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雲南的邊關風情,騰衝絕對是它的亮點之一,愛上它有n個理由,我們坐在熱氣球上,觀看火山地貌,不經意間,我們走進了徐霞客曾經住過的古村落,古文昌宮前有籃球場,村裡的年輕人在堆積的古建築前揮汗如雨。
「其村頗盛,西倚來鳳山,南瞰水尾山,當兩山夾湊間,竹樹扶疏,田壑紆錯,亦一幽境」,這是徐霞客在遊記中對綺羅滿含感情的描述。
一個地方的優秀人才,離不開當地尊師重教的傳統,明清時期,綺羅是一個充滿歷史和文化的古村落,有11位將軍、67位學者、舉人和貢生,著名景點規模較大,如具有建築特色的文昌宮(尚未開放)、依山而建的水映寺、李家大院、馬幫大院、觀音寺、綺羅圖書館,以及一些由無人居住的土坯建造的無名庭院。
大多用騰衝火山石築成八字石牆,中間有一個圓拱洞,門洞上方有一個嵌有三磚一瓦的飛簷牆頂,在「正門」的對面,經常有一個平臺,上面建有半月形的照壁,以保護風水,平臺左右各種一棵樟樹,樹下有一個石臺,如果說騰衝之旅是一次令人驚嘆的旅行,那麼見到綺羅是一個令人驚奇的驚喜,這個古村落一點矯情都沒有,村民們一如既往的生活著,沒有喧鬧的旅遊團,外地遊客也很少,參觀古寺的遊客大多是附近的村民和信徒,住了一百年的圖書館常客還是當地農民,黃牛還在耕田,河水還能洗衣服。
綺羅的小城鎮縱橫交錯,當你走進它們時,似乎小城鎮溫暖而沉重,這裡的居民,以姓氏為生,形成自己的道路,鋪1-3排石板,雨季幾乎沒有泥濘現象,新雨過後,小鎮清新宜人,綺羅作為一個邊陲小鎮,以其淳樸的民風、人與自然的和諧成為著名的僑鄉。
綺羅小城鎮有縱橫交錯的道路,居民按姓氏生活,形成自己的道路,每個巷道入口處都有一個「總大門」,意思是巷道內所有住戶共用的門,鎮上鋪1-3排石板,雨季幾乎沒有泥濘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