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影展2018夏「類人簡史」片單公布

2021-03-03 VCD影促會

四季影展「類人簡史」將於本月底開幕,圍繞類人AI這一主題,VCD影促會將為大家呈現九部長片和八部短片。放映影片中即有影史經典,如《大都會》、《阿爾法城》、《西部世界》等,也有陸揚、尤裡·安卡拉尼等中外優秀藝術家的影像作品。其中,《鐵男》是首次在中國大陸放映;《阿爾法圍棋》被選入2018上海國際電影節紀錄片單元,將在今夏首次在中國登上大屏幕;法斯賓德的《世界旦夕之間》由於版權原因,在過去的十幾年間只在紐約、巴黎和上海影院放映過,此次在北京公開放映,機會實屬珍貴。第一場放映將於下周開始,現已開放季度會員特價預售,歡迎進入微店。

四季影展2018夏「類人簡史」

影片及導演介紹

▲ 《阿爾法城》海報,版權歸Tamasa Distribution所有

阿爾法城 

Alphaville, a Strange Adventure of Lemmy Caution 1965 / French English / Chinese and English subtitles / 99 min

阿爾法是一座未來城市,這裡的一切都必須遵循一臺名為「阿爾法60」超級計算機的統治「邏輯」,違反者會被槍決。就像《1984》的故事裡的老大哥一樣,巨大的AI系統抹殺了一切人性的需求,生活在其中的人雖然享受著安全,卻與行屍走肉無異。作為新浪潮最重要的導演,戈達爾用低科技的方式完成了這部關於未來世界的科幻電影。沒有任何特效和布景,其獨特的敘事手法以及深刻的反諷已經使本片在同類的反烏託邦電影中熠熠閃耀。

讓·呂克·戈達爾

Jean-Luc Godard

戈達爾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導演之一。1959年,戈達爾拍出了長片處女作《精疲力盡》,成為新浪潮開山之作,其中充滿開創性的跳切手法打破了傳統電影語法。特呂弗說:「電影分為戈達爾之前和戈達爾之後」 。戈達爾反對好萊塢傳統敘事,以其充滿實驗性的拍攝手法和敘事風格不斷探索著影像和語言的邊界。2018年,他的新作《影像之書》入圍坎城並獲特別金棕櫚獎。

▲ 《阿爾法圍棋》海報,版權歸Time-In-Portrait Entertainment所有

阿爾法圍棋 

AlphaGo 2017 / English Korean / Chinese and English subtitles / 90 min

2016年3月9日,萬眾矚目的人機對弈在AlphaGo和世界冠軍、職業九段棋手李世石之間展開,最終AlphaGo四比一完勝。2017年,Alphago的升級版又戰勝了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國棋手柯潔並正式被中圍協正式授予職業及九段稱號,至此,具有自我學習能力的人工智慧在圍棋領域徹底打敗人類,於此同時人們對於人工智慧的擔心也日漸強烈。會看這部拍攝於2017年的紀錄片,它不僅僅全方位的展示了這場歷史性的大戰,同時也揭示了人類思維的工作方式和人工智慧未來的工作方式。

格雷格·科斯

Greg Kohs

格雷格·科斯是一位美國導演,編劇和製片人。近年來,他的作品多為紀錄片。格雷格·科斯2015年作品《偉大的孤獨》獲西雅圖影展最佳紀錄片。2017年,他所拍攝的紀錄片《阿爾法圍棋》獲華沙電影節最佳紀錄片,影片中披露了許多AlphaGo團隊的內部畫面。科斯對堅持自己追求的對象有著巨大的熱情,並通過真誠而驚人的影像來敘述這些故事。

▲ 《大都會》海報,版權歸MURNAU STIFTUNG所有

大都會

Metropolis 1927 / Silent / English intertitles / Chinese subtitles / 145 min

《大都會》是德國電影導演弗裡茨·朗導演所拍攝的一部經典表現主義電影,也是歷史上造價最為昂貴的無聲電影。在科幻電影史上,它具有裡程碑的地位,其奠定的若干母題、經典場面被日後若干影片反覆使用。其2001年的修復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世界文獻遺產,終極修復版於2010年2月在柏林首映。 影片以科技極為發達的未來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的鬥爭故事。


弗裡茨·朗

Fritz Lang

弗裡茨·朗是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的代表人物。作為一戰後的一代,弗裡茨·朗與同代藝術家處於反思人類行為的思潮下,他善於以象徵和隱喻的手法對人性的複雜進行揭示與剖析。1927年,弗裡茨·朗拍攝了在科幻電影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都會》,影片風格怪異獨特,視覺意象超前,是歷史上造價最為昂貴的無聲電影。弗裡茨·朗對其作品中聲音、畫面以及主題的處理對後世黑色電影有著深遠影響。

▲ 《達·文西》海報,版權歸藝術家所有

達·文西

Da Vinci 2012 / no dialogues / 25 min

《達·文西》講述了一個手術機器人,在外科醫生遠程指導下,使用其機械手臂執行手術的過程。影片從內到外精確捕捉了手術過程,表現了機器人舞蹈般的動作,這一場景並沒有剝奪人性,而是展示了人類的智慧。影片反映了尤裡·安卡拉尼的影像特點——紀錄片影像風格,對話的缺失,以及對姿態的關注。尤裡·安卡拉尼通過這一影片系列,探討了人與機器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

▲ 《深海站臺》海報,版權歸藝術家所有

深海站臺 

Platform Moon 2011 / Italian / Chinese and English subtitles / 26 min

在這部影片中,尤裡·安卡拉尼拍攝了深水潛水員的日常生活。在三周的工作時間裡,這六位潛水員停留於海底的潛水艇中,往返於Luna平臺上的加壓艙與海底。尤裡·安卡拉尼與潛水員共度了三天,並細緻地記錄下了他們的活動。

▲ 《指揮官》海報,版權歸藝術家所有

指揮官

The Chief 2010 / no dialogues / 15 min

義大利貝多伊山區,如科幻場景般的露天採石場,一名赤裸上身的男子調度著機器將雪白巨石移除,他的動作和表情緩慢而堅定,如同一名莊嚴、嫻熟的樂隊指揮,在此,人與機器及自然間的互動關係得到了優雅的表達。

尤裡·安卡拉尼

Yuri Ancarani

尤裡·安卡拉尼是一位視覺藝術家和電影製作人。他在米蘭新美術學院教授影像藝術。他的作品曾在眾多電影節,藝術展和博物館中展出。他的作品曾在眾多電影節,藝術展和博物館中展出,並獲新地平線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他的影片包含了紀錄片與當代藝術的元素,並探索了日常生活中不可見的領域。尤裡·安卡拉尼的作品並不拘泥於類型和內容,影像常常與多種藝術形式相融,如電影、音樂、建築等。

▲ 截幀《獨木舟》,單頻道標清影像,5'20'',版權歸藝術家所有

獨木舟

Kajak 2000 / no dialogues / 5min 20sec

獨木舟是羅曼·西格納許多影像和雕塑作品中反覆出現的元素,且從未在水中漂浮,而往往是在懸掛、擱置、損壞等等非正常的被動狀態。這源自於他對一位已故老友的紀念。在2000年拍攝的這部影像作品中,藝術家乘坐在被車拖動的獨木舟裡,在鄉間小路上顛簸著前行。奇妙的是,突然入鏡的一旁悠閒的牛群竟然追隨著他奔走起來。這一時刻的偶發性與「獨木舟」系列的輕微悲情、及他作品當中的自然能量完美結合。

▲ 截幀來自《枯草熱》,單頻道標清影像,2'30'',版權歸藝術家所有

枯草熱 

Heufieber 2006 / no dialogues / 2min 30sec

《枯草熱》再次呈現了藝術家許多拍攝於室內空間的作品的慣性:房間的內部,所發生的混亂莽然衝擊著白盒子的規整性——地板上的洞中不斷飛出乾草,藝術家坐在單人沙發上頭戴口罩,試圖閱讀。

▲ 截幀來自《點》,單頻道標清影像,1'40'',版權歸藝術家所有

點 

Punkt 2006 / no dialogues / 1min 40sec

藝術家在植物的環繞中靜靜等待。突然的一聲爆破,讓他在空白的畫布上點下了一筆。顏料和畫布是藝術的載體,而藝術則是自然環境中的偶然、混亂之美的載體。這似乎可以看作一次對羅曼·西格納作為藝術家的創作方式和工作哲學的絕妙比喻。

羅曼·西格納

Roman Signer

羅曼·西格納,瑞士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家之一,自1987年參加卡塞爾文獻展以時間雕塑的概念為人所熟知。雖然使用影像作為載體,羅曼的生活基本與世隔絕,工作方式也極為樸素。他的作品充滿了機智的快速反應和不可抗拒的幽默感,但同時深刻地反應了藝術家對於人的存在,外部世界之荒誕,以及他們之間關係的深入思考。2014年,羅曼的作品曾經在中國進行過巡迴展出。

▲ 《攻殼機動隊》海報,版權歸KÔDANSHA所有

Ghost In The Shell Movie(1995 年版)1995 Shirow Masamune/KODANSHA·BANDAI VISUAL·MANGA ENTERTAI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Short ver: 1995,S/K,B,M

攻殼機動隊 

Ghost in the Shell 1995 / Japanese / Chinese and English subtitles / 83 min

「攻殼機動隊」意為裝甲機械防暴警察。故事設定在2029年,日本城市「新港市」:人類社會在高度的科技化和仍滯後的都市建築中,呈現出某種宛如靈肉二元對立的割裂。由義體化女警,草薙素子帶領的公安九課正在執行著秘密任務。隨著犯罪事件不斷複雜化,素子逐漸開始對意識、何為人的存在、正義等哲學問題產生疑問。這部上承《銀翼殺手》,下啟《黑客帝國》《新世紀福音戰士》等多部後續經典的電影,從劇本到設定、作畫到配樂都標誌著日本科幻題材,尤其是賽博題材影像作品的裡程碑。


押井守

Mamoru Oshii

押井守生於1951年,是日本著名動漫導演,代表作有《福星小子》、《機動警察》、《攻殼機動隊》等。押井守風格陰沉,擅長從實物的現實角度和陰暗面探討人性和世界的深層本質。他的影片通常採用懸疑、科幻的形式,通過人物的深思來表達自身的哲學觀點。押井守相信作品的教育作用,認為沒有哲學思考的動畫只是商品。

▲ 《泥人哥連出世記》海報,版權歸MURNAU STIFTUNG所有

泥人哥連出世記

The Golem 1920 / Silent / Chinese and English subtitles / 91 min

從古代開始,人類對於創造類人的智慧生命的探索就沒有停止過。由《科學怪人》開始,這類經典形象開始大量出現在文學和影視作品當中,泥人哥連就是電影中該類作品的最初嘗試。1915年的初版業已失散,如今能看到的最早版本即1920年這部翻拍版。影片運用光線烘託氛圍的手法影響了後來大量德國表現主義電影。而電影中對於人造神,神造人,人性,科技等問題的探討至今都是該類科幻電影的主題。巧合的是該片預言了20世紀猶太人大滅絕的災難,同年納粹黨成立。


卡爾·伯澤

Carl Boese

生於1887年,德國導演,在1917年到1957年期間拍攝了158部影片。卡爾·伯澤很好地適應了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時代的轉變,並於1926年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

保羅·威格納

Paul Wegener

保羅·威格納是德國演員,編劇,導演。出生於1874年,32歲時加入萊因哈特的劇團,從事舞臺劇表演多年。後來進入電影領域,1915年,他和亨利克·加侖一同將猶太傳說《泥人哥連》搬上銀幕,可惜只有4分鐘殘片傳世。1920年的重拍版《泥人哥連出世記》集中體現了德國表現主義藝術的特點。具有表現力地運用燈光效果的方法,最終發展為所有德國電影形式表現的一大特徵。

▲ 《世界旦夕之間》海報,版權歸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Foundation所有

世界旦夕之間

World on a Wire 1973 / German English / Chinese and English subtitles / 212 min

《世界旦夕之間》是德國著名導演法斯賓德斯少有的科幻題材電影,改編自伽洛耶出版於1964年的長篇小說《三重模擬》(Simulacron-3)。影片講述了人類為了預測社會危機而創造了一個數字模擬世界,而這一世界中的數字模擬人在得知真相後希望能穿越到上層世界的故事。影片的精彩之處在於,當主人公不斷深入了解兩個世界之間的關係,才發現自己所處的也非真實世界。這一多重世界的構造被後來大量的好萊塢電影所借鑑,其中包括知名的《駭客帝國》系列影片,《盜夢空間》等等。法斯賓德異常冰冷的敘事手法,對精神層面的深入探討都使本片大大區別於其他科幻片,成為該類電影中中一個無可取代的經典符號。


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是德國新電影運動代表人物,他是一位非常高產的作者導演,14年的拍片生涯總共執導過41部電影。1969年,法斯賓德的處女作《愛比死更冷》獲邀參加柏林影展。他熱衷於舞臺劇與間離效果的藝術風格,以冰冷殘酷的視角審視社會現實。法斯賓德相信電影的教育作用,通過影像,他不斷批判社會對弱勢群體,尤其是同性戀群體的壓迫。

▲ 《鐵男1:金屬獸》海報,版權歸導演與Gold View Production所有

鐵男1:金屬獸

Tetsuo 1989 / Japanese / Chinese and English subtitles / 62 min

拍攝於1989年的《鐵男》是日本異色導演冢本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這部由他一人同時擔任製作、導演、編劇、表演、攝影、燈光、剪輯、美術的影片使他成為了日本電影史上一朵不可繞過的奇葩,在這部影片中,導演不僅以具有機械感的超快畫面和聲音給觀眾以強烈的壓迫感,還創造了一種獨特的鏡頭美學。對於觀眾來說,這部電影是極有挑戰性的,無論是異化的鐵男身上生出的異體金屬還是不斷晃動的鏡頭都會讓人產生出生理上的噁心。但如能堅持住,你能發現這同時也是一部嚴肅而迷人的作品,對於人類異化的憂慮隨著黑白的喧囂影像不斷膨脹,穿破次元,直抵觀眾。


冢本晉也

Shinya Tsukamoto

冢本晉也是當今日本最有影響力的導演之一,往往身兼演員、導演、剪輯、編劇等職,其作品以血腥、暴力的個人風格著稱。1989年,首次拍攝影院電影《鐵男》,影像風格怪誕而深沉,強烈的實驗風格震撼了海內外眾多的影迷、評論家。冢本晉也的風格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工業搖滾的影響,他的影片充滿對工業社會的隱喻,以一種極端的方式對社會、人類與機器作出思考。

▲ 《我現在的主人02 》截幀,版權歸藝術家及楊畫廊所有

我現在的主人02

My Current Master 02 2012-2016 / Mandarin / English Subtitles / 10min 41sec

《我現在的主人02》是林科為一張來自網絡的圖片所製作的「自述」——它一邊「穿行」在不同維度的虛擬空間,一邊透過電腦的語音功能講述了自己的來處、誕生/重生、存在。通過一段被賦予的擬人敘事,毫無實體的圖像以另一種形式達到了「類人」的姿態。在這一作品中,可看到藝術家一貫的乍看之下頗為枯燥的桌面操作,以及其中暗藏的、來自極度個人化感受和虛擬空間觀的微妙冷趣味。


林科

Lin Ke

2008年本科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新媒體系,從2010年開始, 林科投身於計算機時代的行為藝術之中。他主要的作品形式為裝置、圖像、聲音、文字、視頻和電腦繪畫。在他的作品中,語言從基本的交流功能中得以解放而獲得詩性。林科的作品則呈現了軟體用戶圖像界面的愉悅,他贏得了2014年OCAT-皮埃爾·于貝爾獎與2015第九屆AAC藝術中國年度青年藝術家大獎。

▲ 《西部世界》海報,版權歸Park Circus Group所有

西部世界

Westworld 1973 / English / Chinese and English subtitles / 88 min

《西部世界》是美國「科幻驚悚小說之父」麥可·克萊頓的導演處女作,由其同名小說改編而成。影片於1973年上映,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本片描述了未來的一個度假勝地「西部世界」,在這個世界裡,遊客可以對機器人為所欲為,實現各類幻想。突然有一天後臺失去了對機器人的控制,由此引發了一場災難。影片的模式影響了大量科幻片,比如《侏羅紀公園》和《終結者》。本片改編而成的同名電視劇由HBO於2016年推出,並迅速掀起一股"西部世界"熱。


麥可·克萊頓

Michael Crichton

麥可·克萊頓被稱為「科技驚悚小說之父」,是美國著名暢銷書作家。他的暢銷書幾乎本本被好萊塢搬上銀幕,在全世界擁有億萬忠實讀者和影迷。麥可·克萊頓同樣是一位優秀的電影編劇和導演,於1973年執導第一部長篇作品《西部世界》,並獲得巨大成功。1993年,他的作品《侏羅紀公園》被好萊塢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搬上銀幕。麥可·克萊頓的作品往往涉及醫學、生物學、人類學等領域,充分反映了其早期科學背景。

▲ 《銀翼殺手》海報,版權歸Park Circus Group所有

銀翼殺手

Blade Runner 1982 / English German Cantonese Japanese Hungarian Arabic / Chinese and English subtitles / 117 min

《銀翼殺手》改編自Philip K. Dick寫於1968年的小說《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影片背景被設置在不遠的未來,人類決定全面毀滅曾經被當作工具使用,但已經具備思想,可能會對人類造成威脅的複製人。作為獵人的男主開始了一場場獵殺,然而在這一過程中他卻愛上複製人女主,從而對自身和人類的命運產生了反思。多年後的導演剪輯版中,男主更是在片尾認識到了自己也是複製人的現實。故事結構雖然老套,然而導演充滿美學的場景設置,緩慢的影片節奏,以及對於人類和類人關係的探討使得這一電影蒙上了一層神秘而憂傷的色彩,成為了同類影片中難以超越的經典。


雷德利·斯科特

Ridley Scott

雷德利·斯科特是英國著名電影導演,以風格多變、題材廣泛著稱。他的視覺風格別具一格,兼顧商業性與藝術性。1977年,雷德利·斯科特憑處女作《決鬥的人》入圍坎城主競賽。此後的《異形》和《銀翼殺手》均成為科幻經典,後者在2017年推出續集。他的影片往往構圖宏大,視覺畫面層次豐富,充滿細節與真實感。2018年英國電影學院授予其終身成就獎。

▲ 《子宮戰士》截幀,版權歸藝術家及Asia Artists Rights Management所有

子宮戰士

Uterusman 2013 / Mandarin / Chinese and English subtitles / 11min 20sec

《子宮戰士》是一部半開源作品,在其中藝術家陸揚創造了一位無性戰士的角色,其造型的靈感來源於女性子宮的形狀,和人類張開雙臂、雙腿併攏站立的形象十分相似。在3D動畫中我們看到這名戰士身披鎧甲,展示著自己擁有的一系列與生物遺傳功能相關的「超必殺」技能:比如用經血當能量,拿衛生巾當滑板,甚至甩著剛出生的小孩當流星錘使。這部強烈圍繞女性生理和賦權的影片關乎女權,同時又更進一步地通過其引用日本動畫範式、以及科學與藝術的融合,揭露更深層的人類危機感:繁衍迷思、基因工程、性別認同等。本片是藝術家又一部挑戰社會偏見與「常識」的犀利之作。

陸揚

Lu Yang

陸揚出生於中國上海,2010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新媒體系碩士學位。陸揚在新媒體藝術和生物藝術領域中備受矚目。陸揚在作品中使用多種媒介, 包括影像、裝置、動畫、攝影和在線遊戲等,探索生命的本質及生命的存在。在陸揚的藝術實踐中,生物學、神經學、醫學、宗教等不同領域的元素彼此交融重組,形成了獨特的美學體系。

排片表及開票時間敬請期待後續推送。
 

國際影像文化促進會

World Organization Of Video Culture Development

國際影像文化促進會(簡稱:VCD影促會)於2017年夏天在北京正式成立。作為一個非營利機構,它致力於搭建一個觀影、學習和交流的平臺,向公眾普及和推廣藝術影像。一方面,VCD影促會以舉辦影像資料展、文獻展、講座和學術研討會等方式為更多人提供影像藝術教育;另一方面,它也通過自身平臺挖掘更多優秀的影像藝術作品,在為其提供放映機會的同時助力青年影像藝術家持續創作。

四季影展

Lumen Quarterly

作為VCD影促會的主要落地項目,四季影展立足於長期穩定地為觀眾展映高質量的藝術影像作品,並通過主題論壇,講座,文獻梳理等方式優化觀眾的觀影體驗。有別於其他影展,四季影展更加看重個人經驗在文化有機體中的作用,並試圖由此出發,以最開放的態度,將藝術電影、實驗影片、短片、動畫,影像藝術等多種類的影像作品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為此,影展以我們所熟悉的春、夏、秋、冬為時間軸展開,每三個月邀請一位藝術家或文化人士擔任策展,按主題挑選影片,長期不間斷地進行展映。通過這種穿插比照式的放映方式,VCD影促會希望能夠開放性地引起話題,使觀眾以更開闊的視野對包括電影及更多形式在內的動態影像本身產生更直觀感性的認識。

我們的二維碼都這麼炫酷了,真的不來掃一下試試!

相關焦點

  • 9.7-9.9觀影指南丨四季影展丨2018夏丨「類人簡史」
    VCD影促會四季影展2018夏「類人簡史」本周觀影指南20:
  • 四季影展2018夏「類人簡史」| 日本單元
    2018年6月,VCD影促會(國際影像文化促進會,以下簡稱VCD影促會)迎來四季影展第三屆2018夏「類人簡史」主題展。圍繞類人AI這一主題,VCD將在北京法國文化中心,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攝影筆等場地放映國內外共計19部藝術影像經典,舉辦超過10場沙龍、講座、論壇活動。
  • 四季影展2018秋策展人及主題公布|及時饗宴
    隨著夏日的離去,VCD「類人簡史」的活動還剩下最後一場《阿基拉》特映。這也意味著四季影展2018秋即將與各位觀眾見面。
  • FIRST青年影展公布「西寧鏡像」展映單元片單
    FIRST青年影展公布「西寧鏡像」展映單元片單 而對於FIRST影展來說,一個專注於推廣青年導演處女作和早期作品的電影展,雖然少有這樣闊氣的主題展映單元,但獨具魅力和人情味的策展意識所催生的主題展映單元,都讓7月西寧電影節帶著迷人的氣質。    今年,第十屆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將於7月21日至30日在青海西寧舉行。在陸續公布了競賽單元片單之後,影展組委會今日發布了首個策展單元,即「西寧鏡像」單元。
  • 8.24 觀影指南丨四季影展丨2018夏丨「類人簡史」
    ▲ 截幀來自《枯草熱》,單頻道標清影像,2'30'',©Roman Signer枯草熱 Heufieber 2006 / no dialogues / 2min
  • 柏林影展公布片單 周迅新片入圍
    東方網1月20日消息:柏林影展官方網站於18日公布51屆柏林影展競賽片單,24部劇情長片與11部短片將競逐柏林影展的最高榮譽金熊獎。今年入圍了兩部華語片《愛你愛我》與《十七歲的單車》都是焦雄屏監製的「三城記」系列影片。
  • VCD 影促會 x 攝影筆 | 四季影展2018 夏:類人簡史
  • 金馬影展首批片單出爐 "老炮兒""山河故人"在列
    賈樟柯《山河故人》1905電影網訊 2015金馬影展預計11月5日開幕,8月12日率先公布13部揚威坎城、柏林、威尼斯、聖丹斯四大國際影展的夢幻片單。即將登場的威尼斯影展,也有三部作品會在金馬曝光。包括金獅、金馬得主蔡明亮真摯赤裸的懺情錄《那日下午》、榮膺威尼斯閉幕片的管虎新作《老炮兒》,以及名導阿託姆·伊戈揚提名金獅獎的《記住》。其他精彩主題與片單也將陸續公布。金馬影展首批片單
  • 金雞國際影展片單公布 多部影片在中國內地首映
    1905電影網訊11月16日,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金雞國際影展片單正式公布。金雞國際影展將於11月17日在線上開票,11月18日至28日將開啟觀影之旅。從參加影展的影片類型來看,有埃及的懸疑片《藍象:黑暗細語》,日本的愛情片《在街上》,希臘的傳記片《房間裡的成年人》,近年來在國際影壇上常有斬獲的伊朗導演此次也帶來了《窗外的遠洋》參加影展。
  • 金馬影展強片如林 國際三大影展新片入列
    2016金馬影展強一個多月前就已公布多部在坎城影展得獎及參賽作品,昨日(10月7日)再公布11部席捲柏林、坎城、威尼斯三大影展的夢幻新片。柏林影展部分,包括曾以《三不管地帶》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丹尼斯塔諾維奇的《歡迎光臨塞拉耶佛大飯店》(Death in Sarajevo),再次展現他精妙的敘事手法與場面調度,引領觀眾直擊腥紅歷史與媒體政治交鋒的荒誕,不僅獲得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影評人費比西獎, 也將二度代表角逐奧斯卡。
  • 北京國際電影節2020片單 在線影展將播放32部影片附名單
    北京國際電影節2020片單 在線影展將播放32部影片附名單  4月29日,北京國際電影節在線春節影展正式公布展映片單及單元海報。本次影展將於5月1日-5月5日在線上舉行,陳凱歌、佟大為、譚卓將擔任特邀策展人。  據了解,此次影展將分成五大展映單元,分別為浪潮上岸、熱帶季風、女性瞬間、光影書寫和音浪狂想,共播映32部優質影片。
  • 柏林影展曝第二波片單 主競賽單元華語片零入圍
    繼2015年12月4日和11日,兩次公布入圍片單之後,2016年1月11日,第66屆柏林電影節再次公布了9部入圍主競賽的電影。目前為止,公布出來的15部電影,一共包括了15個國家:波赫、加拿大、丹麥、法國、德國、伊朗、義大利、荷蘭、非禮賓、波蘭、葡萄牙、新加坡、瑞典、英國以及美國。和上次一樣,華語片入圍的數量依舊是零。
  • 【奇幻短片哪裡看】2018野草莓奇幻影展短片展映片單+徵片公告
    從2013年起,他導演了20餘部音樂片和短片。目前正在籌備其長片作品和紀錄片。👇推薦語:導演出色的節奏把控會讓人誤以為短片是一鏡到底。在某個夜晚,馬拉德和妻子被人襲擊,之後馬拉德踏上了復仇之路,他也因此被捲入了無法脫身的漩渦。
  • 近期資訊 | 新京報評「00後」演員演技;《二十二》導演捐款千萬;金馬影展再曝展映片單
    近日製片人確認,影片仍由此前公布的大衛·芬奇執導,布拉德·皮特回歸主演。影片預計於2019年6月開拍。金馬影展再曝展映片單亞洲強片來勢洶洶10月09日消息,金馬影展再曝展映片單,亞洲強片來勢洶洶。備受矚目的《人面魚:紅衣小女孩外傳》以及金馬獎得主馬英力的新作《夢的背後》都將在金馬影展舉行世界首映,後者記錄了婁燁《風中有朵雨做的雲》製作過程。
  • 2020金紅棉影展今日開票,紀錄片大師懷斯曼領銜片單重磅來襲
    2020年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金紅棉影展」今日正式開票。據悉,今年的「金紅棉影展」將於12月12日至20日在百麗宮影城天環店、百麗宮影城IGC店、深圳百老匯影城、佛山百老匯影城、廣州中都影城克洛維店、豆園DOC.park等場所進行。
  • 上海| 2020香港主題影展上海站片單及排片公布
    第九屆香港影展的主題為:鬼馬狂想·笑滿香江。今年共設有五個單元,分別為「許氏兄弟·鬼馬傳奇」、「雙峰對壘·群星賀歲」、「打到嗨·笑到癲」、「無釐頭·新巔峰」以及「致敬經典·前笑後繼」,共展映14部香港經典喜劇。而作為巡展中的重要一站,今年上海站將會為觀眾們奉上其中9部影片。
  • 第77屆威尼斯影展首批片單公布,賈樟柯監製新片入圍
    剛剛在傍晚,第7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在線公布了今年的片單陣容由賈樟柯監製、王晶導演的《不止不休》入圍地平線單元,是今年唯一一部入圍競賽單元的華語片。而「大魔王」凱特·布蘭切特將擔任今年評審團主席,她也是2018年坎城電影節主席。
  • 第27屆臺灣國際女性影展紀錄片片單
    第27屆臺灣國際女性影展紀錄片片單整理:龍天音、Sunny、米拉檬編輯:張勞動臺灣女性影像學會成立於2000年,為一非營利組織(前身為臺北市女性影像學會),該學會自1993年即創辦「Women Make Waves臺灣國際女性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