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弗瑞·卡森伯格,夢工廠CEO
本刊記者|鍾瑜婷 實習記者|鄭瑩 蔡楊楊 發自北京 編輯 鄭廷鑫
"
1月29日,夢工廠動畫片《功夫熊貓3》在內地正式開畫,影片於上映首日收穫1.04億票房,位列當日內地票房首位。《功夫熊貓3》籌備5年,主創詹妮弗·餘說:通過東方夢工廠藝術家的手,我們創作出原汁原味的熊貓村。這裡面的許多建築元素也體現了四川青城山的美麗,包括村裡窗花、建築、屋簷、屋頂都體現出原汁原味的中國特色。我們還和一個武術大師進行交流,從他身上更多了解中國功夫,更加理解氣的概念。東方夢工廠的藝術家還畫出來非常可愛搞笑的圖,貼在平先生(鵝爸爸)麵條店的四面牆上
"
離《功夫熊貓》第一次來中國已經過去7年了。這7年來,中國票房市場有了「近十倍的增長」,從2008年的40億票房到2015年440億元的總票房。夢工廠動畫CEO傑弗瑞·卡森伯格沒理由不重視中國——按他自己的說法,中國很快要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了。
花費5年功夫準備的這場仗,1月29日將要揭開它的成績。
夢工廠動畫執行長傑弗瑞·卡森伯格信心滿滿。當我問他是否有壓力時,他完全不接招,而是反問我,「壓力?什麼是壓力?」單從神態和口吻來看,他幾乎是我見過最有自信心的人了。「這一次我認為它一定會非同凡響地有力量,非同凡響地重要,非同凡響地感染人,對中國觀眾如此,對世界其他任何地方也是如此。」
《功夫熊貓3》是夢工廠動畫和東方夢工廠的合作成果,電影的1/3的製作由位於上海的東方夢工廠的兩百位中國員工完成。卡森伯格稱這種中美合作的方式「史無前例」。5年前,卡森伯格的夢想是在中國建立一個世界級家庭娛樂公司。而《功夫熊貓3》是這個公司的「第一個成果試金石。」
對導演詹妮弗·餘來說,有了東方夢工廠的中國藝術家們,製造一部「更加中國」的《功夫熊貓3》就簡單多了。
《功夫熊貓3》 主創在外灘合影,中為詹妮弗·餘
可以說《功夫熊貓3》的推廣方向跟許多好萊塢大片並不一樣。毫無疑問,整個好萊塢都越來越依賴海外市場,其電影公司必須考慮到影片在全球範圍內的推廣。於是像《星球大戰》這樣的大片,就弱化了電影的文化背景——機器人、光劍、宇宙飛船、正義和邪惡的較量,這樣普適的元素容易讓人過濾掉它的出生地。而《功夫熊貓3》走的是地方化路線。
在《功夫熊貓3》上映之前,我跟夢工廠動畫的CEO傑弗瑞·卡森伯格、《功夫熊貓3》導演詹妮弗·餘以及《功夫熊貓3》顧問許誠毅聊了聊這部新作,也聊了聊好萊塢如何看待中國市場,以及當下的人們都喜歡看什麼樣的動畫片。
"
只做當下能做的事情,
你就永遠不會超過當下的自己
"
人物周刊:《功夫熊貓2》強調「inner peace」,強調東方智慧中與自我的溝通。這次新片你們想表達的核心概念是什麼?
詹妮弗·餘:我們製作的每一部都是試著讓熊貓Po(阿寶)變得更好。這一次Po已經小有所成。他是一位龍戰士,但是我們必須要繼續往前,Po需要學著去突破他已經取得的成績,發掘他無限的內在。他要去做他感到不舒服的事情,他不擅長的事情。這是我們全人類都能理解的一個道理——如果你只做當下能做的事情,你也就永遠不會超過當下的自己。
卡森伯格:這是這部電影裡的一句臺詞,也是全片的靈魂。整部電影講述的就是這句話。對於我們所有人來說,這個道理都是成立的。
人物周刊:這蠻適合中國當下的氛圍,這裡許多年輕人也都希望能儘快地成就自我。
卡森伯格:這句話對於全世界都是對的,它具有普遍性。中國並不是個特例。
人物周刊:餘導演,在製作《功夫熊貓3》時是否有參考過中國功夫?
詹妮弗·餘:我們都是功夫電影的超級粉絲,這也是我們想把功夫熊貓系列電影歸類為功夫電影的原因之一。從製作《功夫熊貓I》時開始,我們就喜歡在午餐休息時觀看成龍的功夫電影,他把喜劇、小道具的運用和打鬥場景做到了很好的結合,不再是為了打鬥而打鬥,每個人物角色都有自己的打鬥方式,過程中充滿了驚喜及創造性,他還會在打鬥中利用周遭的環境和地形。我想這也是為什麼他的電影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如此受歡迎。
人物周刊:《功夫熊貓》前兩集都曾經引起過轟動,但續集往往會面臨觀眾可能會厭倦的問題。
詹妮弗·餘:我們的主人公阿寶,與以往傳統的英雄形象不同。他並不是一個完美的英雄形象。他逗人喜愛、令人想要貼近還超級熱情,他就像一個你想一塊玩耍的朋友。我想正是由於這種親近感,他就像一個普通人一樣,所以全球的觀眾都接受了他。我們之所以想繼續這個系列電影的原因是想進一步探索這個角色身上的可能性。他會保持本色。
人物周刊:有人批評《功夫熊貓》,說它表面上是一個中國文化的元素,但核心還是一個好萊塢的故事。你怎麼看待這種批評?
卡森伯格:我完全不同意這個看法。我們第一部電影成功時,就有人問說一個西方公司怎麼能講這麼好的中國故事。這才是矛盾所在。並不是我們把這個故事講得很糟,或者我們按照西方的方式來講述這個故事。第二部《功夫熊貓》餘導演做得更好。他們講述了一個中國的史詩故事,它廣受歡迎,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共鳴。我很有信心。再一次,她做到了。
人物周刊:跟《功夫熊貓》第一次來中國的時候比,中國的票房市場已經翻了好幾倍。這一次《功夫熊貓3》到中國,會有票房壓力嗎?
卡森伯格:中國電影市場從08年開始轉變,3億、4億人民幣的電影票房在當時就被認為是巨大的商業成功。但現在過10億(人民幣才是個好成績)對吧?整個市場爆炸性增長,中國電影行業裡的興奮、熱情還有利潤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大,不超過5年,這個市場將會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大。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很令人激動。這也是我們為什麼在這裡從5年前起投資這麼多,試著成為中國電影產業的一份子。
人物周刊:吃蛋糕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卡森伯格:這個市場很大。有的是讓許多人成功的空間。我們的成功並不是壟斷性的。我們的成功並不意味著其他人就不可以成功。並不是只有一部動畫能成功,或只有兩部、5部或者10部。這個市場很大。好的動畫電影越多對大家都有好處。《大聖歸來》今年票房大賣的事實對於《熊貓3》來說很美妙。這很好。他們拿走了榮譽。《大聖歸來》是現在動畫電影領域的國王。Po就是要在下個2月份把王冠取回來,不是嗎?然後又有人出來,再打敗Po。這很好。
人物周刊:你不會感到有壓力?
卡森伯格:壓力?什麼樣的壓力?我不太明白。
詹妮弗·餘:我們劇組裡的人很多都參與了三部電影的製作,都很珍惜電影裡的人物和他們創造起來的世界,我們想確保他們會非常非常有趣。於是我們給自己很多的壓力,不只是為了做一個很棒的電影,為了精神享受,也是為了我們四百號人5年的辛勞時光。我們想保持對它的那份興奮,因為我們每天在構建它。我們必須興奮。
"
背後都是中國人所有的思維方式
"
人物周刊: 餘導演曾在論壇中說,「跟中國的藝術家在上海實際進行合作,能獲得美學的價值。」可否說說電影中的美學呈現?
詹妮弗·餘:通過東方夢工廠藝術家的手,我們創作出原汁原味的熊貓村。這裡面的許多建築元素也體現了四川青城山的美麗,包括村裡窗花、建築、屋簷、屋頂都體現出原汁原味的中國特色。我們還和一個武術大師進行交流,從他身上更多了解中國功夫,更加理解氣的概念。東方夢工廠的藝術家還畫出來非常可愛搞笑的圖,貼在平先生(鵝爸爸)麵條店的四面牆上。
許誠毅:美國跟上海經常開會溝通,探討一些意見。就剛剛詹妮弗說到的,我們畫故事板,跟他們每天聊,再得到很多不同的意見。希望到時觀眾去看會覺得《功夫熊貓3》就是一個中國電影。因為裡邊角色的想法都是很中國式的。他們用的口白跟之前很多翻譯都不一樣,背後都是中國人所有的思維方式。
南方人物周刊:東方夢工廠董事長黎瑞剛先生曾經提到,中國文化產業有一些特殊性,比如說政策有些不配套,可能會讓國外很多雄心勃勃的人鎩羽而歸。這次與中方的合作有什麼困難嗎?
卡森伯格:不會,因為我有黎瑞剛作為我的合作夥伴。
人物周刊:「東方夢工廠」使中國影人深度參與,中國特色與好萊塢工業融合,對於夢工廠來說有什麼益處?
卡森伯格:我們想要成為這個產業的一份子,我們想要參與構建它,我們想要參與製作很棒的電影。我很期待中國市場追上和超過美國市場,成為世界上最重要和最大的電影市場。我們今天處在一個很特殊的位置——我們已經種下了種子,市場正在成長。我們希望市場成功的時候我們也能成功。我們做出了不一般的事情。我們在中國創造了最前沿的、世界級的動畫工作室。
許誠毅 (右) 和演唱電影中文版推廣曲的鹿晗與熊貓阿寶合影
許誠毅:夢工廠跟東方夢工廠合作,他們把在中國長大、受教育的藝術家帶去美國,參與《功夫熊貓》的項目或其他項目。這對中國的動畫工作者來說是好事,因為東方夢工廠提供了很多相關的機會,這使得中國的動畫工作者能夠進入一個公司,懷有夢想——做比普通的中國動畫更好的動畫的夢想。長遠來看,這對中國觀眾也是有益的,並不只是商業層面上。
人物周刊:中國市場對夢工廠動畫來說佔據的比例是多大呢?
卡森伯格:人們會給你數字、數據、事實,告訴你中國市場有多大。我不清楚,可能現在是50、60億美元,現在的美國可能是100億。對不對?世界的其他部分可能是150億、180億的。但中國市場很快就成為了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也許在幾年內,它會成為最大的電影市場。
人物周刊:你曾說夢工廠去年的頹勢可能是因為「選錯了故事,或者選錯了講故事的方法」。你認為什麼樣的故事、什麼樣講故事的方法是正確的?
卡森伯格:我不覺得這有什麼程式。我不認為對於這個問題有簡單的回答。你知道,一個好故事得具有一個普遍性的主題。在故事的核心,我們能從人物身上看到我們自己,我們在人物的歷程裡找到與我們相關的東西。我認為這是好故事的最基本要素。沒錯兒,我認為有段時期我們做的項目太多了,導致我們迷失了一小段時間。但是去年,我認為對我們來說是很棒的一段時期,我們找回了自己的路,也找回了我們的節奏。
人物周刊:所以是說夢工廠動畫會做更少的片子,以求更好的質量,是嗎?
卡森伯格:是的,我希望如此。
"
惟一的規則就是沒有規則
"
人物周刊:你看了《捉妖記》之後的感受是什麼?
卡森伯格:我覺得很有意思。許誠毅把他在好萊塢所學的所有拿出來了,並且做到了更多。我認為它打動觀眾是因為一個終極命題——女人對男人的復仇。裡面講的是男的懷孕不是女的懷孕。哈哈。它有一個很實的內核,很真誠,充滿魅力,而且非常有趣。它有趣,美妙,機靈,奇特,而且結尾它觸碰到了觀眾的心,讓你非常安靜。他創造出了非常美好的人物。
人物周刊:在看電影的時候觀眾一定要笑,這是你工作最重要的目的?
卡森伯格:對於我來說,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歡笑。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我擁有世上最好的工作。我們幹什麼?我們每天起床,然後給觀眾製造歡笑。
人物周刊:你覺得真正的幽默是什麼?
卡森伯格:我希望我們的幽默不會下流。不開關於放屁的玩笑,不開拉屎的玩笑,不開打嗝的玩笑。
人物周刊:你覺得《捉妖記》跟好萊塢擅長的敘事邏輯很像嗎?
卡森伯格:是這樣的。Raman(許誠毅)是一位很成功的好萊塢導演。他也是一位很成功的中國導演。他吸取了來自兩邊的技能和知識,並且在兩邊取得了成功。剛剛在電影院裡有人問了個問題,為什麼一個美國導演可以講述一個如此中國的故事?好吧,他們聰明,他們知道利用資源,找來最好的人協助他們講故事,完成有創造性的工作。如同一個很好的美國導演來到這邊(取得了成功),(成功的原因是)他在是一名很好的中國導演之前就已經是一名很好的美國導演了。你知道,好的講述故事的能力是沒有國界的。
人物周刊:中國人今天都喜歡看喜劇。這個變化很明顯,對吧?
許誠毅:對。好幾年前拍的都是流行歷史大片,但現在你拍歷史大片就很難賣。
人物周刊:你覺得觀眾對動畫片的喜好是否有變化?
卡森伯格:惟一的規則就是沒有規則。
詹妮弗·餘:這可能取決於每部電影出來時,當時的觀眾想看什麼類型的電影的心情。《超能陸戰隊》出來時,大家就是想看一部動作電影。而《頭腦特工隊》裡的動作戲就可能少得多了。這取決於當時的觀眾想看什麼。很難去找到什麼規律,這就像是去跟隨一堆魚——它們變得太快了。
許誠毅:對。有時候還要看當時。《頭腦特工隊》上映時,有11家大片在競爭,所以會對它有影響。《超能陸戰隊》之前,可能有一段時間大家都沒有看過動畫片,觀眾就會覺得,誒,這個挺特別的。很多東西都是很難預料的,我也沒有預料到《捉妖記》會這麼受歡迎。每一段不同時間都在變,真的。當時也有人說中國以前沒有人做過這個類型,這個片很難賣。因為Jeffrey(卡森伯格)跟江志強很願意去嘗試、去冒險,我們做導演的才有機會做出這樣的東西給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