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六間房為什麼值26億?

2021-02-23 i黑馬

3月17日,宋城演藝宣布以26億元收購網際網路演藝平臺六間房,這家原本不顯山露水的「在線秀場」一下子成為矚目焦點。

六間房為什麼能值26億?它究竟有何過人之處?《創業家》曾於2013年獨家採訪到六間房創始人劉巖,他向我們詳細講述了六間房的商業邏輯。在劉巖的表述中,視頻直播室裡的內容變成了關係,關係變成了金錢,金主成了六間房的納稅人。在六間房,內容不再為王,要通過關係來「變現」。

劉巖畢業於數學系,他對大眾心理和隱蔽人性的洞察已經得到充分證明。他直言不諱:YY、9158都是六間房的模仿者。當然,他還會打量自己當年在其中險遭滅頂之災的行業,「只有優酷上了市,那些沒上市的還在泥潭裡掙扎。」

口述 | 劉巖 六間房創始人

撰文 | 徐利君 劉建強 本刊記者

編輯 | 劉建強

「我再也不做沒有用戶關係的產品了」——劉巖談六間房起死回生

2008年的金融危機,誰也別想融資了。我們相對受到的影響更大,優酷、土豆剛剛經歷完一個融資周期,正好儲備了現金。這種情況下,我們也不用每天出去談融資了,也不開董事會了,關上門,正好幹活兒。我把人分成兩個team,一個繼續做傳統業務,養活大家,另外一個很小,大概五六個人,找另外的水源。我一直想做直播,但一直跟優酷、土豆打,騰不出手來。我們曾經給奔馳的新車發布會做過網絡直播,因為網上受眾多,奔馳覺得特值得,給了我們幾十萬元。當時相比之下這是小業務,我們沒有精力細做,這個時候可以了。

按投資圈兒的講法,發布會直播做的是企業市場,很難做大。轉戰消費品市場,我們做過北京的路況直播,甚至還有貓的絕育手術,鮮血淋漓的,但很多人看,有了點社區的樣子。2009年10月,我們正式開始嘗試演藝直播,就是今天秀場的雛形。這些項目裡,演藝增長得非常快,而且用戶之間有互動,我們就想到在直播的基礎上構造社區。有了用戶,你就離錢不遠了。

一開始做秀場直播,不知道能掙錢。但是我仔細想過,為什麼以前做的傳統在線視頻掙不了錢。一般人都認為成本過高,但我認為是收入低。你的廣告如果能賣到電視臺一半的價格,肯定掙錢了,但事實是連十分之一都賣不到。為什麼收入低?因為視頻網站不是內容的第一宿主。比如轉播奧運會,可口可樂不可能把80%的廣告預算給優酷,它要放在央視,因為那才是內容的第一宿主。第二個,沒有並發效應。春晚是個很好的例子,20億人在那4個小時裡同時看,和1個月30天裡一共有20億人看,廣告價值差距巨大。我發現直播能解決這兩個問題。

我們的演藝秀場2009年10月上線,當時已經設計了簡單的虛擬禮物,最貴的是100塊錢1架的飛機,能不能賣出去,沒把握。直到有一天,在辦公室突然聽到同事們大叫,所有人都撲到一臺電腦跟前:一架飛機飛了出來。飛機做好之後從來沒見人買過,讓用戶自願地從兜裡掏出錢來,那個感覺太好了。觀眾也都覺得特牛,100塊,大禮物啊。送的人也覺得爽,接著送。當時沒有做動畫,也沒什麼美工,就是特醜的一張飛機圖片,蓋在屏幕上了。過了兩個月我們搞歌唱比賽,觀眾投票,禮物數量佔一定權重。那個時候歌手群體已經開始分化成「家族」了,就有人有組織地出錢支持歌手了,這引來了更強烈的競爭。那次比賽,當禮物通道最後1秒鐘即將關閉的時候,一下子飛出700架飛機。

這是2009年,我們當時就瘋了!我們那會兒那麼慘,掙一分錢是那麼難,突然1秒鐘一張破圖片賣出7萬元,大伙兒振奮極了。那種感覺現在回想起來特別甜蜜,因為我們知道可以靠這個發工資了。同時,它讓我們看到了一扇門,裡面有很多的礦等著我們去採。前兩天,我們的「放聲Show唱」比賽出了一個20萬(元)的(禮物),我已經不看了。

禮物後面是關係,比人們想像的更複雜,不僅僅是粉絲和明星的關係,還有社區裡人與人競爭的關係。關係越複雜的社區,裡面的可預期價值就越多。我跟高曉松聊這個,高曉松說是你們的創造嗎?我說不是,這是老祖宗的一個東西。梅蘭芳當年唱京劇,就相當於今天的王菲唱《傳奇》,梅蘭芳的主要收入也不是靠門票,而是臺下老闆們的打賞。高曉松說我再給你找一個,1000多年前唐朝的李白,那時候是第一大明星。誰會為唐詩花錢?內容套不了現。但是李白通過寫詩出名了,然後他到各大飯館吃飯不要錢。為什麼?粉絲經濟,關係套現。


六間房視頻直播室頁面

我並不是說我們在5年前就分析了梅蘭芳、李白,然後才做了這個。我們不具備這樣的智慧,是一步步走到今天,先有了結果,我們才回來看到了這個。開始我們想擺脫在線視頻的困境,覺得通過直播可以做到。做了直播以後,發現用戶同時在線了,社區也就自然存在了。社區裡面各類的內容都有,但是慢慢都被娛樂淹沒了,你發現唱歌跳舞就是有人看,唱歌唱得好就是有人聽。然後人就越來越多,加上虛擬禮物的設計,裡面的玩法和功能就越來越豐滿,慢慢地就長成了今天這個樣子。

我覺得為內容付費的時代在中國階段性地過去了,內容直接套現已經不再是普遍現象。關係套現是打破這個僵局的已知但還未完全驗證的一個方式。不好說內容是不是真的不能直接賣錢了,也許有一天它還會回來,但在當下,我們不能逆潮流而動,得審時度勢構造我們的商業模式。

我接觸到的身邊做音樂的那些人,每天還是抱著版權不放,生意都不好。美國也一樣,大的唱片公司不景氣,錄音棚全面倒閉。我認為他們沒有與時俱進,在以內容為中心構建整個商業邏輯的時候,延伸出很多錯誤理念。比如,做生意的人都知道,你要服務好你的客戶。客戶是什麼?是付給你錢的人。現在的藝人經紀公司、唱片公司還是把藝人當成自己的客戶,每天就是圍繞著這些藝人,把他們照顧得好好的,所有的粉絲,所有真正付錢的人,卻被拒之千裡。他們期望用人為製造的神秘感來塑造明星,這離服務的本質越來越遠。更可怕的是像王菲這樣的案例,在五棵松演唱完了,連個謝謝都不說。王菲是可以的,但是濫用這個,就導致藝人認為就是應該這樣,我就是牛,實際上他們把客戶關係弄反了,結果就導致他們不掙錢,全行業不掙錢。而我們的歌手很簡單,不要以為他們不是歌星,周筆暢來北京開演唱會4000人坐不滿,六間房的歌手隨便一個二三線城市的小姑娘,一晚上兩萬人在那兒進進出出很正常。我們的歌手都知道你花錢你就是上帝,你是我的衣食父母,我理應說聲謝謝,你送花給我,我還會說把你名字報出來,當著這麼多人的面感謝你給我捧場,我每天的快樂就是因為看到你的花兒。人家這個話說出來,你就更有動力送第二朵第三朵。這是什麼?這是服務,也是我們說的粉絲經濟。在演出經紀中,不是說用戶不願意花錢,但花錢的方式已經在悄悄發生變化了,這些或許可以證明內容套現的時代真的過去了。

我以前做投資的時候,我們在北京十八裡店投資了一個保稅倉庫,是一個美國特大的物流公司特許我們在中國經營。倉庫特別漂亮,地板、貨架都是世界一流的,九十年代的中國沒有那麼漂亮的倉庫。每年美國國慶,大中華區的美國政府官員都是在那個倉庫裡舉辦國慶慶典,可見它漂亮到什麼程度。

這個倉庫太好了,所以我們那個公司做所有的東西都是圍繞那個倉庫做,讓這個倉庫裡面的貨物停留時間越長越好,因為這貨物一拿出去,可能一段時間裡它佔的面積就沒有人再付租金,倉庫收入就降低了。他們所有的精力用於說服客戶能擱一年就不要擱三個月,最好一年這個倉庫都是滿的。幾年下來,那個公司賠得一塌糊塗。大家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我的老闆開董事會的時候一語驚人,說你們把倉庫炸了,公司就活了。為什麼?你是做物流的,把貨物擱在這兒,你一年才掙多少錢?你應該讓這貨物今天擱A地,明天擱B地,讓它不停地倒,這個倉庫賠錢你其他的物流服務才能掙錢。就因為有這麼一個漂亮倉庫,你們就老想著

它,把這倉庫炸了,就真成一個物流公司了。所有人恍然大悟,但是又不敢炸。

這件事對我們有很多的啟發,我後來做很多事都會想,我現在手裡最值錢的東西是不是我那個「倉庫」?你媳婦特別漂亮,又特賢慧又特什麼

的,但是我告訴你她可能是你事業最大的障礙,因為你天天想回家,天天想跟她泡在一起。你把她休了,沒準兒你的事業就好了。當然這種事兒咱們也不能幹。網際網路時代,就是顛覆主流,老是守著那點兒東西,死的就是你。內容是有價值的,但是一切都以內容為核心展開業務,在網際網路時代是非常危險的,越漂亮的東西你越要警惕。

做秀場的過程中,史玉柱早年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對我啟發非常大。他說做遊戲要關注非付費用戶。那時候人們對遊戲還不熟悉,他的話別人聽不懂,我也聽不懂。今天做六間房,我就特別理解史玉柱。他是什麼意思呢?史玉柱說用戶付費不是為了在遊戲裡面打怪,不是為了殺這個怪才去買刀,更本質的需求是,那些不付費的用戶成為了付費用戶的觀眾,你3000塊錢買把刀耍起來有人看了。我們今天的秀場也一樣,當一個歌手有更多粉絲的時候,付費粉絲的付費意願就會更加強烈。沒有非付費的上帝就不會有付費的上帝。

這是一個裡程碑式的啟發。你當著10萬粉絲的面給我送花,跟當著10個人的面感覺完全不同,咱倆之間開始形成某種關係,我就有了明星範兒,我會說謝謝你,然後你再送更多的花兒回來,關係就越來越加深了,然後其他的人也會加入進來。我們給大家制定這樣一個機制,他們在使用的時候找到了各自的感覺,彼此會再互相強化,最後就形成了一種大的消費氛圍。

當然這要考驗你的產品能力,要構建一種社區關係,這是基本功。你要在這裡面構建不同的階層,每一個階層的人都有他存在的意義和價值,而且都有上升到更高階層的可能性。我們花了很多精力做這套活兒。服務好非付費用戶,不是說弄幾個客服就行了,完全不是這樣。

我再也不做沒有用戶關係的產品了,太可怕了。今天愛奇藝買一新電視劇,原來優酷的用戶就跟著跑過去了,這恐怕是今天優酷土豆模式最大的問題。再比如微博和微信。

微博還是一個傳統媒體,以內容為中心的媒體,微信不一樣,是建立在

關係的基礎上,是以人為中心展開的產品。所以微信必然分流微博或者最終把微博搞掉。我天天在秀場出沒。看到有用戶說六間房是史玉柱做的,我的心裡會嘿嘿一笑。

回顧一下,進入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社交視頻行業有兩條發展軌跡,一條從原來的聊天室而來,包括YY、9158,一條從六間房這樣原來做在線視頻的網站而來。

2009年以前有大量的聊天室,最大的是騰訊、新浪。騰訊聊天室一度是騰訊的半壁江山。聊天是個天大的題材,但是到了2009年,由於種種原因,所有的聊天室都被關閉了。有一些小的聊天室存活下來,比如當時的新浪UC和更小的9158。

聊天室關掉了,但是需求還在,而且到今天需求也是巨大的。這樣2009年之後就擠出另外兩個產品來,一個就是今天的QQ群。不要以為QQ產生的時候就是QQ群,錯了,QQ群是在聊天室關閉之後才長起來的,以前沒人用,不是主流產品。再往後又有了微信,也是延續了當年的那套東西。另一個就是活下來的新浪UC,9158,包括YY。它們在這個過程中適應技術的發展,開始做一點兒多媒體化,加語音,加視頻,但本質上還是做少數用戶之間的溝通和聊天。在六間房秀場上線之前,傳統的聊天室都主打10人房的模式,最大的房間也就100人,過了這個數就要分房聊天。

但六間房是做媒體出身的,我們天然地就會追求個別人表演、無限人數觀看的模式。當我們把明星和觀眾的比例從1比10拉大到1比1萬的時候,整個行業發生了裂變,大家突然發現觀眾會往臺上扔花。這跟10個人時候的動機就不一樣了,人們要在眾目睽睽之下,比誰對明星的投入更多。這就必須要有個觀眾的規模,達到這個規模了,我們就叫它「秀場」了。開始的時候,我甚至都不想做房間,我們就是一個大的舞臺,千萬人進來。虛擬禮物不是我們發明的,之前在聊天室裡就有,但「秀

場」模式是六間房締造的,今天它已經成為了一個很大的行業。


2009年的時候,有一些歌手從YY過來六間房。原來的YY社區是非功利的,不賺錢,他們到我這兒來可以賺錢。之後他們中有些人又回到了YY,向YY提出為什麼不能像六間房這麼做。當時YY並沒想做秀場,也不太重視,但他們還是給這些用戶開了個後門,用這個後門嵌入六間房的視頻。這需要用戶到六間房發起一個直播,然後把地址返回YY,YY破解這個地址後,就可以在YY的客戶端發布出六間房的視頻來。出了視頻,一些歌手就留住了,但還是沒有粉絲關係和榮譽系統。後來我就給它斷了,再之後YY就找過來談合作。我不覺得有什麼合作的邏輯,鐵定是競爭,咱倆擺明了就是對手。再之後他們就花了兩年時間,照著我們的產品一模一樣做了一套。我當時認為YY面臨很大的風險,因為它的社區本來是非功利的,用戶做了很多時間和行為的貢獻之後獲得了高的等級,突然發現別人花10塊錢就能買到這個等級,整個社區的價值觀就崩潰了。但是YY轉成這套體系以後,用戶的流失率沒有我預計的那麼大,說明YY的產品和運營能力確實很強,值得尊重。

這個行業的發展歷史就是這樣。再往下走,大家可能還會繼續分道揚鑣,不好說。六間房怎麼做關係?

「色情掙不來錢」——劉巖談行業倫理、與矽谷創業比較

娛樂和低俗永遠很難分開,但是女主播穿個吊帶你就說她低俗,這不好說,我們要看她的言行。我們很嚴格地控制,有100多人在做實時的審核。我們有一套嚴格的規範,比如她的手不能放在她的胸上。我覺得到現在為止沒什麼出格的,出格的話我也不可能坐這兒跟你談了。六間房是一個娛樂的網站,汶川地震的時候,別人把LOGO變黑就行,我們乾脆就徹底把服務停掉一天。

我們不會沾惹色情。帳是這麼算的,色情掙不來錢,用色情的方式賺到我們今天的這個收入規模太難了。而且你違規後,有那麼多政府部門在監管,我這個網站就不存在了,也別談啥理想了。在真正的利益面前,為了一個視頻,為了她露一下,太不值得了。

但今天的很多網際網路服務確實都涉嫌「微妙」。不用懷疑,QQ和微信導致了今天很多家庭的解體,這是個事實,但我們不能因此就說它不是個

好東西,那不是產品設計的初衷,中國的很多網際網路產品都是在經營「微妙」的,這和美國的網際網路真的不同,背後可能是文化的差異。騰訊的張小龍說,佛家講貪嗔痴,做網際網路,就照著貪嗔痴做,把人們的這些需求滿足到極致就有人用。這個也不一定就是壞,人們在一個遊戲裡,在一個秀場裡,把自己的另外一面釋放得特別充分,他回到現實生活時會更加平和自然。

也因此,我們的網際網路創業,跟矽谷非常不一樣。在美國,人們的關係、需求簡單,創業者就會從技術從功能出發去塑造一個產品、一個公司、一個行業。中國不一樣,人們經常不是為了物品消費,經常是為了類似於關係這樣的東西消費。比如吃飯,在美國吃飯就是吃飯,中國一頓飯裡的含義要豐富得多,跟不同對象吃飯的意味有很大不同。Youtube最初是為了視頻分享,傳到中國,就變成了比誰的觀眾更多,微博就變成了比粉絲量、轉發量。美國的創業和中國就是不一樣,但是應該看到,現在中國的創業跟幾年前也是不一樣的。10年前美國出一個eBay,雅虎,Google,中國就出一個淘寶,新浪,百度,這兩年,360,捕魚達人,包括我們,全都沒有西方模式在先,我認為這是中國本土網際網路成熟的標誌。

社區產品有三類,分別對應著三種不同的身份。第一類是微信。你微信的朋友多數都是真實的,即使不用真實的名字,別人也都認識你,這就

是典型的第一身份社交。

第三類比如新浪微博,其實是假實名,上面的人都認為自己是公眾人物,是領袖,給別人講理想,講怎麼做人,這時候其實他不是他自己,他自己都未必相信他說的這套東西。我兩年不寫微博了,因為我老給別人講創業、講理論,其實想想你生意做得有這麼好嗎?成天累得跟狗一樣開發新產品,你還沒到那個層面。這時候微博上的名字既不是實名也不是匿名,一個核心的詞是「裝」,也就是我說的第三身份。

六間房秀場今天做的是第二身份的社交。你的社會身份是帶不到秀場來的,你得在這兒重新建立一個身份,在一個社區裡面建立自己的威望、

建立自己的等級,一點點爬上去。玩兒了半年一年成了老大,但沒人知道他現實生活中是個什麼人。遊戲也是這樣,但是相對來講,遊戲裡人跟人之間的溝通是不夠深入的。

當初討論六間房是做匿名還是實名,我們毫不猶豫選擇匿名。匿名才是真實名,人們在匿名狀態下才是最真實的狀態,才會說真話。我們在用戶說明裡會這樣寫:我們不鼓勵你用真實的姓名,但是我們會堅持你用真實的性別、身高、體重、興趣、愛好和談吐思想。這個時候你說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這就不是匿名的問題,而成為了他的第二個身份,人生的另外一個角色。我認為每個人到30歲之後應該給自己起第二個名字,因為你前30年是誰、叫什麼,都是父母安排的,30歲後跟以前已經不一樣了,大部分東西是你自己塑造的。你父母給你起的名字是「剛強」,你可能性格很溫柔,那麼這個名字就不一定適合你。人們有權利給自己重新起一個名字,但不一定都會去這麼做,那麼,在我們構造的社區產品裡,你可以換一個名字做人,做你自己。我認為在與第二身份有關的產品後面,有巨大的市場需求,這不是因為它的假,反而因為它包藏著的真。


社區的構建要有一個等級體系。我們現在有幾十個等級,每一個對應著不同的權限,它往上可以走,往下也可以走。要讓每一個等級的人有榮譽感,跟上面比不足,跟下面比就很驕傲,他在這個社區裡不起眼兒,但是到另外一個歌手的房間就可能是老大。要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他既有榮譽,又有危險。在他上面的人可以欺負他,他也可以欺負下面的人,跟真實社會是一模一樣的。你上面的人可以禁言你,或者把你踢出去。我在1萬人面前送花是榮譽,你把我禁言、把我踢出去,那是侮辱。我們的用戶到了很大的級別我們還會給他另外一個功能,就是他隨時可以把下面的一個小用戶拎出來擱到屏幕上,讓你半小時呆在那兒。那真的就是一個很大的恥辱,你可以反擊,反擊的渠道就是往上爬。

用戶建立身份的過程就是我們賺錢的過程。但是也不能太功利了,對社區的貢獻方式有多種,上升不一定全靠錢。比如年輕人騷亂,你去勸阻,你就會慢慢積攢你的影響力,你以後還會對歌手有影響力,可以告誡他們不能在秀場抽菸、裸露。人們在這裡,有的感覺是現實中不可能得到的:很多高等級的用戶進房間,是一輛勞斯萊斯開進來的,這時所有人都會山呼萬歲,說老大來了。這樣他每天都會來,即使只是露一面兒,晚上睡覺也踏實,這背後是存在感。

六間房秀場是一個複雜的、可以自生長、自適應的關係體系。我們還沒有做到極致,但是我覺得起碼這裡面給我產生錢了,起碼用戶每天在這兒玩兒了,他們在享受自己的身份帶來的尊榮,或者忍受身份低微帶來的恥辱,享受彼此之間的關係帶

來的快樂與苦惱,並且在苦惱的時候還不離開。我覺得這就是六間房的本質。

設立社區的等級讓我們絞盡腦汁。開始是1富2富,後來是伯爵公爵,國王最大,累計需要10萬元,後來發現半年就達到了,就加了皇帝,30萬元,很快也有了不少。然後大帝、神、眾神之神也有好幾個了。現在他們又在構思「創世神」。我建議「創世神」完了改「平民」,因為「老百姓最偉大」。同事們都不同意。

為了激勵黑馬哥寫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您可以長按下面的二維碼給黑馬哥適度打賞,金額有8.8和88元!


版權聲明:本文口述劉巖,北京六間房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作者徐利君,劉建強;由i黑馬編輯,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繫heimage0001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如果你對更多創業乾貨感興趣,請加微信heimage0001,註明「姓名+公司名+職位」,否則黑馬哥不會把你拉入創始人云集的微信群。

相關焦點

  • 六間房「從了」花椒:直播市場一次財技秀
    昨日(6月27日)晚間,宋城演藝公告稱,子公司六間房與花椒直播運營方(北京密境和風科技有限公司)進行重組。其中,六間房的整體估值為34億元,密境和風整體估值51億元。還記得2015年,宋城演藝高調收購六間房100%股權,當時六間房的估值是26億元。轉眼三年時間已過,此次重組之後,六間房將不再是宋城演藝的並表子公司。
  • ​宋城演藝與六間房的資本大戲(二)
    為什麼當時資產總額只有六千多萬的六間房在評估後,以溢價6818.24%(25.8億元)的「天價」成功「賣身」呢?在開始之前補充一下,本次收購中,宋城看中六間房什麼呢?雖然評估報告說因為收益法從企業未來獲利能力出發,綜合反映了六間房資產以及研發、服務、營銷、團隊等無形資產在內的真實能力,最終採用收益法估值26億元。以上,就是當年宋城演藝委託的評估機構對六間房的評估,最終的評估溢價25億元,這25億可是當年宋城演藝淨利潤的好幾倍。
  • 六間房被賣 宋城演藝止損
    2015年,六間房100%股權作價約26億元賣給宋城演藝。宋城演藝圍繞六間房將公司經營模式從過去的「主題公園+文化演藝」調整為「積極打造宋城生態,全面擁抱網際網路」,在2016年進一步提出了包括「網紅宋城、IP宋城、科技宋城」在內的六個宋城戰略目標(其他三個是演藝宋城、旅遊宋城、國際宋城),證明黃巧靈董事長收購六間房真不是做概念玩票,是確實想調整發展戰略,打通公司的線下和線上。
  • 「六間房」對賭淨利潤的底氣來自哪裡
    sam(天方燕談核心作者)2015年3月18日,也就是上周三,A股企業宋城演藝發布公告,以26.02億元收購在線視頻演藝網站六間房,當天宋城演藝股價漲停,緊接在周四、周五同樣連續兩天漲停(ps:年前宋城演藝停牌之前就有意買入,遺憾沒能來得及)。
  • 難以估值的六間房被賣了,可以下手宋城嗎?
    六間房2017年報數據是淨資產7.3億,營收12.4億,淨利潤2.89億,2018年承諾淨利潤不低於3.57億,本次估值34億,對應約9.5倍市盈率——也印證了買賣雙方其實都不看好六間房的未來。花椒是4.1億淨資產,24億營收,淨利潤為-1.4億,估值51億,市盈率無窮大。
  • 六間房賣了26億! 劉巖說:我還真不是賣身
    於是,我趕緊跟劉巖打了個電話,恭喜恭喜再恭喜啊,賣了是大好事!誰知劉巖兜頭來了一句,這哪是賣了啊!這是又一個新的開始啊。這真不是賣身哇。劉巖說:我哪拿到錢了啊?我是把六間房的股份換成宋城演藝的股票了,而且不能賣。六間房併入宋城演藝了。宋城全面向網際網路轉型了,俺們六間房是窗口,是起點,我們要做大娛樂,以後還得收購,我還得卯足了勁幹啊!
  • 六間房董事長變更為周鴻禕 劉巖卸任
    【TechWeb】5月6日消息,企查查信息顯示,近日劉巖已經卸任北京六間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六間房)董事長職位,新任董事長變更為周鴻禕。4月29日,花椒直播運營主體北京密境和風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多項變更,360、芒果文創等股東疑似退出,花椒直播正式成為六間房全資子公司。
  • 六間房賣出26億的背後:在線演藝的誘惑與陷阱
    資本市場的追捧,來自於宋城演藝此前對於在線演藝公司六間房的收購。在上市公司看來,收購完成之後宋城演藝將成為A股市場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O2O互動娛樂平臺。而六間房放棄海外市場而選擇投入宋城演藝的懷抱,其背後的邏輯是,在線演藝市場的發展模式正在發生改變。
  • 秀場直播的六間房 裝下了多少三四線城市年輕人的成名夢?
    鬥魚獲得C輪15億融資、微信帶著舉國流量加入直播戰場、股票產品轉型做財經直播……幾乎每個禮拜都能看到有關直播的大新聞。總之就是錢越來越多、流量越來越大、產品越來越垂直。其實和每個「風口」一樣,直播這一產品在資本湧入之前,也經歷過相當長時間的一段發展。在資本大戰結束後,人們只會記住一兩個名字,剩下的只有歷史。
  • 直播已入下半場 看六間房秀場直播該何去何從
    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到3.25億,佔網民總體的45.8%,主要直播類型的日活躍用戶達到驚人的2400萬。很難想像,直播平臺在2012年僅有可憐的25家。而在今年這個數字上漲得尤為迅猛,從2016年5月起,平均每3個小時就有一款新的直播軟體上線。網絡直播平臺簡直如雨後春筍般瘋狂湧現,大有改變整個網際網路格局的勢頭。
  • 直播行業下半場開啟:花椒「牽手」六間房映客7月上市
    花椒與六間房重組6月27日,宋城演藝發布公告稱,旗下全資子公司北京六間房科技有限公司將與北京密境和風科技有限公司(泛娛樂直播平臺花椒的運營主體)進行重組。根據公告,密境和風全體股東擬以密境和風100%股權認購六間房新增的註冊資本。六間房整體估值為34億元,密境和風整體估值為51億元。宋城演藝和戰略股東持有重組後新公司40%股權,花椒全體股東持有60%股權。
  • 花椒直播與宋城演藝子公司六間房合併,直播行業已到洗牌尾聲
    「六間房」這個有些時代感的名字再度出現在人們視野中是因為和花椒直播的合併。6月27日下午,創業板上市公司宋城演藝公告稱,旗下全資子公司北京六間房科技有限公司將與北京密境和風科技有限公司(花椒直播運營主體)進行重組。
  • 花椒直播與六間房股權變更 直播行業2019年再次迎來增長期
    花椒六間房合併後股權更新,周鴻禕成為董事長  4月29日,花椒直播主體公司北京密境和風科技有限公司發生投資人變更,變更後該公司唯一股東為北京六間房科技有限公司。同日,360集團胡振泉、王凡、郭奕蕾等退出董事行列,新增董事為呂忠燁、陳昊,餘果新任為監事。  上述變更後,六間房100%持股密境和風。
  • 六間房唱戰2016綻放水立方,榮耀5周年!
    專業陪跑六間房唱戰四年的「歌大琦」,這次憑藉一首《我等到花兒也謝了》獲得季軍!獲得10萬獎金!但是她沒有讓廣大的粉絲們失望,希望「歌大琦」能夠繼續優化自己,在六間房直播平臺更加優秀,在音樂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 六間房直播驚現毛孩於鎮寰
    據官方消息,7月22日,《終極硬漢》導演崔磊、陳天星及國際影星亞歷山大·北裡、呂克·本扎、克瓦徳沃·季徳、吉安·徳裡克等諸多功夫實力演員傾情做客六間房進行直播,為粉絲們提前爆料劇中環節,揭秘《終極硬漢》創作經歷,欣賞劇中炫酷、震撼的動作大戲,帶大家提前領略不一樣的「垮境非洲冒險之旅」。
  • 網際網路第一個視頻秀場六間房有話說
    「秀場」一詞,是在2008年六間房轉型之時由創始人劉巖首度提出,並身體力行的遊說各方,引導大家認識到未來直播將是一個大的行業,並呼籲立下相關監管法律法規,現在看來這確實是一種遠見。而2008年的YY剛建立,還沒有做直播。所以,理清了三家產品的發展線,可以知道六間房才是中國的第一個視頻秀場。有一天,六間房的工作人員在YY上看到了六間房的直播。
  • 六間房劉巖的野蠻人生:未來做網紅比開店容易
    他創立的六間房從最早的包括優酷在內的視頻網站的領導者,到金融危機瀕臨倒閉,被迫轉型秀場,推出石榴直播,26億巨額「出售」,再到現在每月數億的營收。十年的經歷,就是一部中國網際網路視頻流媒體興衰起伏的最好寫照。未來做網紅比開網店容易
  • 給主播發「工資」近14億,公司卻巨虧17億,直播行業怎麼了?
    六間房100%股權經審計的帳面淨資產為3778.40萬元,採用收益法評估後的淨資產價值為26.14億元,增值率高達6818.24%。最終,六間房全部股權交易定價為26.02億元。宋城演藝2016年的年報顯示,去年全年,宋城演藝實現營業收入26.44億元,同比增長56.0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02億元,同比增長43.10%;基本每股收益0.62元。
  • 六間房獲賠20萬!人人直播被指侵犯「石榴直播」商標(附:判決書)
    事實與理由:六間房公司依法享有第20977887號「石榴直播」文字商標、第19012442號、第19012440號、第19012438號「六間房」文字商標(以下簡稱涉案商標)的註冊商標專用權。六間房公司運營的六間房網站(6.cn)作為向用戶提供視頻社交服務和在線直播內容的網站,極受用戶歡迎和喜愛。
  • 花椒直播大股東改為六間房 原股東藏身其後
    新京報訊(記者 梁辰)5月5日,記者瀏覽天眼查發現,花椒直播主體公司北京密境和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密境和風」)3日已完成大股東變更,由奇虎三六零軟體(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奇虎三六零」)變更為北京六間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六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