐怖分子的地道)轉變為使用不同的戰術,包括模糊的恐怖行動、外交和宣傳,旨在破壞和侵蝕(損耗)以色列威懾戰略的政策。這一政策可以被描述為一種灰色地帶的戰爭,這種戰爭的執行者一方面想要改變現狀,另一方面又想要避免由於兩黨力量平衡的差距而導致的軍事對抗。作為其灰色地帶戰鬥的一部分,哈馬斯通過表面上的平民組織間接地組織和領導了在加沙邊界圍欄附近的暴力示威活動。同樣,它還建立了放飛燃燒風箏和縱火氣球的部隊,以及表面上獨立的平民分子,其目的是在以色列境內放火,以損害以色列的經濟和公民。23此外,該組織拒絕承擔大多數事件的責任,在這些事件中,它使用機動部隊對以色列發射火箭攻擊以色列定居點,隱藏在建立於加薩走廊的新整體裝置之下——聯合行動室——或者爭辯說向以色列發射火箭是誤射。24加沙聯合行動室是哈馬斯和伊斯蘭聖戰組織於2017年夏天成立的組織。它的目的是協調加薩走廊的恐怖分子的軍事行動和政治目標。它由13個武裝派別組成,由「卡桑旅」(哈馬斯武裝派別)和「聖城旅」(伊斯蘭聖戰武裝派別)管理。25哈馬斯在其灰色地帶的戰鬥中也使用了外交手段。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間的每一次有限的軍事行動中,它都利用埃及代表團來調停以色列和自己之間的停火,向以色列施加壓力,要求其在哈馬斯方便的時候結束軍事行動,儘管哈馬斯自己開始了這些限制性的升級行動。26在信息領域,哈馬斯使用了心理戰,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經過精心編輯的以色列空軍襲擊加沙的圖片,虛假地、操縱地宣稱這些襲擊並未對該組織造成重大傷害。哈馬斯還利用以色列媒體作為與以色列政府進行停火談判的工具。以色列媒體通過廣泛廣播哈馬斯關於邊界圍欄附近大規模騷亂以及向以色列領土發射燃燒氣球造成的火災的錄音,正中哈馬斯下懷,向公眾輿論和以色列決策者施加壓力。此外,在過去的十年中,哈馬斯已經投資建立和提升其網絡能力,主要是提高針對以色列國防軍的情報收集工作,並試圖開展一些主要針對以色列國防軍士兵的網絡活動。27從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哈馬斯損耗政策的共同點是模糊不清,採取非常規行動削弱以色列的威懾,逐漸改變保護邊緣行動後確立的現狀。因此,哈馬斯正確地估計了其在戰爭門檻以下的行動不會導致以色列決定廣泛的軍事行動,同時,該組織可以獲得優勢。與哈馬斯的灰色地帶戰爭相比,以色列的反應相對克制,允許哈馬斯逐漸削弱其威懾戰略。儘管以色列國防軍已經在加薩走廊進行了九輪有限的行動,其中包括對哈馬斯目標(如該組織的戰略基礎設施和資源)進行了數百次攻擊,但以色列國防軍的行動還不夠強大,因此,威懾沒有恢復。哈馬斯繼續其灰色地帶的戰鬥,甚至在有限的幾輪戰鬥中向以色列社區發射了數百枚火箭彈,作為加薩走廊聯合行動的一部分(與當地其他恐怖組織攜手合作)。以色列有四個選項處理哈馬斯的灰色地帶戰爭:(1)維持現狀,保持有限的軍事行動的策略;(2)有限的軍事行動期間強化哈馬斯目標的質量和數量;(3)進行大規模的軍事行動;(4)佔領加薩走廊。維持現狀和採取有限軍事行動的戰略。在這種情況下,以色列將能夠繼續其目前針對哈馬斯的政策,其目標是遏制哈馬斯的灰色地帶戰爭,相對於大規模軍事行動的可能性,作為一種可行的和廉價的選擇。這種選擇的優點是,以色列國防軍能夠應付的戰鬥強度較低,從一次作戰到下一次作戰的時間間隔較大,每一輪作戰的時間相對較短。這種選擇的缺點在於以色列威懾戰略的逐漸侵蝕和現狀的悄然變化。這反過來又會讓哈馬斯更加大膽地傷害以色列公民,特別是加薩走廊周圍南部社區的居民,侵蝕以色列人民的民族韌性。在有限的軍事行動中,強化目標的質量和數量。這一行動實際上是對哈馬斯企圖破壞以色列威懾戰略的一種反擊。在這一選擇中,以色列不僅選擇繼續目前針對哈馬斯的行動,而且還選擇加強對加薩走廊的恐怖主義組織的軍事反應。這種政策的優點是通過在數量和質量上加強反應和攻擊多個目標(例如,對恐怖分子地道和哈馬斯政府大樓的更大和更快速的攻擊),有更大的機會使以色列對於哈馬斯的威懾變得更強,哈馬斯可能減少甚至停止試圖改變現狀。這種政策的缺點是,更激進的軍事行動可能會導致哈馬斯等恐怖組織進入加沙,將以色列拖入一場廣泛的軍事對抗或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進行多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在這個選擇中,以色列將在加薩走廊進行更廣泛的軍事行動,包括在邊界圍欄附近使用空軍、裝甲部隊、炮兵和工程部隊。大規模軍事行動的優勢在於,以色列的威懾力得到了顯著恢復和加強,「保護邊緣行動」也回到了終點。「保護邊緣行動」包括由埃及斡旋的停火協議,以及哈馬斯多年來的軍事和平民重建工作。對以色列而言,它將獲得兩到三年的相對平靜期,可以用於經濟和軍事發展。這一行動的不利之處在於大規模軍事行動的高昂代價、以色列民用基礎設施可能的損毀以及對旅遊業和經濟的破壞。此外,通過軍事手段、外交手段或兩者兼而有之的方式,也有可能以成本低得多的方式實現這一結果。最重大的缺點是這種軍事行動的終結,不太可能與過去十年中的以往軍事行動有所不同,從長期來看也可能不會改善局勢。2018年3月25日,巴勒斯坦哈馬斯武裝分子在加沙南部參加軍事演習,為即將到來的與以色列軍隊的對抗做準備。(路透社Ibraheem Abu Mustafa拍攝)佔領加薩走廊。在這個選擇中,以色列將決定對加薩走廊發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其目標是擊敗哈馬斯,推翻其政權。以色列國防軍將不得不使用削弱加薩走廊一些地區,然後使用步兵、裝甲兵或特種作戰部隊機動深入加沙把它分成不同部分,在哈馬斯和其他各種恐怖組織被擊敗後控制該地區。從徵服加薩走廊的廣泛軍事行動中獲得的好處是消滅了主要的恐怖分子。以色列將能夠決定是要控制這片領土,在那裡建立軍事政權,還是把它移交給巴勒斯坦權力機構。這種情況的不利之處是,這種行動的經濟成本非常高,而且將損失許多以色列士兵。此外,以色列國防軍可能會捲入一場與哈馬斯殘餘勢力和其他恐怖組織持續多年的低強度衝突。這將帶來高昂的費用,並將大量資源用於維持治安目的。此外,在將加薩走廊移交給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的情況下,這並不一定意味著以色列國防軍將能夠維持和平與安全,防止因破壞而可能出現的新恐怖分子。要決定以色列對抗哈馬斯灰色地帶戰爭的最明智的行動方案,僅僅關注軍事方面是不夠的;以色列還必須在基於安全、外交和經濟手段的框架內考慮各種權力變量。關於安全,以色列有興趣完成沿加薩走廊邊境的地下屏障以明顯改善其監控、識別、定位能力,隔斷從加薩走廊進入其領土的恐怖分子地道,以及儲存在加薩走廊的武器,顯著改善IDF在加沙軍事行動的準備。此外,以色列現在必須轉移其大部分民用和安全資源和手段,以應對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機構以及真主黨的核武器和彈道飛彈項目的威脅,這些項目試圖提高其飛彈的準確性。在外交領域,以色列正在幕後與遜尼派阿拉伯國家,主要是沙烏地阿拉伯,就包括伊朗威脅在內的一系列問題進行合作。這種合作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以致於哈馬斯將以色列描繪成在加沙的軍事行動中嚴重傷害了許多潛在的無辜巴勒斯坦人。此外,以色列的「分而治之」戰略使巴勒斯坦人在加薩走廊和朱迪亞與撒瑪利亞的巴勒斯坦權力機構領土之間產生分裂,使其整體實力受到削弱。因此,佔領加薩走廊和將權力移交給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主席將損害以色列的利益。在經濟領域,以色列感興趣的是儘可能長時間的和平時期,這可以為該國的經濟發展作出貢獻。自從「保護邊緣行動」以來,加薩走廊周圍的以色列社區有了重大發展,包括人口增加。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哈馬斯參與了針對以色列的灰色地帶戰爭。這類戰爭的目的是通過模糊的軍事、外交、控制論和信息工具(從而試圖阻止對手以武力回應)在戰爭閾值以下採取行動,從而獲得政治、經濟和安全優勢。灰色地帶戰爭的戰略、戰術和手段在過去的不同時期被不同的行動者所使用。因此,灰色地帶戰爭既不是一個創新的現象,也不是一個古老的現象。相反,灰色地帶戰爭描述的是地緣政治和戰略環境的趨勢,以及現代技術和工具所應用的一種新現象。以色列必須在維持其威懾戰略與應對哈馬斯灰色地帶戰爭挑戰之間取得平衡。然而,這種平衡的需要導致了兩種利益之間的矛盾,因為對哈馬斯灰色地帶戰爭的不明智和簡單的回應可能導致廣泛的軍事行動,從而導致以色列威懾戰略的失敗。另一方面,繼續遏制哈馬斯的灰色地帶戰爭以及以色列繼續進行軍事回應,在質量和數量上都不夠強大。它可能會導致威懾的持續削弱和現狀的緩慢變化,有利於哈馬斯。因此,需要一個連貫而複雜的國家安全政策,以找到一個以色列威懾——試圖不使用可能導致與以色列利益相反不受歡迎升級的不成比例武力——與需要時對於哈馬斯和其它恐怖組織目標進行足以勝任的強有力反擊戰略之間的平衡。小組官網網址:
https://zhanliyizhu.org.cn/
尊敬的諸位大佬,歡迎掃碼加入「戰例譯註」知識星球,我們力爭打造一個合作互贏的資源共享平臺。微信:zhanliyizhuxiaoz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