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一下《大秦賦》本身的問題。首先看一下豆瓣評分:
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豆瓣評分9.3;
第二部《大秦帝國之縱橫》,豆瓣評分9.3;
第三部《大秦帝國之崛起》,豆瓣評分8.5;
第四部《大秦賦》,豆瓣評分5.9。
從豆瓣評分就能夠看出一點,《大秦賦》是不及格,完全比不上這個系列,可謂是狗尾續貂。
對於我個人來說,我是追過《大秦賦》的。不得不說,《大秦賦》剛開始給人的感覺確實非常的好,無論是演員還是道具,都像是一部精品劇。《大秦賦》有些場景完全可以作為歷史紀錄片。
不過自從秦異人去世以後,中間很大一部分特別讓人無語,不過我當時並沒有放棄,因為我就想知道嫪毐啥時候被殺,畢竟拖了太久太久,而且劇情極為離譜。無論是秦始皇、還是呂不韋、亦或是趙姬、嫪毐,在嫪毐造反這部分內容上,他們的行為完全無法理解。更為可氣的是,這部分內容佔據了很長時間,因此有人把《大秦賦》叫做《趙姬傳》或者是《嫪毐傳奇》。
實際上《大秦賦》和年初的歷史劇《大明風華》很像,道具服裝很用心,演員陣容也比較好,也是高開低走。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觀眾不是傻子,如果要拍言情劇就好好拍言情劇,不要這樣混在一起,兩邊的觀眾都不滿意。如果《大明風華》沒有後面一部分內容,前四十集絕對是上乘之作。無論是王學圻的永樂大帝,還是梁冠華的太子爺,俞灝明的漢王爺,都演得非常好。
《大秦賦》實際上就是這個問題。表面上是《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尾之所,對標的應該是歷史正劇,畢竟秦始皇統一六國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講。
結果呢?著墨最多的居然是趙姬和嫪毐,哪怕是以宮鬥劇為標準,《大秦賦》也是不合格,畢竟情節過於簡單,人物臉譜化非常嚴重,很多人物的行為完全是莫名其妙。
《大秦賦》有78集,完全可以拍攝得大氣磅礴,如同美劇《權力的遊戲》。以秦始皇為代表的秦國為主軸,講述六國之間的紛爭。
另外《大秦賦》還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主角光環太強。秦始皇統一六國的確是豐功偉績,但是當時的六國並不是如此愚蠢,仿佛都是一群智障。無論是秦始皇,還是呂不韋、李斯,總是以統一天下來說事情,但是沒有告訴觀眾,為什麼要統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