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幕音樂劇,安德魯·勞埃德·韋伯作曲的《貓》是迄今為止最為成功的音樂劇。《貓》從1982年--2000年,共上映7485場,本是在倫敦西區及紐約百老匯上演時間最長的音樂劇,直到2006年被音樂劇《歌劇魅影》追平並打破這一紀錄。
《貓》是劇作者韋伯根據艾略特為兒童寫的詩改編的,韋伯充分注意到兒童的特點,因此,《貓》劇更受兒童們的喜愛。《貓》的創作並非一帆風順,直到離上演時間很接近時,作者尚未找到感情宣洩之處,導演特裡沃·南要求作者再作修改。當晚,韋伯創作了該劇最為流行的歌曲之一--《回憶》,但只有旋律而沒有歌詞。他們請詞作家幫忙,可試了幾次都不滿意。最後,在公演前幾天,導演南終於想到了"回憶"這個詞,把這首歌用於一隻叫格裡澤貝拉的雌貓上,她離開傑裡科貓族到外面去闖蕩,歷盡艱險,最後回憶起在家族中的幸福生活,渴望回歸家族,唱出了這首動人的歌。通過這一構思,導演才完成了這部音樂劇的組織工作,把一個個的片斷串聯成了一個整體,該劇於1982年10月7日首演於紐約百老匯的冬園劇院。
《貓》作為歌舞劇首次演出是在1981年5月11號。地點是倫敦西頭的新倫敦劇院。從此在英國一炮打紅。《貓》憑著再難以打破舞劇-貓 的票房紀錄成為英國有史以來最成功、連續公演最久的音樂劇。1982年《貓》開始在全世界的舞臺劇聖地,美國紐約的百老匯大街上公演,到2000年夏天停演,早已打破了百老匯連續公演最久而且也次數最多的記錄。而直到現在,《貓》》也是美國最長的巡迴演出劇目(目前為止至少已經有四次全美巡迴演出)。
《貓》曾獲得七項託尼獎(Tony,可以說是舞臺劇界的奧斯卡)"回憶"則成為現代音樂中的經典。這一首歌曾被錄製過六百次之多,包括著名的歌手芭芭拉史翠珊(Barbara Streisand),Barry Mantilow。語言在20幾個國家出演無數次.僅僅在倫敦的演出場次就達9000多次。
《貓》中文版是除英語、德語、日語、韓語等不同語言版本後的第15個版本,由《貓》中文版製作方亞洲聯創攜手韋伯創建的英國真正好公司共同打造。從巨大的垃圾場布景、群貓服裝的使用的毛髮纖維、演員的選擇到排練、上演,每一個細節都嚴格把關。打造原汁原味的《貓》,保證經典劇目的國際品質。
坐鎮執導《貓》的導演兼舞蹈總監喬安,已經與"貓"共舞35年,對每隻"貓"的每一個眼神都了如指掌,親自參與製作了全部14個語言版本《貓》的製作。她將繼續以她嚴密到苛刻的標準全程把控中文版《貓》的製作。因此《貓》中文版也將成為從精神氣韻到外形外貌都最貼近原版《貓》的一版。讓《貓》的傳奇魅力在中國繼續延續。
原版音樂劇《貓》曾到訪京城三次,中文版在本土化方面下足了工夫。在翻譯方面,一些喜劇橋段中加入了時下的流行語與本地方言。因為在北京上演,"喵星人"還操起了"京片子",比如海盜貓就用"回見了您吶"與觀眾道別。此外,《貓》中文版的舞臺也暗藏玄機。1500個道具組成的"華麗垃圾堆"堆滿了各種中國特色的道具,有上海的月餅盒、廣東的獅子頭,還有京城的兔兒爺等等,為北京站巡演特別準備的糖葫蘆和鳥籠此次首度現身"貓窩"。
這部劇跟其他劇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每隻貓都有自己的名字,下面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
格裡澤貝拉——魅力貓
「魅力貓」是全劇最重要的角色。她年輕時是貓族裡最美麗的母貓。可是後來她厭倦了貓群的生活。離開了貓就去看外面的世界。然而,外面的世界顯然並沒有令「魅力貓」更快樂、當她再次回到貓族的時候。「魅力貓」已經變成了一隻蓬頭垢面,蒼老醜陋的老貓了。貓兒們不願接受這個背叛貓族的流浪者,整個貓族對她非常敵視。
「魅力貓」身上的灰土掩蓋了她的本來毛色,從她的頭髮和臉龐來看,她的皮毛大概是灰色與黑色相間。與其他貓相比,她的樣子最像人類:她長髮披肩,身上穿著黑色晚禮服短裙和灰色皮衣,腳上甚至穿了一雙高跟鞋。
史金波旋克斯——鐵路貓
「鐵路貓」是很有責任感的貓,臥鋪車廂基本上歸他全權管理。他在火車上的重要性非常高,火車沒有他就不能按時出站。所以我們看到他總是跑東跑西,忙個不停。
「鐵路貓」是一隻白色帶淺黃花紋的成年公貓,他擁有一張十分快樂的臉。
麥卡維蒂——犯罪貓
「犯罪貓」麥卡維蒂是「犯罪界的拿破崙」,罪大惡極卻總能逍遙法外。他率領著一群骯髒的老鼠、做盡了壞事。可是每當大家趕到現場的時候,「犯罪貓」早已不見蹤影。
他曾經成功取得「迷人貓」邦露娜和迪米特的歡心,並欲與迪米特重燃愛火。他把老杜特洛諾米擄走,就是要擾亂這個舞會,然後伺機親近迪米特。
若騰塔格——搖滾貓
「搖滾貓」若騰塔格性格反覆無常而且反叛,只喜歡得不到的東西。
他是貓中的搖滾歌星,他的歌也是傲氣十足的搖滾樂,最受母貓的歡迎。他在聚光燈的照耀下狂舞,盡情享受母貓們瘋狂的迷戀。
「搖滾貓」的個子很高,動作矯健而有爆發力,是只很有男性魅力的成年公貓。
維克多利亞——純白貓
純白貓的純白毛色反映了她的天真和單純,她的純樸本能促使她樂於幫助弱者。她羞怯地向欲回歸貓族的「魅力貓」伸手,卻遭到「保姆貓」的阻止。
蒙哥傑利與藍蓓蒂澤——小偷貓
蒙哥傑利和藍蓓蒂澤都是「小偷貓」,他們形影不離,是配合默契的最佳搭檔。他們淘氣而且頑皮,總在一起做壞事,最喜歡惡作劇和偷竊,而且經常能避過追捕,但最後還是被「英雄貓」識破並受到懲罰。
藍帕斯——超人貓
「超人貓」是貓中的「超人」。他和超人一樣擁有無比的威力,當所有狗瘋狂地咬在一起打架的時候,「超人貓」只要一現知就能把它們全嚇跑。因此他也是貓中的英雄。
老杜特洛諾米——領袖貓
「領袖貓」是貓族的首領,他的年紀很大,而且飽讀詩書,充滿智慧和經驗。在整個部落裡,他最受尊敬和愛戴。平時他很少出現在貓族中,日常事務都由年輕的「英雄貓」來處理。但是在一年一度的舞會上,領袖貓是一定會來的,因為只有他才有資格挑選獲得重生的貓兒。
「領袖貓」是只幾乎沒有花紋的大花貓。與其它貓兒不同,他的皮是像鬥蓬一樣披在身上的,這顯得他身材十分碩大。他的個子也很高,在舞臺上比其它的貓更有氣勢。
格斯——劇院貓
格斯是一隻劇院裡的老貓,他的本名叫阿斯帕拉格斯,可是因為這名字很難念,大家都叫他格斯,格斯的年紀相當大,可是「劇院貓」年輕的時候,卻是劇團裡的風雲人物,現在一切都成為回憶,年邁的「劇院貓」只能回味他曾在聚光燈下的耀眼時光
在劇中,年邁的「劇院貓」緬懷年輕時扮演「海盜頭子」格羅泰格,他向格裡德伯恩求愛,但卻因他的宿敵出現而無法得逞,最後還被侵略者追上生命的末路。
米斯託弗裡斯——魔術貓
米斯託弗裡斯是只「魔術貓」他擁有其它貓所沒有的魔力,這讓他在貓群裡受到了廣泛的尊敬,「魔術貓」體型輕巧,動作靈敏,可以穿過任何細小的洞口和不可想像的縫隙,也可以連續在舞臺上高高跳起他最重要的成就是在「領袖貓」,被「犯罪貓」劫持之後,用奇異的魔法使場上的電燈重亮,而且成功地半「領袖貓」變回
「魔術貓」全身黑色,只有鼻子和胸前是白色,很少說話,他和「搖滾貓」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邦巴露娜——迷人貓
「迷人貓」是只十分美麗而誘人的貓。她很喜歡和成年的公貓一起說笑。可以說「迷人貓」是劇中成熟女性的代表。在「傑利克之歌」一曲中,了是全劇舞會高潮的一段,整個舞臺基本上是陰冷的青藍色調,唯有「迷人貓」為首的一段舞蹈,舞臺上卻充溢著溫暖明媚的紅色燈光,這使她紅色的毛皮顯得格外豔麗。
「迷人貓」顯然和「犯罪貓」認識,甚至有可能是「犯罪貓」以前的伴侶。這從那首著名的「麥卡維蒂」的歌詞中可以感受到。
布斯託夫·瓊斯——富貴貓
「富貴貓」是一隻受過教育、整齊得體,上層社會的貓,他總是穿最好的衣服,上最好的館子,這一點,讓他在貓族裡很受尊敬。「富貴貓」相當胖,他很喜歡吃,然而他卻堅持自己保養得很好,仍在最佳狀態而並非肥胖。
「富貴貓」全身黑色,只有白色的鼻尖和領口,總是挺著大肚子,舞臺上他身穿燕尾服,用小湯勺作拐杖,很有紳士風度。
蒙克斯崔普——英雄貓
「英雄貓」是貓族的二把手,在「領袖貓」不在的時候,他負責照顧整個貓族。在《貓》劇中,他負責解說,並把所有故事串連在一起,因此是劇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
英雄貓的勇敢、機智和責任心都是貓族中最突出的。
「英雄貓」是一隻銀灰色夾雜黑色的花貓,與其它貓相比他的個子比較高,屬於纖長的體形,他是一隻較年輕的成年貓。
詹尼安點點——保姆貓
「保姆貓」是貓族中的保姆,白天她一般都顯得懶散,整天睡啊睡,最後睡成了一隻體態臃腫但不失可愛的大肥貓。但一到晚上,她便非常繁忙,因為她要訓練老鼠織毛衣,還要為蟑螂失業的問題擔憂。「保姆貓」還喜歡對出身望族的同類阿諛奉承。
「保姆貓」的膚色以灰白色為主,上面還有虎紋與豹斑她體態臃腫,尤其是下身特別肥大,這是坐得太多的緣故。
據說,直到首映視的日期都已經很接近的時候,拿恩仍對劇裡的歌不滿意。他覺得整部劇的高潮部份不夠強烈,應該有更富有感情,更能讓觀眾投入的樂曲。韋伯起先並不願意,但還是回家重新開始編曲,而且他告訴導演拿恩,不要抱太大的希望。那一晚韋伯回家之後,花了整整一個晚上,寫出了一個曲子。第二天早上,韋伯在排練室的鋼琴上給拿恩彈奏了他整晚的傑作。拿恩聽完後,對旁邊的人說:"我請你們記住現在的日子和時間。因為你們現在聽到的,就是下一個能稱為傳奇的樂曲。"
這個曲子,就是後來在音樂劇史上流傳得最廣的《記憶》。
可是在當時,她還只是一個旋律,根本沒有歌詞。和其他的《貓》歌不同,"記憶"並不是根據已有的詩編寫的,也沒有其他可以套用的詩。拿恩找了三位詞作家編寫"記憶",仍沒有得到滿意的歌詞。那時直到離首映只有幾天了,拿恩回到他在鄉下的別墅,決定由自己來寫"記憶"的歌詞。他花了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重新讀過艾略特的詩集,借用了"風夜狂想曲"和"Grizabella,魅美的貓"作線索,不但寫出了動人心旋的 "記憶",也更明確了整部《貓》的主題。魅美的貓Grizabella成為《貓》的感情出口,她在"記憶"裡表白了她在外面世界所受的痛苦,她所永遠失去的快樂和美麗的日子,以及她歸家的渴望。這首讓人難以忘懷的歌出世了。[4]
關於作者安德魯·洛伊·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是英國知名的音樂劇製作家,寫過多件動人的作品。除了《貓》之外,他的成名作品還有《歌劇魅影》(Phantomof The Opera,1986)、《艾薇塔》(Evita,1978)、《萬世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1971)、《星光列車》(StarlightExpress,1984)等,幾乎每一部都曾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過,並有長駐劇團。比如《歌劇魅影》在加拿大的多倫多市,到今天仍持續演出。(注:韋伯《歌劇魅影》與中國在解放前和解放後都拍過的歌劇電影《夜半歌聲》是源自同一個故事。但她們的樂曲似乎不應該是同一個。)而《艾薇塔》更在1996年被搬上銀幕,並由流行歌壇十年之久的麥當娜(Madona)主演。偉伯也因為接連幾部如此成功的樂劇成為現代音樂劇之首。在1997年,他被英國女王封為男爵(Sir),後又被加封為伯爵(L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