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家文化||庚子雙節友鄰社團來明交流採風錄

2021-02-23 明光家文化

二、採風作品集萃

許永寧

文友歡聚


丹桂飄香貴客來,採風靈跡大看臺。

徜徉山水談今古,友誼濃濃盡暢懷。

湯明秀

 

 

躍龍崗感懷

 

坊間言福地,靈跡躍龍崗,

朱漆門羅雀,琉璃瓦泛光。

神龜駝石刻,野草沐秋陽,

寂寂園中徑,堪思一帝王。

 

點絳唇·遊大橫山

 

十月秋高,幸同騷客靈鄉去。丹霞成縷,且做橫山幕。赤石無言,此念還如故。迎風佇,借些情愫,共那私私語。

  

 

明光行組詩

 

女山湖話舊

 

荒煙一去不經年,嘉祐洪鐘浮想翩。

牧野放山三尺雪,巡司敲鼓五更天。

玉環翠靄遺淮浦,舊跡老街橫楚田。

七裡木場縱眼望,揚帆逐浪寫新篇。

 

尿布灘尋跡

 

秋風涼意遍荒灘,車馬熙攘客少觀。

環島步行多雜草,沿湖路險缺圍欄。

倒生棘刺垂明帝,斜出樹身參殿鑾。

我卻無拘來此處,遠山近水一同看。

 

躍龍岡懷古

 

深鎖高牆一土丘,其中容納是風流。

真龍降世祥光兆,神廟含煙瑞氣浮。

回首刻碑聊未盡,經年殘瓦悵難收。

盱嘉濠鳳親兄弟,何為帝鄉爭不休!

 

參觀明光新蕾幼兒園並感謝李慎園長熱情接待

 

三十多年幼教忙,培枝育蕾著華章。

石榴高掛門迎客,盆景新奇花發香。

室內終朝生意氣,院中無處不風光。

盛情難卻誠心謝,特借小詩來頌揚。

 

周家鴻

明光之行閒吟五首

 

觀明光新蕾幼兒園

 

藝德培新蕾,師傳三十載。

飛騰是李家,院景街中璀。

 

詠大橫山地貌

 

山小綻奇花,神工映日斜。

心閒臨絕處,疑是泛紅霞。

 

秋至女山湖

 

雅興覽平湖,波光激我呼。

千帆鷗鷺起,不愧一明珠。

 

躍龍崗

 

耀世躍龍崗,風雲萬古芳。

聞言驚不斷,此地出明皇。

 

尿布灘

 

抹山香筆澗,倚澗一灘頭。

布洗成佳話,生靈棗刺勾。

武  斌

明光採風詩六首

 

庚子中秋到訪安徽明光蒙曹公克考諸位盛情並賦

 

嘉山未雲遠,王氣自崢嶸。

空碧秋光好,詩朋楚驛徵。

兩分非異域,一脈永傳情。

千載龍飛地,煙波勢縱橫。

 

躍龍崗懷古

 

大野彤雲結,躍龍崗上徊。

天年靈跡佑,平地響驚雷。

漠北江河遠,神州日月開。

千秋功與罪,一併作塵埃。

 

注:躍龍崗一曰孕龍基,位於明光城北三公裡,系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出生地。

 

過躍龍湖尿布灘感吟

 

抹山碧宇兩茫茫,千載龍湖耀鏡光。

尿布灘高垂棘刺,中原地大出元璋。

王侯自古本無種,百姓空餘淚幾行。

成敗興亡同一慨,溪邊猶見菊花黃。

 

注:尿布灘位於躍龍湖畔,是傳說中朱元璋母親為其曬尿布的地方,此地酸棗樹荊刺往下長。

 

訪千年古鎮女山湖

 

女山湖水共源長,舊縣名城小老鄉。

上岸漁民興產業,文明生態大篇章。

千年古寺鎮淮瀆,萬頃波濤映蜃光。

不負韶華秋色好,戲臺票友靚新妝。

 

參觀明光歧陽李氏文化宗親會址(新蕾幼兒園)欣筆

 

果滿瑤庭香滿廬,假山奇石世間殊。

九如學舍仁為本,千載歧陽德不孤。

翰墨傳情邀遠客,唐詩佐酒醉盈壺。

臥看高鐵馳南北,古邑新城入畫圖。

 

注:會址主人李慎系明代開國元勳歧陽王李文忠(朱元璋外甥)第21代裔孫,為明光市園林、家文化專家併兼任諸方領導。

 

大橫山丹霞地貌

 

宛若天邊一片雲,丹崖赤壁自氤氳。

紅蕖朵朵田田葉,賺得騷人情更殷。

 

長山正德|李德新

 

行經尿布灘

 

平湖一帶香花澗,依岸墩高尿布灘。

通亮紅光何異象,倒生棘刺也無端。

皇朝浩浩千城國,趙府區區十品官。

舊事風煙君莫問,閒如柳下釣長竿。

 

行經抹山寺

 

一寺清幽在抹山,聞聽舊事淚潸潸。

赤光灼灼明皇喜,長夜萋萋老母艱。

摸石感天無利角,鋪霞染地落紅斑。

今人如織歸來去,只做尋常似等閒。

 

行經躍龍崗

 

獨留靈跡帝王鄉,空立高碑自向陽。

院裡枯蕪荒舊事,門前赤地曬秸糧。

引來雀鳥閒雲舞,攪動秋風谷稻香。

但見行人來去急,匆匆誰更問明光。

 

行經大橫山丹霞谷

 

初裂新花欲放苞,橫山半臥似蓮姣。

仙風魅影清溪澗,鬼斧神工赤土包。

耐看砂巖如妙畫,可餐秀色勝佳餚。

遊人去後多回味,總把閒詩仔細敲。

 

李溫和

 

與諸文友雙節同樂

 

吟家同好曉從東,長假期約採雅風。

北往欣觀靈跡地,南來嘆賞兀峽紅。

大明經業存遺址,佳話留痕勝視聽。

意向濃時隨淺唱,情揚極處放高聲。

故交新友歡無已,豪語清辭統屬誠。

但恨秋光惟吝嗇,且留餘興待重逢。

 

 

寄新蕾幼兒園

 

名高何忌巷兒深,卌載啟蒙多育人。

几淨窗明縈教語,春華秋暢有讀音。

祖蔭積澱書香院,族嗣興栽花果盆。

李茂桃繁培沃土,情長志篤守初心。

 

 

躍龍岡隨吟

 

勝跡當推是帝鄉,獨家碑豎臥龍岡。

靈修因傍二郎廟,善果終成一姓堂。

千萬風光皆既已,幾般山水遂無常。

紅羅幛又香花澗,早入漁耕茶酒坊。

 

 

〔中呂·山坡羊〕尿布灘再唱

 

孤灘依舊,芳名優厚,荒蘆亂樹煙波縐。探由頭,道無休,幾張尿布功勳就,三百輝煌朱氏收。昨,明帝走;今,閒話留。

大橫山隨想

 

離去塵囂無僻荒,一山獨秀嘆譽長。

誰開太極生三界,有話昇平道二郎。

洪武當初兵將影,蒙元興盛佛禪腸。

如煙往昔何堪記,先籍丹霞賦後章。

 

曹克考


 

雙調·風入松明光懷古(三重頭)

 

題記:2020年10月5日,盱眙縣詩詞學會副秘書長金科、周家鴻、湯明秀、武斌等一行四人,蒞臨明光觀光交流,明光市家文化研究會會長曹克考、副會長李溫和、許永寧、秘書長李慎等,接待並偕同採風,分別遊覽了招信寺、躍龍岡和明光老街等,特作懷古重頭小令三首以記。

 

招信寺

 

千年禪院①改顏容,誰記(得那)宋仁宗②?商聲③斷續留餘痛,幾多恨、(都)付笑談中。招信早成舊夢,秋風不老詩翁。

                                

躍龍岡

 

明光山麓(尿布灘頭)躍龍岡④,吉地出朱皇。靈跡碑⑤下胞衣放,正堪笑、(鄰家)異說荒唐!怪論紛紜「絕唱」 ,無非紙上文章。

  

明光老街⑥

 

「汪秦胡李」⑦一條街,窄巷兩邊開。 條石鋪道承龍脈,歧陽第⑧、戚裡廬宅。(現如今)民國舊居衰敗,滿清老瓦蒼苔。

  

【注】

① 禪院:即嘉祐禪院,原名大寺,今名招信寺。安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據傳為南朝梁武帝蕭衍敕建。嘉祐元年,宋仁宗外出巡遊,駐蹕此地。因趙禎好佛,久聞淮右招信縣(即舊縣)有敕建的「大寺」,為國內名剎。再因淮河兩岸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爭亡魂不散,請旨超度。仁宗因此御駕親臨,攜水陸(即水中、陸地神佛絹畫,相傳為唐代名畫家吳道子手筆)、藏經(即大藏經)駐蹕於招信縣古大寺內,作七七四十九天水陸道場。臨別前,在寺院門額上御書「嘉祐禪院」四個大字,大寺因此改稱嘉祐院。

② 宋仁宗:趙禎(1010-1063),宋朝第四位皇帝,初名趙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在位四十二年,是兩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③ 商聲:原指旋律以商調為主音的樂聲,即五音中的商音;另指「秋風」。

④ 躍龍岡:位於明光街道趙府村,南倚龍廟山,背靠抹山,東傍東風湖,西瀕池河,乃是明太祖朱元璋出生之地。

⑤ 靈跡碑:全名「聖祖靈跡碑」,在躍龍岡上,原碑立於趙府龍泉寺大殿內。明萬曆四十一年,盱眙知縣許臨川立:「臣應聘謹按漢高祖豐生沛長故,其言吾萬歲後魂魄猶思沛。今盱眙即漢之豐,今鳳陽即漢之沛也。我高廟亦曾舉以自喻,然漢惠於沛,宮故地立,原廟制祀典……豐之中陽裡漢高祖所生之地猶盱之靈跡鄉也,後人亦為立廟於其上。」

⑥ 明光老街:初建於元朝,發展於明朝,壯大於清末,民國時具有一定規模。舊稱「曹府街」,因曾是被封為曹國公的明朝隴西王李貞、岐陽王李文忠家族世居之地,故稱。

⑦ 汪秦胡李:清末民初明光鎮所謂「四大家族」。此時的政治、經濟、土地基本掌握在「胡(南北胡)、李(南北李)、汪、秦」四大家族手中。其中: 

 汪姓:原籍徽州,明未清初遷入明光,以汪仲權為首富。汪道涵為該族名人。 民國29 年3 月任嘉山縣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縣長兼任縣總隊總隊長、縣委書記,解放後曾任上海市市長,1991 年底,任海峽-協會會長。此後主持了著名的「汪辜會談」。

秦姓:原籍靖江,清初遷入明光,以秦孝發、秦魁發為首富。該族名人秦竹人,為清末民初詩人。 

胡姓:南胡,原籍徽州,清初遷入明光,民國後期有70戶,其中地主12戶,佔地1500餘石種,以胡燕伯、胡菊潭為首富; 北胡,原籍五河縣,清初遷入明光,民國後期有地主10戶,佔地750餘石種,以胡樂齋、胡文才、胡錦唐為首富。 

李姓:南李,原籍烏江,明時遷入明光,以李雲程,李大武為首富。該族名人 李文忠為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明朝開國的著名將領、謀臣;北李:原籍臨淮,清初遷入明光,以李大興、李信通為首富。 

⑧ 歧陽第:即歧陽王門第。歧陽王,指李文忠,字思本,小名保兒,祖上世代居住在泗州盱眙縣明光集(今安徽省明光市明光街道辦事處),後來隨父親李貞搬到濠州東鄉。李文忠是明朝著名的開國將領。

  

與盱眙縣詩友相約採風興懷

 

仲秋時節菊花黃,舊雨新知聚一堂。

客自都梁臨舊縣,我當東道舉瓊觴。

躍龍岡上尋靈跡,橫澗山頭覓大王。

先是參禪嘉祐院,後來訪古石牌坊。

騷家有意拈詩韻,美景無疑作畫廊。

一路風情何負我?明光不愧帝王鄉。

 

【注】

都梁:指,盱眙縣,境內有都梁山,山上盛產都梁香草(即澤蘭)。隋大業初,煬帝在盱眙置都梁宮後,盱眙別稱「都梁」。

舊縣:此指明光市女山湖鎮,因宋代設招信縣,為縣治,元末廢,明代設「舊縣巡檢司」,故稱

躍龍岡:躍龍崗位於安徽明光市明光街道趙府村,南倚龍廟山,背靠抹山,東傍東風湖,西瀕池河,乃是明太祖朱元璋出生之地。光緒二年《盱眙縣誌》載:明光山東北有躍龍崗,一日孕龍基。康熙志註:崗在二郎廟旁,明太祖生於其地,下有紅羅障,有香花澗

橫澗山:橫澗山現名大橫山,因南部山麓為丹霞地貌,又叫大紅山,地處江淮中部,距明光市城區16公裡、定遠縣西北七十四裡,上有澗泉。山上已知有古柴王城遺址、有朱元璋屯兵遺址、元代"法華禪庵寺"遺址,有元代佛塔兩座、古井、放生池等。

嘉祐院:原名大寺。《盱眙縣誌》載:「嘉佑院在舊縣鎮,宋嘉佑年建。」位於安徽省明光市女山湖鎮老街,始建於宋代,後經歷代風雲變化而隨之興衰,於2002年移址重建,今名「招信寺」。外形為硬山馬頭牆兩坡水式樣。內部木架,明間為七架梁前後出單步,次間為穿鬥式梁架,山面砌馬頭牆,正背兩端翹起與馬頭牆相接,此類手法它處不見,是一種特殊的地方手法。

石牌坊:指的是中心路老街,亦稱「中心路歷史文化街區」。縱向八百多米長,兩邊店鋪鱗次櫛比。它是老明光的心臟,是老明光的濃縮,是老明光的歷史,中心路老街道路於2014年開始改造。南始望橫街,其輻射的小巷共有三四十條巷,巷子有二十餘條,石板鋪道。今建有「躍龍門」、「明光老街」、「岐陽門」,三座仿古街牌坊。

相關焦點

  • 港澳文化青年河南採風 感受魅力中原文化
    >   中新網鄭州1月6日電(王秋蘭)「這是我第一次來河南,第一次走進少林寺、龍門石窟,使我深入感受到了中原文化,希望今後有機會能夠再次來到河南,常來內地參與交流活動,增加人生閱歷,從而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
  • 星河灣百佳社團籤約廣州
    在星河灣,生活著許多多才多藝的業主,他們有態度、有溫度,生活多彩;推出「百佳社團」計劃,是為了推動社區社團文化建設,打造社區美好生活。 廣州是星河灣全國百佳社團籤約的第一站,首批24支社團的籤約也標誌著星河灣百佳社團籤約活動正式啟航。未來,籤約盛典也將擴展到全國星河灣社區,一起共建美好生活社區,共赴一場人文盛宴。
  • 《西柏坡詩刊》2020年第39期【總194期】國慶中秋雙節專輯
    ◎峰     奇庚子中秋國慶雙節雜吟(一)五星映月月輸明,庚子中秋節不同。◎張 鳳 軒喜度庚子國慶中秋雙節金風送爽桂飄香,雙節團圓備宴忙。月餅石榴呈桌面,瓊漿玉液亮銀光。視頻誠喚知心友,微信聯通哨卡郎。歡度良宵歌盛世,神州處處染紅妝。
  • 英國閩籍華人社團助力清華大學中文項目 促進中英文化交流
    英國福建聯合社團總會與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12月13日聯合主辦「後『疫』同行」第三期公益講座,在講座會上,2020清華大學IUP中文項目招生宣講會成功舉辦。中新網報導,中國駐英大使館參贊盧海田、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趙可金、英國48集團俱樂部主席佩裡、英國福建社團聯合總會主席李光喜分別發表了講話。本次活動由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全球學習中心曲煒主任、英國福建社團聯合總會執行副主席兼秘書長林希鷹中英雙語主持。該活動同時在Zoom、YouTube、中英僑網平臺上舉行吸引了12000多人在線關注。
  • 易安閣:庚子雙節恰相逢
    散成千裡如水,今夕別般明。仰望星河無際,尋問蟾宮深處,素幔可悽清。樓外傳羌笛,穿壁響蛩鳴。倚闌幹,搖竹影,已三更。與誰同在,木葉蕭瑟掛窗欞。看取眼前流景,常恨年年此夜,桂魄又虧盈。渺渺楚天闊,銀闕正當庭。 七絕·中秋思親眺望中天月一輪,西樓獨上倍思親。滿懷心事知多少,露浸庭臺淚溼巾。
  • 為上山文化創作歌曲 省音協來浦採風
    為上山文化創作歌曲 省音協來浦採風 2020-10-16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來市美術館 看非洲畫家採風作品
    > 本報訊 (李楚陽 記者 王嘉) 昨日,由文化部對外文化聯絡局
  • 陳金藏庚子楹聯選輯
    七、「紅色記憶、老區風採」文藝採風作品(一)瞻仰中共仙遊上宮支部,緬懷廖華等老革命家題聯:九華疊翠結丹心,每飯不忘民,崢嶸歲月,九死猶無悔;一片深情凝碧血,將詩聯救國,爛漫襟期,一生終得成。析註:陳國柱(廖華)九華山人,是位堅強的共產主義戰士、革命家,又是位詩人。他著有詩集《碧血丹心集》傳世。
  • 雙節到來!虹口的節日氛圍交關濃...
    雙節到來!虹口的節日氛圍交關濃...「雙節」來了多才多藝的虹口居民又輪番登場了他們用精彩的活動和演出慶祝節日的到來表達了祝福和祝願歐陽路街道為了加強「四史」學習教育,傳承優秀文化,讓居民知茶、愛茶,雙節來臨之際,在北郊居民區黨總支的組織下,協同北郊居委茶藝組、虹陽微家支部黨員以及社區的茶藝愛好者們,開展了「慶祝國慶 歡度中秋」茶文化展示交流活動
  • 庚子年澳門恭拜軒轅黃帝大典圓滿禮成
    3月22日上午,在庚子年新鄭黃帝故裡拜祖大典舉辦前夕,由澳門客屬社團聯合總會、全球華人尋根拜祖聯合會主辦的澳門恭拜軒轅黃帝大典在澳門旅遊塔莊重舉行。澳門各界嘉賓、社團代表通過淨手獻花、進爵鞠躬等九項儀程,恭拜軒轅黃帝,激動的心靈在文明始祖黃帝感召下,緊緊凝聚在一起。
  • 馮天瑜 | 「採風」與「詩諫」
    馮先生從《詩經》《國語》《治安策》《明夷待訪錄》等典籍出發,鑑古知今,給人以警醒和深思。——每年三月,氣候溫和,朝廷派專門採詩的行官,敲著木梆子,向路邊人招喚:我來了,大家有什麼好的詩歌,都告訴我。行人返回朝廷,把所採之詩獻給高官太師,太師對這些詩進行加工,並令人配上音樂,以在宮廷演唱。天子通過這些來自民間的歌曲,知道老百姓怎麼想的,老百姓對時政有什麼意見。周代採風所得甚豐,據說古詩三千,孔子刪留三百篇(有學者認為刪詩者不是孔子,而是眾人汰選的結果)。
  • 唐宋風韻詩箋第654期 || 古韻堂拾貝【金秋賦雙節】
    雙節志懷石智仁庚子中秋國慶同,海天萬裡降金風。邦家共契民情慰,世事相宜物理融。何必心憂期地久,自應色喜見年豐。邀杯毋忘強魔厲,守土還須亮劍紅。 庚子中秋石智仁庚子行年別樣秋,節期團聚卸煩愁。佳餚怎解千鍾醉,皓月難甦一枕幽。寒減空青吟失語,疫添離恨淚迎眸。人間多少牽腸事,但願清輝映玉甌。
  • 依託多彩的社團活動,讓留學生愛上中國文化
    「表演這個節目很開心,我們也很喜歡中國文化。」顧佳用流利的漢語表達自己的心聲,她於2018年9月來到寧波,目前正在浙江工商職院學習漢語,一年多來,不僅漢語水平有很大提升,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喜愛也與日俱增。
  • 新冠時期的社團 | ONE THING
    離開福州一中的體育館,把表演搬到雲上,2020年的社團巡禮算是歷年來最特殊的一場。面對這種迫不得已的革新,回顧福州一中社團的發展路線,疫情之下,我們何去何從。庚子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福州一中的許多社團措手不及。面對疫情帶來的巨大壓力,校內外的大多數社團因此都退出了今年社巡。作為以社團表演為主要活動支撐的社團,街舞社也只能因此推翻社團原本的計劃。
  • 同心共繪「綠水青山」——同心•城市文化會客廳又來客人啦!
    同心共繪「綠水青山」——同心•城市文化會客廳又來客人啦!此次活動由中共嶧城區委統戰部、嶧城區吳林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嶧城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聯合舉辦,旨在通過魯南文化藝術界回報家鄉的桑梓精神,弘揚優秀中國傳統文化,把文化藝術種在基層,促進吳林街道書畫藝術的普及、提高。
  • 2020河北文化寶島行之冀臺雲端傳統武術交流會舉辦
    本次活動於11月28日至12月5日在冀臺兩地舉辦,採取網絡「雲端交流」方式將中華優秀武術文化展示給兩岸民眾,由河北省武術協會、冀臺經濟文化交流協會、臺灣同胞聯誼會和臺灣中華洪門武術聯盟主辦,設置河北石家莊和臺灣高雄兩個網絡直播會場,設有共演太極、名家展演、雲端演武、武林採風等四個環節,集中展現中華武術文化武脈相傳、花開兩岸。
  • 迎江區師生採風百年老街感受家鄉歷史文化
    迎江區師生採風百年老街感受家鄉歷史文化 2020-11-10 10:12:03   來源:安青網
  • 【網絡中國節·中秋】詩吟庚子國慶中秋(上)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特擇選部分詩人詩作,分古體詩(上)和現代詩(下),共賀庚子中秋與國慶。   庚子中秋與國慶同賀  何雲春  星移歲月秋光近,鬥轉煙雲紫氣生。  疫癘初來民聚慧,洪峰過後地豐盈。
  • 書畫展覽古琴雅集…市圖書館"雙節"文化盛宴等你來
    青島新聞網9月30日訊(記者 丁淑華)中秋、國慶雙節來臨之際,青島市圖書館充分挖掘兩大節日文化內涵,通過線上和線下多種方式,為市民們準備了有獎答題、講座直播、專場朗誦以及書畫展覽、古琴雅集、扎染體驗等豐盛的文化大餐,讓市民在假期體驗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共享閱讀的樂趣。
  • 山東省黃河文化主題創作採風寫生團走進濱州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12月21日,由山東畫院組織的「山東省黃河文化主題創作採風寫生活動」走進我市,來自我省20餘名著名畫家先後赴黃河之星生態園、黃河樓、打漁張森林公園、蓮花書院等地進行採風寫生。濱州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趙立平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