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鯨》這部作品中,亞哈船長是一個行船經驗非常豐富,並且敢於與世俗做鬥爭的船長,他有著幾十年的航海經驗,在他面前,無數條的鯨魚被他高超的技術刺中,當面臨危險和困難時,他仍然是勇往直前,同時,他還有著崇高的品質、有如大海一樣寬闊的胸懷。
因此,小說對亞哈船長的刻畫,是以一個矛盾且多重的性格來進行刻畫,賦予他一個模糊、複雜的形象特徵,這個形象特徵說明了,亞哈船長是一個美與醜、善和惡同時存在的個體,這個個體使亞哈的形象得以真實化。他一方面象徵了海明威式硬漢形象,另一方面又表現了他的醜惡與齷齪,具有其可取與不可取之處。
在作者的描述和勾勒下,翻動著白色浪花的大海與幽靈般的白鯨,兩者在陰險、邪惡的軌道上融為一體。為使閱讀者真切地感受大海的險惡,作者從《白鯨》最初的章節起始,竭力渲染緊張、恐懼的氣氛,他引領讀者走進大鯨客店,那裝飾古怪的居所處處閃露著兇兆,使人聯想到無處不在的死神。連人們尋求心靈庇護的教堂,也無法使你擺脫對死亡的恐懼,面對一座座葬身於大海的海員墓碑,讀者直接感受那索取人性命的元兇迫近的氣息。
「徵服和佔有」確實是1851前後那個時代的大主題,麥爾維爾緊緊地抓住了它,又在《白黥》寫作中佔有了它。
《白鯨》這部小說具有典型的莎士比亞戲劇的特色,每個人都可以對這部作品做出不同的見解。有人將白鯨看作是原始的自然力,也有人認為它是人類無法抗拒的命運的象徵。有人認為亞哈是一個惡魔,置船員生死於不顧,也有人認為他是一個真正的英雄。
早期的讀者可以從《白鯨》中看出作者的叛逆精神,不滿生活的重重束縛。後來的評論家則從《白鯨》中看出麥爾維爾的偉大想像力。亞哈這個人的形象留給了讀者無限的想像空間,如何界定他的象徵意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不可否認,他的形象象徵了正處於上升階段的美國社會。
作品影響
《白鯨》是其眾多作品中的典型代表,是全世界公認的世界文學名著之一。《白鯨》因描寫了海上航行和紛繁的捕鯨生活,而被譽為「捕鯨業的百科全書」。《劍橋文學史》稱之為「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海洋傳奇小說之一」。《白鯨》與福克納的《熊》、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一起被譽為美國文學史上的三大動物史詩。
作品評價
美國浪漫主義作家霍桑曾盛讚《白鯨》是「一部何等偉大的作品」。美國作家海明威和法國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加繆都十分推崇此書。許多評論家認為《白鯨》是「美國想像力最輝煌的表達」,而這部書也被認為「部分是戲劇,部分是歷險故事,部分是哲學探討,部分是科學研究,部分是史詩」。
作者簡介
赫爾曼·梅爾維爾19世紀美國小說家、散文家和詩人,與納撒尼爾·霍桑齊名,短篇小說集《廣場的故事》亦被譽為經典之作。
梅爾維爾生前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在20世紀二十年代聲名鵲起,被普遍認為是美國文學的巔峰人物之一。英國作家毛姆認為他的《白鯨》是世界十大文學名著之一,其文學史地位更在馬克·吐溫等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