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國內的高速公路收費主要以省為單位,車輛的身份主要依靠各種通行卡作為物理介質來進行身份識別。
但隨著省界收費站的取消,以及ETC上車潮的爆發,高速公路上車輛的身份標識越來越依賴ETC系統。但過去的無力收費體系尚且存在一定的車輛逃費和漏費情況,省界收費站撤站之後,單程裡程增加,單次收費金額也增加。如何準確地對車輛身份進行識別,規避收費逃費,有效地進行稽核,是業內要面對的問題。
12月3日,廣東聯合電服和阿里雲共同宣布,全國首個高速不停車收費AI稽核項目正式落地廣東。
這是阿里雲的人工智慧和數據技術被首次應用於解決高速撤站收費後的清分結算問題,有利於高速不停車收費工作在全國推行。
廣東聯合電服總經理李斌表示:「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為高速公路收費稽核業務智能化升級、高速智慧運營帶來了新的可能,這次與阿里雲的合作也將為聯合電服在數位化轉型上提供更多想像空間。「
廣東聯合電服聯合阿里雲解決高速撤站收費痛點
在國家的高速公路網36條主線有10條途經廣東地區,還是在不考慮共線的情況下。而在廣東省內的高速公路網規劃中,還形成了以「九縱五橫兩環」的主架構,此外還有更多的加密線和聯絡線為補充。
由此帶來的結果是,密集的高速公路帶來了收費站的密集布局問題。廣東的省界收費站有18個,而且隨著新建道路的增加,收費站是在不斷攀升的。而收費站愈發密集,也使得高速公路的擁堵機率不斷增加,對公路物流、尾氣排放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2019年3月份,全國人大明確提出,要在兩年之內基本取消全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實現不停車快捷收費,減少擁堵。
伴隨著撤站後新的收費模式,一些深層次的挑戰也隨之而來。
高速公路收費的路網從省域擴大到全國,收費稽查和追繳難度變大。收費的準確性依賴於路側的收費設施設備,對車輛識別要求更高,僅識別車牌已不滿足新場景下的稽核要求。在車載設備被惡意破壞、車牌與車載設備不符、車牌遮擋的情況下,容易出現逃費與漏費的情況。
為解決這個行業痛點,廣東聯合電服通過與阿里雲合作,藉助視頻識別技術,精確感知車輛特徵,建設智能化稽核分析系統,防止車輛以套牌、遮牌等形式偷逃費。
同時結合數據技術,在圖片、視頻全部上雲的基礎上,還原車輛在全路網的行駛軌跡,堵住車輛換卡逃費、繞路逃費的漏洞。
廣東聯合電服隸屬廣東省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是省內唯一發行汽車ETC粵通卡的企業,同時還負責省內高速公路聯網收費清分結算的工作,是全國高速公路聯網收費體系中的廣東省聯網中心營運實體。
在今年全國取消省界收費站的工作中,承擔了大量的具體任務,目前正在大力推進高速公路的收費站的ETC發行工作。
阿里雲深入大交通
事實上,高速不停車收費AI稽核項目僅是阿里雲在交通領域的諸多合作之一。
據雷鋒網了解,阿里雲目前已整體服務約20000公裡高速、8000架飛機、25個大中型機場、20家汽車製造商、2個大型港口及全球23個城市的市內交通,覆蓋海、陸、空,立體式深入交通行業,以雲計算、AIoT、數據技術定製數位化轉型方案。
除廣東高速外,阿里雲還與四川高速達成合作,致力於「更聰明」的道路。通過統一的人工智慧平臺全面感知與識別複雜的道路情況,如實時交通事故、突發擁堵與惡劣天氣等,並與高德深度融合實現車主端閉環信息發布。今年國慶期間,成都繞城高速在流量增加11.9%的情況下,車輛平均通行速度提升3.46%。
在港口方面,貨櫃吞吐量突破2500萬箱的寧波舟山港是全球第一大港,正通過阿里雲實現對港口危化品安全管理,實現對危化品儲罐區的在線實時管理和調度生產。除此之外,青島港也在同阿里雲圍繞金融、雲平臺和港口安全等展開合作。
除地面交通之外,阿里雲的觸手還伸及了航空領域。早在2017年,機隊規模亞洲第一的南方航空就與阿里雲達成合作,成為國內首家上雲的航空公司。
其機票銷售主流程、航班查詢、訂單生成、合作渠道等服務逐步遷移上雲,解決會員日訪問量擊垮IT系統問題。東方航空、中國航信集團也都先後與阿里雲進行合作。
今年9月,全球領先的飛機製造公司空中巴士也加入與阿里雲合作的隊伍,希望藉助超強算力支持飛機的製造、維修和可靠性預警。
重慶江北機場藉助航空大腦,將人工智慧用於旅客通關、會員合作、機場智能營銷等領域,提升機場智能化運行能力及旅客滿意度。首都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及運營管理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四省區機場的西部機場集團等也都引入阿里雲技術。
可以看到,憑藉雲的技術優勢,阿里雲在交通行業的布局在不斷擴張。據了解,其城市大腦從交通起步,在杭州實現人工智慧指揮紅綠燈、全國首個無杆停車場、首個外地車「彈性限行」等,目前已經擴展到杭州、海口、重慶、澳門等23個城市。
雷鋒網年度評選——尋找19大行業的最佳AI落地實踐
創立於2017年的「AI最佳掘金案例年度榜單」,是業內首個人工智慧商業案例評選活動。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從商用維度出發,尋找人工智慧在各個行業的最佳落地實踐。
第三屆評選已正式啟動,關注微信公眾號「雷鋒網」,回復關鍵詞「榜單」參與報名。詳情可諮詢微信號:xqxq_xq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