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追過的黃易

2021-01-10 鬧市文影

《尋秦記》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穿越這種設定,當時沒看幾章就上癮了。結合書裡有真有假的歷史,看起來是真的帶勁,記得我還跟同學吹過牛逼說秦始皇其實是假的,真的嬴政早就死了,囂現在想想還特麼有點搞笑。

《覆雨翻雲》

這也許不是迄今為止我看過的最精彩的小說,但是這絕對是我記憶裡永遠都抹不掉的經典之一。浪翻雲,龐斑,韓柏,風行烈,秦夢瑤,言靜庵,慈航靜齋等等等等,歷歷在目。

有人說《覆雨翻雲》矛盾不夠明顯,甚至有時分不清好人壞人。但是我覺得這正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

貫穿其中的最主要的矛盾就是浪翻雲和龐斑之間的巔峰對決,這是一場一早定下的,在最終終於發生了的決鬥,是一場無法言說的決鬥。如何從人道跨入天道,這種追求與探索才是這本書最終要告訴我們的故事。憑什麼說龐斑是反派?浪翻雲也不是正道。

《大唐雙龍傳》

這部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囊括了政治鬥爭、軍事歷史、天文曆法、地理山川、宇宙奧秘、宗教演化、藝術美學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讓人讀起來興趣盎然,一點不枯燥。

這本書的戰爭場面描寫的相當到位,讓人讀著讀著不自覺地就開始熱血沸騰。戰前的動員,臨戰的兵馬調動,伏兵的隱蔽,開戰後主將的鬥智鬥勇,都是生動逼真。

人物刻畫也是相當出眾,寇仲,徐子陵,石之軒,婠婠,祝玉顏各有特色,深入人心。還記得當時一邊看小說一邊腦補劇情,到婠婠的時候對著書本都感覺心癢難耐——可恥。

《破碎虛空》

這是黃易的第一部小說,它的橫空出世,標誌著一個完全不同於古龍,金庸,梁羽生的武俠時代的到來,黃易在書中以玄學為基礎,同時融合了自己的想法,創造出了一種新的武功,新的境界,甚至全新加入了「破碎虛空」這一概念。

書中,傳鷹與八思巴從未見過,感情卻似兄似弟,這種頂級高手間的神秘感覺,以及傳鷹與蒙亦行二人決戰長街,二人只一接觸便天地變色,待決戰剛一結束便是風和日麗,這種影響天地的變化,玄之又玄,所以玄幻便這麼出現了。

就到這了,本來還有《天廬風雲》和《風月大陸》的,結果網上一查,居然不是黃易寫的。我明明記得當時看的時候,封面上作者就是黃易。算了不糾結這些,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星,陳數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星,陳數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星,陳數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星,陳數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星,陳數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星,陳數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星,陳數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星,陳數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星,陳數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小清新」
    若要論小清新風格鼻祖,臺灣九把刀的小成本之作《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可謂是最能刺中人軟肋的懷舊經典了。或許是「那些年」的風颳得太盛,也在於很多上了年紀的演員也都想過一把高中生癮,演一些不倫不類的高中生角色,有的看上去還好,有的就太過於矯情了。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球鞋
    Hi,大家好,馬上就要周末了,先祝大家假期快樂好了,今天咱們就來嘮嘮那些年我們追過的05年上映在國內風靡一時至今還倍受好評的電影「頭文字D"中,同時周董也抄火了他上腳了一雙New Balance 547,這雙鞋在當時也算是不少球鞋玩家收藏的款式,只可惜,現在市面上很難再找到相同的配色,有的話價格想必也不會低
  • 緬懷黃易先生,黃易先生千古!
    生命中總有那麼多事情很突然,比如,昨天黃易先生去世的消息在小編的朋友圈炸開了鍋,也有很多的大V寫了追悼黃易先生的文章,懷念一代武俠巨匠 ,今天 ,我們也來分享一下關於黃易先生,俠友們都有哪些想說的。 雖然現實裡不認識他,可是讀過很多作品,覺得好像就是自己身邊的長輩一樣。
  • 武俠小說家黃易去世
    ▲黃易部分代表作據報導,香港知名武俠小說家黃易(1952~2017)4月5日中風病逝,享年65歲。黃易原名黃祖強,生於1952年,香港人,知名玄幻武俠小說家。黃易著名作品如《尋秦記》及《大唐雙龍傳》廣為人知,更被香港無線電視臺先後於2001年及2004年改編成電視劇,其中古天樂飾演的項少龍、林峰和吳卓羲飾演的寇仲和徐子陵等角色,都是不少人的集體回憶。
  • 黃易:不負此生江湖客
    很多中國內地的讀者,更多是在1994年TVB翻拍的電視劇版《尋秦記》,見識了這位新武俠宗師的想像力和呈現歷史真實和虛構的本領。 1989年,黃易37歲,他辭去香港藝術館助理館長的高薪職務,選擇回到大嶼山。 在那裡,他開始專心寫作。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歌曲
    今天我就來跟大家一起說說那些年我追過的歌曲,也許也能勾起某些80後的回憶。一 《粉紅色的回憶》這首歌是我們初中語文老師兼班主任所教,現在回想起來感覺幸福滿滿。班主任姓唐,是以為美麗的女老師,當時大家備註這首歌的旋律所吸引,尤其是女生,唱的更投入,也許這正符合那是大家情竇初開的年紀吧。
  • 李強 | 黃易與中國網絡小說 | 2020年03期
    我所見到的最早的玄幻小說,是1988年香港『聚賢館』出版的黃易的《月魔》。當時,『聚賢館』也準備出版我的作品,出版商趙善琪先生送給我一本香港作家黃易的小說。趙善琪先生在序言中寫道:『一個集玄學、科學和文學於一身的嶄新品種宣告誕生了,這個小說品種我們稱之為『玄幻』小說。』這是『玄幻小說』一詞首次亮相,並有了明確的定義。」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香港電視劇 第一彈
    在那個港臺劇風靡一時的年代或多或少都會看過一些因為肥宅推出的「那些年,我們追過的電視連續劇」系列反映熱烈所以我們今天開始接連推出幾期介紹一下那些年在香港熱播的電視劇讓我們再次重溫一下那個輝煌的港片年代那些年,我們追過的香港電視劇
  • 在這八十都不算稀的年代,黃易卻英年早逝了
    結果刷出了一條看掉下巴的消息--黃易先生去世了。開始還不敢相信,到網上搜一下,果然已經刷屏。 黃易先生才65歲啊!在這個八十都不算稀的年代,簡直算英年早逝了。 看新聞是前天中風入院,這麼快就去世了。 本來大家都在擔心金庸老爺子,畢竟是九十幾歲的人了。
  • 從武俠到玄幻,變的不是黃易而是時代
    如今黃易離世,公眾只知道他是穿越小說穿越劇的鼻祖,又或是武俠小說的又一高峰,但他們一般意識不到的是:黃易是中國文化在當今時代最重要的傳承人之一。他在小說裡那些關於天道的探尋、關於陰陽術數的細究,無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呈現。在這一點上,他走得甚至比金庸更遠。中國數千年流傳至今的文化精髓,遠不止二十四史、子曰詩云,它們如今藏在更多為人忽視、輕蔑和嘲笑的那些東西裡。
  • 悼黃易——致自己的青春
    昨天一大早還在和人聊起黃易的小說,到了晚上傳來黃易仙逝的消息,猶如晴天霹靂,一時間接受不了——我現在還在追他的《天地明環》,也快高潮了
  • 黃易與中國網絡小說
    我所見到的最早的玄幻小說,是1988年香港『聚賢館』出版的黃易的《月魔》。當時,『聚賢館』也準備出版我的作品,出版商趙善琪先生送給我一本香港作家黃易的小說。趙善琪先生在序言中寫道:『一個集玄學、科學和文學於一身的嶄新品種宣告誕生了,這個小說品種我們稱之為『玄幻』小說。』這是『玄幻小說』一詞首次亮相,並有了明確的定義。」
  • 【監獄風雲】那些年,追過的癮君子!
    「監獄風雲」案情回放:那些年,追過的癮君子8月17日,有微博爆料稱柯震東吸毒被抓,18日下午《京華時報》確認該消息屬實,《新京報》確認房祖名也參與其中。柯震東剛滿23歲,從《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到《小時代》,他是無數青少年的偶像,曾在媒體上發布「我不會吸毒」的宣言,並拍攝反毒宣傳片。
  • 黃易先生過世了,可能是網易的錯
    1952年,香港武術界的太極門和白鶴門大打出手,《今晚報》就約了梁羽生在報紙上連載《龍虎鬥京華》,而「新派武俠」的口號從此應運而生。如今回頭看這本《龍虎鬥京華》,很難把梁羽生和王度廬、宮白羽等舊派武俠大師區分開來。所謂的「新派」二字,在這場浩浩蕩蕩的類型文學風潮裡,最初也不過是區分時代和地緣的商業口號而已:1.  時代新,二戰之後2.
  • 逝者|黃易:在宇宙的中心流浪
    但「玄幻小說」這個名詞來自於黃易,是有明確記載的。 上世紀90年代的武俠世界正面臨青黃不接、群龍無首的窘況。武俠小說三大宗師中,金庸早在1972年寫完《鹿鼎記》後即宣布封筆,古龍不到50歲就因肝硬化與世長辭,梁羽生則於1987年移居澳大利亞,潛心研究歷史。
  • 黃易|破碎虛空,不負此生.
    我並沒有看不起現在那些玄幻類型的網絡小說,但是確實,現在的孩子們啟蒙讀的類型文真的都是前輩們玩剩下的。 玄幻、穿越、架空、種馬、修真…..中國人愛找祖師爺,如果說養活了現今一票網文作家的架構,現今的網文作者們非要追尋一個祖師爺,非要說帶出一個新產業的那個人——那就是黃易。
  • 黃易離世究竟意味著什麼?一般人不會明白的
    但他並不是刻意隱居,也並非厭倦紅塵,他只是尋找一個足夠安靜的地方,好讓他能專心寫書,用武俠玄幻的故事,呈現他對宇宙人生的見解。黃易每天下班後開始寫作,一個星期的時間,交出了第一部科幻小說《月魔》。之後他的科幻小說大受歡迎,但他始終不相信武俠小說的時代已經隨著金庸封筆和古龍逝世而終結。出版社不同意出版他的武俠小說,他就在1991年自己創立了出版社,讓太太打理「黃易出版社有限公司」。第一本書《覆雨翻雲》就要決定生死的界限:究竟能不能以武俠小說為生?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去哪了,我們的「沈佳宜」選擇了誰
    青春對我們來說是最美好的,有親密無間的朋友,有老死不相往來的情敵,更有我們曾經追過的那個女孩。沒有什麼能夠比青春更美好的了。青春中沒有什麼比我們曾追過的那個女孩更讓人回味的了。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就是講述了難忘青春美好的時光。之所以難忘不僅是因為美好還因為苦澀。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五部臺灣偶像劇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五部臺灣偶像劇,現在重溫最後一部真想抽自己2001年到2010年是偶像劇輝煌的十年,各種好作品層出不窮,可以說這些臺灣偶像劇就是90後青春的記憶。今天我們就來重溫小時候追過的五部臺灣偶像劇,有的還是很經典但是最後一部現在看起來只想抽自己。第一部《惡作劇之吻》。這部劇是由鄭元暢和林依晨主演的,蠢萌學渣戀上男神學霸的故事讓觀眾小鹿亂撞。女主角雖然經常惹麻煩但是完全不會令觀眾反感,對男主角的一片痴心和堅持不懈的追求激勵了很多女生追求自己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