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6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初雪已至,
河北的冬天漫步走來,
雪姑娘飛舞,
令人興奮不已。
人們享受雪趣的同時,
雪後路滑也成了麻煩事兒。
那麼雪天出門怎樣預防滑倒摔傷,
摔傷之後又該怎麼做呢?
今天,
為大家介紹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骨科大夫們
推出的一份「冰雪天走路寶典」。
其實,醫生們要告訴大家的就一句話:
請向呆萌的企鵝君學習走路!
為啥學企鵝走路能在雪地不摔跤?
技巧關鍵是:
走路搖擺
這麼做的目的是控制身體平衡。
還有,要雙腳不停地小步向前走路,
外八字是最好的,
保證自身重心在腳下,
步伐短,曳步走。
學習企鵝走路的具體方法是:
膝微曲,平腳走
學企鵝,外八字
保重心,在腳下
注意看,落腳點
短步幅,曳步走
手臂伸,在兩側
注意力,保平衡
慢慢慢,慢地走
同時建議雪天出門穿高鞋幫能支撐踝部,且鞋底防滑的鞋。
雪天出行,不慎跌倒要正確防護
雪天地滑,摔跤不可避免,但如果能在摔倒時,迅速作出正確反應,可大大減少骨折。
01
萬一摔倒用手撐地
老年人多有骨質疏鬆,摔倒後的保護機制的減少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如下圖是年輕人常見的摔倒姿勢:
在摔倒後,用雙手支地去緩衝摔倒的影響
而老年人的摔倒常見的姿勢,是這樣:
老年人遭受髖部骨折時沒有向前的動力,缺少上肢緩衝保護機制,通常直接摔到髖部。
老年人,一旦發生股骨骨折
需要長期臥床
將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那麼
我們該如何把傷害減少到最低呢?
萬一摔倒,用手撐地
如果摔倒的時候,用手撐地,往往損傷的是腕關節,頂多導致尺骨遠端或橈骨遠端骨折。這種手臂骨折在護理上不需要臥床,而且康復訓練也容易做,更不會發生致命的併發症。
而老年人跌倒時坐到地上,支撐點落在臀部,很容易導致股骨頸骨折或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摔倒後,通常倒在地板上自己不能起來。骨折後需要臥床3個月,癒合非常慢。如果椎體壓縮超過1/2,情況就比較嚴重了,需要手術治療。
02
滑倒後先要檢查傷勢:不要貿然爬起來,先要查看有沒有骨折的情況
滑倒後首先要對四肢和關節進行自我檢查,看看主要關節能不能活動。如果感覺肢體特別疼痛,而且有反常活動,就有發生骨折的可能。
03
摔傷後不要揉捏患處:揉捏既不能緩解病情,還可能會加重水腫
人們摔傷之後第一反應是會用手去揉一揉傷處,以為可以緩解疼痛。其實這樣做既不能緩解病情,還有可能會導致局部水腫,加重傷情。
雪天路滑老年人尤其注意!
老年人腿腳不便非常容易滑倒,老年人之所以摔倒後容易出現髖部骨折,而髖部骨折對於老人來說這些是致命性的,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所以提醒大家腿腳不便的老人,在沒有必需的特殊情況下,雪天儘量別出門。
冰雪天出行,安全第一條。
來源: 醫貳叄雲學院、骨科大夫
原標題:《防滑秘籍:雪天裡正確的走路姿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