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資訊
最近的朋友圈,幾乎被網易雲音樂的年度報告承包了。而如果曬出的榜單裡沒有幾首英文歌,總覺得有些不夠騷氣。
談及中國普及度最高的英文歌曲,《Memory》絕對算的上一首經典之作。
恩,就是下面這首:(戳開收聽)
除了月光女神莎拉·布萊曼的演唱版本外,英國音樂劇第一夫人伊蓮·佩姬(Elaine Paige)的演繹更是成為這首音樂的最重要版本。
自1981年以來,先後有150位著名歌唱家曾為該曲錄製過專輯。僅在英國,這首歌在廣播及電視媒體的播放量就超過46875次,在美國則高達1000000次。
「英國音樂劇第一夫人」伊蓮·佩姬
事實上,《Memory》是西區和百老匯史上最長演音樂劇之一《貓》中最負盛名的歌曲,只用一首歌的時間就交代了魅力貓貓格裡澤貝拉的一生。
講述了她曾經風華絕代,離開了貓族去看外面的世界,再度歸來時衣衫襤褸備受唾棄的故事。
對於中國觀眾來說,2018年最令人期待的莫過於原版音樂劇《貓》闊別中國舞臺十年後,再次來華演出。
先來看幾張本次中國巡演的劇照,隔著屏幕感受下雲吸貓:
隨意感受下燈光、舞美和造型
服裝 & 化妝
對劇中人物的細節也絕不放過
回到《貓》,除了一首《Memory》之外,這部誕生於37年前的音樂用無法複製的瑰麗想像、形象各異的角色、曼妙多變的唱詞旋律、全球獨創的貓舞、真實還原貓眼中世界的舞美以及包羅萬象的人生哲學。
曾經被美國最具影響力的新聞網站《赫芬頓郵報》評價為:超越時代的完美與永恆。
原版劇照
1981年,《貓》首演於倫敦。由音樂劇作家安德魯·勞埃德·韋伯譜曲創作,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T.S. Eliot的童話詩集《老負鼠講述的世上的貓》。
劇中以傑裡科貓家族一年一度的舞會為背景,在月光下形形色色的貓兒為爭取一個重生機會,悉數登場,用動人的歌唱和舞姿娓娓訴說各自的故事。
問世30多年來,橫掃7項託尼大獎、將奧利弗、法國莫裡哀獎等重磅獎項收入囊中。
首演後8年內演出3358場,創造了首個裡程碑——英國劇院上演最久的音樂劇。1996年1月,《貓》以6141場的佳績問鼎西區演出最久的音樂劇。1999年4月,在倫敦演出的票房已逾115,363,000英鎊。
首演一年後《貓》成功登上百老匯,繼續創造歷久不衰的傳奇。4次在美巡演長達16年零2個月,創造全新記錄。1997年到2006年,《貓》是百老匯歷史上演出最久的音樂劇。
30多年間,《貓》創造了輝煌的票房成績,成為史上票房最高的、最成功的音樂劇。至今,被翻譯的語言版本超過20種,足跡遍布30多個國家,300多座城市,擁有7300萬觀眾。
安德魯·勞埃德·韋伯
值得一提的是,該劇的創作者韋伯也憑藉《貓》的矚目成就獲得音樂劇之父的美譽,1992年被授予爵士頭銜,1997年晉升為終身貴族。
近十年前音樂劇《貓》來華巡演照片
2003年,《貓》第一次來到中國演出,就曾創下了在上海大劇院連續上演53場的記錄,也成為新世紀國內音樂劇迷的啟蒙之作。此後原版演出團體先後於2004年、2008年、2009年來到中國。
2018年,闊別中國舞臺十年之久的《貓》,終於再次來華與中國觀眾見面。不同的是,原版音樂劇在保持了音樂、舞蹈、造型的精湛製作之外,現場將帶來全新的視聽體驗。
開場後,一個巨大的垃圾場映入眼帘,道具都按照貓眼中的尺寸進行放大,這正是的用意所在——以貓眼看世界。
約翰力圖創造出一個貓能與觀眾親密的舞臺,與傳統舞臺相比,這種零距離感無疑更勝一籌。整個舞臺都被巧妙利用,除了將舞臺多處延伸外,還設有令人驚奇的貓秘密出入口。
此外,劇中每隻貓還擁有量身定製、符合彼此個性的衣服,比如魔術貓的燈衣,在細節上體現的魔力拓寬著現代人的音樂劇審美。
當然,除了那些經典唱段外,《貓》中舞蹈同樣為人津津樂道。
舞蹈設計師吉莉安·林恩編排時致力於創作出散發《貓》自身能量的舞蹈,為此,特意觀察貓的生活習性,結合了貓的動作和神秘性感、冷漠高傲,創造出獨樹一幟的貓之舞。
舞臺上,演員們無限貼近貓的形體動作,踢踏舞、芭蕾舞、爵士舞、現代舞在其中應接不暇。尤其是長達十幾分鐘的傑裡科舞會十分驚豔。
最後,放個視頻小彩蛋,現場先來感受下:
知羹福利區
世界經典原版音樂劇《貓》Cats --南京站
場次:2019年7月30日 19:30(非周末場)
地點:江蘇大劇院 歌劇廳
票價:1080、880、680、480、280、180
場次:2019年8月2日 19:30 / 2019年8月4日 19:30(周末場)
地點:江蘇大劇院 歌劇廳
票價:1180、980、780、580、380、180
劃重點:知羹讀者早鳥票85折~
知羹福利
三份神秘大禮
(不會悄悄告訴你是可以到現場的哦,重磅福利現場見)
參與方式:按留言點讚前三名發放
(活動截止至1月20日 24:00)
(識別下方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搶票)
(關注知羹,查看更多藝術正確打開方式)
南藝為什麼越來越火? | 線下1460藝術空間
中國最美的雪,落在藝術院校 | 南京高校歧視指南
知羹| 專注分享有趣的藝術
閱讀原文 即可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