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燦:愛搗鼓的"山西鼓王"

2021-02-22 王氏鼓樂

王寶燦

(山西畫報記者   劉戍梅  張軍軍  張佳頎)

    王寶燦,中國鼓樂傑出藝術家,民族打擊樂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奏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曾任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理事、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打擊樂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現任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打擊樂專業委員會顧問、中國音樂家協會民族打擊樂學會顧問。

    鶴髮童心,耳聰目明,精神矍鑠,動作利落,痴迷打鼓,是年近八旬、有「山西鼓王」之稱的王寶燦帶給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見到王寶燦,是在他的「并州王氏鼓樂傳習所」,兩人寬的走廊裡,各種樣式的鼓靜靜地沐浴在陽光下,每一間房間裡也陳列著中西式鼓,仿佛隨時就能在他的手中敲出或激昂、或清脆的鼓點。

    辦公室裡一張茶臺佔據了大部分面積,我們就一邊品著茶,一邊開始了採訪。

   王寶燦生於1941年,曾任山西省歌舞劇院民族樂隊首席打擊樂兼聲部長。1987年,應時任新絳縣文化館長王秦安邀請,參與了鑼鼓隊的組建、設計、創作和排練等一系列工作,共同創建了名聞海內外的絳州鼓樂藝術團,先後投入十多年的時間和大家合作為該團創作了一批經典曲目並培養了一批中青年優秀鼓手。著名的《秦王點兵》《黃河鼓韻》等鼓曲皆出自他之手,且有多部作品獲得全國群星獎。1998年起,王寶燦開始擔任臺灣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客座教授。2011年,他獲得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頒發的「民樂藝術終身貢獻獎」。

 「三晉鼓韻」山西鼓樂藝術經典作品音樂會,王寶燦作為特邀嘉賓出席 

     「山西是鑼鼓的發源地之一,有100個以上的鼓種,這在全國亦屬獨一無二。尤其是近30年來,山西鑼鼓遇到了絕佳機遇,不僅走出娘子關,還走出了國門。如今全世界要說東方的鼓,必然會想到中國山西。」說起情有獨鐘的鼓文化,王寶燦神採飛揚。

王寶燦歷年演出劇照 

    其實,王寶燦的專業並非打鼓,而是二胡,拿起鼓槌搗鼓,不過是20歲那年,自詡性格暴躁的王寶燦無法在二胡的專業裡「馳騁」,一頭扎進讓他感覺渾身通暢的打擊樂上,用王寶燦的話說,「鼓這個東西,太對我脾氣。」這一紮就是60年,不但踏上了以擊鼓為生的「人生路」,更是搗鼓出數不盡的招牌曲目,像鼓樂合奏《秦王點兵》《滾核桃》分別獲全國音樂舞蹈比賽器樂大獎、文化部第二屆群星獎金獎和一等獎;「牛鬥虎」獲第十五屆群星獎大獎;「晉南花鼓」(龍飛鳳舞)獲第十屆群星獎金獎;創作鼓獨奏《二龍戲珠》、三重奏《抗金令》,打擊樂合奏《黃河鼓韻》《戲文武韻》《晉風》《龍城社火》、《中都商鼓》《蛟龍騰飛》《春雨》《建鼓迎賓》《虎賁逐鹿》《曾候夜宴》等,其中《戲文武韻》獲CCTV民族器樂電視大賽山西賽區一等獎,《戲文武韻》《晉風》獲CCTV民族器樂電視大賽傳統組合銀獎,本人獲得山西省第十一屆「杏花獎」創作獎。他主編了《山西民間鑼鼓集萃》,1992年,獲山西省社會主義勞動競賽委員會記個人特等功一次,集體特等功一次,集體一等功一次;獲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藝術終身貢獻獎,太原市鑼鼓藝術學會終身成就獎。

王寶燦歷年演出劇照 

  《秦王點兵》作為招牌曲,幾乎集合了絳州鼓樂的所有演奏技巧,充分利用了鼓的各種最佳音區,展現了當年秦王李世民誓師出徵時的壯盛軍容,令人有親臨戰場的感覺。此外,透過敲鼓邊、擊鼓心、打鼓幫、頂鼓腔、磕鼓環、搓鼓錘、磨鼓釘等各種技巧打出了驚人的氣勢。絳州鼓樂承續了這個古老民族的智能遺產與生命經驗,同時保留了傳統中國對節奏的概念。談到當時的來龍去脈及該鼓曲的藝術成就,王寶燦對當時的情景歷歷在目:「第一場在太原演出,引起轟動;第二場在北京演出,引起轟動;第三場在香港演出,又引起轟動!」

   1988年元旦,一場盛大的「龍年龍樂音樂周」在北京舉行,從全國各地精選了十餘個演藝團體,其中包括同年成立的絳州鼓樂團。這支山西省新絳縣一群鄉下農民組成的團隊,以其純樸自然的風貌和粗獷熱烈的鼓聲贏得了所有學者專家及輿論的讚賞與好評,他們的演出被稱為最傑出的表演,是鼓樂中的國之瑰寶。從此,絳州鼓樂團聲名鵲起,並引發港臺兩地音樂工作者的強烈關注。   談到1994年創作的《黃河鼓韻》,極富創新精神的王寶燦說:「這是第一次以打擊樂表現黃河。怎麼才能恰如其分地表現出其複雜的水聲呢?後來我突然想到不同大小的鑔,最終試驗成功,至今久演不衰。」

    1995年,王寶燦隨山西絳州鼓樂團在港澳地區、丹麥及臺灣地區等地巡演。王寶燦回憶說:「最後一站走到臺灣時,團裡發現把這麼多樂器都運回山西,經費不夠,就贈送給了佛光山的星雲大師,樂器就留在了南華大學。」後來,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主任周純一輾轉與王寶燦取得聯繫,希望他可以來臺教學。1998年,王寶燦正式赴臺任教,直至2014年初才回到山西。王寶燦到臺灣後,先後歷經鼓隊的建構、雅樂團古打擊樂的恢復和國際公演的節目設計,並在嘉義縣周邊多所小學設立了打擊樂隊,舉辦數屆鼓王杯鼓藝大賽,對臺灣打擊樂工作者產生極深遠的影響。

臺灣學生通過視頻進行鼓樂表演,向他們的老師王寶燦致敬

   王寶燦回憶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講師邵淑芬對他的評價:「自古以來山西的民間音樂就非常豐富而形式多樣,尤其是鑼鼓樂,但是把山西鑼鼓從一省的音樂藝術推廣到全中國甚至全世界,其中最大功勞者非王老莫屬。他不但把山西鑼鼓的精華傾囊相授,還持續不斷編纂教材和譜寫新曲,這些年不遠千裡、舟車勞頓,一年兩次往返,為的就是希望山西鑼鼓樂在臺灣開花結果,落地生根。」

王寶燦的女兒王晟正在表演《牛鬥虎》

    在臺灣擔任客座教授的15年間,王寶燦教了近300位民族音樂學系學生,並培養出多名打擊樂專業碩士。他介紹說,中國鼓樂課是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各專業學生必修兩年的課程,此外他們還要修四年中國古琴,且均為免費,目的即培養文人學者氣質。

王寶燦與女兒王晟日常練習

  在臺期間,王寶燦舉辦過4次個人音樂會,每一次都被臺灣民眾報以經久不息的掌聲。然而,對一個年過花甲的老人來說,5000多天的異鄉歲月裡,想家令他難以承受。

 「當時去臺灣之前,沒想到會待這麼長時間。有一次次跟老伴兒通電話,一個小時的通話中,我從頭哭到尾。年紀大了,越來越想著落葉歸根。」這一通電話讓王寶燦下定了回家的決心。

王寶燦興趣廣泛過著安逸的晚年生活  

    如今,王寶燦將鼓槌傳到女兒王晟手中,儘管敲起鼓來仍有虎虎威風,但他很享受含飴弄孫、品茶吃酒的愜意晚年。

(轉載自 山西畫報省城報導組)



相關焦點

  • 《做客九華·問禪》——「中國鼓王」王寶燦帶你鼓勁人生!
    這是一位為鼓而奔走、辛勞大半生的大師級人物他是山西絳州鼓樂團創始人之一他曾獲得「民樂藝術終身貢獻獎」他是《做客九華·問禪》的鼓樂顧問他就是被譽為「中國鼓王」的王寶燦老先生!▶  「中國鼓王」王寶燦臺灣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客座教授、山西絳州鼓樂藝術團、太重鼓樂藝術團藝術總監等。作為山西絳州鼓樂團創始人之一,著名的《秦王點兵》、《滾核桃》、《牛鬥虎》、《黃河鼓韻》等鼓曲皆出自王寶燦老師之手,且有多部作品獲得全國群星獎。
  • 耄耋「鼓王」與臺灣學生「雲端」寄相思
    中新網太原11月23日電 (記者 楊傑英)看著視頻連線中,來自臺灣學生的鼓樂表演,今年80歲的中國「鼓王」王寶燦感慨萬分。王寶燦與臺灣學生連線。 李東 攝  22日晚,「三晉鼓韻」山西鼓樂藝術經典作品音樂會上,王寶燦作為特邀嘉賓出席。與臺灣的學生連線,成為當晚音樂會的高潮。
  • 「三晉鼓韻」山西鼓樂藝術經典作品音樂會上演
    「長風之夜」周末演出——「三晉鼓韻」山西鼓樂藝術經典作品音樂會於11月22日晚在山西大劇院上演。
  • 【992 | 精彩】《中國民歌盛典》之"翻閱經典,記住鄉愁":精彩即將呈現
    《中國民歌盛典》之"翻閱經典,記住鄉愁"明日(11月1日)開啟民歌之旅!
  • 譚志剛的"淡"與"雅"
    "我當農民沒有土地,當工人又沒有崗位。所以,到了我這裡什麼都簡單了,留給我的路就只有藝術了。"譚志剛說話,總是如此淡然。"        我很欣賞這句話。可是,今天一番暢談,我才知道,他的"閒雅"只是他的一種生活態度,而他真正的生活狀態卻是內心的"負累"。本來,二者是難以調和的對立,但在譚志剛這裡,卻來了個矛盾的對立統一。不得不說,譚志剛活出了一種境界。這種境界,比單純的閒雅更讓人尊敬。那就是二個字:"淡"和"雅"。儘管南下廣州只有短短的五年,但卻是譚志剛藝術生涯中一段漫長的"悽風苦雨"的歲月。
  • Emoji表情符號添72新丁:"打臉"、"流口水","孕婦"...你一定要試試
    你的手機裡很快就可以用上"與時俱進"的72新添Emoji表情符號。其中的"大神級"的表情符有:"在地板上打滾且大笑"及"一個在自拍的手"!蘋果和微軟反對"步槍"emoji制定新的表情符過程中一個值得玩味細節是,作為奧運會運動項目之一的"步槍射擊"emoji最後被踢出了列表。 "病毒式傳播"大神Buzzfeed News的透露的內幕是,只是蘋果公司和微軟反對的結果。這個消息在社交網絡上引起了討論。
  • "命根子"與"勞什子"
    "命根子"與"勞什子"      一 從賈寶玉性格的典型意義看曹雪芹人性之壯麗 說不盡的《紅樓夢》。
  • 從"酸甜女孩"到"破浪姐姐"你們了解張含韻嗎?是顏值還是歌聲
    從"酸甜女孩"到"破浪姐姐"你們有多了解張含韻,是顏值還是歌聲?張含韻:1989生於四川,在2004年,以15歲之齡參加《超級女聲》,獲得全國總決賽第三名。從此一舉成名。但幸運從未會拋棄愛笑的女孩,在2013年,張含韻得到劉德華的賞識,首次主演第一部電影
  • 被誤讀的"大表哥"丹·史蒂文斯
    等待是值得的,反差之下"大表哥"的顏值直登宇宙巔峰!話說,"大表哥"的暱稱是怎麼來的呢?當然是源於粉絲心目中的經典《唐頓莊園》。不過,粉絲們也許並沒有留意到,"大表哥"其實應是"大堂哥",絕非大表哥。在《唐頓莊園》中,作為伯爵的繼承人,馬修是伯爵的遠親,同樣姓"克勞利",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是隔了三代的旁親,即他的爺爺的爺爺和伯爵的爺爺的爸爸是親兄弟。所以,馬修和伯爵家的大小姐瑪麗是堂親關係,絕非姻親關係。
  • "兒臣" 的帳單與 "額娘" 的神回復火了 !
    兩封信,幽默的語句裡,藏著深深的愛……《兒子的信》額娘:只是深知"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你的起點是父母懷抱,你的未來是修齊治平,弘毅致遠。所以額娘才狠心讓你歷練,吾兒可知"有多殘忍有多愛"。當然,吾兒自立並非始於今年今日,是家風使然。額娘一介弱女,尚能十九歲離家三千裡獨自求學,深信吾兒勝之。
  • 兩個老外從中國帶回一個"神秘物品"!外國網友直呼:"這是黑魔法、巫術"!
    確定點擊上方標題下「加拿大家園」可快捷關注家園君微信號:canadau  歡迎勾搭!
  • 孫紅雷,你是真正的"老大",我服了!
    《新世界》即將落幕,孫紅雷扮演的金海也"起死回生",故事在跌宕起伏中走向圓滿。老大實難當,但金海能把老大當成這樣,實在可敬可嘆:1、對於金錢,取之有道,用之有道金海兩次對壞人"豪橫"來的七十多根金條全部散給手下的獄警兄弟了,自己一根不剩,把兄弟們感動的痛哭流涕。當然,最後獄警兄弟也反哺相報。
  • "我們的父輩"觀感
    電影"我們的父輩"是我看的第一部由德國人描述二戰的影片。"和平"是多麼的幸福和美好。我們生長在"和平"年代,生活在"和平"的國家,我們是幸運的,我們更要珍惜當下,尤衷地感謝我們的祖國!
  • "牛五花"出道記
  • 練功,為何要懂得"服食"
    ,到最後,身體可能還不如普通人好,那就是沒有掌握好這個"服食"。人,生活在天之下,地之上,《內經》中講,人生於"氣交"之中。人"吸"進來的是天之陽氣,"吃"進來的是地之陰氣。注意一下,這裡的天地陰陽已經是後天的陰陽了,不然到後面講先天陰陽的時候容易理解出偏。這個後天陰陽,就是水火。中醫常說,古人以水火立極,就是這個後天陰陽。先天陰陽是乾坤,這個學過易經的朋友都知道。
  • 日本"小電影"界最勤奮的男演員:跟拍男優"清水健"開工的一天!
    他就是日本"小電影"之王,35歲的Ken Shimuzu(清水健)。他更為人知的名字是Shimiken,也是"小電影"界最勤奮的男演員。Shimiken有著大批瘋狂的粉絲,他對待自己的工作十分認真,也因此從工作中獲得了巨大的受益。他每周的收入高達3.2萬美元,他有五輛車,並經常光顧東京最好的飯店。
  • 惹翻臺妹的香港"性格"小店
    這其中就包括,本地特產:"性格"小店。    現存最有名的當屬澳洲牛奶公司,一間名不符實,以服務態度粗暴,卻每天大排長龍的茶餐廳。影視作品中,最經典的當屬,周星馳和張學友合拍的《咖哩辣椒》中,對客人毫不妥協的捲毛茶餐廳老闆。   臺妹慕名而去高雄的香港甜品店,老闆先是堅稱"太極"為"黑白",更在甜品中敬奉中指圖案,令臺妹憤而網絡撻伐。
  • "溫飽思Y欲"的正確打開方式!
    並不是俺不想,而是實在沒有看到特別符合日本"特色"的作品。是不是想問啥是"日本特色"?吶~別裝的這麼純潔,鄙視你們啊!在亞洲影響力最大的莫過於他們的"成人愛情動作片"。當然了,俺說的是以前,畢竟人家也是會進步的嘛!
  • 喝一罐就"斷片"?!北美夜店最流行的Four loko"失身酒"到底是什麼鬼?
    (有問題都能解決,沒收到我們會補)3、看您自己買的東西和付款狀態可以進入"家園商城"拉到最下,有一個"我的訂單"點擊進去就可以看到您所有在我們這裡的歷史購物明細和您訂單的發貨情況。家園,近200種原裝進口生活用品特價中!
  • 楊冪"不雅視頻"風波,真相在這裡!
    王思聰在新浪微博寫道:"作為一個看了9遍才刪的權威人士,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這不是大冪冪。"看到王思聰化身敬業的"技術帝",有網友調侃道:"看了九次才知道,看來不是真愛。"儘管此前王健林在採訪中宣稱,自己知道兒子王思聰"嗶——"狗的行為藝術,並"希望他穩重一點";但瘋傳網絡的楊冪醉酒不雅視頻事件一出,這位富二代還是自稱"權威人士",出現在網絡熱點的舞臺上。帥哥美女如雲的娛樂圈,本該千姿百態各成風景,但因為"撞臉",明星也會煩惱,楊冪這次深受撞臉不雅視頻困擾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