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我軍缺衣少食,為何卻很少穿繳獲的日本軍大衣?不浪費嗎

2020-12-28 陣匠

日本作為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海上鄰國,曾在上個世紀對我國發起了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在二戰爆發之前,日本就憑藉著《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不平等條約中獲得的巨額戰爭賠款,積累了大量發展資本,其進行的明治維新西化改革,也讓日本成功躋身當時的資本主義強國。

為了轉移國內矛盾,深受軍國主義思想影響的日本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苦難。因為此時的中國還處在極度混亂的狀態中,而且還是一個農業大國,在工業、經濟、軍事等方面都遠遠落後於日本,所以我國抗日軍隊一度處於劣勢中。

正如古人所說的那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了避免被亡國滅種,無數中華兒女拿起武器奮起抵抗,在處於劣勢的情況下,把日軍拖入了持久戰中。東三省的淪陷,讓中國的抗日戰爭進行得尤其艱難,缺乏武器裝備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但缺衣少食也是我國抗日軍隊的常態,尤其是在敵佔區。

因為日軍實施了三光政策,所以戰士們和當地百姓常常只能吃樹葉,這種情況下,在戰爭中繳獲的日軍物資就十分珍貴,其中就包含了大量防寒保暖的日軍大衣,只是讓人不解的是,很少看到我軍戰士穿日軍大衣,這是為何呢?不穿不會浪費嗎?

因為物資短缺,為了打破這一困境,按照規定,在戰爭中繳獲的日軍物資都必須上交,以便軍隊進行合理統一的配置。不過隨著戰場形勢不斷惡化,很多物資還沒來得及分發,日軍就已經打過來了。本著「焦土作戰」的原則,戰士們只得將這些物資燒掉,十分可惜。

所以後來部分隊伍便會自行分配物資,只是黃大衣依舊不常見,在戰場上,抗日戰士若是穿著日軍大衣作戰,很容易被誤認成敵軍。此外,那時的國人對日軍都充滿了憎恨,自然也不願意身著日軍衣物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軍後勤便會對這些衣服進行拆分,再用其原材料製成我軍軍服,這也是我軍對繳獲的日軍大衣的處理方式之一。在當時那樣物資匱乏的處境下,我軍自然不會浪費任何物資,這一點可以放心。

除了武器裝備之外,糧食、衣服等軍需物資也尤其重要,如今的中國已經一改昔日弱小局面,成為了世界第三軍事大國,在強軍道路上,我軍始終沒有放棄在後勤方面的建設,以為我軍戰士提供更好的物資支援。

我們都知道橫亙中國近代史的這場長達十四年的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在危急存亡時刻又一次頑強抵抗住外來侵略,完成絕地還擊的飽含血與淚的歷史。如果有一本書,它能以時間線記錄,並且每個時間線的關鍵節點都有圖片加以描述,是不是就更方便我們進行理解和記憶了?

《中國抗日戰爭全記錄(1931-1945)》,就採用了編年體的結構,把抗日戰爭中的無數細節進行綜合性的梳理與解讀,簡要而公正的反映戰爭實況。大量真實歷史照片穿插於書頁中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賦予讀者最為直觀的戰爭印象。作者對於照片的把關也可謂是精益求精,力求真實、清晰、全面。

《中國抗日戰爭全記錄(1931-1945)》可以說堪稱抗日戰爭書籍中性價比之王,不論是自己閱讀還是送朋友都非常不錯,感興趣的讀者夥伴可以點擊下方橫幅了解一下:

相關焦點

  • 抗戰時期,俘虜一名日軍,我軍能繳獲多少戰利品?
    在內戰停止之後,中國國軍和紅軍連起手來共同抗敵,從1931年到1945年期間,中國人民戰勝了日本侵略者,摘下了抗日戰爭勝利的果實。但是如果要問中國軍隊當時在抗日戰爭中有多卑微,大家切勿不要是在抗日神劇中去找答案。因為很多影視劇都是過分渲染中國民族意識有多強烈,而忽略了歷史本真的狀態。過分的把日本軍隊的實力渺小化了很多。
  • 我軍繳獲後幾乎沒人直接穿,除非萬不得已!
    而西方列強也在期間變得越來越強大,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強勢崛起了,不管在教育方面還是經濟上面都是遙遙領先!所以在踏上我們國土的時候也是早有準備的!那個時候日本已經實現工業化生產了,不管是在武器裝備上,還是在作戰武器等方面。比中國要好的多。
  • 軍大衣問世100多年,保暖耐用曾風靡全國,為何在07年被我軍淘汰
    誠然,這兩款衣服都曾在我國某一段時期風靡過。但相較於另一件長盛不衰的軍衣服,唐裝和中山裝還得靠邊站。這件長盛不衰的衣服便是軍大衣,在不少戰爭題材的國產影視劇裡,都能看到我軍在冬天基本人手一件軍大衣。顧名思義,這件衣服發明之初就是為部隊服務的。不過,由於其強大的保暖和遮風性能,也深受老百姓喜愛,很快在民間普及開來。
  • 八路軍繳獲的日軍大衣,為何不穿而是選擇燒掉?當年的教訓不能忘
    事實上,抗戰時期,我們的戰士所處的環境非常艱苦,他們食不裹腹,衣衫襤褸,在夏天還能度過這一段一段的日子,冬天卻身著單衣,很多人不是死在戰場上的,而是死在惡劣的天氣中。八路軍服裝顏色各異,他們無法大批量地獲得相同顏色的衣服,只有部分人能穿上正規的黃綠色,然而這黃綠色也在時光的打磨下,在日夜的摩擦下,變成了灰色。
  • 抗戰時能繳獲鬼子很多裝備嗎?實際上毛都沒有,神劇都是騙人的
    抗戰時能繳獲鬼子很多裝備嗎? 實際上毛都沒有,神劇都是騙人的近年來,隨著抗戰題材在大銀幕上越來越流行,越來越多的導演開始拍攝抗戰片。比如在很多影視劇中,都能看到八路軍擊退鬼子後繳獲大量武器裝備的情節。真的是這樣嗎?其實真實的戰場上連毛都沒有!在歷時14年的抗日戰爭中,我軍之所以打得如此艱苦,主要原因是雙方軍事裝備和武器的巨大差距。日本鬼子人均有一支三八大蓋,而我軍使用的還是落後的盒子炮。
  • 這不是拍抗戰劇,而是真實的歷史畫面
    1930年初南京政府與德國的軍事合作日趨火熱,隨後到抗戰爆發前進口M35鋼盔超過了30萬頂,而頭戴德式鋼盔也成為了中央軍在影視作品中的標準形象。紅軍時期,我軍曾繳獲過鋼盔,並裝備了一些精銳部/分隊。如長徵中的幹部團即是如此,每人一長一短兩支槍,還有繳獲的鋼盔,辨識度很高。
  • 抗日戰爭時,我軍繳獲一把都要激動半天
    日本原本和清政府一樣都處於閉關鎖國的狀態,但是在1853年時因為黑船事件日本被迫開放,這反而讓日本有機會經歷第二次工業革命,提升本國的軍工水平。有什麼優勢嗎?抗戰時,我軍繳獲一把都能開心激動半天。
  • 我軍抗戰時期的土地雷殺傷力有多大?
    不過在我軍的抗戰時期那時候我們就土地雷了,也就是地雷戰,主要是用來消耗蠶食日軍 ,殺傷日軍的有效力量,不過對於這種我們造的土地雷看法比較兩極分化。第一種情況是,認為當時我軍的土地雷殺傷力和當時的地雷是差不多的,雖然是我軍自己造的土地雷,沒有經過正規的檢驗訓練 ,但是踩上去依舊能給周圍的日軍已產生很大的傷害。
  • 抗戰時期打了勝仗,我軍都會撿裝備,為何閻錫山部要先撿地圖呢?
    抗戰時期打了勝仗,我軍都會撿裝備,為何閻錫山部要先撿地圖呢? 九一八事變發生了之後,我們的抗戰也就開始了,直到1945年,我們一直都在抵抗外來侵略者,但這場戰爭的殘酷,一開始誰都沒有想像到,很多軍閥為此出錢出力,小編今天給大家講的,就是其中一位軍閥,他就是山西王閻錫山。
  • 抗戰中真實的八路軍:沒有槍,沒有炮,真的只靠日寇給我們造嗎?
    在抗戰時期,面對當時如此強勁的日軍,我軍無論是在武器裝備質量上,還是數量上,都是屬於低下等的。 但是,在當時抗戰中有這麼一種寫照:八路軍沒有槍,沒有炮,這些日寇都可以給我們造。難道真的有這麼傳奇嗎?
  • 軍大衣曾深受我國百姓喜愛,幾乎家家都有,為何07年被我軍淘汰
    說起老式綠色的軍大衣,上了年紀的人基本都很熟悉了吧?在當年誰家還沒有兩件軍大衣呢? 不過年輕一代就見得很少了,只有在一些特定的場景才能看到,為什麼風靡一時的綠色軍大衣逐漸消失於大家的視野之內?它真的已經被淘汰了嗎?
  • 抗戰中女戰士穿絲襪、用駁殼槍衝鋒是真的嗎?老兵:別被電影騙了
    值得一提的是,14年抗戰期間,日本控制西方向我國出口軍火,但卻沒有禁止駁殼槍,這也是我國廣泛使用駁殼槍的原因之一。據了解,軍閥馮玉祥曾用駁殼槍裝備過一個手槍旅,每人配備兩把駁殼槍和一把大刀;抗日時期,不少中國搶手甚至佩戴有兩把以上的駁殼槍,由於駁殼槍被我國槍手廣泛使用,我國戰士也想出了一個不僅能夠解決槍口上跳,還能將它轉化成全自動速射的方法。
  • 「武士道精神」厲害嗎?日寇回憶:不怕切腹,就怕我軍的死纏爛打
    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尚未出現較大的裂痕前,八路軍每月可以從國府手中領取60萬元的軍費;新四軍每月可從國府手中領到25萬元津貼,這些都被我軍實打實用到了抗日對敵作戰中。   現在我軍經費全部都被停發,新四軍和八路軍的武器來源只能靠著戰士們從日寇的手中繳獲,以120師當時從日寇手裡繳獲的武器裝備來看,日寇儘管日薄西山,可裝備卻是遠遠甩出了我軍幾條街。
  • 「平安格勒戰役」,李雲龍真的需要「義大利炮」嗎?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沒有義大利炮,是不是李雲龍就打不了平安格勒戰役了?而抗戰戰場上的八路軍新四軍,真的那麼缺炮嗎?一、新四軍全軍只有一門炮?在《亮劍》影視劇裡,激動人心的開炮場面背後,其實是八路軍嚴重缺乏炮火支持。
  • 抗日戰爭時期,我軍為什麼又被稱為「八路軍」呢?你知道原因嗎?
    抗日戰爭時期,我軍為什麼又被稱為「八路軍」呢?你知道原因嗎?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的日本駐軍在沒有通知我國的情況下,擅自在我軍軍事駐地附近舉行演習,後謊稱失蹤了一名日本兵,準備擅闖我軍兵營進行搜查,被我方拒絕。
  • 老兵曾繳獲日本軍刀,日本掏出3千萬收購,老人:不賣
    抗日戰爭時期,冷兵器和熱兵器在那個時代都有使用。對於日本軍隊來說,他們深受武士精神的影響,所以才會佩戴日本軍刀。對他們來說,軍刀就是榮譽,尤其是皇帝賜予的軍刀,它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榮耀。然而,一位老兵曾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出高價購買,但仍被老人拒絕。
  • 抗戰時我軍一個團能夠打多少鬼子:事實很殘酷
    如今隨便打開一個電視臺,我們總會看到一部又一部的抗戰劇在大屏幕上播放。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壞事。千千萬萬為抗戰而犧牲的英雄們,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之中。有一段時間,這些當年奮戰在前線的將士們是得不到人們關注的。
  • 抗戰時期,我軍的邊區造手榴彈,幾十個手榴彈都炸不死人
    大家都知道我軍在抗戰時期物資是非常匱乏的,平均幾個人是分不到槍,連手榴彈都是高級貨,幾個人也分不到一個,但是不管怎麼樣,手榴彈就是手榴彈,畢竟也能殺傷敵人,如果你這樣想,那就錯了。當時我覺得邊區造手榴彈,運氣好的話,勉強可以炸死炸傷一個敵人,運氣不好的話,幾十個手榴彈在身邊爆炸,敵人可能一點兒事兒都沒有。
  • 抗戰時期,號稱日本武士刀剋星的中國大刀,真有那麼厲害嗎?
    各個戰士義無反顧地趕往日軍營地殺得日軍大驚失措,很多日本人更是在睡夢中人頭落地。一夜間,日軍營地裡多了上千餘屍體,讓我軍揚眉吐氣,消息更是讓全國轟動。這就是著名的戰役「喜峰口大捷」。日本人當時的不可一世和狂妄受到了打擊,此戰更是激起了人們抗日救國的熱情,後來日本武士刀是中國大刀的手下敗將的言論更是被後人大肆傳揚,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 抗戰時期,八路軍為何都會「綁腿」?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然而在最近看到的一部抗日神劇中,我們的人民軍隊卻穿上了光鮮亮麗的軍服,拿上了先進的武器,甚至還梳起了時髦的髮型!這些都可以忍,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劇中的軍人竟然沒有綁腿!這是非常嚴重的「穿幫」,在整個抗戰時期,「綁腿」都是我軍最耀眼的裝備之一!那「綁腿」究竟有何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