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哥們聊天,剛坐下,他就皺著眉頭,迫不及待吐槽最近「腥風血雨」的家庭生活。
從隔離在家到現在,他對象總說很累很煩,什麼事情都不想做,情緒陰晴不定,動不動就發脾氣,搞得他整天緊張兮兮的。他很不理解,一開始就讓著女票,後來也覺得不耐煩,免不了大吵一架。
不少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伴侶有時候會莫名的撒嬌、發脾氣甚至做出一些無理取鬧的行為,事實上,那是他們在找「存在感」。只是他們總以錯誤的方式發出,而我們又往往不能接收到這種信號,順勢接下對方的「找茬」,以吵鬧收場,給感情添了一道裂痕。
其實一段健康長久的兩性關係,除了需要兩個人在心理情感上互相扶持、彼此依靠,在對方的生活裡不斷「刷存在感」也是很有必要的。但這種存在感往往是把雙刃劍,刷好了,它就是夫妻關係的潤滑劑;刷不好,它可能就是壓倒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
所以我們不僅要正視這種需求的存在,以理智的方式回應,同時也需要花心思去提升婚姻中彼此的正向存在感,保持婚姻的最好狀態。
做優秀的「婚姻合伙人」
年前,好朋友結婚了。提及這次結婚的決定,他說:「因為兩個人相處很舒服,她關心他,他也照顧她,彼此都覺得合適。所以就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這句話裡,他強調雙方的參與和協作,更重視婚姻的一種合作共贏的模式。
正如有心理學家說,經營婚姻好比經營企業,熱情是一部分,更多的是要有合作共贏的精神,而夫妻作為婚姻的共同責任人,唯有榮辱與共,共同進退,才能經營出好婚姻。
劉若英39歲前滿世界工作,感情卻始終一片空白,在一次演唱會上,她一曲情歌唱罷,淚流滿面的對粉絲說:我只怕要嫁不出去了……
終於,她遇到鍾先生,他像是上帝按劉若英的要求雕琢出來的:溫厚深沉,熱情又懂得克制,能熱鬧更能獨處。他們閒時一起聊電影、讀書,忙時各自投入,互不打擾。
更特別的是,兩人都有獨立的臥室和書房,誰需要工作,另一半就回到自己書房做隔房陪伴,誰需要熬夜,另一個就睡到自己房間不去打擾——將婚姻裡自由和尊重做到了極致。
真正的伴侶是靈魂上的契合,而不是形式上的親密。而婚姻作為長久的伴侶關係,不僅要有原始的愛作為基礎,更要有共同的目標和願望,以及落實到行動上的契約精神,讓彼此間更有存在感,也共同滋養著美好的婚姻。
擁有追求,保持自我成長
這世上,唯有才華不會被人竊取,唯有成長必須自己完成。在婚姻裡,自我的不斷成長和進步,是存在感的來源,你不斷的釋放驚喜與魅力,即使沒有言語表達,對方也會自然感知。
有很多人認為,有老公養,不用工作,天天待在家裡,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的女人才擁有最幸福的生活。
但在電視劇《我們都要好好的》中,女主尋找在成為家庭主婦後既沒有成就感,也沒有得到老公向前的關愛,丈夫仗著自己賺錢養家,就對妻子一副頤指氣使的樣子,最終這段婚姻也走向破裂。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夫妻不在少數。男主外,女主內,看起來各司其職,惹人羨慕,可事實上兩人的差距日益明顯。一旦陷入這種局面,兩人的感情就變得不再平等。這種失衡,並非指物質、身份上差距拉大,而是心靈契合度的降低。殺死婚姻的,不是出軌,而是停止自我成長、自力更生。這樣,在彼此心中,就再也沒有存在感,而變成可有可無的角色。
細數起來,今年是劉嘉玲與梁朝偉結婚的第12年,也是他們陷入愛情的第32年。他們的愛情很美好,但支撐這美好的,是倆人共同的成長。
婚後,劉嘉玲並沒有活在梁朝偉影帝的光環之下,在做好賢內助的同時,也不斷地在演藝事業奮起直追。2011年,劉嘉玲不僅靠《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加起來約半小時的戲份拿下了第30屆香港金像獎的「影后」。更是在《讓子彈飛》中,出演戲份不到1/3的女配角,也成功拿下香港電影影評獎「最佳女配角」。而梁朝偉因為有了劉嘉玲的支持,才創造出了更多的好作品。
就像劉嘉玲自己說的那樣:「世上沒有永久的婚姻,只有共同成長的夫妻。」
我們總說夫妻就是「十年修得同船渡」,而渡船,就是經營婚姻的過程。風景與風險同在,唯有夫妻共擔責任,互相扶持,把安全和幸福內化為共同的目標,才能在婚姻這個航線上,穩健航行,遇到更多更好的風景。
周國平先生曾說:「婚姻不僅僅是包容和接納對方的所有,自己也要跟著婚姻一起改變、共同成長。」
好好在你的伴侶面前刷一波存在感吧,那才是幸福婚姻該有的樣子。
你在伴侶面前是如何刷存在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