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來了 中國經濟有哪些「重任」?

2020-12-27 央視網

  「十三五」走入尾聲,「十四五」即將到來。下一個五年,中國經濟有哪些「重任」?

  由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和清華大學區域發展研究院共同承辦的第二屆中國發展規劃論壇28日在北京舉行,多位與會專家學者對此給出答案。

  為新發展格局打基礎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中國高層根據當前國內外新形勢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新格局怎麼打好基礎?

  在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院長楊偉民看來,中國到2035年實現經濟總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是有條件的。要把潛在條件變成現實增長,就必須構建或優化現有供需格局、需求格局、分配格局、生產格局、技術格局、開放格局等。

  他指出,為此要把握三個關鍵詞:一是「格局」,要優化中國經濟生產、分配、需求、技術等基本格局;二是「循環」,要暢通國內生產、分配、需求及其相互之間循環,打通堵點、清理淤點;三是「開放」,以國內循環為主體並不是要減少進出口數量,而是要繼續當好世界工廠,並爭取當好世界市場。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主任、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管委會主任朱之鑫認為,要通過系統性的規劃布局和安排促進新發展格局構建。如在產業布局上,探索如何突出創新的核心定位,帶動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提升;在區域布局上,要探索如何拓展市場空間,發揮市場潛力,使各區域更好按照主體功能區要求謀發展。

  令「卡脖子」不再是隱憂

  近年來,隨著外部環境變化,中國人越來越認識到科技自立自強,不讓人「卡脖子」的重要性。

  「過去一年中,感受最大的是外部開放環境發生變化,重點領域技術『脫鉤』風險凸顯,對中國提出了嚴峻挑戰。」中國科學技術部戰略規劃司司長許倞如是說。

  許倞表示,中國未來奔向科技強國,需要由現在許多領域的跟跑,發展到創造更多領跑。他建議,新一輪科技發展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要做好各類科技評價,健全創新激勵和保障機制,構建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分配的機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十四五」時期,要闖過創新關,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是繞不開的一環。

  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預計,在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先進機器人和增材製造等數位技術支撐下,數字經濟將繼續快速發展、全面發力。她判斷,到「十四五」末期,中國數字經濟整體形態將初步形成,持續演進並產生深遠影響。

  讓發展更均衡更充分

  中國幅員遼闊,區域均衡發展是重中之重。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直言,「十四五」時期中國地區間差距可能繼續呈現擴大態勢。但與上一輪地區差距在空間上的表現形態和形成機制有所不同,本輪擴大更可能是數位化轉型帶來的差異以及創新性產業集聚度變化帶來的差異。

  談及未來五年如何更好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王一鳴建議,增強沿海地區「外引內聯」紐帶作用和樞紐功能,加快在中西部地區布局培育更多戰略性增長極,同時繼續發揮好大都市圈和城市群雙循環的樞紐和戰略支點作用。

  除了區域發展差異之外,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也長期存在。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志軍認為,該現象正是導致中國製造業比重過快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未來必須更加重視發展製造業,加大技術創新和要素資源向製造業有效集聚,努力做大做強中國製造業。(作者:王恩博 陳婧)

相關焦點

  • 中國經濟傳媒協會會長趙健:「十四五」出考題,經濟媒體如何答題
    中國經濟傳媒協會第七屆理事會會長趙健趙健在致辭中提到,「十四五」出考題,經濟媒體要解放思想、創新突破,堅定、從容應考,交上合格、優秀答卷。「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要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實施全媒體傳播工程,做強新型主流媒體,建強用好縣級融媒體中心。
  • 中國工業經濟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十四五」中國產業經濟發展...
    記者陸航 實習記者 趙立凡)10月17日,中國工業經濟學會主辦,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承辦的「中國工業經濟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十四五』中國產業經濟發展展望研討會」在西安召開。在建黨100周年即將到來之際,在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格局下,本次會議聚焦「十四五」時期中國產業經濟發展,研討中國產業經濟發展走勢,產業發展戰略,工業高質量發展以及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等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 「『十四五』時期的中國與世界」大使圓桌會議召開 「十四五」「雙...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昨天(8日),「『十四五』時期的中國與世界」大使圓桌會議在北京舉行。圍繞「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擴大開放相關政策,「雙循環」新格局等主題,來自六十多個國家的駐華使節與智庫學者展開探討。
  • 「十四五」,帶給你我哪些新期待?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指出,「十四五」規劃建議順應億萬群眾的期盼,對增進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舉措。與此同時,五中全會公報提出「十四五」期間「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分配結構明顯改善」等,這必然會進一步提升中國民生福祉。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邁好「第一步」,站穩「十四五」中國經濟...
    在蹣跚難行的2020年,一季度萎縮6.8%,二季度轉為增長3.2%,三季度回升至4.9%,中國的經濟數據從「負」轉「正」,既是鼓舞,更說明了中國經受住了這一年的嚴峻挑戰。歷經艱難險阻的2020年,經濟發展的每一個數據都異常珍貴,以「數」為證,上交了一份優異的成績單,是鼓勵,更是鞭策,為「十四五」揚帆起航注入了新的力量。
  • 聚焦「十四五」|鄢一龍:大戰略視野中的「十四五」規劃
    因此,「十四五」規劃如何布局謀篇,成為中國國內外輿論的關注焦點。11月3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正式發布。這一重要文件可以從哪些角度進行解讀?觀察者網為此採訪了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副院長、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鄢一龍。
  • 研究謀劃「十四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 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
    、作示範的偉大榮光,承載著支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重任 立足「兩個大局」,深刻理解、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論述精神,把深圳發展放在全國大局、世界格局中找準定位方向,搶抓機遇、應對挑戰,贏得戰略主動 「十四五」時期,全市上下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高效率、高效益、高品質,奮力跑出現代化建設的「深圳加速度
  • 明年GDP增速7.8%、「十四五」股市5000點……中國經濟關鍵預測來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經濟遭遇歷史性衰退,2021年中國將迎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十四五」時期,研判、分析並做好2021年的經濟工作,無論是對國家踏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還是對國民做好企業、家庭及個人的生產生活安排,都至關重要。
  • 展望「十四五」:新型城鎮化挖掘內需潛力
    針對以上問題,時代周報記者專訪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張燕生指出,中國在「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將更加注重高質量發展,更加注重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也更加注重推進治理的現代化。在涉及生態和民生等方面,仍有可能形成具體的約束性指標。 時代周報:《建議》對「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六個「新」。
  • 【你好,「十四五」】五個關鍵詞 帶你讀懂「十四五」
    11月3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發布,為未來五年中國的發展指明了方向。11月5日,央廣網推出《你好,「十四五」》系列解讀報導第二期——《五個關鍵詞 帶你讀懂「十四五」》。
  • 職教中國|硬核解讀十四五關鍵詞「中國特色學徒制」
    職教中國|硬核解讀十四五關鍵詞「中國特色學徒制」 2021-01-09 19: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社科院專家解讀「十四五」規劃與中國發展-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北京11月27日電(記者張雁)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承辦的「『十四五』規劃與中國發展」學術研討會,27日上午在中國歷史研究院舉行。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翔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謝伏瞻作主旨演講。
  • 安徽蕪湖市:「十四五」時期經濟總量力爭進入全國50強
    「十四五」時期,安徽省蕪湖市經濟總量力爭進入全國50強。據《蕪湖日報》報導,中國共產黨蕪湖市第十屆委員會第十四次全體會議於12月18日召開。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蕪湖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 十四五概念股票有哪些?十四五概念龍頭股一覽表
    報告正文  策略(王德倫):「十四五」高潮將至,政策和改革紅利不斷釋放,伴隨經濟快速修復,重點把握四條投資主線  從周期的維度來看,每次五年規劃都帶來一波大行情或結構性大行情。站在當前時點展望十四五,基於以下三方面來看,也必然是擁抱權益的時代:  首先,在全球低增長、低通脹、低利率的「三低」背景下,股票是資產配置的最優選項。其次,中國資本市場上國家重視、居民配置、機構配置和全球配置的「四重奏」邏輯持續演繹,A股長牛可期。從最近《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來看,國家重視下大力發展權益基金,探索建立對機構投資者的長周期考核機制凸顯機構配置邏輯。
  • 大江東︱從「1」到「10」,端詳上海「十四五」藍圖
    「十四五」,上海未來的硬核舉措都有哪些?2035年遠景目標又是怎樣?《建議》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展開畫卷,指引城市未來。2萬餘字的《建議》,信息量巨大。如何解讀?資料圖片「3」——轉型,因應「三個大變局」《建議》出臺的背景,有「十四五」時期國內外形勢面臨的三個大變化——世界格局之變,發展階段之變,發展格局之變——是分析、判斷、把握「十四五」發展環境的重大前提,也是研究確定未來發展目標任務的主要依據。
  • 「『十四五』時期的中國與世界」圓桌論壇在京舉行
    由全球化智庫(CCG)主辦的「『十四五』時期的中國與世界」圓桌論壇8日在京舉行。 論壇上,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應邀向60餘個國家的駐華使節介紹了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 「十四五」最強風口來了!這些板塊迎重大利好,投資主線一網打盡
    10月26日至29日,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在京召開,會議將審議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十四五」規劃迎重要窗口,下一個五年風口在哪裡?各大券商近期紛紛發布研報,對投資機遇做出展望。為此,中國財富綜合多家機構觀點,總結出機構一致看好的投資主線。
  • 理上網來|統籌考慮「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
    這種高瞻遠矚的戰略規劃意識和能力,使黨的事業可以接續傳承,既有指導性又有針對性,同時也有利於各級領導幹部既抬頭看天、又低頭走路,一茬接著一茬幹,最終實現長期目標&nbsp&nbsp&nbsp&nbsp為何要在提出「十四五」發展目標的同時,又提出2035年遠景目標?「十四五」發展目標和遠景目標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
  •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八大主要目標——道達早評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八大主要目標——道達早評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30 08:37:50
  • 鄢一龍:大戰略視野中的「十四五」規劃
    導讀「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因此,「十四五」規劃如何布局謀篇,成為中國國內外輿論的關注焦點。11月3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正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