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秘密戰隊五連者》
歡迎關注Anitama訂閱號!
第十五章 電視臺篇 朝日電視臺為什麼是朝日電視臺(後篇)
上回我們說到日本教育電視臺的三個大股東,開始搶日本教育電視臺的經營權。旺文社拉攏日本經濟新聞社,跟東映開撕。東映雖然控股量最多,但東映的大川博總裁被孤立了,只好去尋找新隊友。這個新隊友就是朝日新聞社,關鍵字朝日終於登場了,跟看三國演義看到司馬懿出場時似的。
為什麼會想到找朝日新聞社搬援兵呢,其實在日本教育電視臺設立當初,朝日新聞社就有關係。只是朝日新聞社的影響力遠不如主要的三個,持股量約是東映的五分之一。資本關係比較輕微,但朝日集團提供的業務合作多。
當時朝日新聞社的集團旗下就有個電視臺,九州朝日放送電視臺。現在也還叫這個名字,普通的地方縣域電視臺,放送對象地域是福岡縣。也就是說雖然日本教育電視臺大得多,屬於地處東京都的核心電視臺,放送對象地域是整個關東地區,但從與朝日新聞社的資本關係視角看來,九州朝日放送電視臺還是日本教育電視臺的前輩。我們知道日本全土大體分四個大島嘛,主體是本州島,什麼東京啦京都啦大阪啦名古屋啦,這些最容易舉出來的名地全在本州島上。然後最北邊那個是北海道,最南邊的就是九州島了,另外還有夾在本州島和九州島之間的,一個小日本中的小日本,叫作四國島。明明這電視臺都叫了九州朝日放送了,放送對象地域卻只有福岡縣,只是九州島上的其中一個縣,也虧得是他創立得早可以隨便起名。
朝日新聞社首先提供的業務合作,是在日本教育電視臺開播當初,就讓九州朝日放送電視臺與日本教育電視臺組成聯播關係了。我們前兩回已經解釋過放送網的最基本概念,所以後來組成的朝日電視系列放送網,的雛形中,除了身為核心電視臺的日本教育電視臺之外,九州朝日放送電視臺是最早的加盟電視臺,沒有之一。
此外東映還與朝日新聞社設立了另一個合資企業,叫作朝日電視新聞社。這個企業幹什麼呢,性質不屬於電視臺,也不屬於新聞社,屬於節目製片廠。這個朝日電視新聞社就專門負責製作報導類節目,不過製作的節目有個前提,就是由日本教育電視臺來播。節目的內容就不用管了,日本教育電視臺也管不著,而是由朝日新聞社來主導。等於是成了這樣,朝日新聞社布了個大局。本來自己是搞新聞報導的報社,但是現在有電視這個新東西出來了腫麼辦,跟原本在影像方面有足夠勢力的電影業界巨頭企業東映合作,搭這麼個順風車。於是這就有個製片廠,專門製作朝日新聞社的報導節目了,又有個電視臺,專門放送朝日新聞社的報導節目了,而且還是在東京的核心電視臺。
上回也已經隱隱約約點出過了,這回再明確說一下,我們在回看電視放送產業的早期歷史時,有必要心裡先對一件事有數。就是電視放送這個東西原本的性質,初始動機和作用,是新聞報導。這個前提可以牽扯到很多事,什麼組成放送網啊,背後資本有大報社啊,田中角榮都來插手電視臺的事啊,Anitama隔壁連載的系列專題《日本動畫產業商業運作的基本》的第三部分《電視放送事業篇》中所講明的制度和歷史變遷,基本上都是建立在「電視放送建設當初的首要宗旨是新聞報導」這條前提下,再一步步成型的。也因為存在這個前提,所以電視上播什麼娛樂節目啊、影視劇啊,這些都屬於相對次要的。因此整個產業在新興期時,才會沒有立刻引起電影業界的足夠重視。
現在東映面臨被旺文社和日本經濟新聞社群毆的境地,首選反應是拉來朝日新聞社結成聯盟,也是情理之中。但是這當然不是超級英雄打壞蛋的片,也沒有什麼友情啊夥伴啊,但也更不是什麼深夜檔黑暗系深刻凍鰻,只是普通的真實的歷史和交易。東映要得到援軍,也就是要付出代價的,代價是將所持的日本教育電視臺股份的一半,轉讓給了朝日新聞社。這一步後局面就成這樣了,一方是旺文社和日本經濟新聞社,一方是東映和朝日新聞社,拉開戰線幹仗。
這時需要一個和事老出來打破僵局,正好了,東映的主要融資銀行是現在的三井住友銀行,其實朝日新聞社和旺文社的主要銀行也同樣是,所以這任務歸他了。最終的解決方案是,原本的日本教育電視臺的三大主要股東的人,都給從核心位置上踢出去。一九六五年,住友銀行的退休幹部山內直元就任日本教育電視臺的總裁,朝日新聞社出身的橫田武夫就任副總裁。東映、旺文社、日本經濟新聞社,哪邊的人都不是,這下你們滿意了吧,這事總算是平息了。
平是平了,好了,你看看現在成一幅什麼模樣了。第一,朝日新聞社對日本教育電視臺的持股比率,從東映手中撈一筆後大幅增加了。第二,朝日新聞社的人,也打入日本教育電視臺的經營管理高層了,話語權整體暴漲。而且山內本來就已經是個放上來當象徵的老頭子了,不久後在一九七〇年就逝世了。橫田升任日本教育電視臺的總裁,這下子總裁都是朝日新聞社的人了。另外東映的大川博總裁這邊,一九七一年也逝世了。
在橫田任期內,日本教育電視臺於一九七三年十一月,拿到了綜合電視臺的放送許可證。謝天謝地,終於擺脫教育性電視臺的限制路線了。教育節目的最低量規定終於沒有了,變著法將各種玩意硬說是教育節目的小手段也不需要了。東映也爽了,不過這樣一來,日本教育電視臺這個企業名也不需要了,改!
一九七七年四月,日本教育電視臺的企業名稱,正式變更為全國朝日放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NET也成歷史了,變更為ANB。至此,朝日新聞社把一個本來跟自己關係不算特別大的日本教育電視臺,一步步變成了自家孩子,朝日電視臺這個稱呼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使用的。還有那個專門製作報導類節目的朝日電視新聞社,也改了,改叫朝日電視映像,就是今天還存在的朝日電視映像。
遠的不說,就還是先只說我們名義主題的東映御三家。你看戰隊,《秘密戰隊五連者》的製作方名單,明明一直還好好地寫著日本教育電視臺,寫著NET。播完了,過下一周《JAKQ電擊隊》上來,突然就變朝日電視臺了,為什麼,一九七七年四月開播的。不過這只是電視臺稱呼變成朝日電視臺了,正式的公司名叫全國朝日放送啊。這就是後話了,二〇〇三年十月又改了一次,企業正式名稱也改成了今天用的,朝日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符號簡稱EX。
改名的事說完了,不過名也終究還是虛的,朝日新聞社雖然願意要虛的,當然也更願意要實的。實的,朝日新聞社也已經得到了,因為現在朝日新聞社是朝日電視臺的第一大股東了啊。不過這意味著什麼,原本佔著坑的那些個,他得撤啊,然後朝日新聞社才會得到手啊。
首先是日本經濟新聞社的資本撤退。日本的民營電視臺,在東京的五個核心電視臺中,其實還有一個與朝日電視臺一樣,開播當初原本屬於專門播教育類節目的電視臺。就是今天的東京電視臺,一九八一年之前叫東京十二頻道。日本教育電視臺當年這麼玩,吃癟了,所以東京十二頻道一樣一樣的。作為教育類電視臺,勢必營業能力弱,再說直觀點收視率始終上不去。
東京十二頻道比日本教育電視臺還慘,五年間赤字五十二億日元。腫麼辦,企業跟人一樣的,活不下去只好把自己賣咯,而且還沒心理障礙,賣的對象就是日本經濟新聞社。日本教育電視臺在一九七三年十一月轉型成綜合電視臺,那同時,東京十二頻道也跟著被迫對現實低頭了,也轉型成綜合電視臺。
所以日本教育電視臺與東京十二頻道,除了當初都是教育性電視臺外,也有相反的一點。日本教育電視臺是這樣的,設立時有日本經濟新聞社作為主要出資方之一,但後來朝日新聞社資本影響力逐漸加強了。東京十二頻道則是,本來初期與朝日新聞社還有點業務合作的,後來被日本經濟新聞社包養了。
然後一九七四年二月,朝日新聞社與日本經濟新聞社,開始對他們桌上的魚肉進行總清算,哦不是資本的整理。日本經濟新聞社將所持的日本教育電視臺的股份,折半分別轉讓給朝日新聞社和旺文社。你看看,沒東映的份。從此日本經濟新聞社解消與日本教育電視臺的資本關係,而收下了賣身的東京十二頻道,加強與東京十二頻道的資本關係。以後朝日新聞社就專心料理日本教育電視臺了,日本經濟新聞社就專心料理東京十二頻道了。
這件事後,朝日新聞社所持的日本教育電視臺的股份,也終於超過三成,達成了足以確立支配權的狀況。這也成為後來一九七七年,日本教育電視臺之所以能夠變更企業商號為全國朝日放送,加進朝日兩字的要因之一。
還剩一個賴著不走的旺文社,當年挑事的老冤家,撤出要到一九九六年的事情了。當時旺文社的經營陷入深刻的低谷,被逼得開始動念頭,缺錢啦,要不咱把所持的朝日電視臺的股份賣掉吧。既然要賣,首先的候選對象自然是同公司的大股東,朝日新聞社和東映。
但是旺文社大概當時也是快被逼瘋了,要價甚高,總額四百一十七億日元。你來搶劫的麼,結果是朝日新聞社跟他談不攏,東映跟他也談不攏。順帶一提當時朝日電視臺還不是上市公司,離上市只剩四年了。
內部解決不了,那這不就又給外部機會了嘛。這時盯上這塊股份的是軟銀,是日本最大的,經營電話和網絡等通信事業的運營商,相當於我朝的電信移動聯通。不過一下子拿出四百一十七億日元,這種規模的資金對於軟銀也是有壓力的,於是繼續從外部找,從海外拉來了新聞集團作幫手。新聞集團可就更是大佬了,什麼你說你沒覺得新聞集團耳熟,那它當時的子公司就熟了,二十世紀福克斯。
軟銀當時名聲不好,因為反反覆覆進行著各種公司的收購行為。而且它還經常這樣搞,對外放話,啊我要搞事啦,有大新聞啦,把記者一窩蜂釣過來。在華麗的場所召開大型的記者會見,今天我又收購誰誰誰了,為此明天我打算又有什麼事業計劃,嘴炮吹一大波。為了什麼效果呢,股票市值總額一時虛高。過後呢,次次雷聲大,回回雨點小,扯個藉口就完了,逗你玩的。
同時期,軟銀就正在從事收購一些美帝電視臺的工作,對於日本的電視臺自然也要伸手。軟銀和新聞集團成立了合資公司,於一九九六年六月從旺文社手中接過大量的朝日電視臺的股份,持股比率一下子達到了百分之二十一點四。本來按法律規定,洋人對日本企業的持股比率是不得超過兩成的。這個空子怎麼鑽,也已經考慮過了,所以合資公司就是為此而存在的。名義上不是直接從旺文社手上買,是新設的合資公司買的,這個是合資公司所以超過多少沒問題,只看你旺文社有多少能給得出來。
這件事,旺文社事先居然沒有對朝日電視臺知會一聲,就如此跟扔垃圾似的拋售人家的股份。事後不僅朝日電視臺,朝日新聞社也是相當震驚,整個日本媒體界都一片譁然了。對於朝日新聞社來說,這件事除了是敵對、惡意收購行為以外,什麼都不是,定性很清楚很明顯。朝日電視臺可不是小電視臺啊,而是在東京的核心電視臺,持有日本全土為對象範圍的全國性地上波放送網,所以這件事連日本的政界和財界都驚動了。
當初自己出頭對事態預估不足,如今該自己慫回去,面對政界財界集體非議這樣的狀況,趕快縮手躲起來了。然後新聞集團麼,也就是洋人罷了,對於日本的情況沒有了解到那個地步,被軟銀拉來背鍋的,也給嚇得不輕。
朝日電視臺的老對手富士電視臺,可是看戲不嫌事大,不亦樂乎。最後再做個調停人,賣你個人情,搭了個橋,原本說是賣給軟銀和新聞集團的這些股份,全部轉讓給了朝日新聞社。自此,朝日新聞社才真是坐穩了朝日電視臺第一大股東的位置。
同時至今,第二大股東也是東映。當初設立時的三方大股東,只有東映與朝日電視臺的緊密關係保持到了現在。如今東映也依然在朝日電視臺有四個專屬節目檔,朝日電視臺再怎麼折騰,能做的頂多也就是換一換放送時間段。哪怕就是完全主導了節目內容,取消整個檔也是做不來的,只要東映確實有需要。這就是與正常的電視臺和製片廠的關係性質比起來,朝日電視臺和東映關係的特殊之處。
精彩內容推薦(請點擊以下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