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病床:新冠肺炎重症護理顯神通

2020-12-23 東北網

黑龍江日報3月2日訊 自2月17日陸續向我省新冠肺炎收治醫院捐贈智能護理康復床產品以來,融智醫康(哈爾濱)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不斷收到來自醫療界的良好反饋。他們說,智能護理康復床在重症監護室中盡顯神通,大大提高了護理效率和人員安全性。

參與這場戰「疫」,對融智醫康來說,是一場與病魔開展生死時速的較量,也是提前進入市場的突然之舉。其中體現的,是一份來自「龍江智造」的蓄力和發力,實力與擔當。

跨界研發「智能病床」

去年4月立項,11月產品在哈醫大一院康復科、骨科、ICU科室等單位用戶和北京、雙鴨山、哈爾濱等地的家庭用戶進行臨床實驗,12月成立公司,計劃在今年2月末發布產品,3月開始市場推廣。

公司董事長王忠信介紹,疫情讓智能護理康復床提前兩周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兩年前,哈爾濱工業大學與哈爾濱醫科大學科研人員共同組建了醫療康復機器人聯合實驗室,開始進行智能康復機器人的研發與製造,去年4月正式立項做智能護理康復床研發。其中,在無人機領域創業多年的王忠信就帶領部分來自哈工大的科研人員由工業機器人研發跨界參與到醫療智能產品研發。

說到跨界的原因,王忠信說,醫療康養行業發展前景廣闊,為減輕醫護人員勞動強度、降低護工要求、解決人口老齡化且護理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把原來在工業機器人上積累的技術應用到醫療行業上來。

在研發過程中,了解到市場上的護理床產品具有同質化、非智能化的特點,在機械結構設計上不能完全滿足失能或半失能患者的護理動作。於是研發團隊多次到醫院調研,反覆與醫生患者溝通,設計完成了基於卷揚機構的柔性翻身結構,克服了其他護理床產品的缺點,滿足了醫護人員與患者的要求。而這柔性軀體翻身結構是他們的獨家技術。雖然護理床項目立項才10個月,但在該項目上融智醫康已擁有兩項授權專利,還有11項專利正在批覆中。

9張康復床發揮重要作用

疫情牽動著每個人的心。

在抗擊疫情過程中,融智醫康關注到一線醫護人員的安全問題和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護理問題,隨即想到該產品正好可應用於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護理與康復,用於增強病人功能恢復,防止肌肉萎縮,有效降低醫護人員勞動強度,並可以遠距離進行遙控操作,降低醫護人員與患者近距離密切接觸而導致的感染機率。

於是在2月15日,融智醫康就決定向有關收治醫院捐贈剛剛研發完成的智能護理床產品。2月16日公司迅速組織各部門員工,當日晚間將產品準備完畢,聯繫協調物流運輸公司,第二天上午就將首臺設備投用至龍江「小湯山」模式醫院。2月19日和2月21日再通過有關組織購買,定向捐贈兩批共8臺設備應用於哈醫大一院群力分院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護理。

目前公司累計投用9臺設備,僅首臺是第一代產品。

「按原計劃,第一代產品和第二代產品將相隔兩個月,在今年五一期間正式推出。不過第一代首臺設備應用後,醫護人員反饋回一些需求,為進一步實現自動化,實現遠程操作,我們緊急改裝、調整和測試,推出了第二代產品。」公司總經理兼總工程師代勇向記者介紹,第二代產品在第一代產品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了產品結構設計,結構更為緊湊、操作更為便利、自動化程度更高。同時,增加了物聯網接口和手機遠程遙控功能,使醫護人員能遠距離採用多種操作手段進行護理床的動作控制,進一步降低了醫護人員感染風險。目前,該公司主要生產第二代產品,產品得到了醫護人員和患者的一致肯定。

150張床將支援各醫院

代勇表示,按各方需求,公司還需緊急生產150臺產品。全體人員都感到重重的壓力和沉甸甸的責任,真怕完不成。

「產品為咱們省抗擊疫情,醫治重症患者出了一份力,我們感到很光榮。取得這樣的進展,我們更要全力以赴保生產。不過有兩個現實問題擺在面前,一是公司現有產品庫存已全部清空,二是各地配套企業復工情況不一,我們主要面臨著各類器件、零件的供應困難。」記者採訪時,電話那頭代勇還不時跟旁邊的人布置工作,抓緊一切時間安排好一項項工作。代勇告訴記者,現在就連居家辦公的人員,每個人的手機號也都成了熱線。

有辦法嗎?打算怎樣做?「借用生產場地,調用工作人員,開展臨時組裝培訓。」代勇介紹,「另外求助政府有關部門,幫助企業復工。目前為公司提供配套的企業18家,哈市內有5家,我們聯繫這些企業為公司開闢產品綠色通道優先供應我公司訂單。」

能否完成?何時能投用?「目前首批物料到貨率80%,已全員加班同步進行產品的組裝調試工作,並優化調整生產工藝,計劃下周三完成後續產品的首批發運。自下周末隨著物料供應全面恢復,計劃每天生產15臺設備全力滿足各醫院需求。」代勇告訴記者,待3月8日生產線全部恢復後,估計月產300臺左右。

「在這場疫情中,我們不僅經受了病毒帶給我們的考驗,還在應變中承受了產品技術、物料統籌、市場化推廣等帶來的考驗,可以說提前得到了全方位歷練。」代勇告訴記者,奮進永無止境。待戰「疫」大獲全勝,全體科研人員仍將全情投入,用智能醫療產品造福社會,將「龍江智造」的名片遞到全國各地。

相關焦點

  • 智能護理床戰「疫」顯神功 黑龍江省婦聯再為省級危重症集中救治...
    27日上午,一場簡樸熱烈的捐贈活動在新冠肺炎省級危重症集中救治中心舉行。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於凱江表示,哈醫大群力院區再次迎來暖心時刻,省婦聯在捐贈4張智能護理康復床基礎上,又捐贈價值75萬元的5張第二代護理床應用於重症病房,為病重患者帶來舒心保護的同時,更讓醫護人員遠離感染風險。
  • 中南大學湘雅護理團隊與紐約大學護理學院連線分享新冠肺炎救護經驗
    紅網時刻4月29日訊(通訊員 熊楊 李麗 嶽麗青)4月28日晚21點30分,中南大學湘雅護理團隊與美國紐約大學護理學院聯合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遠程視頻交流,湘雅護理專家應邀與紐約大學護理學院的師生們分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寶貴經驗,整場交流會持續90分鐘。
  • 信陽市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暨重症護理分會年會順利召開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陳靜 徐世傑)為深入開展信陽市重症醫學年度的學術交流,總結2020年市重症醫學的發展與質量控制,信陽市中心醫院成功承辦信陽市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重症護理分會年會、市重症醫學質量控制年會暨重症醫學聯盟大會。
  • 秘魯北部重症監護病床短缺 政府宣布假期防疫措施
    中新網12月24日電 據秘魯《公言報》報導,當地時間23日,秘魯衛生部和社會保障機構EsSalud對秘魯北部多個地區醫院重症監護病房缺乏床位的情況,表示關注。隨著聖誕節和新年假期的到來,政府宣布限制交通、關閉海灘等措施,以遏制疫情擴散。
  • 美媒:美國新冠肺炎病例激增 全國三分之一醫院病床告急
    來源:央視當地時間12月10日,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對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HHS)新發布數據的分析顯示,上周美國至少有200家醫院已滿負荷運轉,重症監護病房床位的佔用率超過90%的醫院佔全美醫院的三分之一。
  • DIY尿壺、吊牌、約束帶……小「發明」改善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
    紅網時刻2月20日訊(記者 劉丹 陳亞男 通訊員 張磊 曹嵐 張麗娜)自製礦泉水瓶尿壺、營養吊牌、「襪套」約束帶……武漢協和西院湘雅病房中的白衣天使變身「發明家」,把醫護聯合查房中發現的問題,通過「因地制宜」的小手工製作來解決,從細節入手注重每位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管理,使得治療理念得到落實,治療效果得到改善,努力提高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堅決打贏這場無硝煙的戰爭
  • 瑞典新增7370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重症監護病房困難重重
    當地時間12月11日,瑞典公共衛生局發布消息稱,11日全國新增7370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320098例新冠肺炎病例。累計死亡病例7514例,新增死亡病例160例。瑞典全國共1023萬人口。據瑞典電視臺報導,卡羅琳醫院目前所有非急診兒科手術均已取消,原因是醫院兒科護理人員已被調動到成年人的醫療護理中去。據了解,瑞典的重症監護病房現在面臨很多困難,可能要向芬蘭或其他北歐國家尋求幫助。(總臺記者 郝曉麗)(編輯 楊亞瀾)【來源:央視新聞】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我市首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癒出院
    2月22日上午,來自資興市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黃某經過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ICU三區醫護人員的全力救治,治癒出院。該院收治的另一例新冠肺炎重症病例也於當天轉為普通病例。這標誌著我市在新冠肺炎重症病例的救治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截至目前,我市確診的39例新冠肺炎患者中,還有8例在院治療,無重症患者。
  • ...中國女足年終排名世界第十五位;韓國全國僅剩49張重症監護病床
    要充分發揮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作用,統籌推進國資國企補齊短板、鍛造長板,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作出新貢獻,助推構建新發展格局。5丨韓國全國僅剩49張重症監護病床據央視財經,截至18日0時,韓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062例,單日新增病例連續三天超過千例。當天韓國衛生部官員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全國重症監護病床僅剩49張,其中首爾地區僅剩4張。衛生部計劃到明年1月初,將指定更多醫院進行新冠肺炎治療,以獲得約170張重症監護病床。
  • 點讚「南丁格爾」們:援鄂戰疫重症護理天團獲突出貢獻獎
    在5月8日下午,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舉行「5.12」國際護士節表彰大會上,醫院特別授予援鄂重症護理天團「抗疫護理突出貢獻獎。」會上還對優秀護理集體、優秀護士、護理創新、護理論文等進行了表彰。中大醫院「5.12」表彰會現場。
  • 全美新冠肺炎患者入院人數連破紀錄 醫生精疲力盡 醫院不堪重負
    冬季到來,美國的新冠疫情形勢持續惡化。眼下,全美各地醫院都面臨著超負荷運轉的艱難處境。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4日報導,22日,全美新冠肺炎患者入院人數達到約8.4萬人,連續13天打破紀錄。在賓夕法尼亞州,重症監護室的病床將在一周內全部被佔滿。俄亥俄州的醫院也到了承載的極限。有醫生形容,這一波疫情來勢洶洶,就像從「熱帶風暴」升級到了「颶風」。  特級護理醫師 馬修·克萊:我把過去6個月的新冠疫情,形容成是新冠肺炎「熱帶風暴」。現在每天情況都在變得更糟糕,我們現在全面升級到了新冠肺炎「颶風」。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一群與死神「搶命」的人
    ,創下零死亡率的奇蹟;2020年1月25日起,在抗擊新冠肺炎阻擊戰中,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又開始了新的戰鬥。除了馳援武漢,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還有一支隊伍的戰場在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目前重症醫學科一共外派76人,其中醫生8人,呼吸治療師8人,護理60人。
  • 加拿大安大略省重症監護病床將在二月初爆滿
    加拿大安大略省重症監護病床將在二月初爆滿 原標題: 據加拿大廣播公司從安大略省政府獲得的消息,根據省政府專家小組對新冠疫情的預測,該省的重症監護病床將在二月初爆滿,超過全省所有醫院的接納能力。
  •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親身經歷,不僅肺一個器官衰竭!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究竟會經歷什麼?芝加哥大學醫學院官網刊登了這樣一個故事。 約翰是一名68歲的退休老人,生活在美國[1]。 約翰是一名典型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老年人、男性偏多、肥胖、合併其他併發症。
  • 血漿療法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是否有效再起國際爭議
    康復後新冠肺炎患者恢復期血漿救治其他重症患者  在過去一年裡,人們經歷過多少次「被選擇」:治療新冠肺炎創新藥或療法,一會兒說有效,過幾天又說沒  英國研究人員證明血漿療法對重症患者無效  一項大規模國際臨床試驗"REMAP-CAP"最新結果顯示:對新冠病毒感染或新冠肺炎重症住院患者給予恢復期患者血漿治療,結果顯示患者沒有明顯獲益。因此該臨床試驗被暫停下來。
  • 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總有效率達百分之九十以上 中醫治重症,為啥...
    4月24日,最後一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癒,武漢新冠肺炎重症病例實現清零。  中醫藥在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深度介入,組織專家制定三版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中醫診療方案,推薦4個方劑和8個中藥注射劑,精準施策,多管齊下,減緩、阻止了重症向危重症的轉化,促使危重症轉為普通症,從而提高了治癒率,降低了病亡率。
  • 康復者血漿,對新冠肺炎重症病人意味著什麼?如何保證安全性?
    ▲27日上午,寶雞市新冠肺炎康復者捐獻恢復期血漿。來源:寶雞新聞網為何要用新冠肺炎康復者的血漿,治療新冠肺炎重症病人?如何保證這些血漿的安全性?新冠肺炎康復者捐獻血漿會不會影響健康?專家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解讀。為何要用康復者血漿治療新冠肺炎?最新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中,對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療包含「康復者血漿治療」。
  • 「再見,希望再也不見」黑龍江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舉行「告別...
    3月26日清晨,群力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一個簡短又樸素的「告別」儀式在這裡舉行。2月12日,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成立。3月18日,ICU內新冠肺炎患者清零。3月19日,救治中心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清零。3月25日,最後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非常時期龍江用非常速度,用20個小時啟動改造投入使用的省新冠肺炎中心,完成了自己的光榮使命。
  • 韓國新冠疫情急劇擴散致病床告急 醫療體系亮紅燈
    龍山區篩查診所 圖源:韓聯社人民網訊 近日韓國新冠疫情出現第三次大流行,單日新增患者持續多日呈現激增態勢。隨著新增確診患者和重症患者激增,韓國醫院病床嚴重不足,整個醫療體系亮起紅燈。據韓聯社報導,近日韓國暴發新冠肺炎第三次大流行。
  • 60張智能護理床裝車出發
    此次愛心物資主要包括10張全自動智能護理床和50張半自動智能護理床,總價值230萬元,由浙江新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捐贈,於11日上午成功抵達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梨園醫院。「得知新型冠狀病毒有可能通過糞口傳播時,我們就緊急聯繫武漢相關單位,表示可以捐贈一批智能護理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