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好,這裡是《維斯特洛周刊》。本文會是我對這一季的總結。我會頒幾個「金渡鴉」獎,也會有很多關於這一季的優點和缺點的,很形而上的,冗長的討論。
還有不到1天就是第七季了。歡迎關注這個公眾號。
殺死心中的男孩,瓊恩·雪諾,因為凜冬將至。殺死心中的男孩,承擔男人的責任。
Kill the boy, Jon Snow. Winter is almost upon us. Kill the boy and let the man be born.
負責《權力的遊戲》前五季服飾的 Michele Clapton 在第五季後已經基本離開了劇組,第六季她只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其中就包括「凜冽的寒風」一集中瑟曦在登基典禮上佩戴的王冠。而 Clapton 也表示,這是她設計過的最好的王冠。
瑟曦頭上的這頂王冠,被設計成了銀色,這和她金屬感很強的衣服如出一轍。這頂王冠上不再有拜拉席恩家族的特徵:前幾任國王王冠上的雄鹿元素徹底被抹去。
在王冠正面的最中間,有一個抽象的獅子的圖案。書中的瑟曦,一直認為自己才是泰溫的接班人。「王冠上獅子鬃毛的設計代表了鐵王座,代表了瑟曦的欲望。她已經將一切據為己有,她已經重生了。」Clapton 如是說。
最近幾季隨著預算的提升,劇組在道具方面愈發用心。也許你並不能很直觀地感受到這點,但如果回頭去看第一季,會發現那個經費不足時代的服飾道具都有些寒酸。比如女性角色們有時的假髮,現在看簡直鬧心。
珠寶也一直是是《權力的遊戲》中一個重要的元素。此前的幾季裡,多恩送給瑟曦叼著彌賽拉項鍊的蛇頭,讓瑟曦認定彌賽拉處於危險之中。紫色婚禮上珊莎的項鍊(書中是她的發網)是喬弗裡被毒殺的關鍵。
第六季一開始,梅麗珊卓摘下的紅寶石項鍊,就成了本季開篇最大的話題點。丹妮在被多斯拉克人發現之前丟下的戒指,幫助喬拉和達裡奧找到了她。戴佛斯從她交給席琳的鹿玩偶那裡發現了席琳被燒死的真相。在最後一集中,託曼前往教堂前戴上的那串項鍊也十分奪目。
最終我將這座獎盃頒給了瑟曦頭上的那頂王冠,在那場瑟曦沒有一句臺詞的戲中,這頂王冠和瑟曦那身黑色的衣服,讓我們似乎已經看到了一個冰冷的,鐵血的,殘酷的王朝。
《權力的遊戲》服裝與道具的精美,讓很多觀眾難以相信,這個顯然小於正常冰原狼尺寸的狼頭,只是劇組的一個低級錯誤。因此,無數觀眾產生了「安柏家不是真的背叛」的猜想。
這其實不是一個小錯誤,控制和引導觀眾的期待,是拍攝電視劇和電影時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因為你只有控制了觀眾的期待,才可以在高潮中給他們驚喜。在事關「私生子大戰」這條極其重要的劇情線的細節上,犯下這樣一個錯誤,會讓很多觀眾在觀看那場戰役時一直為「安柏怎麼還不反水」分心,從而使得他們的觀劇體驗大大降低。
不妨多說一句,我認為在劇中安排原著裡史塔剋死忠的安柏家族出賣瑞肯,不算是什麼"崩壞"的設定。相反,這是個「聰明」的做法。
如果你是仔細看劇的觀眾,你會記得第一季中前兩個向羅柏高喊「北境之王」的,正是卡史塔克和安柏(而席恩是第三個)。
而他們對史塔克家族的帶頭背叛,像極了有句話說的:凱撒知道,將龐培的頭顱裝在錦盒中獻給他的人,也會將他的頭顱獻給別人。
而如果你是佔絕大多數的,每周看一集並不深究的觀眾,這樣的設定也是合理的。因為大部分觀眾是健忘的,劇中一定要出現儘量少的人物。而瑞卡德·卡史塔克被羅柏斬首,大瓊恩·安柏曾被冰原狼「灰風」咬掉指頭。他們也許是除了史塔克和波頓之外,觀眾唯一熟悉的兩個北方家族了。
上一篇文章中,曾有朋友留言提議,將最差道具獎頒給提利昂的女王之手胸針。但這枚胸針,其實是我心中第十集除了瑟曦的王冠之外的最佳道具。
提利昂的胸針,被特意設計成銀色,而不是傳統的金色, 這不禁讓人想起了坦格利安們的銀髮紫眸。它也和同一集中科本的金色女王之手胸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如果說瑟曦使用金屬感的王冠讓她顯得更加冰冷殘酷,那麼丹妮莉絲拿出的銀色胸針則意味著,提利昂並不會只是傳統的國王帳下唯命是從的首相,他會擁有這更高的地位,獲得更大的信任。當然,這可能也意味著,丹妮和瑟曦是有一些相同點的。
雖然我們頒出了最差道具獎,但不得不說的是,道具組依然完成了幾乎難以複製的工作。無論是服裝,珠寶還是器皿,都稱得上美輪美奐。
除了顏色迷人的紅酒之外,我最想要的,一定是劇組設計的那一系列讓人眼花繚亂的盔甲。
劇組根據家族和地域的特點,設計了十多種不同的戰甲,它們也借鑑了從東方到西方的各種元素。
蘭尼斯特家族的「板甲」風格的盔甲使用了日式戰甲的設計,徒利家族的鱗甲充分很容易就會讓人想起他們的魚圖騰,布蕾妮的鐵甲散發著騎士的光輝,雅拉穿上葛雷喬伊家族的水手戰服英姿颯爽,而守夜人們的黑袍讓人很容易感到長城的深沉。
我經常想,要是我能隨便穿上其中的一件,站在動漫大會或者首映禮上,都會氣場十足吧。當然了,佛雷家的除外……
這次的「金渡鴉」獎先頒到這裡,接下來我們該正式地聊聊第六季了。
關於第六季,似乎有太多的批評,但其中的大多數,都是來自對劇集製作和原著的缺乏了解。比如我在上部中提到的,黑魚之死沒有動作場景,並不是導演偷懶,而是扮演他的演員已經70歲了。
很多批評,都集中在了對原著的背叛和過分簡化。「崩了」這個詞一時間成為很多論壇與社區的常用語。但在進行這種批評前,如果不了解馬丁老爺子的原著寫作,那麼這些批評就和對黑魚之死的批評一樣沒意思。今天,我會告訴你一些關於《冰與火之歌》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我深知伸手黨的可恥,因此馬丁的小說寫得不管多慢,我對原著的態度都像他說的:「該寫完的時候就寫完了」。但這一季節播完之後,我會難免站在一個創作者的視角,想像馬丁的遺憾和沮喪。
短短這一季,揭曉了書迷們討論了很多年的幾大懸念:瓊恩復活,R+l=J,Hodor 身份,掘墓人/獵狗理論,冷手/班揚理論,「北方大陰謀」(The Grand Northern Conspiracy,指北方的幾大領主在暗中將瓊恩推上北境之王的位置),以及被證偽的「克裡岡之戰」(The Clegane Bowl,指克裡岡兄弟獵狗與魔山在瑟曦的比武審判上對決)等。
儘管原著的魅力,從來就不僅僅是這些高潮和轉折。馬丁在其間發展的支線,對細節的填充,那些大段頗有美感的文字,那些精彩的對話和心理描寫,都是電視劇不能取代的。
但換做任何一位作者,在自己的作品完成之前就被讀者知曉大量的重要信息,總會感受到一種藝術上的沮喪感。
所以現在劇集進度超越原著,何止是兩位製片人不願看到的,也是馬丁不願看到的。
幾個月前,喬治·R·R·馬丁和著名作家史蒂芬·金見過一面。
圖片來自史蒂芬·金的臉書主頁。有條評論說:小心點啊史蒂芬,這傢伙喜歡殺死 King(馬丁喜歡殺國王,而史蒂芬·金的英文名就是 Stephen King)。
史蒂芬·金42年寫了55本書,而喬治在同樣的時間內寫了32本。在「不拖稿」這件事上,史蒂芬·金老師很有發言權。
喬治問他:「你特麼怎麼寫得那麼快的?我有時很順利地寫上六個月,整出來三個章節,結果與此同時你寫了三本書!」史蒂芬回答說,他幾乎每天寫作,而且要求自己每天寫6頁。喬治被這個回答震住了,他說:「你總是能寫出來6頁?你永遠都不會『便秘』?你永遠不會起床,查完信箱,然後想:『也許我沒什麼天賦,我應該去當個水管工』?」
幾個月之後的8月1號。在《權力的遊戲》出版20周年的紀念日,喬治在自己的博客上透露,自己依然在寫卷六。
可是二十年後,我在這裡……依然在寫第六本書……(還有呀對不起,對這事我沒有任何消息要公布)。
喬治·R·R·馬丁原本的寫作計劃,是第四本書的開頭,將會直接從第三本書《冰雨的風暴》結尾的五年後寫起。在這五年間,布蘭和艾莉亞將會學會自己該學的技能。但在第四本書的寫作開始之後,他逐漸地發現了這個計劃的困難,因為五年的時間跳躍會讓他不可避免地插入過多的回憶和大段解釋。而諸如詹姆、布蕾妮這些成年角色在這五年間將無處安放。最終他推翻了這個已經準備了很多年的計劃,卷四《群鴉的盛宴》就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
什麼樣子呢?要知道,卷三《冰雨的風暴》發表於2000年,在那本書結尾處,提利昂已經殺死泰溫逃出了君臨,瓊恩已經在黑城堡擊敗了野人的攻擊,而史坦尼斯也已經來到長城,丹妮莉絲在那本書的結尾決定留在彌林統治。然而這些觀眾最喜歡的角色們,在第四本書中都完全沒有登場!取而代之的,是大量鐵群島和多恩的章節。甚至是道朗親王侍衛阿里歐·何塔的 POV。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你是一個在2000年看完了《冰雨的風暴》的讀者,你要等上11年,在2011年《魔龍的狂舞》出版時,才能再次看到丹妮莉絲和瓊恩,才能知道殺死泰溫逃走的提利昂究竟怎麼樣了。比起大部分人心中的最佳《冰雨的風暴》,卷四的敘事進度似乎在卷三的高潮之後大大減緩了。在很多(不是所有)讀者心中,卷四中多恩的劇情線在結尾處道朗親王說出「血與火」之前,顯得有些冗長。而卷四中文字的質感,也和前三卷有所不同。雖然它用了大量篇幅介紹了馬泰爾家族和葛雷喬伊家族,但讀者們在閱讀卷四之後對他們的感情,依然不能和閱讀過卷一後對史塔克和蘭尼斯特們的感情相提並論。
已出版的五本書裡,卷四是評分最低的一本。而卷五《魔龍的狂舞》是大部分讀者評分的第四名。
這當然不是對《群鴉的盛宴》的絕對貶低,因為即使是五本書中評分最低的,它依然能完爆大量奇幻作品。就像《權力的遊戲》第五季雖然被廣泛認為是六季裡最不好看的一季,但放在美劇的世界裡,也絕對是一季優秀的電視劇(甚至拿了艾美獎)。
更何況在卷三集中了紅色婚禮,紫色婚禮,紅毒蛇魔山決鬥這些波瀾壯闊的高潮之後。《冰與火之歌》像是剛剛經歷了第一幕高潮的舞臺劇,而卷四其實是第二幕的鋪墊和開始。讀者評分的偏低,也許反映的是他們的期待值,而不是小說絕對的質量。
卷四和卷五也有很多優點,卷四中詹姆的河間線,讓他一躍成為最受歡迎的角色。而卷四中瑟曦的章節同樣很精彩。卷五中以曼德勒線為代表的「北方大陰謀」,也是書中的亮點。此外,卷四對冰與火世界的構築也意義非凡,它填充了大量的歷史細節,是冰與火世界構建中最重要的一本書。甚至可以說,卷四和卷五其實是一本很厚很厚的書的兩部分。
修改寫作計劃對很多小說家來說都是家常便飯。也許放棄五年計劃,會讓《冰與火之歌》成為一部更偉大的作品。
老爺子還有一個失算的地方,就是後面兩卷的寫作時間。
之前他曾自信地表示自己的後兩本書會比耗時六年的第五本短得多,並且認為會在三年之內完成第六本的創作。畢竟他在六年前的2010年7月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五個章節100頁的創作。
這也和兩位製片人決定改編作品的計劃類似。按照他們的設想,卷六會在2014或是2015年發布,而最後一本書可以分為兩季來拍,這樣也會趕上卷七初稿的完成。這也就是為什麼很早之前,《權力的遊戲》的兩位製片人就計劃好要拍75個小時內容的原因。
寫小說是一件可以慢慢磨礪的事。塞林格說,藝術家唯一的宗旨就是追求完美,而這種完美只需要對他自己負責,不需要迎合其他人的看法。因此讀者等多久的時間,馬丁並不需要負責。
但他顯然對兩位不得不硬著頭皮開始自己編的製片人有一絲歉意。畢竟電視劇是有製作和播出規律的,是不能慢慢磨礪的。馬丁曾不止一次地支持過兩人的工作。因為他知道,兩位製片人現在所做的事情,並不在他們的計劃之中。
最近兩本書的拖延,和五年跳躍計劃的失敗有直接的關係。
馬丁解釋後面的書會很容易的時候,常常用到的一個理由是:最難的部分是讓所有人移動到他們該到的地方。
隨著五年跳躍計劃的失敗,卷四卷五中大量支線的引入,這個「讓所有人移動到他們該到的地方」的工程難度,再次大大增加了,需要「移動」的人數難以想像。而很多此前被擱置的角色會對劇情的推動和幫助也越來越模糊,比如勞勃國王的私生子,比如書中還活著的黑魚。我相信馬丁一定會妥善安排好每一條劇情線,但只要想想,其中的難度依然令我望而生畏。
馬丁是一個偉大的搭建者,他構想出的冰與火的世界的複雜與宏達,甚至會讓託爾金的中土世界稍顯遜色(雖然託爾金是開山鼻祖),堪稱當時無二的頭號奇幻 IP。他書裡漂亮的句子也勝過大部分魔幻作品。編劇出身的他寫出的對白也永遠讓人拍案叫絕。但對整個故事的計劃與安排,顯然不是他的強項。因為即使是做編劇期間,他絕大多數時候只是做一名 writer,而不是主創編劇 creator。
我們愛馬丁,也正因為如此,我才願意更認真和坦白地去思考他的寫作。
而知道了以上的幾點,我們就可以在第六季總評的(下)中,好好聊聊第六季的優點和缺點了。
歡迎你關注我,也把這個公眾號「聖狗子」推薦給你同樣喜歡《權力的遊戲》的朋友。在即將開始的第七季裡,你有太多需要知道和想起的事。這有時候不是那麼簡單,我會試著告訴你每一件事情,做你的代理騎士。
I will be your champion.
IT'S NOT A BIG BLOG.
IT'S A PROUD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