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嫌疑犯》—分享你現編的故事

2021-02-10 一拾簡影

《非常嫌疑犯》於1995年8月16日在美國上映,1996年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起初我是覺得情節略微冗長,甚至有點絮絮叨叨。但是看到最後,我整個人都魔幻了。

一開始我感覺我每一個劇情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甚至覺得這情節線設置的有點小兒科。結果影片到了結尾,這電影告訴我:你覺得你看懂的那些都是假的。這種感覺就像,你在認認真真聽一個人聲情並茂的講他的故事,你為之動容,最後那個人和你說:這些都是我編的。所以看完這部電影,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被騙了。整部影片稱得上是一個天衣無縫的謊言,一次精彩的瞞天過海。

為了各位更好理解我寫出來的東西,我覺得有必要先把人物理一理。

羅傑·金特(文中簡稱「金特」,跛子只是他慣用的一個小角色,他和基頓許久以前見過幾次,但給基頓的印象一直是個小角色)

迪恩·基頓(文中簡稱「基頓」,前警察,力求改過自新,但是無緣無故的被警察以莫須有的罪名問詢,為此心存芥蒂。女友叫艾蒂·芬內倫) 

米高·麥克馬納斯(文中簡稱「米高」,擅長打家劫舍)

託德·霍克內(文中簡稱「霍克內」,爆破專家,性格狂妄自大)

弗雷德·芬斯特(文中簡稱「芬斯特」,米高的好朋友)

大衛·庫科(文中簡稱「庫科」,一名海關特派員,在貨輪爆炸案發生後對金特進行審問)

整部電影只有1小時46分鐘,人物關係也相對簡單。首先我們把人物分為兩派,一派是犯罪方,即介紹的前五位。另一派是警方,以庫科為代表。但是我們要注意金特這位嫌疑犯,因為他貫穿了整條劇情線,整部電影主要故事線也是由他「敘述」出來的。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劇情吧!

電影的時間線是經典懸疑片模板,電影開頭是事件的結果,一艘破舊的貨輪上,受傷倒地的基頓被一位叫凱撒的男人槍殺。凱撒在逃走後,一把火將貨輪點燃。

六個星期前,警方在偵查「槍枝卡車搶劫案」過程中,逮捕了五名犯罪嫌疑人:小混混金特、前警察基頓、爆破專家霍克內以及大盜米高芬斯特

時間線回到了現在,也就是貨輪被點燃後的第二天。警署對此高度重視,一方面FBI的傑克前往事發地,通過詢問後得知有兩位倖存者已送往醫院搶救。其中一名倖存者躺在醫院的病床上一直嘶吼著「凱撒 蘇爾」,由於倖存者說的是匈牙利語,因此警方派出翻譯協助調查,同時根據描述繪製出「凱撒」的肖像。

一方面海關特派員庫科希望與金特進行交談,以弄明白「貨輪爆炸的」的真相。於是金特將整件事情的「經過」娓娓道來。

五個人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被關在了監獄中,期間,米高為了找回自己的顏面,給警察一個教訓,說出了一個搶劫方案:去搶劫一個由警察計程車護送的攜帶鑽石準備交易的黑道人物。這樣既可以報復警察,又可以得到一批價值不菲的鑽石。

這件事他們的確做成功了,警局上上下下都獲得了懲罰。而後五個人準備去加利福尼亞躲避一陣子。

五個人抵達洛杉磯,見了米高買家——赤腳,兩個人進行完交易。赤腳問是否願意再幹一票:劫持德克薩斯州一位珠寶商索爾,貨物歸赤腳,現金歸五個人。

五個人來到了索爾在的賓館地下停車場,將索爾和兩個保鏢殺害後拿到了公文包,但包裡除了幾包毒品什麼都沒有,這對於他們來說還不如一堆泥巴。米高怒火中燒,認為赤腳欺騙了他。

交貨當天兩人發生口角,理智的基頓將局面控制下來。由於殺了人,赤腳又以將五人告發至警局相威脅,雙方才停止了爭執,這件事也不了了之。

結束了爭執的一行人回到賓館,一邊打撞球,一邊為今後做打算。這時小林出場了,小林是凱撒的律師,他追蹤著五個人來到了洛杉磯,還帶了一份協議。原來,凱撒與阿根廷幫派相互競爭了很多年,這幫阿根廷人三天後會進行一筆價值九千一百萬古柯鹼的交易,而這筆交易會讓他們日益衰減的勢力重新復甦,這份協議就是希望這五個人能夠阻止這樁買賣。

小林還給了五個人每人一份檔案,檔案裡的文件包括了每個人的生平。芬斯特因為害怕帶著五個人一半的積蓄逃跑了,但是第二天就被無情的殺害。

接著,剩下的四個人計劃殺掉小林。結果可以預想,以失敗告終。小林以基頓的女友芬內倫相要挾,成功擊中基頓的軟肋。不得不同意執行協議,即使他們覺得這計劃根本不可能完成。

四人團隊出發了,進展很順利,在爆破專家的幫助下,炸掉了外圍的一些人。但在後續的交戰中,霍克內和米高相繼死亡。正當基頓在米高身上翻找些什麼的時候,一聲槍響他倒在了貨堆上。開槍者正是凱撒,他走到基頓面前補了一槍後,將汽油點燃,這一切,金特都是目擊者。接著又回到影片開頭的那一幕,大火吞噬了整條船。然而故事還沒有結束...

情景切回到警察局,庫科與金特的談話。金特承認了幕後主使者就是基頓,他整張臉都寫著萬分悲痛與難以置信。由於金特運用自己的社會關係讓自己很簡單就被保釋,他不再與庫科交談,一瘸一拐的走出了警局。

望著金特離去的背影,庫科緩緩關上了門,坐在桌上一邊喝著咖啡,一邊盯著牆上的信息板。他的表情逐漸嚴肅,杯子也掉落在地上,他恍然明白整個騙局的情節,金特所述的內容原來是根據信息板上胡謅的,真假難辨,於是他一路追了出去。

在電影最後,挪出警局大門的金特伴隨著各種回憶的聲音腳步逐漸由跛足變為正常,他點了一根煙,快速上了來接他的車,駕駛位不是別人,正是小林。金特,逐漸由鼠輩變為凱撒蘇爾,不禁讓人感嘆唏噓,這一切仿佛就在他的口中。

I dont believe in god, but im agraid of it.

相關焦點

  • 顛覆傳統敘事的經典懸疑《非常嫌疑犯》劇本分享
    《非常嫌疑犯》是由克裡斯託夫·麥考利擔任編劇,執布萊恩·辛格執導,凱文·史派西、加布裡埃爾·伯恩等主演的一部美國新黑色電影。
  • 《非常嫌疑犯》:智慧與心理的不斷博弈,結局讓你大呼不可思議
    原創聲明:文/百家號是小編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我們都喜歡看燒腦片,這是因為燒腦片能夠讓你完全猜測不到劇情的走向,並且隨著故事的發展,你會被其中的邏輯和智慧大大吸引,而像《盜夢空間》《前目的地》這樣的極致燒腦片,很多時候你要看很多遍才能夠真正看懂這樣的一部電影,《原始碼》《致命ID》這種偏冷門的燒腦電影也能夠讓你大喊過癮,徹底的被電影所徵服。
  • 我的當事人不可能是犯人-簡評《非常嫌疑犯》
    今天把電影《非常嫌疑犯》看完了,感覺非常不錯,精彩連連。本作講述了4個嫌疑犯的故事,4個嫌疑犯因故被捲入了一場風波,而他們要找的幕後兇手,但是實際上就潛藏在這4個人當中,這個自然是不容易做到的,正所謂物極必反,越是值得懷疑的人,可能越不值得懷疑,而兇手則利用了這一點成功的逃脫了制裁,當然這個也只是暫時的,畢竟後來調查他的人也發現了問題,最終結果不得而知,不過我們暫時理解為他逍遙法外就是了,不管怎麼說影片所表現的這種逆向思維還是很值得學習的,
  • 《無雙》和《非常嫌疑犯》的數不盡,理還亂
    《非常嫌疑犯》《無雙》上映之後,好評如潮。但眼尖的影迷們都認為它模仿了《非常嫌疑犯》(1995年)。那麼,到底有沒有模仿,有多少模仿度呢?讓我們來探討一下吧。經典5人組《無雙》裡面捏造的角色是畫家,一個由李問憑空捏造的角色;《非常嫌疑犯》裡面捏造的角色是愷撒蘇斯,是一個街知巷聞的傳奇角色,但由主角肯特進行深度使用。肯特還特地講述了愷撒的傳奇故事。
  • 電影推薦丨《非常嫌疑犯》你以為你比凱文史派西還會講故事?
    就是讓劇情在原來的發展道路上產生180°的的大扭轉讓觀眾如論如何也猜不到結局想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在前期的劇情中做好合適的鋪墊才能在最後的反轉時產生出人意料甚至讓人短路的效果 今天我推薦的電影就是經典反轉電影《非常嫌疑犯》,布萊恩·辛格1995
  • 《非常嫌疑犯》懸疑 反轉
    《非常嫌疑犯》是一部經典的犯罪懸疑片,它講述故事的方式以及結局的反轉設置,已經被無數影視作品所模仿,本片在今天看來仍是懸疑感十足,可以想像在其上映的1995年,會給觀眾留下多麼深刻的印象。影片再看第二遍,我才發現很多隨手拈來的細節劇透設置。凱文·史派西的演技非常出色,他似乎很擅長演繹這類角色,在之後的《七宗罪》裡也是類似的人物性格設置。
  • 經典影片《非常嫌疑犯》無可挑剔的劇情強烈推薦
    影片看到最後,你弄清楚了金特、基頓等等那幫子嫌疑犯到底幹了些什麼、是什麼樣的人了麼? 至少我還沒有確切搞清楚,因為整部影片除了開頭那個場景、中間一些對碼頭現場以及醫院裡面的插敘,以及結尾是客觀角度的記錄,從有旁白開始大部分都是從金特,那個高智商演員口中講出來的故事了。
  • 《非常嫌疑犯》不可錯過的懸疑犯罪片!
    導演布賴恩·辛格才華橫溢,將一個劇情複雜的故事拍得戲劇張力十足,自始至終扣人心弦。欣賞本片時必須全神貫注留意每一個細節,如此才能在壓軸高潮謎底揭曉時獲得恍然大悟的樂趣。演員都很出色,凱文·史派西跟他所扮演的角色那樣,令人驚嘆其內功(他獲奧斯卡最佳配角)。片名來自《北非諜影》中的一句臺詞。「非常嫌疑犯」屬於誤譯,「Usual」是「非常」的反義詞。
  • 《非常嫌疑犯》:配角逆襲,經典反轉
    不過「安德伍德」並不是史派西飾演的第一個壞蛋,年少時叛逆輟學的街頭經歷讓他在演繹壞人方面得心應手,在從影早期的《拜金一族》和《夜驚情》中都扮演了反面角色,而讓他壞到出名的作品就要算是《非常嫌疑犯》了。憑藉其中的「口水金特」一角,史派西收穫了諸多獎項,其中包括了分量最重的「奧斯卡最佳男配角」小金人。
  • 《非常嫌疑犯》人無完人
    非常嫌疑犯的劇情跌宕起伏,但細看之下,似乎又有些不合邏輯,堂堂一個黑幫老大,傳說一般人物,幹嘛要費那麼大一個圈子去殺一個人,最後還把自己的樣貌暴露出去,顯得不合邏輯,但是假如最後沒有那一個活下來的工人,這一切是不是就完美了?
  • 非常嫌疑犯——智匪《無雙》
    看完電影,走出影城,把車開上光明大道主幹道,準備在第一個路口左轉調頭的時候,我突然想起,這《無雙》的劇情和凱文·史派西主演的《非常嫌疑犯》如出一轍啊!都是從一個嫌疑犯的口中展開劇情,再在回憶裡還原一個菜鳥是怎麼在一個強勢大哥的威逼下一步一步走上犯罪道路的心路歷程。不同的是,《非常嫌疑犯》裡的疑犯最後依然逍遙法外,而《無雙》裡的疑犯最後死在了情人的妒火裡。
  • 《非常嫌疑犯》:也許有一個史上最精彩的反轉鏡頭
    這部由周潤發和郭富城主演的作品,展現了一個畫家和隱藏的假鈔大佬之間的故事,通過故事線慢慢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驚天大反轉的故事。《無雙》的好看,自然讓我想起了早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堅,很多年前就拍攝出了一部驚為天人的作品——《非常嫌疑犯》。這部作品的內容呈現形式和本身質量在我看來,是要遠遠好過《無雙》的(儘管<無雙>裡面我又一次被郭富城的演技給折服了)。
  • 不是《非常嫌疑犯》!《無雙》所有疑點,導演全部回應在這裡
    他說,與《非常嫌疑犯》不同,《無雙》最大的反轉就是李問這個角色,當不成的主角、得不到的愛情,「失敗者的意義」專屬《無雙》。《非常嫌疑犯》更有不少人拿《無雙》和被捧上神壇的《非常嫌疑犯》做比較。莊文強莊文強接受時光網獨家專訪時說,與《非常嫌疑犯》不同,《無雙》最大的反轉就是李問這個角色,從做假鈔,到做假人生,到愛情也能做假。對李問的設計既推動劇情也適合反轉,而且是一反再反。
  • 《非常嫌疑犯》:只要故事講得好,理性就會迷失在麼偏執和感性中
    睜大你的眼睛,不要胡思亂想,因為你正在看《非常嫌疑犯》,否則你永遠也搞不明白到底誰是愷撒·蘇斯。《紅樓夢》中有一句經典的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非常嫌疑犯》豆瓣評分8.6分,在1995年北美放映之後獲得當年奧斯卡獎最佳原創劇本,而凱文·史派西憑藉著精湛的演技獲得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後續電影有比它在劇情在更複雜和精彩的,但是評分卻達不到,為什麼?因為這部電影在當時來說可以說是開創了先河,突破了傳統懸疑電影的習慣,張力十足,扣人心弦,其套路被後來者經常參考和引用,可以說是類型懸疑片的鼻祖了。
  • 從《非常嫌疑犯》看犯罪標籤與交叉感染
    近日看了部經典電影《非常嫌疑犯》,高智商犯罪類,編劇腦洞很大,劇情緊湊精彩,演員演技給力,強烈推薦。
  • 《無雙》逆襲成票房冠軍,它算不算抄襲《非常嫌疑犯》
    通過在警局編造一個故事,從而將自己從接二連三的謀害事件中撇清關係,並且輕鬆嫁禍於人,這樣的敘事套路,在1995年的《非常嫌疑犯》中便用過。所以,《無雙》也面對是不是抄襲《非常嫌疑犯》的質疑。《無雙》與《非常嫌疑犯》在「最大的那根劇情脊柱」上是一致的,就是主謀編造故事嫁禍於人,從而洗白自己,最後逃脫。但這個「大脊柱」在編劇學上,從未有任何言論認為,有人用了,別人就不能用。
  • 《非常嫌疑犯》誰是凱斯·索茲?
    這一切都是金特,或者稱他為凱撒索茲看著大衛背後的資料現場編造的故事,但他借基頓四人的手除掉叛徒絕對是真的。大衛先入為主認定基頓就是幕後黑手,他為證明自己的結論引導金特說出他認為的真相,而不是從證據推出結論。最諷刺的是當大衛背對門口,面對整面牆的資料一眼就看出金特口中的人名和地名,這才發現他才是凱撒·索茲。
  • 經典神片《非常嫌疑犯》,顛覆你的智商上限
    《非常嫌疑犯》 | 1995年 | 德國 | 犯罪///
  • 電影 非常嫌疑犯,無姓之人
    周末,必須要來個電影連播,才覺得是充電休息了🤪今早把阿特伍德的新作《證言》讀完,開始在電腦上看電影,常覺得這電腦買的完全是作為觀影裝備存在的😂非常嫌疑犯
  • 電影 | 《非常嫌疑犯》,不信仰上帝,我敬畏上帝
    《非常嫌疑犯》電影海報電影丨《非常嫌疑犯》,不信仰上帝,我敬畏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