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 黃易與中國網絡小說 | 2020年03期

2021-02-08 網文新觀察

[1]葉永烈說,「『玄幻小說』一詞,據我所知,出自中國香港。我所見到的最早的玄幻小說,是1988年香港『聚賢館』出版的黃易的《月魔》。當時,『聚賢館』也準備出版我的作品,出版商趙善琪先生送給我一本香港作家黃易的小說。趙善琪先生在序言中寫道:『一個集玄學、科學和文學於一身的嶄新品種宣告誕生了,這個小說品種我們稱之為『玄幻』小說。』這是『玄幻小說』一詞首次亮相,並有了明確的定義。」(葉永烈:《奇幻熱、玄幻熱與科幻文學》,《中華讀書報》2005年7月27日第14版)不過,網友讀者lubo991考證:「據我從1988年11月初版的博益出版社《月魔》和1991年7月初版的聚賢館《迷失的永恆》看出,葉永烈先生『出版商趙善琪先生送給我一本香港作家黃易的小說』那本小說應是1991年聚賢館的《迷失的永恆》而不是1988年博益的《月魔》。《迷失的永恆》有一篇趙善琪先生寫的叫『獨特引人的風格』的序言,第一段是這樣的:一九八八年底,黃易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作品《月魔》後,一個集玄學、科學和文學於一身的嶄新品種宣告誕生了,這個小說品種我們稱之為『玄幻』小說。」(lubo991:《關於「葉永烈所說的玄幻小說的最早出現」》,百度貼吧黃易吧,發布日期:2012年5月28日,https://tieba.baidu.com/p/1619444432,查詢日期:2020年3月8日)

[2]weid:《一部標籤的豐富史,一則原創小說類型談——試論二十一世紀以來大陸網絡類型小說的興起與演變》,發布於龍的天空論壇,發布日期:2011年12月23日至2012年1月22日,網址:http://www.lkong.net/thread-527863-1-1.html,查詢日期:2020年3月8日。

[3][4][5]田志凌:《黃易:武俠小說是1+X,我要做的就是X》,《南方都市報·閱讀周刊》2009年4月19日。

[6]凌渡宇系列包括《月魔》《上帝之謎》《獸性回歸》《諸神之戰》《光神》《聖女》《湖祭》《爾國臨格》《浮沉之主》。

[7][8]ZENK:《ZENK講武堂——淺論武俠的衰落》,閱文作家助手·ZENK講武堂,發布日期:2016年12月27日,網址:https://write.qq.com/portal/content?caid=6279640603511701&feedType=2&lcid=16856614172750590,查詢日期:2020年3月8日

[9][10]參見邵燕君主編、王玉玊副主編:《破壁書:網絡文化關鍵詞》,北京:三聯書店,2018年,第250—251頁,第263—264頁。

[11]王德威:《被壓抑的現代性:沒有晚清,何來五四?》,《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第15—16頁。

[12]除了黃易,還有金庸、古龍的作品,《銀河英雄傳說》(田中芳樹,1982)和《星戰英雄》(莫仁,1998)。

[13]陳川:《黃易新作登錄起點中文網》,《信息時報》2012年11月15日第C11版。

[14]《黃易新作登陸起點中文網 上線半月榮登新書榜首》,環球網科技,發布日期:2012年11月15日,https://tech.huanqiu.com/article/9CaKrnJxKGd,查詢日期:2020年3月8日。

[15]時任起點中文網常務副總編輯廖俊華稱:「因某些原因,《日月當空》未能通過審查,無法從後臺上傳。出於同樣的原因,前面連載了一年多的幾卷內容,也一起下架。」廖俊華透露,起點中文網和黃易協商好,相互理解並解除了合作協議。參見張英:《黃易:穿越不是最重要的》,《南方周末》2014年5月29日文化版。

(本文作者系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生)

相關焦點

  • 黃易與中國網絡小說
    [1]葉永烈說,「『玄幻小說』一詞,據我所知,出自中國香港。我所見到的最早的玄幻小說,是1988年香港『聚賢館』出版的黃易的《月魔》。當時,『聚賢館』也準備出版我的作品,出版商趙善琪先生送給我一本香港作家黃易的小說。趙善琪先生在序言中寫道:『一個集玄學、科學和文學於一身的嶄新品種宣告誕生了,這個小說品種我們稱之為『玄幻』小說。』這是『玄幻小說』一詞首次亮相,並有了明確的定義。」
  • 寫《尋秦記》的黃易去世了,他才是網絡小說的「鼻祖」
    黃易曾任香港藝術館助理館長,於1989年退隱大嶼山專心創作,其中他於1994年出版的《尋秦記》和1996年出版的《大唐雙龍傳》備受熱捧,隨後被翻拍成電視劇,當中的角色如項少龍、寇仲、徐子陵均成了不少人的集體回憶。在武俠小說界,黃易與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並稱新武俠「金古梁溫黃」五大宗師。
  • 《尋秦記》再次改編,黃易的二流小說,網絡小說的鼻祖
    不過大多數人都看過古天樂版的《尋秦記》吧,對於看過小說的人來說,那是小說改編電視劇的一個奇蹟。對於他的讀者而言,黃易的《尋秦記》就是最早的穿越文,最早的種馬文。TVB能夠將這樣一部二流小說拍的如此成功,出來黑古的出色表演,電視劇劇情的改編是最重要的因素。據不完全統計,男主角項少龍在書中的紅顏知己至少有二十個往上,甚至就連秦朝的男人都愛上了他,實在是佩服黃易的腦迴路。
  • 《尋秦記》作者黃易離世,原來他才是網絡小說「鼻祖」
    古天樂《尋秦記》電影海報小說《尋秦記》開創穿越類型的先河黃易本身就是武俠迷。然而,在上世紀90年代末,金庸和古龍的小說早已沒人愛看,年輕人都被影視、動漫和各種電玩吸引。喜歡電子遊戲又對武俠感興趣的他,產生了把科幻和武俠相結合的想法。於是,就有了現代人項少龍穿越古代打怪升級的《尋秦記》。
  • 小說界泰鬥《尋秦記》《大唐雙龍傳》作者黃易病逝
    4月6日報導港媒稱,《尋秦記》、《大唐雙龍傳》作者、武俠小說家黃易4月5日因中風,於公立醫院逝世,享年65歲。香港《明報》網站4月6日引述《南華早報》報導稱,黃易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曾任香港藝術館助理館長,在香港藝術館中任職十年,後來自認火候未足,因而轉向寫作。黃易自少愛看武俠小說,適逢其時《武俠世界》雜誌刊載武俠小說徵稿啟事,就寫了生平第一部武俠小說《破碎虛空》投稿,順利獲得刊載。1991年黃易自行成立黃易出版社,並寫成《覆雨翻雲》,並仍持續創作。
  • 武俠小說家黃易去世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專攻中國傳統繪畫,獲「翁靈宇藝術獎」。曾任香港藝術館助理館長,致力於推動東西方文化交流和推廣香港本地藝術。黃易著名作品如《尋秦記》及《大唐雙龍傳》廣為人知,更被香港無線電視臺先後於2001年及2004年改編成電視劇,其中古天樂飾演的項少龍、林峰和吳卓羲飾演的寇仲和徐子陵等角色,都是不少人的集體回憶。
  • 黃易:不負此生江湖客
    也以奔突的姿勢,從玄幻、穿越等新的維度,開創了新的通俗武俠寫作的範式,為後來網絡文學世界裡的玄幻穿越小說,樹立了最基本的套路。 包括敘事語態、人物塑造、情節衝突轉折甚至想像力的維度。 尤其是他的《尋秦記》,幾乎可以看做是後來網絡穿越小說的開山之作。
  • 《尋秦記》作者黃易病逝 作品開穿越小說先河
    他獨樹一幟的武俠作品曾席捲港臺兩地,《尋秦記》開架空歷史小說先河。黃易著有無數經典作品,包括94年出版的《尋秦記》及96年出版的《大唐雙龍傳》。後來香港無線電視臺先後於2001年及2004年將之改編成電視劇,而其中古天樂飾演的項少龍、林峰和吳卓羲飾演的寇仲和徐子陵等角色,都是不少人的集體回憶。
  • 逝者|黃易:在宇宙的中心流浪
    但「玄幻小說」這個名詞來自於黃易,是有明確記載的。 上世紀90年代的武俠世界正面臨青黃不接、群龍無首的窘況。武俠小說三大宗師中,金庸早在1972年寫完《鹿鼎記》後即宣布封筆,古龍不到50歲就因肝硬化與世長辭,梁羽生則於1987年移居澳大利亞,潛心研究歷史。
  • 【中國網絡小說好看榜】經典玄幻修真小說《飄邈之旅》
    《飄邈之旅》是網絡文學早期大神蕭潛2004年在起點中文網創作的一部經典玄幻修真小說
  • 青島大學李強教授榮獲2020中國十大新銳科技人物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12月19日,2020中國新銳科技論壇在中國科技會堂召開。本次論壇主題為「國家需求與個人道路:青年學者的研究規劃」。論壇期間,2020年中國新銳科技人物評選的結果也正式公布。經過社會各界提名、大眾評選及專家評議,共有32位學術新星最終登上了2020中國新銳科技人物評選的領獎臺。
  • 青島大學教授李強榮獲2020中國十大新銳科技人物
    青島新聞網12月23日訊(記者 韓彤彤)日前,2020中國新銳科技論壇在中國科技會堂召開。本次論壇主題為「國家需求與個人道路:青年學者的研究規劃」。論壇期間,2020年中國新銳科技人物評選的結果也正式公布。
  • 【訃告】雙龍齊哀 大秦難尋——作家黃易病逝
    2012年11月,黃易重出江湖,推出新作《日月當空》,該書由湖南人民出版社以最快的速度第一時間推出,創下了黃易小說在中國大陸出版的記錄。該書於2012年12月02日全國發售。2012年11月29日,「2012第七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重磅發布,黃易以240萬元的年度版稅收入,首次榮登作家富豪榜,排名第22位並獲得「2012第七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年度武俠宗師」的重要獎項,引發廣泛關注。2015年,黃易著名小說《大唐雙龍傳》正版授權,由搜狐暢遊研發、發行的《大唐雙龍傳》ARPG手遊今年發布。
  • 細數中國網絡小說史上神作
    細數中國網絡小說史上神作網絡小說從2002年開始興起,如今已蓬勃發展了14年,在這期間湧現出了一大批精彩作品,它們影響了一代人的成長。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盤點中國網絡小說史上的一些神作,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你讀過的吧。
  • 80年代武俠小說跌落谷底,《尋秦記》作者黃易:相信會再次崛起
    金庸作為武俠小說界不可忽略的裡程碑式的人物,在1972年,完成《鹿鼎記》之後宣布封筆,這讓無數讀者感到遺憾不已,有人斷言"金庸之後再無武俠"。果不其然八十年代之後,電影、電視等等新興媒體迅速崛起,瓜分走了大半讀者市場,這時武俠小說走向未有過的低谷期,所有人都不相信它可以再次崛起之時,只有一個人站出來高呼:"我相信會再次崛起!"
  • 《尋秦記》《大唐雙龍傳》 作者黃易駕鶴西去
    然而在上世紀90年代,又有一位武俠名家另闢蹊徑,讓武俠小說創作和閱讀再掀高潮,他就是黃易。在近二十年來,如果推舉一位能夠代表武俠小說創作高峰的人物,也非黃易莫屬。黃易去世後,一代武俠小說名家溫瑞安發表了悼文,表示震驚、致哀之意:「網絡風行時,古今彈指仗汝易穿越;俠壇式微後,世間唯君與我敢衝鋒。」
  • 《尋秦記》作者黃易:武俠小說的續命者和掘墓人
    消息傳到內地,無數人通過各種方式對黃易進行了追憶和憑弔。知名網絡作家「我吃西紅柿」在微博上寫道:「因為大唐雙龍,才知道武俠還能破碎虛空。黃易,是玄幻小說的啟蒙者、開闢者……如今已破碎虛空。一代宗師,一路走好!」有人評價說,黃易是武俠小說承上啟下的大師,他於武俠小說逐漸沒落的年代開創了新的表現手段。
  • 為什麼網文界認為黃易是網絡小說的鼻祖
    2017年,黃易去世,網文界不少人深情緬懷,回顧當年追看《大唐雙龍傳》的經歷,還稱黃易為「網絡小說鼻祖」。一年後,金庸去世,追懷者更多,他們為武俠宗師的逝去而傷感之餘,也為武俠小說的沒落而嘆惋。曾經,「凡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讀者」,網文自然也在金庸小說的影響範圍之內,但為何他們覺得是黃易而非金庸才是「網絡小說的鼻祖」?黃易的作品與武俠小說之間有怎樣的關係?
  • 《尋秦記》作者、武俠小說家黃易病逝,古天樂表惋惜:一路走好
    黃易的突然離世也讓不少書迷頗感震驚。他在2012年起創作推出的《盛唐三部曲》:《日月當空》,《龍戰在野》,《天地明環》在內地網絡上連載,點擊超過百萬。原名黃祖強的黃易,1952年於香港出生,後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也曾任香港藝術館助理館長。因為喜歡玄學及《易經》中的「日月為易」的概念,所以將筆名定為「黃易」。1989年辭去藝術館的高職厚薪,隱居大嶼山這個離島深山、藏風聚水之地,專心從事創作,自立「黃易出版社」。
  • 那些年追過的黃易
    《覆雨翻雲》這也許不是迄今為止我看過的最精彩的小說,但是這絕對是我記憶裡永遠都抹不掉的經典之一。浪翻雲,龐斑,韓柏,風行烈,秦夢瑤,言靜庵,慈航靜齋等等等等,歷歷在目。有人說《覆雨翻雲》矛盾不夠明顯,甚至有時分不清好人壞人。但是我覺得這正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