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中國音樂劇演出業已開啟。
和前幾年相比,在過去的2018年,中國的音樂劇無論原版引進、中文漢化還是原創製作,均取得不俗的成績:
2018年上演的劇目(不完全)
原版音樂劇
《搖滾莫扎特》《貓》《羅密歐與朱麗葉》《吉屋出租》《長靴皇后》《芝加哥》《陰陽師》《卡門·古巴》《亂世佳人》《悲慘世界》音樂會等
音樂劇中文版
《獅子王》《媽媽咪呀》《近乎正常》《長腿叔叔》《深夜食堂》《拉赫瑪尼諾夫》《素敵小魔女》《蘭波》《灰姑娘》《周日戀曲》《I DO!I DO!》《信》
《拜訪森林》《搖滾年代》《我,堂吉訶德》《我的遺願清單》《音樂之聲》《想變成人的貓》《洗衣服》《梵谷》等
原創音樂劇
《白夜行》《馬不停蹄的憂傷》《如果》《阿爾茲記憶的愛情》《月亮與六便士》《繁花盡落的青春》《不能說的秘密》《愛在星光裡》《白蛇驚變》《麥琪的禮物》《秋褲與擀麵杖》《高手》《隔壁親家》《時光電影院》《隱婚男女》等
原版音樂劇依然是市場主力
2018年伊始,《金牌製作人》《澤西男孩》《律政俏佳人》等劇目已進入了中國巡演的尾聲。法語音樂劇《搖滾莫扎特》的上演,正式開啟了2018年中國音樂劇市場的火爆局面。上海24場的演出,不僅有觀眾跨城追劇,還有觀眾購買了所有場次。
這一年度,最為搶眼的劇目是由聚橙主辦的原版音樂劇《貓》2018中國巡演。這部來自倫敦西區的《貓》,從4月到10月,以11城12站157場的演出成績,成為本年度演出周期最長、場次最多、觀演人數最多、票房最高的音樂劇。
聚橙主辦的另外一部音樂劇《吉屋出租》則是時隔13年再次開啟中國巡演,在8周7座城市上演了60餘場。
華人夢想主辦的《長靴皇后》首度上演,在上海、廣州、北京三地上演70餘場。
SMG主辦《芝加哥》時隔十四年再次登陸中國大陸,巡演16周10座城市。
九維文化首度開啟英文版音樂劇的製作,以國際化的團隊打造了英文版的《亂世佳人》,並於唐山、北京、西安、上海等城市先後上演。
小語種音樂劇方面,2018年有三部原版音樂劇和一部音樂會版音樂劇上演,分別是法語《羅密歐與朱麗葉》、日語《陰陽師》、西班牙語《卡門·古巴》和法語音樂劇《悲慘世界》音樂會。
由聚橙主辦的法語音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是這部音樂劇第三次在中國大陸巡演,在深滬杭津四城上演了31場。
網易遊戲與日本奈爾可集團以「中國原創+日本合作」聯合打造了日語音樂劇《陰陽師》。這部2.5次元音樂劇在日本東京預演後開啟了中國深圳上海北京三地的巡演。
作為2018年的年末大戲,上汽·上海文化廣場首度引進了西班牙語音樂劇《卡門·古巴》,在上海燃起熱辣的古巴風情。
法語音樂劇《悲慘世界》音樂會亦是首度來華,在上海和西安兩地呈現一如最初的感動。
此外,原版音樂劇的高清影像放映也引起了觀眾的熱捧。英語音樂劇《悲慘世界》25周年音樂會的高清放映不僅一售而空,還進行了加場。
中文版音樂劇持續發力
在這一年,各音樂劇主辦公司也紛紛推進原版音樂劇中文化的工作。
2011年,中文版音樂劇《媽媽咪呀》的上演,開啟了原版音樂劇中文化的商演之路。7年過去,華人夢想復排了《媽媽咪呀》中文版,歡樂升級、再次出發,進行了多地巡演。
聚橙在2018年也推出了「暖心、暖胃、暖情」系列的三部中文版音樂劇作品:《I DO!I DO!》《長腿叔叔》和《深夜食堂》,均進行了全國巡演。
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復排了《我的遺願清單》,並推出了《拉赫瑪尼諾夫》。
SMG則推出了《周日戀曲》中文版。
帶來《我,堂吉訶德》《Q大道》《音樂之聲》等經典音樂劇中文版作品的七幕人生在今年新推出了兩部中文版音樂劇:《灰姑娘》和《近乎正常》。
北京保利劇團管理有限公司與四季歡歌(北京)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共同出品、製作了家庭音樂劇《素敵小魔女》中文版,並開啟了全國巡演。
在結束中文版《獅子王》之後,迪士尼大劇院迎來了第二部駐場中文版音樂劇中文版音樂劇《美女與野獸》。
其他如《蘭波》《想變成人的貓》《搖滾年代》《信》等中文版音樂劇亦有不小的影響力。
原創音樂劇有所突破
雖然面對原版音樂劇和中文版音樂劇的雙重夾擊,但中國的原創音樂劇在2018年仍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由染空間出品製作的原創音樂劇《白夜行》,改編自東野圭吾的同名小說。經典IP,國際化的主創團隊加入,知名演員韓雪擔綱,首輪演出不僅創造了開演前三個月售罄的票房佳績,也獲得了眾多觀眾的好評。
原創音樂劇《馬不停蹄的憂傷》,引入了國際創作模式,以點唱機的方式改編黃俊舒知名專輯中的歌曲,最終引起不錯的反響。
《隱婚男女》《不能說的秘密》走出國門進行了商演,《隱婚男女》還獲得了第十二屆韓國大邱國際音樂劇節最佳音樂劇獎。
此外,《如果》《月亮與六便士》《繁花盡落的青春》《黑與白的證明》等原創音樂劇的出現,也為中國的原創音樂劇增添了活力。
滬京仍然是音樂劇中心
上海、北京是音樂劇市場最重要的兩個城市,其中又以上海為首。
音樂劇劇場也正形成。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廣州大劇院和深圳南山文體中心劇院等一線城市的演出場館,成為具有代表性的音樂劇演出劇場,匯聚了國內數量可觀的音樂劇觀眾群體。
一線城市之外,二線城市的專業劇場紛紛落成後,蘇州、南京等城市也成為音樂劇演出排布的重要城市,演出劇目日漸增多,觀眾群體也日漸擴大。
音樂劇主創、演員的明星化
湖南衛視製作的綜藝節目《聲入人心》將音樂劇帶入大眾視野。其中鄭雲龍、阿雲嘎、翟李朔天等音樂劇演員,不僅自己聲名鵲起,也帶動了音樂劇的推廣。
原本音樂劇圈外演員和音樂人也登上了音樂劇的舞臺。韓雪出演的《白夜行》,婁藝瀟出演《周日戀曲》,譚維維、鬱可唯、王錚亮、金志文出演《阿爾茲記憶的愛情》、陳松伶出演《媽媽咪呀》。
繼韓紅主創《阿爾茲記憶的愛情》、周華健與張大春創作《賽貂蟬》後,著名音樂劇人李宗盛也將帶來自己的原創音樂劇。
2019年,中國的音樂劇市場將迎來更為火爆的局面,將有諸多重磅級音樂劇先後上演。
雖然中國的音樂劇市場目前仍面臨一些短版,音樂劇的工業化體系和原創能力仍然薄弱,但每個音樂劇從業人員仍然以自己的積累和付出推動著整個行業的前行。
而2019年的中國音樂劇,也註定會超越以往任何一年。
請後臺留言或聯繫小編1566387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