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潮觀影# #重溫經典# #張一鳴批員工#
二、教育啟示
昨天,頭條創始人張一鳴先生在遊戲群批員工上班時聊遊戲:工作很閒嗎?員工不接受,並直接以「坦誠清晰」的企業文化回懟,上了網絡熱搜。
很多人感慨,「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確實,隨著時代腳步的不斷前行,以及各種文化的影響,這屆年輕人不好帶。如果說90後是比較自我的一代,正在迅速崛起的95後乃至00後,就要再加個「更」字。
有人戲說,現在00後都是自己爽就成,才不管老闆怎麼想。段子說得好,70後請假是因為父母不舒服,80後請假是因為孩子不舒服,90後請假是因為自己不舒服,00後請假是因為看你不舒服。你看得不舒服,那你退群啊!
在 唐潮錢進的 原創作品(原創丨以夢為馬,素履所往;生如逆旅,無問西東)中,我曾說過,「從未見過指導如何克服心魔的人生導師」。
即使面對權威、老闆,如果我不這麼認為,那你就和常人沒什麼不同——哪怕獨孤求敗,哪怕走火入魔,但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這就是當前年輕人的典型心態。
去年年底,浙江的一位男家長引起熱議,因為他在給孩子輔導作業的時候,反綁了自己的雙手!原來他在輔導作業的時候,發現反覆講解題目後,孩子還是不懂,還是出錯!為確保自己不在失控下打孩子,他採取了這種獨門絕技來輔導孩子寫作業。沒想到熱議後,有網友留言,自己也是這樣做的,「這一招太有用」。
在 唐潮錢進的 原創作品(原創丨父母是唯一沒有持證上崗的人)中,我曾說過,「可惜,目前,沒有一門課能教好所有的父母,讓他們做到以身作則、持證上崗」 。沒有持證的父母,只能用自己的方法去教育孩子,但是孩子的認知和成年人不同——畢竟少吃了那麼多年的米呢,家長無奈之下,肯定會著急。
近期,也有家長懟老師「要當老師的做什麼」、「算什麼東西」紛紛引起關注。家長累,老師也是家長,累上加淚,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同是天涯淪落人。
我們的教育,到底怎麼了?
教育很重要,也需要謹慎處理,尤其是處於複雜環境下的中國及處於轉型期的中國社會,更是如此。
可惜,教育和成功一樣,根本沒有配方。
作為中山市創業導師、某高校創新創業導師,同時也是一個九歲孩子的父親,我相信「子不教,父之過」,所以時常關注教育,不時反省自己育兒的體會——儘管我也有點急躁。
這次看完《功夫熊貓》的電影,也不例外——我又一次反思起自己的教育。
如果生活的一切問題都像小學生的作業那樣,都有個標準答案——至少也有個參考答案,那該多好。
曾經的我,曾經這麼渴望過。在我遇到人生難題時,在我遇到生活挫折時,在我總是雲裡霧裡時。
我父母總是那一句回答。
——「有時候,有些事是註定的,你只需有度就好。」
年少輕狂的我總是不滿。
——「如果說註定,難道我什麼都不學/不做,只是坐在家中,就能考上大學/解決問題?」
——「度,太難了。增一分則溢,減一寸則退。」
直到我隔著時空拜陽明先生為師並學習心學後,方恍然大悟。
為什麼沒有人生導師?因為「每個人都只能解決自己的問題」。當他去看別人的困難,雖然有旁觀者清的一時,但更多的是「沒有糧食吃要餓死,為什麼不吃肉」的理解。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情景代入解決別人的煩惱,因此,大部分的人會覺得別人的事很容易解決。
正如包括我在內的很多家長一樣,我們總是用自己的知識境界來苛求孩子要做到、做好,這不恰恰是我們自以為是的「以己度人」嗎?與其浪費時間和精力去責怪孩子,不如好好學習和思考如何有效管教孩子更實際。
孟子曰,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存在即為合理,成年人做的每一件事,從來不需要自我解釋、請教甚至責怪他人。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影子、複印件,你以為孩子小、不懂,其實他們早已用「天使般的透徹眼」,把我們的日常行為一一錄像,用於以後的人生之路。
我在教育女兒的時候,有時竟然被女兒「以我之矛、攻我之盾」打敗。事後反思,人在做事的時候,往往是自己一套標準,別人一套標準。作為家長的我們,道理都懂,一旦動手去做,才發現,一切「太難了」。
有詩為證,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其實,人生之所以值得和精彩,是因為一切皆有可能。
你陪不了孩子一輩子,所以,只能學會慢慢放手。
慢慢讓孩子學會決定,慢慢讓孩子懂得獨立,慢慢讓孩子成為TA自己。
世間上所有的美好,都需要你的耐心等待,方可擁有。
曾經的我和別人一樣,都認為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於是,比照別人家的計劃,逼著孩子每天去學各種興趣班,讓孩子的行程比大人還充實,我們仿佛才能舒緩一口氣。但當我們終於意識到,這種行為或許出自早教專家所引發的焦慮時,但,這也是你作出的決定,誰該來為此買單?
不要讓焦慮,毀了你自己,和你的孩子。
不是說培養興趣不好,但別人如此,你就該保持一成不變地教導自己的孩子嗎?
每個孩子,不是充話費送的。他們因你而來,但更多的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你有責任和義務,將TA培育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而不是機器造人——千篇一律。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天使。他們降臨到世上,可能是蒼天為了挽救曾經錯漏百出的你,所賜予你的一次機會,讓你在陪伴中發現並改正自己的問題,讓你在成長中學會包容並不完美的自己,以及別人。
每個孩子,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為你而來。你不能把自己的人生經歷,或擔憂,或遺憾,投影到對孩子的教育上。除了血緣關係以外,孩子註定要經歷與你截然不同的人生。
你就是孩子的造世主,在育兒上,你不能懶。
不是說一定要選特別的興趣,才顯得孩子的與眾不同。
好興趣很多,不一定適合每個孩子。
你了解孩子的興趣嗎?你尊重孩子的決定嗎?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找到孩子感興趣的愛好,有意識加以大力引導,才是正道。
想讓孩子特別,你只要相信,孩子是特別的,足矣。
然後,如果可能,用你真誠的陪伴(哪怕你每天都加班、筋疲力盡),不責怪老師(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不揠苗助長(相信時間的威力),以良知與愛心慢慢哺養孩子的自尊和自立,假以時日,你的孩子必能成為天空中的雄鷹,翱翔萬裡。
真英雄未必謙遜,但肯定勇敢。
你和你的孩子不是活在別人的嘴裡。別人的建議,只是他們的經驗教訓而已,未必完全符合你對孩子的教育理念。
我覺得,真正的教育,就像下章色哥(醉生夢色)所說的「投資」一樣,需要有人長時間的堅持付出。
也像愛,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本文由 唐潮錢進 特邀作者 白小生 原創(初稿時間:2020.12.10),加入我們,PLZ JOIN US,帶你一起閱世界、悅生活、漲事理、長知識!
唐潮錢進,一個有原則的異想天/空,一個有底線的醉生夢/境;一群被本職工作耽誤的策劃人,一群歷經千帆燃感性的創作人。這裡有說不完的想法和故事,你們有酒錢嗎?
白小生,號稱孫中山故鄉的百曉生,企業金融顧問制度的研究者、供應鏈金融生態圈的探索者、陽明心學知行合一的踐行者,一個看透真相依然熱愛的自甘平凡人,一個一言不合就髮長文的自視清高人。
本文僅代表 原創作者 的觀點和立場,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自 唐潮錢進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