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oCA 搖滾的意義與發展史

2021-02-19 e當代美術館


      搖滾(Rock and Roll)是一種音樂類型,起源於1940年代末期的美國,1950年代早期開始流行,迅速風靡全球。搖滾樂以其靈活大膽的表現形式和富有激情的音樂節奏表達情感,受到了全世界大多數人的喜愛,並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形成一股熱潮。

從20世紀50年代起,人們在廣播和唱片中認識了一種新的流行音樂,這種音樂每一拍節奏都非常強烈,歌詞寫的也十分新鮮,一下子徵服了許多美國人的心。1951年,美國克利夫蘭電臺首次播放這類音樂時,為了使聽眾感到新鮮,一位名叫艾倫·弗裡德的播音員在播放前介紹時,給這種音樂命名為「搖滾樂」。1955年,一位名叫Bill Haley的歌星演唱並錄製了一張名叫《整日搖滾》(Rock Around the Clock)的唱片,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前後出售了1500多萬張,成為世界上最暢銷的唱片之一,搖滾音樂的名稱便由此而來。


披頭四(The Beatles)

關於「搖滾精神」和 「搖滾思想」:多數搖滾樂愛好者喜歡將搖滾描述為一種精神,然而關於這種精神究竟是什麼感覺卻眾說紛紜。顯然,搖滾樂隊們創作搖滾樂時,並不是先有了」搖滾精神「這一共識再進行創作;而瀚海般的搖滾音樂裡,涵蓋的各種思想恐怕也難以一言概之。

較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搖滾精神大概有:

青年自主意識(包括對社會的反思或者反叛,基於其激烈程度不同);愛與和平(無政府主義通常也與之聯繫在一起);反宗教(在歐美等有宗教背景的國家);享樂主義或者縱慾主義(以80年代的硬搖滾--流行金屬--AOR時期為代表);悲觀主義與虛無主義(以黑金屬和厄運金屬為代表)。


羅丹, <太極>,2015,布面油畫,250×400cm


羅丹,<太極2>,2016,布面油畫,120×200cm

人們關於搖滾的普遍印象:流行的穿著,激進的思想,頹廢的態度……可能都是一些偏見。搖滾不只是另類,搖滾也不只是流行,搖滾不是長發、皮衣、吉他加架子鼓,搖滾更不只是一個大喊大叫的沙嗓子!


說到聽搖滾,人們立即就想到會場上瘋狂的聽眾與同樣瘋狂的樂手。誠然,優秀的表現力與表演性讓搖滾更具非凡的感染力。但是,人們越來越注重那會場的氛圍,瘋狂加花的架子鼓與超強震撼的吉他solo,反而忽略了搖滾本身的涵義。你也可以拿搖滾當流行音樂來欣賞,但是搖滾有著更實質的內在等著你去發現並且愛上他。這就是搖滾本身想要表達的意思,「搖滾不僅是一種音樂形態,實際上它是一種『人生態度和哲學』」。


世界著名搖滾巨星:貓王


歷史上第一首被打上搖滾烙印的作品是美國的白人音樂家Bill Haley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錄製的《整日搖滾》(Rock Around the Clock)。那個時候的Bill Haley穿著筆挺的西裝,而且還打著領帶,頭髮梳得油光發亮,如果這樣的一個人走在大街上,或者站在我們生活時代的舞臺上演唱這首歌,一定沒有人會認為他是在唱搖滾,可偏偏歷史把它定義成第一首搖滾作品。這也沒什麼奇怪,原來人們還覺得天是圓的地是方的,原來人們還覺得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呢!我們可以把它當做是時代和我們開的一個玩笑。這樣說來,其實任何具體的定義似乎也都是相對的,因為時代在變,人們的認識領域也在不斷地隨之拓展、改變。


搖滾女王麥當娜

下面是一些樂評人所給出的定義:

格雷爾·馬庫斯是聞名遐邇的搖滾名著《神秘列車》的作者,他認為搖滾無非是「一種美國文化」,比如埃爾維斯·普萊斯利無非是「把作為美國人的感受戲劇化,把這種感受的含義、價值和美國生活的利弊作形象的表達」。

卡爾·貝爾茲則在他那本《搖滾故事》中視搖滾為「民間藝術」,一種下意識的俚語表達方式。

查理·勒特稱搖滾為「城市之聲」,認為它是都市少年們創造的新音樂吶喊。

喬納森·艾森則在《搖滾時代》中稱搖滾為「對西方文化之偽善的反叛是一種深刻的顛覆形式」。

戴夫·哈克《物有所值》中用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學說分析搖滾,認為它是「工人階級文化」;而保爾·詹森則在《新政治家》中視搖滾為資產階級的陰謀,其目的是招安潛在的革命者,使他們「沉溺於其中而麻木不仁,懶散不堪並脫離實際」。

美國黑人音樂家Chuck Berry用他的作品給搖滾樂下的定義,這同樣是一首50年代搖滾樂誕生初期的作品《Johnny B Goode》。它講述了一個彈吉他的年輕人走向成功的故事,它以敘事的手法給搖滾樂加上了一個十分誘人的光環,搖滾樂可以讓一個普通人走向成功與輝煌。這個普通人可以沒有任何的樂理知識,不懂音樂,只要他有理想,只要他勇敢地把自己心裡想的唱出來,只要他願意。另外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發射給外星生物的一艘飛船上,這首歌還作為人類文明的精華被刻錄在一張光碟上,用以表達地球人的文明成果。


羅丹,<雲散風清>,2015,布面油畫,250×200cm

其實早在30年代初期美國就有首歌叫做Rock&Roll,但當時並沒有這種音樂名稱。此一名詞出現最被大家認識是DJ- Alan Freed於1951年在他的廣播節目中首先使用了『搖滾音樂會』這個名稱,據說紐約現今仍尊稱他為搖滾樂之王。而又在比爾·哈利-Bill Haley和他組的彗星樂團-His Comets以一曲Rock Around The Clock於55年在排行榜呆了8周之久,在此曲大放異彩的推波助瀾下,Rock便為世人所熟知,是故有人稱1955年為Rock Era,而比爾·哈利也得搖滾之父的雅號。

早期搖滾的音樂來源非常廣泛,主要的包括布魯斯、R&B、和鄉村音樂,其它還有福音音樂、傳統的流行樂、爵士、以及民間音樂。所有的這些影響加在一起構成了一種簡單的以布魯斯為基礎的歌曲結構,它是快速的、適於跳舞的、而且容易讓人記住的。第一批搖滾明星們 — Chuck Berry,Elvis Presley,Little Richard,Jerry Lee Lewis,Buddy Holly,Bo Diddley,Bill Haley,Gene Vincent,the Everly Brothers,Carl Perkins,還有好多其它的明星確立了搖滾樂的模式,並且在以後的四十年內都一直為人們所追隨。

在每一個十年當中,總是有很多藝人複製著第一批搖滾樂手們的音樂,而剩下的那些藝人,有的擴大了搖滾原先的定義,有的則徹底打破了這種流派被限定的模式。從英式入侵、民間搖滾、迷幻搖滾,再到硬搖滾、重金屬、華麗搖滾,再到朋克,事實上每一種搖滾的分支流派在產生的最初都是忠於搖滾最基本的結構的。但是一旦這樣的改變發生,傳統的搖滾就從流行榜上漸漸消失了。當然,也有一些藝人始終都保持著光芒。

有一些樂隊,比如the Rolling Stones和the Faces,他們始終堅持著傳統搖滾最基本的規則,但他們把音樂做得更加快速更加自由。其它的一些樂隊,比如原型朋克the Velvet Underground,the New York Dolls,以及 the Stooges,他們保留了基礎的音樂結構,但他們的行為中有了更多威嚇性的元素。還有一些藝人成為了搖滾的傳統主義者,比如 Dave Edmunds 和 Graham Parker,他們寫的歌出的唱片,從來就沒有離開過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搖滾模式。雖然在搖滾出現後的這幾十年裡,搖滾這個詞已經開始指代越來越多不同的音樂風格,但是這種音樂的本質從未改變過。


The Rolling Stones(滾石樂隊)

緣於美國的搖滾樂在60年初終於發生了巨變,那就是由The Beatles開始一群英國樂團在一瞬間打進了美國市場,就有人將這件事稱為第一次英倫入侵,不過還好當時在美國仍有一些團和他們分庭抗禮,如組合相似披頭而曲風充滿沙灘、陽光、美女、浪板等加州美景的Beach boys。此外充滿民族曲風的民謠搖滾亦緊接而生,但除了Bob Dylan外,以居爾特或愛爾蘭等曲風鮮明的英國歌手亦不乏其中,但在60年代末美國樂團又再次主領大局,那就是以3J(Jim morrison、Jimi Hendrix及Janis Joplin)引領而起的迷幻搖滾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搖滾樂,不過除了Grateful Dead外大部分的迷幻團都相當早夭,在迷幻搖滾勢微後,隨即邁入風光的搖滾年代。


羅丹,<西樓獨上>,2014,布面油畫,200 x 250 cm


羅丹,<離歌NO.3>,2015,布面油畫,200 x 160 cm

經由60年代的鋪陳,遂使70年代的搖滾曲風豐富至極,由David Bowie引領而起的華麗搖滾就是在70初崛起的,此外為了不囿於既有的搖滾類型,前衛搖滾、古典搖滾和藝術搖滾也隨即而起並成為當時樂界的新像,既而爵士搖滾亦逐漸揚名,此外橫跨整個70~80年代最受歡迎且最長壽的重搖滾(重金屬)產生了,或許說Led Zeppelin、Deep Purple、Black Sabbath的分貝solo,然而在當時可說是震耳欲聾的搖滾類型了,此後經由不斷的演進heavy metal一直受搖滾迷的青睞,此外在70年代還有跟HM曲風迥異的鄉村搖滾、加州搖滾和南方搖滾亦深受歡迎。假若我們說60年代的盛事是英倫入侵,而又在比爾·哈利-Bill Haley和他組的彗星樂團-His那70年代的盛事非瞬間竄起於70年代末的龐克搖滾莫屬,但就如60年代末的迷幻搖滾般,龐克亦不長命。

進入80年代除了初期仍還有龐克風外,夾著70年代餘威的重金屬便成為領導地位,且幾乎風光的80年代都是由重搖滾(重金屬)攏斷,但他們仍是求新求變的,風格決不同以往,故又有新浪重金屬的稱號,在重搖滾的強勢下,除了藍領搖滾、流行搖滾和融合雷鬼曲風的搖滾外,要能闖出一片天就得以技巧取勝,所以一些強調速彈和速度的搖滾遂應運而生,而他們引起的風潮亦不容小覷,至今速金仍然有廣大的聽眾。


guns n' roses(槍炮與玫瑰樂隊)

接著90年代初期引領搖滾潮流的即是西雅圖之聲油漬搖滾,但隨即被充滿電子音樂的英倫搖滾所淹沒,而因這些來自英國各地的樂團很快的徵服新一代的搖滾迷,故將之稱為第二次英倫入侵。此外90年代末期帶有龐克風或充滿電音的的一些另類搖滾也虜獲相當多的歌迷。或許搖滾風潮不在,承如麥克阿瑟所言老兵不死只是凋零,但搖滾新血不斷產生,電音、工業、嘻哈,或許搖滾曲風已不若以往,但至少是另一種搖滾形態的延續。瑪麗蓮曼森。


羅丹,<Y.E.S>,2016,布面油畫,200×160cm×3


羅丹,<Y.E.S>,2016,布面油畫,200×160cm×3


羅丹,<Y.E.S>,2016,布面油畫,200×160cm×3

The Beatles(披頭四),the GazettE(日語:ガゼット、大日本異端芸者ガゼット),Linkin Park(林肯公園)Led Zeppelin(齊柏林飛艇),Black Sabbath(黑色安息日),Nirvana(涅槃),Queen(皇后),The Rolling Stones(滾石),The Doors(大門),The Who(誰人),U2,Pink Floyd(平克·弗洛伊德),The Beach Boys(沙灘男孩),The Velvet Underground (地下絲絨),The Band(樂隊) , Sex Pistols(性手槍) ,Guns N' Roses (槍炮與玫瑰),aerosmith(空中鐵匠)等等……

在中國搖滾界中被公認為「搖滾之父」的是崔健。


崔健

著名的搖滾音樂人有蘇見信、謝天笑、 竇唯、張楚、何勇、黃家駒、左小祖咒、許巍、鄭鈞、汪峰、 王勇、周曉鷗等等。

中國大陸地區著名的搖滾樂隊有零點、唐朝、黑豹、魔巖三傑、後海大鯊魚、反光鏡、逃跑計劃、超載、花兒樂隊(早期)、輪迴、指南針樂隊、熱血樂隊、冷血動物、春秋、末裔、紅色部隊、鮑家街43號、方科與妖、天堂、子曰、面孔、戰斧、陳屍、窒息、瘦人、GALA、弒君、夜叉、死因池、施教日、扭曲的機器、Silver Bullet樂隊、聖金樂隊、痛苦的信仰、麥田守望者、二手玫瑰、非魚樂隊、齒輪橡皮樂隊等等;

香港地區著名搖滾樂隊有Beyond、達明一派、太極樂隊、草蜢等;

臺灣地區有信樂團、伍佰、五月天、閃靈、Double X、亂彈樂隊等。

搖滾樂不僅唱出人們對愛情,美好生活的追求,還發洩出對現實世界的不滿,涉及到戰爭與和平,民主與政治等諸多方面。其種類、風格繁雜,從幾個大的方面來看,現代搖滾的發展主要基於黑人音樂、地下文化、現代科技以及後現代浪潮,形成以金屬、硬金屬、新金屬、朋克、歌特、迷幻、說唱、黑色氛圍、車庫、Emo為主要風格的音樂。


Beyond

深圳e當代美術館正在展出的羅丹個展<燦爛.怒放>也與搖滾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羅丹,出生於80年代,躺槍在時代變異、自由開放中搖擺激蕩。多元開放的文化氣質成為時代的主旋律,新視野、新觀念、新潮流、新思想不斷碰撞。他將內心血液裡的癲狂,轉化為視覺符號,創作的青春搖滾系列作品,以獨特個案視覺衝擊,在青年藝術家群體中一花獨放。

羅丹的作品創作簡約平面,狂野的吶喊式重金屬搖滾,華麗式抒情搖滾,也有塗鴉迷幻式搖滾。而新作品更呈現出東西方跨界元素,融合了中國民族風搖滾繪畫。他在繪畫語言上大膽創新,顛覆自由組合,他用誇張的西方夢幻色彩,與中國傳統工筆重彩的線條疊置染放。

為了迎合羅丹老師搖滾風格的繪畫,開幕式現場我們特邀了青年搖滾歌手《中國新歌聲》汪峰戰隊 呂俊哲,在開幕現場進行了視覺藝術聽覺藝術跨界行為表演。

羅丹的畫是80後的青春搖滾之歌,是中國當代藝術與世界前沿藝術共鳴的時代交響。

關於e當代美術館

e當代美術館設立在中國深圳福田保稅區,毗鄰有「 亞洲當代藝術中心」美譽的香港,旨在推動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高端品牌,是以獨特視角探索當代藝術學術定位、將傳統與前衛、科技與藝術創意為特色,打造國際性文化交流的平臺,形成無線數據和實體展示於一體,集研究、交流、展示、教育、收藏為特色的專業化、數位化、前沿性的創新型當代美術館。


展覽地址 | Exhibition Address

深圳福田保稅區檳榔道創意保稅園首層 e當代美術館

FirstFloor,Creative Free Trade Zone Building,Binlang Road,FutianFree Trade Zone,Shenzhen,Guangdong

電話/TEL:+86(0)755-8277 7907

郵箱/EMAIL:Info@emoca.com.cn


相關焦點

  • 中國搖滾的發展史
    中國搖滾(Chinese Rock)是指中國大陸獨立發展的搖滾音樂,搖滾樂作為一種獨立的音樂種類最早於20世紀80年代出現在中國。通常情況下,中國搖滾被描述為一種反傳統的工具、反抗主流意識形態、商業建制以及文化霸權的音樂。
  • 爭鳴 老腔與搖滾混搭,意義甚微
    上海世博會「世界音樂周」中有老腔的專題部分,還與來自古巴搖滾樂隊的合作,譚維維的此舉並非創新之舉。尤其是譚氏所唱的「女媧娘娘補了天,留下一塊石頭是華山」屬於老腔中的黑撒,它屬於外在誇張藝術張力的老腔特色之一種,其實老腔還有很多內外兼修的本戲,譚氏所選的並不最具代表性,只是老腔的粗略的外貌之一,它對推廣、傳承華陰老腔益處淺微。
  • 作曲家王寧首創「搖滾交響」閃亮登場
    這部作品的問世,讓人們對深圳的文明發展史的認知向前推進了幾千年,作曲家告訴了人們一個新的深圳,一個具有近7000年文明跨度和1700多年的郡縣史的深圳,一座「新興的古城」。   更重要的是,在這部作品中,王寧教授將搖滾音樂與交響樂相結合,創造了一個嶄新的交響樂體裁和語言風格,且是世界首創!
  • 這場被神話的紅磡演唱會,為什麼是搖滾歌迷心中無法逾越的巔峰
    中國搖滾樂發展史的大事件,香港紅磡「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這場演唱會,歷年來在搖滾樂迷心中似乎是無可逾越的巔峰。1994年12月17日晚上8點開始,三個半小時的演唱,主角是竇唯、張楚、何勇(魔巖三傑)和作為嘉賓的唐朝樂隊,一共演唱了14首曲目,如竇唯的《高級動物》、張楚的《孤獨的人是可恥的》、何勇的《垃圾場》、還有唐朝樂隊的《飛翔鳥》等作品。
  • 光輝歲月:講述中國搖滾故事的一場盛會
    伴隨中國搖滾樂發展史、伴隨與那些樂手們同期成長的樂迷自己的故事,這些演唱會幻化成為一場帶有濃厚中國式情節的音樂盛會。  這便是繼「怒放」搖滾英雄演唱會之後即將展開的「光輝歲月」演唱會所具備的性質,從演唱會的名字上,我們就能看出其所具有的歷史性與情節性,主演們是在如今依舊具有極大號召力和權威性的那些搖滾老炮們,包括黑豹樂隊、唐朝樂隊以及Beyond樂隊的黃家強,主要情節則聚焦在自1986年搖滾樂在中國吹響號角之後,這二十五年來的成長、蓬勃、衰敗與再崛起。
  • 垃圾搖滾(Grunge)
    Grunge 或稱Grunge Rock,中文名稱為垃圾搖滾,邋遢搖滾,或油漬搖滾。是搖滾樂的一種風格形式。
  • :) Grunge;垃圾搖滾 「西雅圖之聲」
    Grunge 或稱Grunge Rock,中文名稱為垃圾搖滾,邋遢搖滾,或油漬搖滾;是搖滾樂的一種風格形式。屬於另類搖滾的音樂流派,起源於80年代中期美國西岸的華盛頓州,特別是西雅圖一帶。在即將進入21世紀之時,回顧一下這十年搖滾樂的發展史,會發現有一種音樂形式十分搶眼,這種音樂形式叫做GRUNGE。
  • 中國搖滾——輝煌未來的打造在於強手聯合
    中國搖滾——輝煌未來的打造在於強手聯合12月24日,北京音樂家協會搖滾音樂分會、中國樂勢力、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在中國樂勢力音樂廣場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並掛牌「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大學生實訓實踐基地」,此次戰略合作將在中國原創音樂的教育與發展以及國際大學生音樂交流方面做深入研究與探討,在打造融合國際元素髮揮中國特色的搖滾音樂方面緊密合作各自發揮優勢
  • 請別用搖滾提升您的逼格 搖滾不配!
    現在的流行樂太沒主見,明明就是流行,一定要說自己是搖滾,然後歌手做出搖滾的手勢(有時候手勢都是錯的)吐著舌頭大喊」耶!搖滾萬歲!「歌迷依舊買帳,你去問他你喜歡聽什麼搖滾樂他會說汪峰、許巍、五月天,說崔健的也比較多,可是你問他聽過崔健什麼歌的時候,好像除了」新長徵路上的搖滾「、」一塊紅布「崔老師就沒別的歌一樣!搖滾很髒,但很迷人!搖滾不是流行樂裡的小清新,不是情意綿綿愛來愛去,不是所謂的「增增咋,增增咋」,不要覺得吉他有點效果、鼓點重一點、頭髮甩甩叫兩聲就是搖滾了,那真的不是搖滾!
  • 搖滾不死,怒放十年:中國搖滾英雄吶喊出的詩
    「怒放·搖滾英雄演唱會」的初衷很純粹,就是想要為中國搖滾做點事。「怒放」的出現在當時實現了無數熱愛搖滾樂迷心中的夢,也成為了中國搖滾歷史上最值得被記住的事件。30年曆程,如同一本中國搖滾發展史,帶著濃厚的底蘊重現曾經的輝煌。
  • 搖滾不死,怒放十年:中國搖滾英雄吶喊出的詩
    「怒放·搖滾英雄演唱會」的初衷很純粹,就是想要為中國搖滾做點事。「怒放」的出現在當時實現了無數熱愛搖滾樂迷心中的夢,也成為了中國搖滾歷史上最值得被記住的事件。
  • 《出版商周刊》推介《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發展史(全三卷)》英文版
    本網訊(記者徐平)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之際,《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發展史(全三卷)》英文版出版方在《出版商周刊》上推介這套書,引起不少業內人士的關注。  據了解,在2019年10月舉行辦的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上,廣東教育出版社和皇家柯林斯出版集團共同舉辦了《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發展史(全三卷)》英文版首發儀式。
  • 中國古代髮型發展史及樣圖
    從遠古到明清,縱觀中國髮式文化發展史,髮式的造型千姿百態、豐富多彩。各種髮式無不深受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民族及不同地域的影響,使得髮式文化不斷演變和發展。髮式的歷史沿革及其演變的過程,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一個民族的形象。因此,髮式在人類文化史上始終都反映出社會的交替、進步與繁榮。了解中國髮式文化發展史,對我們從事影視化妝師有著重要意義。
  • 視野丨拔群出萃,回顧英國搖滾發展史(四)
    與此同時,也有兩支樂隊另開闢新天地,為日後搖滾樂壇開創獨一無二的音樂風格,那時的樂壇,堪稱百花齊放。例如於1977年在英國倫敦成立的The police(警察樂隊),在當時英國日益喧囂的「新浪潮」運動中脫穎而出,深受全球樂迷愛戴。不做主流音樂,注入全新風格樂隊之所以成立成功,全靠Sting(斯汀)火爆的人氣。
  • 搖滾史上最英俊的男人們
    無論他們是誕生還是隕落,那種無所畏懼、追求自由的精神,始終都推動著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思想意識前進的腳步。於是他們便成了我們真正並且永遠的偶像,在已經過去的12年時間裡,KurtCobian始終都被搖滾樂迷懷念與膜拜。他是一個真正的榜樣與英雄。所以人們總是說,Kurt根本就沒有死去,所謂死亡,不過是他的一次涅磐。Kurt Cobian的這張面孔出現在牆壁上,出現在T恤上,出現在旗幟上。
  • 搖滾專題 | 垃圾搖滾Grunge的根源與誕生
    往期推薦:搖滾專題 | 華麗金屬的90年代及尾聲(上)搖滾專題
  •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在「三史」基礎上,加入學習社會主義發展史,有何...
    今年1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進一步提出,要「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在學「三史」的基礎上,新增加了學「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內容,令人耳目一新。人們不禁要問:當前強調黨員幹部學習社會主義發展史的深層次考量是什麼?對新形勢下持續推動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究竟有何重大意義?
  • 福建賴世綱經典919發展史
    福建賴世綱經典919發展史,貴州賴家茅酒的傳承與發展,追溯到清道光六年,賴氏先祖於貴州茅臺村所創辦「茅臺燒春」酒坊,鹹同大起義中酒坊毀於兵亂後,先祖賴宗貴(賴世綱的曾祖父)遷於貴陽開設「賴興隆商號」,後其子賴嘉榮(賴世綱的祖父)開設「賴興隆錢莊」,成為貴州首家私營錢莊,為恢復祖業夯實經濟基礎,也為賴家茅酒行銷全國奠定了堅實的渠道基礎。
  • 中國最著名的10大搖滾歌手,聽過五個人以上的歌說明你已經老了
    崔健是國內搖滾先驅,有明顯的西北風特點,那時候中國流行音樂剛剛起步,大多歌手都是在模仿、翻唱港臺流行歌曲,崔健以一首自創自編自唱的出現,可以說在當時有著石破驚天的震撼!也奠定了崔健在中國流行樂壇的地位。
  • 了解中國文字發展史,鎖定安陽電視臺!
    了解中國文字發展史,鎖定安陽電視臺!中國文字博物館隆重推出《中國文字發展史》系列視頻,將帶您認識漢字、了解漢字、愛上漢字。《中國文字發展史》由安陽市委宣傳部監製,中國文字博物館和安陽廣播電視臺承制,共21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