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建德馳援武漢護士手繪卡片 表白同行「戰友」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馮贇繪製的卡片。 馮贇 攝

(抗擊新冠肺炎)浙江建德馳援武漢護士手繪卡片 表白同行「戰友」

中新網杭州3月13日電(錢晨菲)「謝謝你每周固定給我注射胸腺肽,給我帶我最愛吃的牛肉番茄面,我們共同成長,在低谷時彼此打氣」「你是我最佳作戰夥伴,與你一起上感控班的日子特別有安全感,你總是能把感控工作完成的細緻到位」「你說來武漢支援是你這輩子做過最勇敢的事,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平安回家,一起回家」……上述文字,是浙江建德馳援武漢的護士馮贇向同行「戰友」的表白。

馮贇繪製的卡片。 馮贇 攝

馮贇繪製的卡片。 馮贇 攝

2月13日,作為浙江省第四批援武漢醫療隊隊員,馮贇所在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醫療隊整建制接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腫瘤中心的重症病區。

馮贇繪製的卡片。 馮贇 攝

馮贇繪製的卡片。 馮贇 攝

一個多月來,為了給醫護人員加油鼓勁,馮贇在繁重的工作之餘,一有時間就手繪卡片並寫下心裡話和祝福語。不僅如此,她還為一些患者們手繪了卡片,鼓勵他們戰勝病魔。

摘下護目鏡的馮贇。 馮贇 攝

「我是醫者,必須內心裝滿陽光,才能做到把光分給每位患者。」馮贇說。(完)

相關焦點

  • 馳援武漢的護士姐姐為戰友手繪卡片加油打氣
    近日,建德一位護士上了國家和省級媒體的頭條這位護士叫馮贇,是市一醫院的一位90後。2月13日,作為浙江省第四批援武漢醫療隊隊員,馮贇所在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醫療隊整建制接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腫瘤中心的重症病區。在前線,遠離父母家人的馮贇,從家中的寶貝,一夜間成長為病人的守護者。到武漢後,她從事著與之前完全不同的工作,一個人默默扛下了所有的壓力和困難,總把最陽光的一面留給同事和病人們。
  • 象山馳援武漢護士連穎:連穎,連贏!
    象山馳援武漢護士連穎:連穎,連贏!看到報名馳援武漢的消息時,她毅然向組織提出申請,「我在臨床一線工作17年,有豐富的護理經驗,一定可以完成任務勝利歸來。」她似乎忘了自己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小女兒才剛滿三歲。報名之前,她向愛人解釋道:「如果國家有召喚,需要你上前線,我會無條件支持你,在家裡照顧好孩子和老人,讓你沒有後顧之憂。現在國家需要我,武漢需要我,我希望你也同樣能支持我!」雖然內心充滿不舍與擔憂,但愛人依舊選擇了默默支持。
  • 馳援武漢護士用漫畫記錄暖心點滴(附漫畫原圖)
    「謝謝你,攜手同心的『戰友』」……近日,廣東援鄂醫療隊護士於麗麗,在與病毒鬥爭之餘,用萌萌的漫畫,記錄了過去10天的暖心點滴。大年三十,廣東省各家醫院接到援助任務後立即組織開展遴選,一支128人的援助醫療隊在1個小時內迅速集齊,除夕夜連夜出徵,於麗麗就是其中的一員。
  • 嶽雲鵬、胡歌、彭于晏後是王力宏,他給馳援武漢的迷妹護士唱了首...
    王力宏微博截圖視頻來源:@王力宏在王力宏給馳援武漢的「迷妹」護士黃靜獻唱後,黃靜在微博回覆:「謝謝,二哥,我一定完成任務,平安回來看您的演唱會。」黃靜。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視頻截圖網友說:太暖心了。還有網友說,相聲安排好了,演唱會安排好了,火鍋和牛肉麵也都在等白衣天使們,願早日回家。
  • 胡歌隔空「表白」的光頭護士找到了
    大圖模式起因是2月16日,演員胡歌轉發了一條微博並評論:「你是最美麗的小光頭,沒有你和戰友們的堅守和無私奉獻大圖模式而被他回復「期待早日掀起蓋頭來」的這位姑娘,是一位馳援武漢的護士——曾萍。2月8日,身在武漢的護士曾萍@提燈的曾pongpong 發了這樣一條微博↓大圖模式配圖中她和同事比著勝利的手勢
  • 馳援武漢北京醫療隊裡男護士,面對疫情,他們優勢在哪兒?
    2月1日是北京醫療隊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奮戰的第5天,醫護人員接診的確診及疑似患者已超過50人。幾天來,很多醫護人員用日誌或視頻的形式記錄下了隔離病房裡的點點滴滴,梳理這些日誌記者發現,在醫護人員領隊的筆下,男護士的表現閃閃發光。此次出徵,北京醫療隊共有136人,在名單上,男護士師或護士多達16人,這樣的比例並不多見,面對疫情,男護士的優勢到底在哪兒?
  • 北京護士漫畫版《援漢日曆》,記下武漢隔離病房中的溫暖
    「13床病人狀況突然急轉直下,及時搶救後終於轉危為安」「2月14日當天,護士們親手摺了千紙鶴送給病人」「又一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了」……最近,像這樣充滿暖心畫面的漫畫正不斷從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傳回北京。
  • 平安回來」隔著屏幕,武漢馳援護士過了一個特殊的生日
    平安回來」隔著屏幕,武漢馳援護士過了一個特殊的生日「祝你生日快樂!」「我們這麼多人在這裡給你過生日!」「長壽麵要不要吃一點。」嚴麗慧是餘杭五院的一名護士,2月9日,她作為杭州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的隊員馳援武漢。85後的她,畢業於溫州醫科大學仁濟學院。她有著9年的工作經驗,個子嬌小卻擁有很強的臨床工作能力,她也是實習生們「蓋章」公認的優秀帶教老師。得知自己即將出徵,而且時間非常緊,她二話不說,立即開始整理行李。丈夫看著在房間裡默默整理行李的妻子。
  • 我市馳援武漢醫護人員創作歌曲
    每一次的哼唱都會讓我回想起在武漢雷神山醫院一幕幕終身難忘的場景:奔跑、搶救、抗擊疫情!"張甜是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二院消化道腫瘤一科的一名護士,也是我市 2 月 8 日出徵的第三批馳援武漢醫療隊隊員。在武漢雷神山醫院,張甜和另一名護士負責病區的重症病人護理,每天的工作就是輸液、採血、採集核酸標本、給病人翻身、餵飯餵藥、收拾病人的排洩物、口腔護理、病情觀察、護理記錄書寫。
  • 直擊隔離病房丨天目新聞紀實片《王叔在武漢:與抗疫戰士同行》在...
    2020年1月25日,首批浙江省抗擊新冠肺炎緊急醫療隊馳援武漢,浙報集團天目新聞記者王堅穎隨團出徵,已逾40天,每天天目新聞APP發布他採制的前線VLOG,已有40餘期。為了更好地展示廣大醫務人員勇於擔當、不辱使命、敢打必勝的使命擔當,以及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險、鐵肩擔道義的職業信仰,天目新聞與紅旗出版社聯合出品了新聞紀錄片《直擊隔離病房——王叔在武漢:與抗疫戰士同行》。紀錄片已於3月4日在咪咕視頻APP、今日頭條、騰訊視頻上線。
  • 「高速口10秒擁抱」,浙江建德警醫伉儷的撒糖時刻
    冷雨斜掃,但停機坪上攝像機、相機早已等候在位,只為等待機艙門緩緩打開,迎接從武漢回家的白衣戰士們。只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52天的等待便成了最美的重逢。此前,感動全網的建德警醫伉儷唐文斌和汪燕萍,又一次成了聚焦的最美定格。
  • 浙江馳援武漢「天使」歸來 舉行愛滿人間空中婚禮
    今天,浙江6對馳援湖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醫護人員,在千島湖舉行「天使」歸來,愛滿人間空中婚禮。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發來視頻祝福新人。  今年初春,浙江省1200名「白衣天使」,馳援湖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南丁格爾的誓言。許多90後年輕護士,因抗擊疫情主動推遲或放棄自己的婚禮。
  • 我市首位馳援武漢醫生陳維迪回家了
    這兩天,隨著武漢疫情形勢向好,部分醫療支援隊開始陸續撤離休整。遠在千裡外的慈谿馳援武漢的戰士們情況如何?記者昨日聯繫採訪了多位白衣戰士,了解他們的近況。
  • 我市馳援武漢醫護人員創作歌曲《義無反顧》
    每一次的哼唱都會讓我回想起在武漢雷神山醫院一幕幕終身難忘的場景:奔跑、搶救、抗擊疫情!"張甜是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二院消化道腫瘤一科的一名護士,也是我市 2 月 8 日出徵的第三批馳援武漢醫療隊隊員。在武漢雷神山醫院,張甜和另一名護士負責病區的重症病人護理,每天的工作就是輸液、採血、採集核酸標本、給病人翻身、餵飯餵藥、收拾病人的排洩物、口腔護理、病情觀察、護理記錄書寫。不僅幫病人消除身體上的痛苦,也盡力幫助病人解決生活上的各種問題。
  • 馳援手記|兔哥、龍貓、佩奇統統爬上防護服,美小護的手繪畫成了...
    走進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E1病區3樓病房走廊,傳來了些許歡笑聲,他們被李霞護士的手繪畫給逗樂了。李霞給「市一集團」在這個病區的每個隊員都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她在每個人的隔離衣背後都畫上了可愛的手繪圖,現在每個大白或是小黃人都是不一樣的,他們有了新的名字,新的形象,新的人設,每個人都很喜歡各自的新形象。「嗨,兔哥!」「你好,龍貓!」「佩奇,今天感覺怎麼樣呀?」「小蘋果,我來換你,回去好好休息吧!」......
  • 馳援武漢 南安姐妹花:我們挺好的
    東南網2月25日訊(通訊員 史慧婷 本網記者 陳詩婷)「我是一名護士,如今祖國需要護士,我義不容辭。馳援武漢不需要理由,我很榮幸能為武漢人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我早就準備好了,若有機會上戰場,我一定報名。」這是一對來自南安市洪瀨鎮建洪村的姐妹陳小梅和陳雅珍說的話。
  • 馳援手記|最美背影!媽媽藏起行李箱,廣州護士手提膠袋奔赴武漢
    在氣溫只有3攝氏度的武漢,從小生活在廣東的陳林葉主管護師,還不十分適應當地的氣候。加上水土不服和高強度的連續工作,來自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ICU的陳林葉主管護師,在進武漢的第二天晚上開始胃痛拉肚子。她打開戰友臨時幫她購買的嶄新的行李箱,拿出戰友幫忙買的暖寶寶,頓時覺得身體和心裡都舒服了很多。
  • 武漢治癒者致信浙江醫護人員:謝謝你給我生命的通行證
    「在我接近50天的新冠肺炎過程中,最不能忘懷的,是一個美麗的護士,她叫胡珍珍。她來自浙江馳援武漢醫療隊。」3月16日,武漢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王麗(化名)治癒出院,結束了近50天的煎熬,她寫信感謝各位馳援武漢的浙江醫護人員:謝謝你給我生命的通行證。
  • 馳援武漢丨媽媽藏起行李箱哭著不讓去,她提著塑膠袋就出門了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豔 通訊員 林偉吟 張陽)從老家出發準備馳援武漢,她沒有行李箱,提著一個紅色塑膠袋就這樣出發了。她就是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ICU的陳林葉主管護師。除夕那天陳林葉向醫院報名赴武漢支援,媽媽哭著不願意她去,藏起了她的行李箱,她家在揭陽惠來縣,由於在家裡沒有拿到行李箱,匆忙下,她拿了一個紅色的塑膠袋,隨手裝了洗漱用品和一件大外套便出門,一路上請一同去武漢的戰友幫忙買行李箱和厚衣服。除夕那天,陳林葉向醫院報名後,家裡人只有爸爸同意。
  • 抗疫醫護獲神秘禮物:浙江「親戚」送來了中國好聲音決賽門票
    武漢新聞綜合廣播記者衛未,通訊員陳夢圓報導:今年年初,浙江援鄂醫療隊馳援武漢,在武漢市第四醫院與當地醫護人員並肩戰疫直至凱旋。幾個月過去,當初的「戰場」是現在什麼模樣?並肩戰鬥的戰友們還好嗎?19日上午,浙江援鄂醫療隊隨隊記者、浙江衛視記者周家齊、石磊重回武漢「走親戚」,看望曾與浙江援鄂醫療隊並肩戰鬥的武漢市第四醫院醫護人員,還為她們帶來「土特產」!「這裡是當時換防護服的地方,這邊才是醫生辦公室……」,走進武漢市第四醫院古田院區病房,周家齊連連感慨曾經熟悉的「戰場」大變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