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陳佳琪通訊員時亞輝
日前,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劉斌堡鄉姚官嶺村黨支部書記張曉靜,作為北京市全國文明村鎮唯一代表參加了表彰會,捧回了姚官嶺村「全國文明村鎮」的牌子。
走進姚官嶺村,一間間別具風格的民宿建築點綴村中,隨處可見公共衛生間、健身器材、指示牌等便民設施。村裡的道路乾淨寬敞,修整後還在道路兩旁規劃了綠化帶,待春天到來,這裡就會葉綠花紅,別有一番美景。
幾年前,姚官嶺村還是個勞動力短缺、資源匱乏、產業底子薄的山區村莊。2019年6月初,我區第一家民宿集群「合宿·姚官嶺」正式運營,「黨支部+合作社+民宿企業+村民」的合作共生模式在此落地生根。截至目前,姚官嶺村已建成1處接待中心和7處民宿小院,累計接待遊客4100餘人次,實現收入113萬餘元。在精品民宿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姚官嶺村還積極發展鄉村休閒度假產業,對村內50棟生態大棚和閒置農田進行規劃建設,打造生態種植體驗園,惠及全村40餘戶。2019年,姚官嶺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893元。姚官嶺村從默默無聞的貧困一隅,逐步走向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鄉村。
姚官嶺村每家門前都張貼著一塊圓形的「姚官嶺村星級家庭」評選牌。張曉靜說,村裡依據文明村鎮評選標準,結合村內實際情況,制定了「姚官嶺村星級家庭創建評價表」,每一項都有對應的評分,每次打分、評選都會在村委會院內的展示欄中公開,根據得分為各家「上星」。當村內有公益志願崗等惠民活動時,也會依據各家評分的星級情況進行分配,以此帶動村民建設文明村鎮的積極性,號召大家共同參與到改善生活環境的行動中來。
在姚官嶺村活動室的牆上裝飾著「你來點單我來派」幾個大字,下面被劃分成了幾個區域,義務演講、文化教育、衛生健康、法治宣傳,每一項又進行了細分,在一些項目後邊還有村民的籤名和備註。張曉靜說,村民們有什麼需求就可以在對應的項目後面籤上字,這樣村委會就能及時知道村民們對哪些項目有需求,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安排相應活動,解決村民們的訴求。
在另一面牆上則張貼著一張張照片——有志願者為坐在院裡的老人理髮,也有醫生走進屋內為坐在炕上的老人看病。村裡的民宿是姚官嶺村和外界合作的一個「中介」,雙方通過民宿這一紐帶建立聯繫、互幫互助。北京醫科大學曾到姚官嶺村進行支部活動,吃、住、學在這裡。現在,經常會有北京醫科大學的醫生到姚官嶺村進行入戶義診,大大方便了村裡人。在年初疫情嚴重的時候,駐村企業也積極伸出援手,捐贈蔬菜和食物。在疫情緩解後,姚官嶺村和民宿經營企業積極探索復工復產,成為了北京最早恢復營業的民宿,為我區乃至全市其他民宿在疫情防控下的經營提供了模板。
「下一步,我們會繼續壯大集體經濟,用三產帶動一產,讓遊客來了以後有的吃、有的玩、有的帶走,再由村委會投資建設幾家民宿,想辦法為村民們帶來更好的生活,維護好全國文明村鎮這一榮譽。」張曉靜說。
【來源:北京市延慶區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