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杭崇賢:益海嘉裡日產600噸的大米生產線正式投產

2021-01-18 浙江城鎮網

  浙江在線6月17日訊(通訊員 朱雯 姚萍萍)6月16日上午,浙江益海嘉裡食品工業有限公司舉辦「益海嘉裡·杭州大米20萬噸項目」投產儀式,這是該企業繼包裝油銷區模式後的又一核心業態。該公司以智能化工廠為引領,突出產業特色優勢,以精深加工和品質為重點,加快推動集團糧油糧食產業的轉型升級,助力浙江經濟的快速發展,助推美麗城鎮產業美。

  崇賢街道黨工委書記卜利斌,區經信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楊建芳,商務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毛堅勇,市場監管局副調研員封堅強,益海嘉裡集團相關企業群負責人以及有關部門嘉賓應邀參加開機典禮。

  儀式結束後,街道黨工委書記卜利斌還對益海嘉裡公司進行了調研,詳細了解公司運行情況。

  浙江益海嘉裡食品工業有限公司位於崇賢街道,是一家集食用油、大米加工銷售配送的企業,未來還有麵粉生產項目也已在規劃中。2017年,「益海嘉裡」開始全面轉型升級規劃,2018年進行工廠級數位化改造,對設備物聯、工藝監控、品質、生產過程、業務流程、集控中心等數據實時監控,建立工廠級「工業大腦」。目前,該公司已取得2019年杭州市工廠物聯網和工業網際網路試點、2019年浙江省「數字車間/智能化工廠」。

  本次投產的大米生產流水線是「益海嘉裡」大米智能化生產加工項目一期,曾入選浙江省「四個百項」重點技改示範項目計劃。該項目以智能化為整體設計要求,包含罐區、精煉、小包裝產線等多個模塊,集成SAP、MES(製造企業生產過程之星系統)、WMS(倉庫管理系統)、PLM(產品生命周期)等系統,將實現產品從採購、生產、銷售等閉環,實現過程數據化、信息化和透明化。

  據小賢了解,大米生產項目總投資1.2億元,全年產量可達20萬噸,整個項目高自動化、高智能化。據「益海嘉裡」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採用「兩拋兩選兩篩」的工作模式。糙米從位於東北的上遊工廠直接運送到「益海嘉裡」,整條大米生產流水線為全封閉式生產,先進行初步篩選過濾掉雜質,然後進行高速色選,去掉劣質大米。之後再進行二次篩選過濾雜質,最後大米經打磨拋光後包裝。新投產的大米生產流水線,不僅讓大米更新鮮,還能根據市場需求包裝成1.5公斤、5公斤、10公斤的大米成品,外包裝也可以進行特殊定製。

  目前,「益海嘉裡」大米項目二期、三期目前正在規劃中,預計2023年完成,完全建成後日產量可達1500噸、年產45萬噸。

  為了讓老百姓吃得安全健康放心,「益海嘉裡」作為米麵油全規模、全產業鏈加工企業,接下去還將把產品向下遊延伸,減少運輸時間,讓百姓吃上最新鮮的食品。

相關焦點

  • 日產大米370噸,應急儲備從2000噸增至3000噸——武漢「益海嘉裡...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從武昌水果湖出發,驅車38公裡來到地處東西湖區惠安大道的益海嘉裡(武漢)糧油工業有限公司時,只見大門口的輔道上,大貨車排起了長龍。測溫、手消毒、登記,戴上頭套、穿上隔離衣、踩踏消毒墊後,記者得以從大門進入廠區。「公司2月4日就復產了,日產量從最初的200噸逐漸增加到現在的370噸!」
  • 保障「米袋子」供應充沛,康宏糧油日產大米230噸
    湖北日報訊(記者李先宏、通訊員項俊平)為保障疫情防控期間「米袋子」供應充沛,湖北康宏糧油食品有限公司啟動應急生產,日產大米230噸,調往武漢、黃岡、鹹寧市場,確保糧食供應。1月28日,康宏糧油接到有關部門通知,啟動應急生產。
  • 中國石化預計16條熔噴布生產線5月全部投產 年產能可超萬噸
    原標題:中國石化預計16條熔噴布生產線5月全部投產 年產能可超萬噸 摘要 【預計中國石化16條熔噴布生產線5月全部投產 年產能可超萬噸】中國石化消息,3月29
  • 安徽巢湖:日產千餘噸大米 讓百姓吃上「放心糧」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入關鍵時期,巢湖市糧食生產加工企業積極作為、主動擔當,紛紛提前復工,日加工大米1400餘噸,供應保障有力,市場平穩有序。 安徽光明槐祥工貿集團是巢湖市一家年加工20萬噸大米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2月9日上午,記者走進該企業大米生產車間,耳畔傳來的是機器運轉的轟鳴聲,10多名員工身著工裝、佩戴口罩忙著進行大米加工,全自動生產流水線機器不停運轉,一袋袋成品大米裝車發貨。
  • 決戰穩增長百日攻堅戰 海南恆豐兩條波紋面生產線正式投產
    10月28日上午,海南恆豐掛麵一期項目兩條波紋面生產線投產,加上今年8月份投產的兩條掛麵生產線,每年掛麵生產能力達到5萬噸,標誌著洋浦在打造完整糧油產業鏈又邁出了新的一步。    在海南恆豐國際食品物流加工產業園的掛麵車間,工作人員正在調試設備,確保全自動一體化波紋面生產線正常運行。從投料、和面、壓延、烘乾到最後包裝,所有流程均為自動化控制。
  • ...中巖、格仕祺、盛世東方、米蘭諾生產線點火/投產【陶瓷品牌...
    該窯爐包含2臺38000噸智能連續輥壓機,超長寬體大窯長度為380米,內淨寬為3.15米,可以1200兩片、800叄片同時燒成,產能30000㎡/天。 格仕祺:智能化生產基地點火 12月8日,格仕祺陶瓷智能化生產基地第一條生產線順利點火。
  • 日產4萬個!海口首條口罩生產線14日投產
    人民網海口2月14日電(孟凡盛) 2月14日下午,海口市召開海口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第十三場新聞發布會(物資保障專場),記者了解到,海南首條口罩自主生產線於14日在海口正式投產,目前該條一次性醫用口罩生產線可實現日產4萬個口罩。
  • 德力股份:公司擬改造一條光伏玻璃原片生產線 計劃明年年中投產
    原標題:德力股份:公司擬改造一條光伏玻璃原片生產線 計劃明年年中投產   德力股份
  • 士蘭微:12吋晶片生產線正式投產
    打開APP 士蘭微:12吋晶片生產線正式投產 全球半導體觀察 發表於 2020-12-22 16:03:42 2020年12月21日,士蘭微電子12吋晶片生產線正式投產!
  • 海南逸盛年產50萬噸多功能新型材料項目正式投產
    海南逸盛年產50萬噸多功能新型材料項目正式投產 2020-08-04 13:0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正威湖南郴州年產10萬噸精密銅杆項目正式投產
    12月25日上午,湖南郴州正威新材料科技城銅基新材料一期年產10萬噸精密導體新材料項目正式投產。紅網時刻12月25日訊(記者 胡用梅 歐群軍)12月25日上午,湖南郴州正威新材料科技城銅基新材料一期年產10萬噸精密導體新材料項目正式投產。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謝建輝宣布項目投產,郴州市委書記易鵬飛,正威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王文銀,郴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志仁參加儀式。
  • 日產大米230噸!康宏糧油啟動應急生產助力武漢戰「疫」
    自1月28日啟動應急生產至今,共加工生產大米2300噸,全部緊急調往武漢、黃岡、鹹寧三地的軍糧供應站、大型商超和湖北放心糧店,助力武漢打贏新型冠狀病毒感戰「疫」。康宏糧油系湖北省長江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混合所有制企業,是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和全國軍供大米加工企業。
  • 寧波南大光電國內首條ArF光刻膠生產線正式投產!
    打開APP 寧波南大光電國內首條ArF光刻膠生產線正式投產!今天上午,在北侖芯港小鎮內,寧波安集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主管朱俊輝向記者展示了該企業未來在甬的發展藍圖:一期光刻膠去除劑等高端微電子材料設計年產能3500噸,明年一季度實現量產;二期以中試、倉儲為主,明年8月底完成主體結構。 作為我市集成電路「一園三基地」中的重要一環,芯港小鎮是寧波重點打造的集成電路製造與材料基地。
  • 東順永芳衛生用品公司助力疫情防控 10條全自動口罩生產線正式投產
    人民網泰安3月19日電 近日,東順國貿旗下山東永芳衛生用品公司10條全自動口罩生產線在公司十萬級潔淨車間正式生產。每條全自動生產線日產能達10萬隻,生產能力達到100萬隻/天。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口罩、防護服、消毒液等醫療防護物資一直處於嚴重短缺的狀態,山東永芳衛生用品公司應對疫情防治所需,積極擔當社會責任,增加生產醫用口罩、民用口罩業務項目,政府各部門高度重視,群策群力,積極協調,開通審批「綠色通道」,全速推動永芳公司口罩生產線投產運行,緩解市場口罩供應壓力。
  • 新疆首家醫用防護口罩(N95)生產企業正式投產
    新疆第一家醫用防護口罩(N95)生產企業正式投產。人民網烏魯木齊2月26日電 日前,新疆第一家醫用防護口罩(N95)生產企業在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北區工業園正式投產,目前可日產醫用防護口罩(N95)1萬隻左右。
  • 池州海螺四期10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開工方正宣布開工令高登榜...
    12月5日上午,池州海螺四期10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在貴池區牛頭山鎮正式開工。市委書記方正宣布開工令,海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登榜,市委副書記、市長操龍燦,海螺集團總經理任勇,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金慶豐,市政協主席張夏林,市委副書記聶愛國,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郭浩,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史孺牛,海螺集團副總經理王建超以及市直有關單位負責同志等見證開工活動。
  • 首批「港區造」KN95口罩正式投產!
    生產線進入調試階段 預計4月中旬批量投產「送料、壓入鼻梁條、超聲焊接、折彎、切割、打碼、包裝……這些工藝配合上50克駐極熔噴布,再放置在環氧乙烷滅菌箱進行8小時滅菌,在自然環境下解析7-14天,即可生產出專供醫護人員使用的防護口罩。」戴著自家生產的口罩,源創吉因生產線負責人楊兢偉給記者詳細的介紹口罩生產過程。
  • 威寧:首條馬鈴薯鮮切薯片生產線正式投產 年產薯片2000餘噸
    11月17日,走進位於五裡崗經濟開發區內的貴州威寧曙美佳食品有限公司馬鈴薯鮮切薯片生產車間,一條鮮切薯片生產線正在繁忙運作,員工們在生產線上忙碌著。一包包薯片在自動包裝機上完成包裝,標誌著威寧首條馬鈴薯鮮切薯片生產線正式投入生產,實現了馬鈴薯生產過程自動化和智能化操作,每小時加工薯片300多公斤,消耗馬鈴薯1200多公斤。「我們『薯美佳』馬鈴薯鮮切薯片生產過程全部實現自動化。」公司負責人馬海說。
  • 目前甘肅已建成醫用口罩生產線3條、日產能8萬隻
    原標題:【快訊】目前甘肅已建成醫用口罩生產線3條、日產能8萬隻《中共甘肅省委、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新聞發布會召開>甘肅省工信廳廳長臧秋華:甘肅已建成醫用口罩生產線3條、日產能8萬隻截至2月16日,我省已建成的防護用品生產線有:醫用口罩生產線3條、日產能8萬隻,其中N95醫用口罩生產線1條,日產能3萬隻;一次性醫用口罩生產線2條,日產能5萬隻。
  • 國慶匯總|臺灣購買的口罩夾層竟無熔噴布;國內首個聚丙烯熔噴專用料和熔噴布「一體化」生產線項目在蘭州新區投產
    國內首個聚丙烯熔噴專用料和熔噴布「一體化」生產線項目在蘭州新區投產9月28日隨著「一步法」高品質熔噴布順利下線,國內首個聚丙烯熔噴專用料和熔噴布一體化生產線項目在蘭州新區西部藥谷正式開工投產。熔噴布是口罩的「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