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球體關節人偶(BJD)的黃映菊,是臺灣唯二能獨自創作整尊娃娃的人偶師,年紀輕輕就在國際偶界闖出名號,不到30歲就創立臺灣關節人偶品牌「Anna-Queen」,作品銷往全球,吸引國際玩家爭相收藏。
點擊連結即可看到
黃映菊bjd視頻專訪
pan.baidu.com/s/1gfnCQn5
黃映菊11年前在網路初見BJD人偶,從此愛上,當時買不起一尊動輒數萬元臺幣的人偶,索性自己動手做,上網收集資料自學。每完成作品,她就會拍照放到網站,沒想到有玩家跟她下訂單,讓她正式當起人偶師,成立「Anna Queen」品牌。(開掛人生)
黃映菊創作的娃娃頭至今已外銷美、英、俄、卡達、菲律賓、加拿大等,也有中國大陸代理商找上門。
黃映菊說,她的作品在美、俄賣得最好,歐美客喜歡較近真人的五官,亞洲客則喜歡大眼動漫型的五官(冤枉啊,寫實大叔我們也很愛的~)。
球體關節人形(BJD) 因具有球型關節,可做出接近真人姿勢,熱愛BJD的Anna-Queen從捏制、開模、上妝一手包辦。
「我有芭比娃娃,但都沒頭髮,因為被我剪光,娃娃也沒有衣服,我自己拿媽媽絲巾亂裹,想要自己創作都失敗」,Anna-Queen不好意思地說。
直到2008年高職畢業那年,才在網路論壇看到 BJD人偶,開啟了她愛上有如真人、關節可動的BJD人偶的序曲。
從一開始玩家的身份,到後來創作,個性龜毛的Anna-Queen白天在爸媽麵攤幫忙,下午就是她創作BJD人偶時間,儘管工作兩頭燒,但除了人偶眼球向海外訂購外,她堅持從BJD人偶捏制、開模、翻製、上妝一手包辦,不假他人之手。
Anna-Queen先用黏土塑型,原型出爐後,再開模、灌樹脂,樹脂硬化後,再將成品組裝、化妝打扮。
很多人好奇BJD人偶與傳統芭比娃娃的差別,Anna-Queen解釋,整體BJD人偶出爐後,會先肢解,再設計關節球,而這個就是BJD人偶能做出接近真人姿勢的關鍵,且手臂還能互換。
「每個人形師做得關節都不一樣,我比較講究可動性,關節都是雙關節」,Anna-Queen點出所創作BJD人偶與其他藝術家的不同處,手臂可像人一樣彎折,一般單關節僅可彎曲90度,但她設計的雙關節可彎曲近180度。
有趣的是,BJD人偶還能像真人般上妝,Anna- Queen也會充當化妝師,幫人偶畫上充滿個性的眉毛、唇色及腮紅。
Anna-Queen在一股腦兒投入創作BJD人偶過程,也曾遇到瓶頸,「製作過程很難,可是因為我喜歡,所以那些難,對我來講不算什麼,就找出錯誤原因改進再做去做就好」。
由於一尊BJD人偶製作過程少則1年1個月,多則3年,「真正讓我很煩惱的是我的時間一直很不夠」,Anna-Queen坦言,由於需幫忙家中麵店的工作,忙完後才能專心創作,而她又不喜歡作品關在家中,喜歡參加公開展覽,讓更多人看到她的作品,因此時間不夠的問題讓她相當困擾。
不少外國玩家想要下訂整尊 BJD人偶,「但我覺得還有一些缺陷的地方要修改」, Anna-Queen堅持現階段只販售單顆娃娃頭,「因為我是玩家,我懂這些問題在玩家圈是不能接受,所以我必須要改進到更好,我才會賣」,也因此被爸爸罵她「龜毛」。
雖然如此,Anna-Queen的爸媽還是全力支持她創作BJD人偶,熱愛木工的爸爸,甚至還參與家中擺放娃娃空間的設計。
「爸爸在我小時候就不限制我要幹嘛,不論做什麼都可以,但不能 3分鐘熱度,他們希望我專心把這件事情做到最好」,Anna-Queen這麼說。
由於 BJD人偶製作耗時費力,未來是否會考慮交由工廠大量生產,Anna-Queen表示,「如果真的紅到我忙不過來的話…」,她停頓了一下說「我還是不想」。
曾經在銷量與創作之間掙扎的Anna Queen坦言,還是喜歡創作,如果只講究銷量、為了賣而賣,「你的娃娃的靈魂可能會跑掉」,未來她還是想要走創作之路,言談之間也流露其藝術家性格。
憑藉的喜愛之情,
由外行一步步變成真正的bjd大師,
口頭上的夢想是廉價的,
專注與努力才是讓夢想前行的階梯。
END
萬分感激您關注這個偶爾寫一下
從來不在線
超級沒人氣的「bjd」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