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沒經歷過吃飯咬舌頭?(那個疼痛真是一言難盡)
誰咬了舌頭後,媽媽不是說「咬到舌頭沒什麼,就是饞肉了」。
聽起來這個觀點似乎無懈可擊(因為根本沒有邏輯嘛)。
但是看著碗裡的半塊肉,還是陷入了沉思「明明在吃肉,為何還會咬到舌頭」。
看來是時候來揭穿媽媽的謊言了。
咬舌頭非饞肉,3種情況屬正常
1、吃飯開小差,你不挨咬誰挨咬
舌頭和牙齒本來就是相互「依賴」的關係,咀嚼過程中,牙齒處於一種運動狀態,舌頭也沒老實呆著。
如果吃飯的時候頻繁說話,精神轉移到聊天上了,牙齒都跟不上舌頭的節奏,一個不小心,牙齒磕碰到舌頭上,你說是不是活該。
2、吃的太快,太著急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還會咬傷舌頭。
飯菜做的太好吃,吃的時候太快太著急,牙齒都快的把舌頭當飯了,咔咔下去了咬一口也是可以原諒的。
3、別人咬的
Emmmmm……沒錯,如果你們是相互咬的,護媽只能說,注意點力度,別總咬就問題不大。
總是咬舌頭,預示5種疾病
其實偶爾咬一兩次舌頭,很正常,疼一疼就完事了,沒必要擔心。
但是如果好好的說著話吃著飯,還是動不動就咬到舌頭,甚至在不吃飯或睡覺的時候出現,那就要警惕了。
1、口腔疾病
如果近期有口腔潰瘍、牙齦炎、齲齒等,可能在吃飯時會因為疼痛下意識地偏側咀嚼,很容易不小心咬到舌頭。
2、牙齒問題
很多時候,牙齒咬合不好也會引起咬舌頭。
也就是常說的「地包天」,上排牙小,下排牙大,下頜骨前突明顯,咬合關係錯位,這樣上牙一咬下來,就比較容易咬到舌頭。
把牙齒咬緊,如果上牙包在下牙外面,這樣舌頭就比較安全。
但有些人的上牙牙弓小,這類人咬到舌根的機率就很大,最好去找口腔正畸科醫生進行牙齒矯正,戴一段時間牙套調整一下,讓你吃飯再也不咬舌頭了。。
當然,如果貧窮如護媽我,沒錢做牙齒正畸,也要找醫生處理一下「小尖牙」,儘量避免咬舌頭。
牙齒畸形以及近期安裝義齒,也可能會導致經常咬到舌頭。
還有的人全口上下牙齒排列不齊,吃東西的時候,用得上的牙因為正常牙齒生理磨耗變得圓滑,用不上的牙沒有磨耗就比較尖,也容易要到舌頭。
3、舌頭問題
牙齒咬舌頭,除了牙齒的問題之外,當然舌頭本身的問題也是原因之一。如舌頭腫物、舌體肥大等等。
4、神經問題
如果不止吃飯時,經常無意識地咬舌頭,而且幾乎每次都咬同一個部分,可能是神經出了問題。
比如睡覺時不自主地咬,早上起來發現舌頭疼或某個位置有咬痕。
如果發現這些情況最好找神經內科醫生做檢查,確認是否患有神經系統疾病。
5、中風的前兆
如果老年人吃飯經常咬到舌頭或者腮幫子,在排除了口腔疾病後,要格外警惕中風的可能性。
因為中風,也就是腦梗塞或腦溢血,也稱「腦卒中」,會損傷支配舌頭或咀嚼肌運動的神經,使口腔和舌頭不能靈活運動,就容易咬舌頭。
如果發現老人最近常咬舌頭,還伴有頭暈、頭痛、行走不穩、言語不清等症狀時,就要提高警惕、趕緊就醫了。
尤其是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老年人。
當咬到舌頭時,我們能做什麼?
講完了因為什麼會咬舌頭,當然少不了「咬到舌頭後該如何處理」。
一般情況下,如果舌頭沒有被咬破,或傷口、出血量不大,不需要特殊處理,約一周時間左右,血腫也會慢慢被自然吸收,那麼就能自動癒合。
如果黏膜被咬破,出現了潰瘍,那麼:
咬舌自盡,真的會原地死去嗎?
正經話題都聊完了,護媽還是不想停,那麼就跟大家來嘮嘮「咬舌自盡」真的會原地死去嗎?
事實上,根本行不通。
即使是咬自己的舌頭,咬斷的可能性也不高。因為舌面分布著許多神經末梢,換言之很怕疼(回想下不小心咬到舌頭的經歷,猶如老鐵扎心一般)。
在你下狠心咬下去的時候,劇烈的疼痛往往會使得人體的植物神經系統做出相應反應,促使你下意識鬆開牙齒或者直接造成疼痛性暈厥(牙齒也鬆開了)。
此時,舌面上會有齒印、裂口或者出血,但要咬下來,不大可能。
那如果足夠狠心,把舌頭咬斷了,這種情況會造成死亡嗎?
把舌頭咬斷基本也死不了。
假使你從舌根處把舌頭咬斷,傷到了舌動脈和舌靜脈,造成了大量失血,也是危機不了生命的(PS:生活中咬斷舌頭的情況多是意外和被動受傷,並不是自己咬斷的)。
原因在於:
總之,咬舌自盡基本上影視劇意淫的橋段,現實生活中發生的概率極低。
不過護媽也相信「咬舌自盡」這種啥事,對於小夥伴們來說,還是不屑於去做的,畢竟有那閒功夫的話,好好吃好好玩豈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