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的臺灣價值就是綠?

2021-02-13 華夏經緯網

「臺灣價值」是個什麼東西?合成圖

 

民進黨臺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赴某時代力量黨參選人茶會致詞,他說:「大綠(民進黨)、小綠(時代力量)都是綠,所謂的『綠』不是『意識型態』,其實就是『臺灣價值』。」

    

綠營文化界資深教授陳芳明,立即在他的臉書上表示: 「原來『臺灣價值』是一種思想檢查,是一種意識形態的檢驗。什麼時候民進黨變成如此墮落了?現在我也公開表明立場,我的票絕對不會投給民進黨的候選人!」

    

陳芳明教授在海外求學時,積極參加臺灣的民主運動,對當時的國民黨政權抨擊甚烈,陳先生與許多其他海外的留學生一樣,列入當局的黑名單,長年無法回家探親。直到臺灣解除戒嚴,方能回臺灣。陳教授是綠營大師級人物,他秉持綠色意識形態,一向支持民進黨。為什麼他聽到姚文智講了:「所謂的『綠』不是『意識型態』,其實就是『臺灣價值』」這段話,就氣憤填膺到痛斥民進黨墮落,而且不投民進黨的票了?

    

不久前民進黨還在考慮是否要支持柯文哲競選臺北市長,蔡英文公開詢問柯P:你的『臺灣價值』是什麼?問這話的意思很明顯,綠營認為,只要提出『臺灣價值』這個模糊籠統但聽來政治正確的名詞,便可以上綱上線,令柯P臣服。真正的用意是:只要柯先生放棄「兩岸一家親」的說法,民進黨就有意願再度讓柯文哲出馬選臺北市長。

    

柯P回答:「到底臺灣價值是怎樣,其實我也想過這個問題,臺灣在整個東亞地區華人社會,特色是民主自由、多元開放,法治人權、環保還有改進空間,追求普世價值的實現,這大概是現階段的臺灣價值。」一堆別人說過的套話,言不及義。媒體又問柯:「你知不知道蔡英文希望你的臺灣價值是什麼?」柯文哲回答:「其實我也不曉得,我也很想知道她的臺灣價值是什麼?」蔡英文當然沒有回答這個問題。 

   

 柯P又說:「臺灣價值就是『清廉勤政愛鄉土』。」陳芳明教授聽了這句話感慨不已,他說:「這是非常好笑的政治遊戲,蔡英文向柯文哲提問什麼是『臺灣價值』時,柯文哲的回答竟然是『清廉勤政愛鄉土』;它是一九九三年我為民進黨創造出來的口號。那年,為了迎接地方縣市長選舉。我擔任文宣部主任,以這個口號來對抗國民黨。 現在『清廉勤政愛鄉土』的標語,仍然懸掛在民進黨中央黨部。柯文哲以它來回答 蔡英文的提問,確實是很大的反諷。二十餘年來,民進黨還堅持這個立場嗎?九合一選舉即將到來,有多少民進黨候選人符合這樣的臺灣價值?我建議蔡英文主席,應該去問問民進黨各縣市的提名候選人:什麼是臺灣價值?」 

    

後來民進黨決定在臺北市自行推候選人,禮讓柯P之議出局,蔡英文也一直沒說出來她心目中的臺灣價值是什麼。民進黨陸續推出來的縣市長候選人,也沒有一個人在「臺灣價值」這個題目上做過任何說明。

    

出乎陳芳明教授的意外,堂堂民進黨臺北市市長候選人姚文智,卻明快地說:臺灣價值就是「綠」,不論是大綠或小綠,你只要「綠」就具有臺灣價值了。

    

在臺灣,「綠」的意思就是主張「臺灣獨立」。這個說法連知名的陳教授也無法接受,他立即予以斥責:「臺灣價值」成為一種思想檢查、意識形態的檢驗,民進黨怎麼可以如此墮落!

    

然而這個政黨的墮落早已開始,特別在他們取得全面執政之後,大小當權者不放棄任何奪取更大權位的機會,以謀取更多個人私利為目標,誰還管什麼是「臺灣價值」?

    

不久前陳芳明曾撰文表示:「長年來臺灣民族主義是民進黨的奶嘴,若把其拿掉,民進黨可能什麼都不是。從政治獻金的數字來看,民進黨這幾年來早就超過了國民黨。而長期一直受到財團支持的民進黨,一旦觸及階級議題,一定先站在財團那邊。什麼時候民進黨變得如此難看?民進黨那種贏者全拿的姿態,使民進黨開始變質。」

   

民進黨變質了嗎?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想起那句老話: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化。

   

不少臺灣選民倒是很同意陳教授的另一句話:我的票絕對不會投給民進黨的候選人! 

作者:馬淑靜 曾任臺灣美商美林證券公司總裁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黃楊

相關焦點

  • 中天新聞臺被關,親綠名嘴痛批「民進黨本來就是黑社會」
    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NCC)18日決議不予中天新聞臺換照,自12月12日起將從有線電視52臺消失。對此,親綠名嘴吳子嘉也感到很意外,並指出,他很確定這件事背後有政治力介入,甚至還直言,民進黨本來就是黑社會。
  • 專家視點 | 王建民:民進黨的價值正在崩塌
    特別是在臺灣政治轉型與民主化進程中,民進黨還有一個重要的政治邏輯,即追求民主=追求本土化=追求主權「獨立」=追求民主,也就是以民主包裝「臺獨」,將本土化、「臺獨」與民主等化與融合,成為一個抽象的民主自主價值。  民進黨還將本黨價值上升為「臺灣價值」。
  • 臺灣媒體最後一塊淨土被民進黨「染綠」?與惡的距離還有多遠
    當國民黨和民眾黨還在為監察機構人事案跟綠營較勁,想著要申請「釋憲」的時候,民進黨當局的另一隻政治黑手早已經伸得更深更遠。而這一次,他們染指的是號稱「臺灣電視媒體最後一片淨土」的臺灣「公共電視臺(以下簡稱公視)」。
  • 蔡英文的「臺灣價值」是什麼東西?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唐德明指出,民進黨支持者對柯文哲最不滿的,就是柯與中國大陸保持交流往來,還說「兩岸一家親」;相對於此,蔡英文的「臺灣價值」就是「臺獨理念」,在這之下,其他都須讓位,包括兩岸和平交流,而這才是她所謂「做對的事情」。在蔡的「臺獨理念」下,兩岸和平不重要,民主價值也可拋。他認為,蔡英文支持「臺獨」,卻要隱晦地用「臺灣價值」來掩飾,箇中原因就是對執政權力的貪婪。
  • 中天新聞臺遭民進黨當局強制關停 島內不分藍綠一致撻伐
    中天新聞臺遭民進黨當局強制關停 島內不分藍綠一致撻伐 2020年12月11日 14:1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12月11日訊  綜合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中天新聞臺因為「反臺獨」立場,遭民進黨當局關停,將在今天關臺。島內不分藍綠陣營紛紛批評。
  • 蘭斌強:韓國瑜說出這四個字讓民進黨綠媒抓狂!
    「臺灣同胞」這四個字包含了認同,體現了情感,表達了溫馨,應該好好珍惜才對。作為籍貫為河南商丘、出生在臺灣眷村的「榮民二代」,韓國瑜稱呼「臺灣同胞」是將自己和臺灣民眾認作一家人,有什麼錯?民進黨及其綠媒惱怒韓國瑜稱呼「臺灣同胞」實際上就是怕「韓旋風」的影響力在中華民族、中國人的認同上發酵,害怕「臺灣同胞」這四個字擊碎了「臺獨」的夢想。
  • 丁允恭醜聞戳破民進党進步價值的假象
    身陷醜聞的丁允恭 今年九月中旬,臺灣天氣酷熱,比天氣更為酷熱的是,民進黨當局爆出了一顆震撼彈——陳菊時期的高雄市政府發言人、蔡英文「總統府」發言人丁允恭,被爆料在高雄市政府新聞局長任內劈腿4名女生,且在辦公室裡進行
  • 【關臺特輯】綠營元老:「民進黨本來就是黑社會」
    「反關中,挺臺天」才有「臺灣價值」。儘管名義上「通訊傳播委員會」是個獨立公正機關,但實際上就是綠營意識形態和民進黨側翼在裡面操控。一手關「敵臺」、另一手指定接班人,所謂新聞自由不過是個幌子,確保綠營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才是真相。為什麼只有公視獲得青睞?
  • 民進黨2020初選「蔡賴爭」延燒,綠媒也開撕了
    臺灣「中時電子報」9日報導稱,民進黨2020初選協調下周五(12日)截止,均表態參選的蔡英文與臺前「行政院長」賴清德隔空喊話,火藥味十足。蔡6日先是表態傾全力配合協調小組,但稍晚又有臺媒消息傳出,蔡稱自己是現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不可能和我的『行政院長』在公開場合進行政見辯論。」且明白拒絕按規划進行黨內初選。在島內引發熱議。隨後,《自由時報》發出民進黨對此事的「闢謠文」:《傳蔡英文不願初選 民進黨:該媒體未經查證不予回應》。正是這篇文章成為了彭文正的「打假」對象。
  • 溫水煮青蛙:臺灣民進黨如何解構國民黨?
    所謂「同心圓史觀」,就是主張歷史教育應從臺灣鄉土教育開始,進而臺灣史、中國史、亞洲史,最後才是世界史,一圈圈向外推移,實質就是「以臺灣為中心的」的「臺獨」史觀。2000年陳水扁執政後,立即再修課綱,2006年開始執行新課綱。臺灣史首次獨立成冊,並脫離中國史範圍,「同心圓理論」發揮異乎尋常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將明清史和民國史放在世界史範圍,中國史被進一步「世界化」、「外國化」。
  • 民進黨「吃相難看」 臺灣民眾氣炸了(日月談)
    從「卡神」楊蕙如等親綠人士取得民進黨當局標案,到與蔡英文親信密切相關的兩家綠營公關公司4年來拿下當局多筆標案,再到「行政院長」蘇貞昌女兒蘇巧純的設計公司投標民進黨當局標案,民進黨將「肥水不流外人田」推向極致,也讓蔡英文口中「清廉勤政愛鄉土」的政黨價值成為徹頭徹尾的笑話。
  • 看見臺灣|民進黨當局就是美國的「兒皇帝」
    民進黨當局不愧是打選戰的高手,把進口「萊豬」與「臺美」關係相連,食安問題一下子變成了的政治問題,盧秀燕的聲量高了,但國民黨卻陷兩難,繼續大陣仗反對必將惹惱美國,就此放手又等於被民進黨繳了槍,好不容易掀起來的一點聲勢,又洩了氣。其實,國民黨的兩難,正是臺灣社會政治生活的奇形所在。
  • 「臺灣價值」是什麼顏色的?
    當蔡英文以「臺灣價值」來試探柯文哲「是不是綠色」時也類似,回答「綠色」必然喪失藍色選民,不承認「綠色」深綠反彈會更大、也打臉當年的講出「墨綠」的自己。處理不當還可能民調下降,而降到足夠低時,民進黨就可以提名自家人。陰謀論者認為,這是蔡英文的「一石二鳥」之計。
  • 後蔡英文時代,親綠媒體人:民進黨大炸彈等著爆炸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最新民調「最討厭的政治人物」15.2%民眾雖選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但他的民調仍高。
  • 中天新聞臺遭民進黨當局強制關停 島內不分藍綠一致撻伐
    中天新聞臺遭民進黨當局強制關停 島內不分藍綠一致撻伐  民團靜坐抗議。(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綜合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中天新聞臺因為「反臺獨」立場,遭民進黨當局關停,將在今天關臺。島內不分藍綠陣營紛紛批評。
  • 民進黨和「小綠分手」?臺灣媒體:蔡英文利用完就拋棄是常態!
    臺頭聞編輯:暗藍臺灣地區的選舉已經結束,選舉的最終結果是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成功實現連任,這也使得臺灣地區的在野黨倍感壓力,因為蔡英文已經逐步掌握臺灣地區的最高權力,並且加速迫害臺灣地區的在野黨。筆者認為,民進黨作為臺灣地區最有權力的黨派已經不需要任何的盟友,這也使得民進黨能夠在成功連任之後立刻過河拆橋,這也是因為民進黨已經不再需要在野黨的支持和擁護,這也說明民進黨沒有絲毫的信譽和情感可言。
  • 臺灣媒體最後一塊淨土將被「染綠」?
    民進黨當局黑手綁架島內輿論。當國民黨和民眾黨還在為監察機構人事案跟綠營較勁,想著要申請「釋憲」的時候,民進黨當局的另一隻政治黑手早已經伸得更深更遠。而這一次,他們染指的是號稱「臺灣電視媒體最後一片淨土」的臺灣「公共電視臺(以下簡稱公視)」。
  • 臺灣NCC儼然成了民進黨當局的「東廠」
    中天電視臺迫於民進黨當局的壓力,9月,深受民眾歡迎的《新聞深喉嚨》節目被迫停播。這僅僅是民進黨當局利用NCC打壓泛藍媒體的一個例證。而中天電視臺自去年3月以來,被NCC以諸如「報導未盡事實查證原則」等為由,開罰10多次,罰金高達1000多萬新臺幣。而NCC對綠媒所報導的諸多假新聞卻是睜隻眼閉隻眼,可謂熟視無睹,更別說對之處罰了,完全是雙重標準。
  • 民進黨一手遮天,臺灣還有「淨土」嗎?
    當國民黨還在為監察機構的人事提案和綠營較勁的時候,民進黨早已轉移戰場,把政治黑手伸向了媒體。這一次,他們染指的是號稱「臺灣電視媒體最後一片淨土」的臺灣「公共電視臺(以下簡稱公視)」。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公視將在明年成立網絡國際英文影音平臺,卻遭爆料臺文化部門偷偷挹注58億元(新臺幣,下同)。更耐人尋味的是,這麼重要的一項提案,卻完全未經公視董事會審議。外界質疑民進黨當局介入公視經營,未來該頻道恐成「大外宣」打手。
  • 民進黨挺萊豬進口有多荒謬?七個人的「臺灣價值金句」被嗆爆
    民進黨當局8月底拍板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美豬及30個月齡以上美牛,引起臺灣民眾反感,民調滿意度也出現下滑趨勢。臺灣民眾黨就點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在內等7人,為挺萊豬昨是今非的「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