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無菸日前夕,國際防癆和肺部疾病聯合會(聯合會)在5月28日公開倡導在中低收入國家禁止銷售電子菸和加熱菸草製品,而這些國家是全世界80%以上吸菸者的故鄉。聯合會對銷售禁令的支持基於其今天發布的新的立場聲明文件,『禁止銷售是最好的選擇:為何禁售電子菸和加熱菸草製品(HTPs)是中低收入國家控煙的關鍵』 。
該文件的發布是基於今年世界無菸日主題聚焦於新一代青少年成為菸草業捲菸和新型菸草製品的銷售目標這一問題,同時也因為目前中低收入國家的衛生系統由於2019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又承受了進一步的壓力。
文件既分析了記錄新型尼古丁製品對健康影響的科學證據,同時也預警,對於驅動新型菸草製品商吸引新用戶、擴大本國尼古丁市場的商業誘因,社會各界應謹慎對待。
聯合會控煙部主任甘泉博士說,「在這樣的環境中引入高度成癮的新產品將令政府不堪重負,給已經負擔沉重的衛生系統帶來額外壓力,同時分散政府緊迫實施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及MPOWER系列控煙政策的注意力。」
世界衛生組織在《2019年全球菸草流行報告》中指出,「沒有足夠的獨立證據支持使用電子菸可以作為人群層面的戒菸幹預措施來幫助人們戒菸」,且這些產品「毫無疑問是有害的。」
他表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從未吸菸且未來養成吸菸習慣風險較低的青少年使用電子菸後,其成年後吸傳統捲菸的機率增加了兩到四倍。」至於記者提出的電子菸是否能夠幫助吸菸者降低危害?他認為目前的研究證據並不能充分證明電子菸可以降低危害;且比較重要的一點是,多數使用電子菸的菸民並沒有完全戒掉捲菸,且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這種雙重使用(同時使用電子菸和捲菸)。
他還提出了他的擔心:不能低估菸草業以電子菸為工具同時保有並開拓尼古丁及捲菸的市場。
據了解,中低收入國家極少或幾乎沒有針對電子菸和加熱菸草製品的監管框架,許多仍在應對非常嚴重的菸草流行、尚未實施完善的控煙政策,且針對現有控煙政策的實施資源不足、執法不力。基於這樣的現狀,向中低收入國家引入具有高度成癮性的新型菸草製品,無異於養虎為患。
甘泉博士建議應該在中低收入國家遵循預警原則、採取預防性措施,禁止電子菸和加熱菸草製品的銷售。同時,高收入國家同樣面臨著挑戰。相關數據表明,菸草製品的使用率逐漸增加,更甚至,使用菸草製品的青少年中有很多人同時使用多種菸草製品,而最典型的組合就是電子菸和傳統捲菸的雙重使用。
「高收入國家已有的經驗教訓,更加給中低收入國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警示和借鑑。在中低收入國家,新產品的迅速推出將產生有害影響,尤其是對年輕人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