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和女性的生理構造有本質不同,特別是生殖器官區別最大。但對於其他器官來說卻沒有區別,比如尿道就是每個人都有的身體組織,它是人體排出尿液的重要渠道。當尿液在腎臟內生成流入膀胱後,就會隨著尿道排出。即便如此,但臨床上女性患尿道炎的機率,卻明顯高於男性!
尿道炎是臨床常見的泌尿系疾病之一,臨床上課分為急慢性、非特異性尿道炎以及淋菌性尿道炎四個種類。通常以急性尿道炎最為高發,多是由於致病菌逆行侵入尿道而造成的。之所以女性患尿道炎機率高於男性,往往和以下四個因素有關:
1、天生尿道短
雖然男女都有完善的泌尿系統,但是相對於男性而言,女性的尿道卻不叫短,僅僅為3-4釐米左右。而且尿道外口和陰道口、肛門等部位是鄰居,如若在平時不注意衛生,或存在陰道炎等疾病的話,尿道就很容易站繞道其他部位的細菌,細菌逆行就會造成感染,特別是本身存在細菌性陰道炎的女性,往往也會伴隨細菌性尿道炎共同出現。
2、生理期原因
女性自青春期之後,每個月都會經歷「大姨媽」,這是子宮內膜新陳代謝的表現,直到女性進入孕期後大姨媽才會短暫停止。女性處於大姨媽期間時,本身免疫力和抵抗能力就會有所下降,而且為了保證經血能正常排出,宮頸口也處於微張狀態;
同時,在姨媽血的中和之下,女性陰道內的酸鹼環境也會因此發生改變,這都為細菌的繁殖和生存提供了良好機會。如果在經期不注意私處衛生、沒有及時更換衛生用品的話,那患尿道和陰道炎的機率也是非常高的。
3、憋尿
由於女性生殖結構相對來說比較特殊,所以特別容易造成尿道感染,比如長時間憋尿就是其中之一。尿液在膀胱內停留的時間過長的話,就會造成細菌大量繁殖和生存,這種情況之下就容易誘發尿道炎和膀胱炎。而且,當尿液充盈整個膀胱且逆行至其他生殖器官上時,也會誘發各種婦科炎症。
4、鄰近器官的影響
如果女性本身患有陰道炎、宮頸炎等婦科疾病的話,由於尿道和這些組織距離比較僅,如若長期不進行治療,那尿道也會因此受到波及,從而造成尿道炎出現。若急性尿道炎沒有及時治療,又或者是反覆出現炎症,還有一定可能發展為慢性尿道炎。
除了以上因素以外,孕婦也有一定可能患上尿道炎。有數據研究表明,有將近4.5%的孕婦出現了細菌尿症狀,所以懷孕也是女性出現尿道炎的一大因素。如果近期有尿頻、尿急、尿痛等表現,一定不要忽視對尿道的篩查,儘早治療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