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向海而興,打造灣區新增長極

2021-01-12 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悅音 通訊員 餘瑞新 姜娟 青島報導

  開放是一種發展方式,更是一種思維方式。

  一年前,在國家戰略加持,青島迎來發展新風口的歷史機遇下,市北區以開放為內生動力,提出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率先破題老城蝶變的新路徑,展現了非凡的改革開放的決心與行動力;一年後,市北區又敏銳地抓住了國家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風口,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在RCEP籤署僅15天後,便以郵輪港區為「核心」擘畫的RCEP創新試驗基地發展藍圖,列出了老城發展的新目標。

  市北區已然站在了青島開放發展的最前沿。老城突圍,勢如破竹。

  硬核規劃,打造灣區新增長極

  在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的發展戰略和RCEP創新試驗基地發展布局的疊加作用下,作為老城區的市北,正在被重新定義。

  一年多以來,圍繞「老城區高質量發展」和「開放」這一時代命題,市北區從未停下探索的腳步。從「1412」發展戰略到新航運、新貿易、新金融的「三新」產業,從「5大產業賽場、17條產業賽道」到「1+6+N」產業布局,市北區通過一輪輪的探索、迭代、升級,在體制機制、產業發展、項目推進等方面形成了基本生態。如果說,之前是市北區在推進老城區高質量發展上的自我探索和自我實踐,那麼建設RCEP創新試驗基地,則是市北區從國家層面爭取的戰略賦能,標誌著市北區對外開放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RCEP創新試驗基地北至舞陽路,東至重慶南路—四流南路—膠濟鐵路—延安三路,南至市北區南邊界,西至膠州灣,總面積約32平方公裡,規劃為「一核兩廊五片區」。其中,「一核」為郵輪母港核心區,「兩廊」為濱海產業創新走廊、濱河(李村河—張村河)創新發展走廊,「五片區」包括歷史文化記憶示範片區以及人工智慧、大健康、跨國企業區域總部、高端新材料等4個千畝產業集聚區。

  從市北區版圖來看,RCEP創新試驗基地的發展邏輯是——以市北區區域為腹地,向海而興,沿灣「北拓」。將其放大到整個青島版圖上,RCEP創新試驗基地則與上合示範區、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互為犄角,形成「品」字形結構。未來,這三大區域將三點成面、錯位發展,優勢互補、引爆灣區,共同構成青島新一輪開放發展的格局,引領青島全域縱深開放。由此來看,市北區打造灣區新增長極的目標也就不言而喻。

  誠然,RCEP是個大概念,它指向的是國內國際雙循環,強調的是國際間經貿往來合作,市北區深知,其在產業發展、政務服務、幹部隊伍、功能配套等方面存在短板,急需「補課」。

  為進一步細化RCEP創新試驗基地的發展路徑,RCEP創新試驗基地啟動僅半月餘,市北區便印發《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行動方案》,列出「課程表」,提出 「十大國際化工程」,涉及產業發展、營商環境、幹部建設等領域。記者注意到,在《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行動方案》上,每個領域都詳細列出了提升內容、提升目標、牽頭領導和責任部門,以「工作項目化、項目目標化、目標節點化、節點責任化」強力推進工作落實。

  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歷經RCEP創新試驗基地建設之路,正是市北區脫胎換骨式的再造之路,是市北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的淬鍊之路。

  以港為媒,重塑產業新生態

  面對歷史性的新機遇,市北區為何敢於最先響應,將自身放置於青島開放發展的最前沿,推動打造膠州灣區域新增長極?自信源於「港產城」等優渥的資源稟賦和肥沃的「土壤」。當然,「港」的資源是第一位的。

  大港是市北區獨一無二的優勢,是「城市再中心」和復興西部老城的戰略支點,是市北區錨定核心區發力的底氣。可以看到,不論是「1412」發展戰略,「1+6+N」產業布局,還是RCEP創新試驗基地,大港都被放在「1」的核心位置,無一例外。

  一百多年前,青島從大港發端。可以說,青島港的發展史,就是一部青島城市的變遷史。港口開放的基因也就成了這座城市發展的最大動能。

  如今,站在百年新起點,之於全國,大港是面向「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的新地標;之於青島,大港是青島未來百年發展的新機遇,全域發展的「引爆點」。建設國際郵輪港區,就是要深入挖掘百年港口歷史底蘊,用平臺思維做發展乘法,加快整合全球優質要素資源,打造青島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地標。

  時間倒推至2020年3月28日,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橫空出世、引爆全球,總投資313.5億元的15個項目現場籤約。如今,經過近一年的醞釀,郵輪港區的招商取得豐碩成果,將於1月中旬再次「引爆」——啟動區樂海坊項目將全面開工,佔地77公頃,規劃建築面積90萬平方米,除保留建築和在建的山東港口集團大廈以外,新開工建築面積55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00億元。

  其實,郵輪港區這個「爆破點」產生的能量,早已輻射西部老城區、輻射市北、輻射青島。在產業先行承載區,春光裡創投生態綜合體、洪泰山海會、新金融產業園等示範項目,青島啤酒國際精品酒吧、世貿喜達高端酒店等文旅產業項目先後落戶歷史文化街區,互為補充,聯動發展;在港區協同區,千畝跨國企業區域總部集聚區、千畝人工智慧產業集聚區、千畝國際大健康產業集聚區項目同時啟動,總投資過百億元,將釋放53.4萬平方米產業載體空間。

  大港是青島未來百年發展謀劃部署的歷史性工程,是青島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地標。手握這張王牌,市北區列出2022年小目標——以大港為「引爆點」,市北區精選的5大產業賽場、17條產業賽道將聚勢而強、全面突破,基本形成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生態完善、效益明顯的產業發展格局。

  瞄準「三新」,誠邀全球合伙人

  開放是老城復興的驅動力。在市北區看來,開放,就是在更大的市場空間優化資源配置,尋找合作者。

  為此,市北區提出以「內循環、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引領,充分把握青島作為「雙節點」城市的新機遇,瞄準「三新」產業,加快推進青島國際郵輪港區的更新改造和全球化招商。在這一目標下,市北區把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聚力打造中國北方營商環境最優城區;並在上海、北京、深圳等設立招商中心,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面向全球誠邀「城市合伙人」。

  如今,市北區全球合伙人招募工作已結出碩果。一年以來,市北區依託26項空間載體、12類招商渠道,已新招引項目170 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49個,10億元以上項目13個;註冊資金100億元的山東省港口集團、註冊資金50億元的中鐵晉魯豫區域總部等9個優質總部類項目落戶。山東省港口集團的金控、文旅、航運板塊,挪威船級社、中國船級社、上海海事大學青島研究院等落戶;中國北方油氣交易中心、央聯萬貿共享平臺等項目加快推進;國投數字產業基金、北汽金融等項目籤約,以新航運、新貿易、新金融為主導的「三新」產業生態賽道全面鋪開。

  然而,站在新起點,RCEP創新試驗基地對市北區「開放」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全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重塑對外開放新格局,推動開放發展邁入新階段?

  記者注意到,在市北區提出的「十大國際化工程」行動方案中,產業發展、政務服務、幹部隊伍、功能配套等國際化水平均列出「補課式」要求,如何為產業行業開放賦能,如何在開放的市場中優化資源配置的能力,如何打造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等多領域、更高層次的開放都有了「說明書」。

  在此基礎上,市北區又提出,要更加注重運用市場方式,形成「平臺公司+政府」的強大合力,將各平臺公司當作是RCEP創新試驗基地建設排頭兵裡的尖兵,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切實抓好園區開發建設、市場化招商引資等,用市場的手提高項目落地效率;要結合特色優勢和重點產業方向,探索投資貿易便利化的創新性措施,在合理的框架內大膽試、大膽闖、大膽改革,打造貿易政策窪地;要圍繞「十大國際化工程」,研究梳理提升國際化水平的改革創新任務清單,儘快形成一批標誌性、可複製推廣的成果,儘快將RCEP創新試驗基地打造成市北、青島乃至山東開放創新的新名片。

相關焦點

  • 借RCEP東風重塑膠州灣東岸開放發展的「市北力量」
    市北區委副書記、區長張永國主持會議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市北承接了一系列國家戰略落地的利好,在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的名片不斷擦亮的當下,市北打造青島開放發展新高地的優勢日益凸顯。時代賦予市北榮光,也賦予市北機遇。
  • 向海而興,乘風破浪!大鵬新區「三灣一區」建設提速
    以海聞名的大鵬新區要向海而興,打造科技創新灣、海洋經濟灣、濱海文旅灣以及大鵬半島主題旅遊景區的「三灣一區」。 大鵬新區供圖深圳四十,向海而興。青春大鵬,乘風破浪。  三大產業齊發力,大鵬書寫「特色文章」305平方公里海域、128公里海岸線、54個沙灘,以海聞名的大鵬新區要向海而興,打造科技創新灣、海洋經濟灣、濱海文旅灣以及大鵬半島主題旅遊景區「三灣一區」。前不久,大鵬新區「深愛大鵬」融媒APP上線,並首發最新宣傳片,首次向外界透露大鵬新區「三灣一區」建設進展。壩光,三面環山,一面向海。
  • 滄州日報評論員文章:奮力打造沿海經濟帶重要增長極和改革開放新高地
    >市委九屆十次全會明確提出,「堅持把渤海新區開發建設作為重大工程,持續掀起沿海大開發、大建設、大開放、大發展熱潮,打造全省沿海經濟帶重要增長極和改革開放新高地」。這既是貫徹落實省委決策部署和省委書記王東峰來滄調研指示要求的現實行動,也是滄州全面開啟「十四五」新徵程、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應有之義和必然要求。
  • 中視大灣區產業直播基地掛牌,為「佛山製造」打造新增長引擎
    佛山日報訊 記者高慧超報導:昨日,面向大灣區產業帶的電商直播基地——中視大灣區產業直播基地在佛山掛牌成立,將整合電商產業全鏈條服務,從線上直播、主播達人培訓、供應鏈整合,到全網宣推、全案營銷,助力產業帶快速布局電商直播產業,協助政府、企業快速佔領電商市場,為「佛山製造」打造新增長引擎
  • 灣區時代下,唐家北圍為何頻頻受青睞?
    灣區時代,珠海具有潛力的置業區域在哪裡?正是位於高新區的唐家北圍!唐家北圍,在整個珠海的格局,乃至於粵港澳大灣區,都是交通核心樞紐。,有遠見的房企早已在此落址,那麼在唐家北圍有哪些值得入手的紅盤呢?珠海高新寶龍城,寶龍地產大灣區首作,落子珠海高新區核芯腹地,臨近深中通道(在建)、深珠通道(規劃)、珠海北站、金琴快線、興業快線等主要城際交通幹道,打造粵港澳「一小時都會圈」。
  • 浙江日報頭版關注|麗水打造新發展格局中的新增長極
    1月15日,浙江日報頭版刊登《系統謀劃加快山區市跨越式發展 麗水打造新發展格局中的新增長極》 1月15日,浙江日報頭版刊登《系統謀劃加快山區市跨越式發展 麗水打造新發展格局中的新增長極數字經濟產業園開園,到全市「一帶三區」發展規劃落地,再到衢麗鐵路開工建設,麗水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堅持系統觀念、系統方法,堅持以全面的角度進行全局性謀劃,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找到坐標、找準定位,創新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努力建設「全面展示浙江高水平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綠色發展兩方面成果和經驗的重要窗口」,奮力打造新發展格局中的新增長極
  • 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五市聯動打造新增長極,膠東經濟圈握指成拳!
    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山東省明確了青島都市圈構成主體和膠東五市實現一體化發展的路線圖;協商推進半島科創聯盟成立事宜;提出了構建山東「一群兩心三圈」的區域發展格局;通過舉辦膠東經濟圈工業和信息化一體化發展座談會,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密集動作的背後,是一場關乎構建山東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新格局的變革,是一場關於青島新價值、新定位、新出路的變革。
  • 「規劃」靜安:打造數字經濟新高地!市北高新園區這樣建設
    要建設好的產業生態,吸引更多企業加盟,打造強大的營商環境和服務環境;要將區塊鏈打造成為一個新的增長點和發展的新動能,為城市建設提供有力的支撐。詳↓市北高新園區規劃圖打造市北高新園區市北高新園區從1992年發展至今,幾經轉型,從傳統的工業發展為現在的高新技術的開發區,主要聚集了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產業。
  • 滄州打造「河海相濟」動能強勁的重要增長極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緊緊圍繞構建「一港雙城三帶四區」發展格局,深挖「運河」資源、激發「大海」能量、釋放「蟄伏」潛能,不斷壯大「新動能」、培育「新引擎」,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河海相濟」、動能強勁的重要增長極,奮力開創新時代建設創新驅動經濟強市、生態宜居美麗滄州新局面。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
  • 直播|廣西發展向海經濟和推進「藍色海灣」保護行動新聞發布會
    我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視察廣西時提出的要「打造好向海經濟」重要指示精神,出臺全國首個省級發展向海經濟政策文件——《關於加快發展向海經濟推動海洋強區建設的意見》《廣西加快發展向海經濟推動海洋強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及6個配套文件,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科學謀劃、統籌推進我區向海發展。
  • 泰禾福州灣 ▏從浦東到三江口 灣區經濟的城市樣本啟示
    灣區經濟,是城市都市圈與灣區獨特地理形態相結合聚變,而成的一種獨特經濟形態,以開放性、創新性、宜居性和國際化為*重要特徵。
  • 打造網絡體驗「頭等艙」,廣東電信「灣區超低時延全光網」重磅發布!
    、新環境、新機遇、新起點。中國電信廣東公司(以下簡稱廣東電信),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定執行電信集團「雲+網+X」的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廣東電信集體優勢,率先打造「灣區超低時延全光網」,加速賦能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升級。
  • 建設「灣區都市、品質東莞」
    近日,東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梁維東在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表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東莞將全面準確把握總書記賦予廣東總定位總目標蘊含的實踐要求,踐行新發展理念,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入推進「灣區都市、品質東莞」建設,努力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名片,在全省實現總定位總目標進程中體現東莞擔當、
  • 打造瀋陽國家中心城市 拓展區、瀋陽振興發展新增長極
    「『十四五』時期是新民市經濟結構由農業主導向工業主導轉型的關鍵5年,新民市將深入貫徹市委全會精神,主動服務『一樞紐四中心』建設,打造瀋陽國家中心城市的拓展區,努力成為瀋陽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的增長極。」12月20日,新民市政府市長張文哲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  建設新型工業聚集區。
  • 《海絲·茂名》第四集《海鳴大音》:擁抱向海而興的美好未來...
    當這裡高奏起新海上絲綢之路的進行曲時,生息在這裡的人們,正在用奔湧的熱情,擁抱向海而興的美好未來......
  • 灣區愛樂廣州樂團走進清遠市人民醫院
    2020年12月23日,由清遠市人民醫院發起「音樂志願者」招募計劃,活動迎來了一隊新成員:來自香港註冊慈善機構——香港文善社有限公司的灣區愛樂廣州樂團。  該樂團是音樂義工計劃,由香港董氏慈善基金會贊助。
  • 杭州灣新區是一座對標世界級灣區的城市,韜光養晦多年,已呼之欲出
    往南的杭州灣灣區城市,卻享受了不一樣的待遇:2015年,杭州城市建設用地增長30平方公裡,是當年國家批准的唯一一個城市,新增用地主要傾斜靠近杭州灣灣區的大江東;舟山群島新區則是國家統籌補充耕地試點,土地可以任性用。 這絕非巧合。放眼世界,灣區經濟作為重要的濱海經濟形態,是當今國際經濟版圖的突出亮點,是世界一流濱海城市的顯著標誌。
  • 全球罕見的灣區三軸跨海,中山打造「三軸之心」超級板塊
    尤其是,橫跨灣區的三大連接通道的規劃與建設,自南向北的港珠澳大橋(開通)、深珠通道(規劃)、深中通道(在建),成為全球罕見的灣區連接高密度通道。中山市作為三大通道的中心位置,歷史性的成為大灣區資金注、信息流、人流等資源交匯點,迎來高光時刻。尤其是深珠通道的未來貫通,讓中山成為連接深圳、珠海的要衝。交通一響黃金萬兩。
  • 董波:文化旅遊業成黃岡打造區域性增長極的新引擎
    12月16日,由黃岡市人民政府、新京報社、黃岡市文化和旅遊局共同打造的「與愛同行 樂遊黃岡」文旅推介會在北京湖北大廈舉行。推介會上,黃岡市委常委、副市長董波從黃岡的歷史文化、區位交通、旅遊資源等多方面介紹了黃岡文旅產業,並指出自湖北省「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活動啟動以來,黃岡市景區接待量呈現出快速增長趨勢,文旅市場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
  • 北新建材69.22億增長14.63%/科順防水26.59億增長34.70%/偉星18.05...
    業績逆勢增長,市值再創新高 | 北新建材2020半年報大盤點 8月19日,北新建材(000786.SZ)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2020年上半年,在新冠疫情等多種因素影響下,工程項目停工、建材市場關閉、住宅小區管控、裝修意願降低,對新型建材行業造成嚴重影響。北新建材一手抓疫情防控和戰疫醫院援建,一手抓復工復產和優化經營,全面推動實施制高點戰略2.0和營銷2.0,實現業績逆勢增長。2020年8月19日,北新建材市值增至558.38億元,再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