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和醜聞籠罩下的日本政壇,將迎來另一個「戰國時代」?

2020-12-24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沙青青】

2020年12月10日,日本單日新確診的新冠患者數量高達2828人,累計患者超過17萬人。日本醫師會中川會長在新聞發布會上坦言,日本全國醫療資源已經出現緊迫狀態。這個冬天,日本勢必要接受新一波兇猛疫情所帶來的煎熬。伴隨著的惡化的疫情,菅義偉內閣的支持率也「應聲而落」。

根據共同社12月6日發布的輿論調查結果,菅義偉內閣的支持率為50.3%,較上次11月調查時猛降12.7個百分點。9月菅義偉內閣成立之初,在日本主流媒體的輿論調查中,其支持率一度高達74%,平民出身、無派閥的背景以及「令和大叔」的知名度,似乎為其博得了「親民」的好名聲。當時自民黨內還傳出過「希望藉助菅政權初期的高人氣,提前解散眾議院而進行大選」的呼聲。11月初,永田町就有傳聞稱,安倍曾在與同派系議員聚餐時說:「如果我是首相的話,會在明年1月解散眾議院」。結果菅義偉內閣上臺僅僅兩個月後,支持率就開始一路下行,甚至成為了平成以來支持率下降最快的內閣之一。11月底,《日本經濟新聞》率先披露:鑑於疫情惡化與支持率的驟降,菅義偉基本放棄了在2021年1月提前解散眾議院的打算。

在安倍晉三的第二個任期間,其內閣支持率滑落至50%以下是在2016年4月,彼時已上臺執政三年多。與之相較,菅義偉內閣的支持率在前後三個月間,連新政權100天的「蜜月期」都還沒結束,就已經滑落至50%上下,無疑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連菅義偉自己也驚呼「令人震驚」。

從共同社此次民意調查的結果來看,受訪民眾對菅義偉的 不滿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對防疫決策不力的失望、二是對「賞櫻會」問題的不滿。在調查中,55.5%的受訪者對菅義偉政府防疫措施「不予好評」。受疫情和封城影響,日本2020年度第二季度實際GDP比上季度下降7.8%,換算成年率為下滑27.8%,降幅創二戰以來的最差紀錄。為挽救經濟,日本政府自夏天以來就發起了所謂「Go to」消費支援運動,希望通過發放旅遊、餐飲和消費補貼的方式來拉抬陷入萎靡的經濟。依照菅義偉在11月中旬的說法,有超過4000萬人次參與了「Go to」補貼活動。部分地區、場所也確實重現人潮,出現了熱門景點、餐飲場所人滿為患、甚至比疫情前還擁擠的狀況。但這與眼下愈演愈烈的日本新一輪疫情之間是否有因果聯繫?

11月28日,東京民眾觀光拍照。圖自美聯社

菅義偉堅持認為沒有直接證據能證明疫情蔓延與「Go to」補貼之間有關係,但日本醫療研究機構似乎已經給出了相反的答案。12月7日,東京大學等聯合團隊發布研究結果稱,與沒有利用政府旅遊支援項目「Go To Travel」的人相比,利用者中出現疑似感染新冠病毒症狀的概率要高2倍之多。同一天,菅義偉卻還在首相官邸舉行的內閣與自民黨的黨政協調會上高調宣示「無論如何都要克服新冠疫情,重振經濟」。直到本文截稿前,菅義偉依舊「頭鐵到底」,最新表態是否認暫停「Go To」政策。

12月11日,菅義偉表示不考慮暫停「Go To」補貼項目。

與此同時,現任官房長官、原厚勞相加藤勝信在記者會上繼續為「Go To Travel」項目背書:宣稱該項目產生了「5萬億日元的經濟效應和46萬人就業」的拉動效果。然而,直接面對疫情擴大困境的地方政府則無法坐視改補貼政策的繼續,包括東京、大阪、北海道在內的地區都先後喊停或部分喊停「Go to」項目。在輿論調查中,超過四分三人受訪者都認為當前應以防止感染擴大化最優先,而不是「拯救經濟」。自民黨選舉對策委員長山口泰明也承認:「這說明國民的不安感才是首要的因素」。

菅義偉對喊停「Go to」補貼項目倍感猶豫,甚至不惜冒著感染擴大的風險也要繼續,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堅持舉辦東京奧運的考慮。11月中旬,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剛造訪東京,信誓旦旦地表示將與日本政府一道堅持於明年舉辦奧運。但如果因為疫情惡化、經濟大幅衰退,進而導致奧運籌備工作再有反覆,後果不堪設想。

但眼下,東京奧運會似乎將從安倍政府留下的最大遺產,變成一顆等待隨時引爆的定時炸彈。如果說奧運會還是一顆未爆彈,那麼「賞櫻會」醜聞則可以說是一個已爆彈。

實際上,「賞櫻會」問題,並非最近才浮上水面。早在2019年底,圍繞「賞櫻會」的紛擾就已經成為媒體和政壇的關注焦點。今年兩三月,安倍政府還在對「封城」與否舉棋不定時,「賞櫻會」醜聞便有愈演愈烈之勢。例如2月19日,《讀賣新聞》《朝日新聞》《每日新聞》等大報的頭版頭條全都是前一日在野黨猛烈批判安倍晉三「賞櫻會」醜聞的新聞:在野黨指責安倍圍繞該醜聞的發言前後矛盾,甚至一度集體離席抗議。只不過由於此後疫情加劇,防疫議題衝淡了外界對「賞櫻會」醜聞的關注。

所謂「賞櫻會」是指每年4月以總理大臣名義在新宿御苑舉行的官方招待會,旨在邀請皇族、政府要員、地方首長、社會名流以及各類對社會有卓越貢獻者參加,相關費用由國家財政支出。然而,自2014年起,「賞櫻會」預算逐年猛增,至2019年甚至達到計劃預算的三倍之多。經費的劇增引起了在野黨和媒體的關注,結果被發現原本用來招待社會賢達的官辦「賞櫻會」,逐漸變成安倍個人招待選舉支持者的「私宴」。主辦費用年年增加,乃是因為邀請了大量自民黨及安倍本人的政治支持者參與,尤其以安倍後援會的成員居多。這批受邀者不僅不符合原本受邀者的標準,還涉及濫用稅金問題,因為激增的費用同樣由國家財政負擔。

除了涉嫌「公器私用」外,還牽扯到主辦方利益輸送弊案:有證據顯示安倍夫人的友人正是最近幾年「賞櫻會」的承辦企業。此外,媒體還發現安倍後援會的成員在參加「賞櫻會」前夜還會在東京的高級飯店舉辦大型聚會;而該聚會的人均花銷明顯超過安倍後援會成員所繳納的年費,被懷疑是安倍事務所甚至其本人埋單,以填補差額。

根據日本現行的選舉法規,此舉涉嫌賄選。12月3日,東京地方檢察廳特搜部決定以涉嫌違反《政治資金規正法》對安倍晉三的第一秘書立案偵查,並提出要對安倍本人進行問話。安倍本人則繼續沿用首相時代面對弊案醜聞的一貫戰術:「一問三不知」、試圖以「不知道」來矇混過關。在共同社的輿論調查中,超過70%的受訪者表示無法接受安倍這樣的辯解。立憲民主黨、日共等在野黨在國會質詢中,直接譴責其「說謊」,指出特搜部的調查已將安倍此前在國會答辯中的說法徹底推翻。

作為安倍路線的「繼承人」菅義偉,當然也很難在這場風波中置身事外。理由很簡單,當菅義偉還是安倍內閣官房長官的時候,曾在國會質詢和新聞發布會上多次為安倍辯護。值得玩味的是,菅義偉在發表上任政見時,曾將停辦「賞櫻會」直接列入政綱,頗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味道。

立憲民主黨掌門人枝野幸男在質詢時,就曾言辭激烈地質疑:「身為當時的官房長官,不能以『不清楚』就應付過去了」。而菅義偉的回答就顯得沒什麼底氣了,只是表示:當時是根據安倍首相確認的信息來進行答覆。在野黨當然不會放過這種似是而非的回答,認為「對於當時虛假答覆,現任首相同樣負有責任」。

根據日媒披露的消息,菅義偉身邊人士也對「外界越來越認為首相與安倍是一體的印象」而感到憂慮。在菅義偉正式當選自民黨總裁後,安倍晉三曾稱讚其是「最適合令和時代的新總裁」,呼籲「在新總裁的帶領下,戰勝新冠疫情」。但是,對於如今陷入救疫情還是救經濟、保政權還是保安倍困境的菅義偉來說,這句稱讚顯得尤為苦澀。

縱觀平成以來的日本政治史,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穩定的長期政權與紛亂頻仍的「戰國時代」交替出現。日本泡沫經濟破裂後,平成初年日本政壇曾長期陷入長期「迷走」的狀態,政府更替如家常便飯。自 1993 年至 1996 年間,日本先後出現了多達五任首相:宮澤喜一、細川護熙、羽田孜、村山富市與橋本龍太郎。自民黨完成了從 1955 年首次丟掉政權,到重新上臺執政的輪迴。

但此後,經歷了在任內去世的小淵惠三和口不擇言的森喜朗時期,直到2001年4月小泉純一郎擔任首相後,近十年的「戰國時代」才告一段落。而在小泉政權與第二次安倍政權之間的6年內,又產生了多達6位首相(包括2006年第一次上臺的安倍本人),自民黨再次完成了一次丟掉政權到重新執政的輪迴。

如今「意外接班」的菅義偉似乎正在快速褪去光彩,過渡政權的特徵愈來愈明顯。疫情、奧運、經濟以及政治弊案的任何一條,都足以動搖菅義偉的執政根基。在即將到來的2021年,我們未必等來遲到的奧運會,卻或許將迎來日本「走馬燈式」政權更迭的戰國時代。

相關焦點

  • 打破日本政壇走馬燈魔咒 安倍緣何能做"最長"首相?
    安倍在2006年時短暫擔任過首相,但僅僅一年後就由於身體原因以及一系列醜聞,被迫於2007年辭去首相一職。直到2012年安倍才東山再起,並連任至今。在安倍第二度出任首相前,日本政壇一直亂象紛呈,更換首相猶如走馬燈,一度出現了「六年換七相」的局面。
  • 幕府風雲——日本的戰國時代
    這種被稱為「上克下」的下級代替上級、分家篡奪主家、家臣消滅主家的現象在全國擴散。殘存的莊園制度、等級制度開始迅速崩壞,守護大名為了爭奪領土和人口相互發動戰爭,百年間政局紛亂、群雄割據。日本戰國一詞出自甲斐大名武田信玄(1521—1573)所制定的分國法「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條,其開頭就記著「天下戰國之上」。換言之,生處在被後人稱為戰國時代的人們,當時已有「如今是戰國之世」的認知了。
  • 天下布武 日本戰國時代
    根據一些資料顯示,日本戰國時期的自耕農要向大名交納的賦稅地租大約是其總產量的60%,差不多和中國沒有土地的佃農一樣。而日本的佃農當然更慘,其他時期稅率有不同,但是變化幅度不大。而中國封建社會除了收重稅二世而亡的秦代,其他時代農業稅不超過10%(十一稅)。當然特殊時期公國官府也會提前收很多年的賦稅造成民怨。
  • 武田信玄在日本戰國時代的地位
    還能從作者的講述中對日本戰國時代有個形象的了解。中國戰國時代,是在公元前二三百年的時候。而日本的戰國時期是從1467年到1603年,也就是中國大明朝憲宗成化年間到神宗萬曆年間。雖然晚了近兩千年,但兩個戰國確實非常相似,天子仍在,而諸侯並起,群雄割據,徵伐不休。日本戰國歷史精彩紛呈,幾可媲美中國的春秋戰國與三國時期。
  • 澎湃思想周報|疫情下的飢餓危機;「黑命攸關」與日本社會
    本期周報我們關注新冠疫情可能引發的全球飢餓危機,日本街頭的「黑命攸關」抗議以及安倍晉三首相在接連不斷的政壇醜聞面前的「痛感責任」。現在,它也將引發一場全球飢餓危機。在與貧窮和飢餓的鬥爭取得幾十年的進展之後,這一流行病造成的失業、供應鏈中斷和其他經濟混亂有可能將數百萬人從糧食安全推向糧食不安全,並走向徹底的飢餓。國際機構及其會員國必須採取果斷行動防止這種結果。否則,它們就有可能開啟一個代價高昂、混亂不堪、飢餓和貧困加劇的時代。新冠疫情以來,聯合國方面頻繁呼籲警惕大規模的飢餓危機。
  • 安倍再次闖下大禍,日本政壇「遮羞布」被扯下
    相信很多人對日本這個國家的印象,還停留在美國的「小弟」上。雖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承受了不少損失,但在美國的扶持下,經濟和軍事飛速發展,更成為了亞洲地區少見的發達國家。不過中日之間的矛盾,卻在這麼長的時間中,並沒有過於的緩和,反而因為日本執政人員的態度問題,有時還會變的更加緊張。之前安倍晉三在位期間,改善了對美對華關係,受到了不少人一致認可。不過在今年九月份的時候,安倍晉三卻因身體原因卸任了首相一職。
  • 日本戰國時代三美女和她們的人生傳奇
    日本的戰國時期是一個充滿魅力的時代。戰火紛飛,亂世出英雄的年代,不僅留下了那些英勇男人們的豐功偉績,也流傳下來了女人們悽美的傳奇。從室町時代的後半期到安土桃山時代被稱為戰國時代。當時武將們爭奪霸權,到處有戰火在蔓延。在這樣一個動亂的歷史年代中,因其貌美不僅使自己而且使所愛的人也陷入不幸的悲劇也時有發生。
  • 在日本札幌,我度過了疫情陰影籠罩下的假期
    雖然通過NHK的新聞和日本網友的推送也能感受到對疫情的擔憂,但到底和國內,尤其是武漢城內高度戒備、動輒攸關生死的緊張氛圍是不同的。以我所在的札幌為例,在國內的隔離政策和出國旅行禁令的多重影響下,曾經國內的觀光客扎堆的地方,比如各百貨店和藥妝店,現在已經鮮見他們的身影。不過日本人出於工作或購物等目的進行的人群聚集並未明顯減少。
  • 4年來最大政治醜聞,安倍將成為下一個「樸槿惠」?
    將日本作為惡人的中國和韓國要改弦更張!讓他們不要在歷史教材上教授謊言。安倍首相,加油!日本媒體對網友熱議話題報導比較消極,引得網民懷疑「有某種力量在發揮作用」。這也逼得安倍「發誓」👇「如果我和妻子(與森友學園買地)有關係,我將立即辭去首相和國會議員職務。」然而,打臉的速度是如此之快。
  • 日本戰國時代十大名將盤點:甲斐武田信玄名列第一,號稱「戰國第一...
    日本的歷史上也有一個類似於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時期,在日本的史籍中,這個時期也被稱為「戰國時代」。只不過,日本戰國時代的時間比中國戰國時代可晚多了,相當於中國的明朝中後期。這個戰國時代從公元1467年的「應仁之亂」開始,到1615年大阪之戰后豐臣氏被消滅為止,只存在了148年。而在這一時期,日本也出現了一些風雲人物。
  • 日本歷史日本戰國時代三美女和她們的人生傳奇
    日本的戰國時期是一個充滿魅力的時代。戰火紛飛,亂世出英雄的年代,不僅留下了那些英勇男人們的豐功偉績,也流傳下來了女人們悽美的傳奇。從室町時代的後半期到安土桃山時代被稱為戰國時代。當時武將們爭奪霸權,到處有戰火在蔓延。在這樣一個動亂的歷史年代中,因其貌美不僅使自己而且使所愛的人也陷入不幸的悲劇也時有發生。
  • 疫情過後,超級平價品牌將迎來下一個黃金十年-虎嗅網
    另一個,就是高性價比成衣店,最典型的就是優衣庫。可以說日本的泡沫經濟崩潰成就了優衣庫。優衣庫是日本「迷失的二十年」中罕有的逆勢爆發性成長的企業,其創辦人柳井正亦成為日本首富。那麼,在當下疫情危機加金融危機雙重暴擊,全球經濟衰退加劇的情勢下,還會有這樣逆襲的機會嗎?
  • 戰國vs幕末:最受日本人喜愛的時代調查 日本視角
    縱觀NHK的大河劇,基本一年都是圍繞「戰國」和「幕末」交替展開的。今年的大河劇《真田丸》是以戰國時代為舞臺展開的作品。
  • 日本戰國時代題材電影推薦
    日本戰國時代題材的電影有很多,這次給大家推薦幾部小十郎看過的日本戰國時代題材的電影:關原之戰 (
  • 盤點日本戰國時代的動畫
    、《戰刻夜血》的故事發生在架空的平行世界「神牙」的戰國時代。某天,女主角突然聽到了一個神秘的聲音「我想要藉助你的力量」,一位神秘的女性將女主角稱為「姬神子」。接著,女主角便穿越到了「神牙」。她發現這裡非常像日本的戰國時代,甚至連武將的名字和關係也都是一樣的。織田軍、豐臣軍、上杉軍、武田軍、真田軍和伊達軍為了爭奪霸權而進行戰鬥,而他們居然是吸血鬼和狼人!身為女主角,她身上流的血是不但能喚醒「血牙族」武將們戰鬥的能力,還能幫他們療傷!2:《織田信奈的野望》
  • 日本戰國時代三美女和她們的人生傳奇丨日本歷史
    日本的戰國時期是一個充滿魅力的時代。
  • 日本政壇腐敗醜聞:4年間花天酒地3萬多元,舉國震怒
    最近幾天,日本媒體最大的焦點,無疑是首相菅義偉之子宴請有業務往來的官員這一醜聞。在媒體與公眾的怒討聲中,不僅大量官員因此事倒黴、受處分,甚至於首相本人的政治生命也受到了嚴重的衝擊。即使在利益相關人以外,副科長級以上的官員接受超過5千日元(300元人民幣)的接待和贈與時也要匯報。這篇文章出來後,輿論場已經掀起了巨浪。總務省也說要展開調查,然而被款待的秋本芳德部長說「並不記得自己在飯局上談與工作有關的事情了」、「就是一個老鄉見面會,不涉及利益」。
  • 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士榮耀:「家紋」的歷史與傳承
    在15至17世紀那個戰火紛飛、爾虞我詐的日本,識別各種不同樣式的旗幟和指示物是了解並深入日本戰國歷史的重要渠道,這有助於解讀特殊年代下武士的立場,信仰和榮譽感。家紋原本專屬於公家,最初是模仿和修改中國進口物品上的美麗花紋,之後加以創新用來裝飾隨身物品。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獨特的家紋被當作區分不同家族和勢力的標誌。
  • 馬矮刀長槍短,日本戰國時代的騎兵在戰場上的優勢有多大?
    當戰馬疾馳的時候,風從前方灌入,後面的布就會變的如同一個巨大的氣球一般。據說,這種防具對於流矢有著較好的防禦作用。雖然有人說母衣可以用來裝戰場上斬獲的首級,但母衣裡面的竹編部分較為輕薄,裝載沉重的東西會導致母衣變形,並破壞其使用效果,所以這個說法很可疑。說到這裡,母衣眾的另一個身份——騎兵就值得說一下了。關於日本戰國的騎兵,一直是處於要麼被人們黑到一無是處,要麼又被人們捧上天的狀態。
  • 「賞櫻會」醜聞迎來大結局!安倍罕見公開道歉,日本民眾卻拒不買單
    與此同時日本民眾對於此次醜聞的處理結果也是十分不滿,許多日本網友認為安倍應該為此次醜聞承擔責任,而不是將所有的責任推給自己高達61歲的第一秘書配川博之! 而安倍此次的謝罪之舉也徹底撕掉了日本政壇最後的遮羞布,明明安倍才是「賞櫻會」最大的受益者,結果最後卻把黑鍋丟給自己的秘書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