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賦鷓鴣天:蓮聲我心,炎涼甘苦但隨緣

2021-01-17 愛尚古典文學

吟荷拾趣詩篇淨,淡唱痴心旖旎綿。就算將寂寞坐斷,還是一個人的山高水遠。即使將天涯望穿,也還是要經歷紅塵紛擾的相纏。這世間,可有一處清靜雲天,能停泊煙海歸來的悵然?這世上,可有一處古院禪林,能收留生生世世不曾停息的沉思妄念?是人生不能完滿,還是所有的生靈,都必須要承受煙火痴纏的缺憾?蓮聲我心,炎涼甘苦但隨緣。——皛玊題記

荷趣蓮聲

情與夢依舊隔空相望,穿透目光,卻只能將彼此擁入深沉的思想。愛還在老地方,清純,卻是回不去的蜜意柔腸。人生何其漫長,回首,誰是誰用一生守護的馨暖時光?

《鷓鴣天·新荷》(詞林正韻 第十一部)

玉傘初張誰倒撐?又誰傘下粉拳擎?

斜風細雨珍珠滑,尖角黃芽嫩蕊盈。

身綽約,意娉婷,生來惟願出塵清。

不爭岸上群芳土,只做波間錦鯉朋。

荷趣蓮聲

光陰厚重了相思,季節輪迴了等待。有夢相伴的日子,每一刻都是靜好。歲月的對白,每一時都是顫動心弦的知音天籟。時間被安排,不為演一場意外。只為一朵心蓮,今夜,依舊在夢裡盛開。

《鷓鴣天·贊荷》(詞林正韻 第七部)

玉潔冰清立水間,蟬娟仙子下雲天。

蜻蜓成對荷間舞,蝴蝶雙雙花中翩。

紅花豔,白花鮮。芙蓉出水惹人憐。

出身汙泥塵不染,最愛仙家一朵蓮。

荷趣蓮聲

不是時間淡去了過往,是歲月寬闊了胸膛。不是流光碎落了一樹繁花的遙想,是輪迴的炎涼逼迫了成長。

《鷓鴣天·擬荷》(詞林正韻 第十一部)

細雨初顰萬物驚,波光深淺繞卿卿。

年華幾度雲垂影,歲月千番韻累成。

紅兒小,夢兒青,懶從銅鏡問弦箏。

閒邊垂柳絲絲扣,濁世風塵獨自明。

荷趣蓮聲

時光,還是舊日模樣,季節,已換了容裝。駐足過的風景,早已停留在心上,覬覦過的遠方,念起時,亦早已不再慌張。

《鷓鴣天·秋荷》(詞林正韻 第十二部)

未展芳心先望秋,炎陽淫雨不曾愁。

誰知結子茹清苦 ,終曉相思成妄求。

吳霸殿,越王樓,顰眉浣女甚煩憂?

應憐寂寞池中水,何日相隨範蠡舟?

荷趣蓮聲

匆匆,半生光景,散去如煙。一路走來,是輪迴的風伴水濯。至於流光去了哪裡,又向何處奔赴,待詳詢,夢裡夢外,亦是了無痕跡。一些憂傷,一些歡喜。一些倔強,一些執迷。在光陰流逝的空白裡,填充著向暖微涼的記憶。

《鷓鴣天·思荷》(詞林正韻 第六部)

鬱悒盈腮覓故人,含香剪點月疏痕。

流光玉殞湘娥夢,千載堪留素女魂。

風伴舞,水濯身,瑤池夢醒亂心神。

無常秋水侵香骨,絲藕猶存昔日溫。

荷趣蓮聲

我們是煙火裡沉浮的眾生,用心追逐著游離的夢。喜怒哀樂,為因緣而生。悲歡愁苦,因際遇而萌。

《鷓鴣天·荷情》(詞林正韻 第一部)

酒醉將醒腮退紅,促舟猶見紫雲重。

人思菩薩尊前拜,誰許陳王波上逢?

香漸遠,興偏濃,響廊回望卻愁空。

五湖更有煙光好,怎挈西施共御風?

(註:陳王,即曹植,因封於陳,就是今河南淮陽一帶,死後諡陳王。)

荷趣蓮聲

時間的長河,誰都是過客。奔赴的途中,誰都是旅人。於萬丈紅塵,生命只是迢遙的一瞬。滄桑千載,亦是剎那的永恆。

《鷓鴣天·雨荷》(詞林正韻 第七部)

細雨微風翠玉盤,水銀珠子任遊旋。

珠停或曉風先定,玉墜還嘆意未圓。

塵已洗,露何煩?炎涼甘苦但隨緣。

相思不絕君安見,藏處雖深豈九泉!

懂得,是風和雨相契。安暖,是心和夢的相依。在未知的歲月裡,看時光的掌紋劃下一道道深深地嘆息。微笑,是一場無法老去、卻註定要老去的結局。古典君每天會為大家奉上精彩的詩詞原創文章,用一闋闋詩篇,營造我們靈魂棲息的精神家園!

文中使用部分圖片和文字來自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還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謝謝!本文系百家號獨家首發,其他平臺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否則一經發現,將追究抄襲責任。

相關焦點

  • 相思共賦|鷓鴣天
    別情懶展鴛鴦彼,伴我昏燈度夜寒。[鷓鴣天 晏幾道譜]詞/冷眼看人生心怨佳期鵲未傳。如今方有斷腸仙。柳蔭深處鞦韆在,月下當歌卻難言。長相憶,別經年。鷓鴣天.無題 第三部平文/王淑嫻桂謝香餘意未歸,百株菊豔又東籬,露侵疏葉嵐浮上,風捲雲初雁瘦低。
  • 【原創】紫菩提、不與群芳爭春色【鷓鴣天·詠荷】唱和佳作52首
    湖心捧出荷塘月,亭畔攜來柳岸詩。蓮朵朵,念痴痴。一塵不染與誰知,冰清玉潔芬香送,款款芳姿上碧枝。(《詞林正韻·第三部》)荷仙老我三生淚,子夜留君一本經。螢借火,點湖燈。瓊瑤碎玉洗銀星。溫成舊念琴緣句,只與禪蓮隔水聽。
  • 鷓鴣天·冬夜(竹榭)
    人已去,嘆聲忡,幾時重現唱和功。多年聚首知音在,紅頂藍衫冬夜同。鷓鴣天·冬夜梅易明月依前灑院中,已無酒盞接青空。燈影酷,犬聲慵,伶仃道上客匆匆。有心賞識冬家夜,叵奈衣衫不認同。鷓鴣天·冬夜——依韻梅易老師紫金光影月色清涼入戶中,相依老樹問長空。
  • 鷓鴣天·過桑林
    作者:吳海瓊 1.鷓鴣天·過桑林 夏淺春深翠幕長,提籃挽袖上山岡。 柔枝過腕搖清影,遠岫生煙淡麥黃。
  • 王春慧:鷓鴣天 斬魔妖
    七言·贊百姓 毒魔肆虐狂猖獗, 華夏兒女心團結。 嚴格自律跟黨走, 眾志攜手除病邪。
  • 人在青山外,相思落花前,為君十賦鷓鴣天
    此時此刻,人在青山外,相思落花前,為君十賦鷓鴣天。——慕乃伊題記《鷓鴣天·春愁柳似煙》燕剪春愁柳似煙,為君一賦鷓鴣天。玉笛悠遠桃花戀,竹管聲長碧水含。那別後,憶從前,凝眸相向兩心間。匆匆來去紅塵赴,風雨兼程只等還。《鷓鴣天·絲弦春水闌》撫弄絲弦春水闌,為君二賦鷓鴣天。
  • 十首《鷓鴣天》,絲毫塵事不相關
    「南國多倩多豔詞,鷓鴣清怨繞梁飛」,一闕《鷓鴣天》,一份情款款。《鷓鴣天》【宋 晏幾道】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 轉:不曉春光醉幾家|詩韻唐山|鷓鴣天專輯
    鷓鴣天·樂湖晚色蒙繼良(樂亭)    養眼窗含晚色殊,一汪玉鏡映天圖。夕陽點起天邊火,金水撩開鱗滿湖。    翔鷺遠,彩雲舒。扁舟蓮影美人扶。風搖百色醇香嫋,招手邀君來一壺。鷓鴣天·憶南湖(新韻)周建平    水皺篙撐動畫船。疏風搖曳半湖蓮。繞開釣渚層林翠,駛過虹橋九孔彎。    前引鶩,側隨鷳。頑皮錦鯉助清歡。龍閣倒影漣漪處,人在層樓第幾環。
  • 祈請蓮師智慧金剛尊,殊勝蓮師七句祈請頌
    蓮師金剛七句祈請頌藏文蓮師金剛七句祈請頌漢文吽鄔金剎土西北隅,蓮莖花胚之座上,稀有殊勝成就者,世稱名號蓮花生,空行眷屬眾圍繞,我隨汝尊而修持,為賜加持祈降臨,格熱貝瑪色德吽。蓮師進藏時,把金剛七句祈請頌傳授給了西藏的君臣民眾,並為利益後世行者求其加持與其相應,還把它伏藏在眾多法本中,後來的108位伏藏師的伏藏裡都有,直到現在,蓮師金剛七句祈請頌還被伏藏師們一再掘藏出來。
  • 神妙絕頂的蓮師七句祈請文
    所以,蓮師所安住的境界,唯一是佛陀的行境,而不是其餘有情的境界。 蓮師心咒,有的念「嗡啊吽班則革日班瑪色德吽」,有的念「嗡啊吽貝扎咕嚕貝瑪悉地吽」,很難做到真正統一。但總的來講,就像以前講的那個金剛橛的公案一樣,只要你心清淨,怎麼念都沒有問題。
  • 稼軒詞裡,我的2018【上】
    何人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餘既滋蘭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秋菊更餐英。門外滄浪水,可以濯吾纓。一杯酒,問何似,身後名?人間萬事,毫髮常重泰山輕。悲莫悲生離別,樂莫樂新相識,兒女古今情。富貴非吾事,歸與白鷗盟。
  • 「吟家唱和」白守成步韻友人鷓鴣天十四首
    白守成步韻友人鷓鴣天十四首一欲隱休言過與功,一揮衣袖淚遮瞳。難忘舉臂宣聲切,深覺歸途斜照濃。雲杳杳,霧蒙蒙,猶將百草喚春風。杏林許繼秦醫志,故遣初心向晚紅。二簾卷西風秋意涼,庭前葉悴滿階霜。梵音已令行僧倦,頹壁還由掛曆黃。憐逝水,任飛觴,消愁一醉是仙方。醒來獨愛詩情美,明月天邊照半床。
  • 一首經典的《鷓鴣天》,描寫得很深情
    辛棄疾,字坦夫,別號稼軒,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詞人,雖然他大部分的作品,那都是描寫內心的悲痛之苦,極少描寫愛情詞,不過他卻是代別人寫過一首經典的愛情詞,也就是這首《鷓鴣天·代人賦》,雖然這是一首幫別人所作的詞。
  • 隨緣心會釋然,釋然心會安
    其實,不是沒有飯吃,不是沒有地方住,不是沒有錢花,但就是心難安穩下來。除此之外,一個人由於情感的卻失也會導致心難安。要想心安,我們必須給心靈找一個歸宿。常言道,心中有佛人自安。佛的精神和教化能使我們心安。佛說,我佛慈悲,要多行善事,行善能積德,德多心安。佛說,諸惡莫作,惡有惡報,無惡,無愧於心,心自安。佛說,要放下,放下該放下的東西,人才不會累,人不累心會安。
  • 佛說:隨緣,是最好的成全
    因此,我們無論何時都要對神靈心存敬畏,對世間萬物多行慈悲,只要自己得到了心安,則步步生蓮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萬發緣生,皆系緣分!偶然的相遇,驀然回首,註定了彼此的一生,只為了眼光交會的剎那。請相信吧,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換今生一次的擦肩,一定要倍加珍惜!因此,我們要悅納自我,學會隨喜隨緣,隨遇而安!
  • 【中華文學第126期】GR版櫻之旭浣溪沙、鷓鴣天詞作精選
    浣溪沙·龍眠雪景 一夜龍眠寂雪催,無聲落地靜相偎。茫茫枝腫厚柴堆。百壑千溝脂粉染,三巒五嶺玉衣裁。只為新歲繪圖來。浣溪沙·妻生辰抒懷(己亥九月十六)九月今宵玉魄圓,猶憶南下摯情牽,笑逢那夜合衣眠。偶嘆時光翻靚影,常思溫室有良賢。一箋小字寄增年。
  • 夏竦的《鷓鴣天》到底為誰而寫?不曾想,真實歷史比電視劇更動人
    (《清平樂》賈教習吟唱《鷓鴣天》劇照)賈教習的動情吟唱,聲聲腸斷,句句帶血,即便是不通古文的我們,也難免被那悽婉的曲調感染,直呼一句:「好歌!好詞!」那麼,這首《鷓鴣天》到底寫了什麼?真實歷史中又是為誰而作呢?
  • 孫曉琴《鷓鴣天·夜無眠》詞評鑑 杜華
    孫曉琴《鷓鴣天·夜無眠》詞評鑑杜 華有人說,讀孫曉琴的作品想哭,我也有同感。她多情善感,常常用滿紙愁緒表現她那顆秋水般深刻而孤獨的心。她用這樣的方式思念她的那個「伊人」,然而越是這樣,她越是痛苦,越是傷心,越是淚水洗面夜無眠。
  • 枚乘的《七發》,是楚辭由騷體賦向傳統大賦演進的轉變期的作品
    枚乘枚乘(?一前140年)字叔,準陰(今江蘇)人。先後遊於諸侯國吳、梁。《漢書·藝文志》著錄枚乘賦九篇,今僅存《七發》一篇,但這卻是標誌著漢代新體賦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它在多方面奠定了漢賦的基礎。首先在內容上改變為對帝王的歌功頌德,勸百諷一;形式上則改變楚辭句中多用虛詞、句末多用語氣詞的句式,進一步散體化,成為一種專事鋪敘的用韻散文,以鋪張為能事,多用排比整齊的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