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採風作品集萃
許永寧
文友歡聚
丹桂飄香貴客來,採風靈跡大看臺。
徜徉山水談今古,友誼濃濃盡暢懷。
湯明秀
躍龍崗感懷
坊間言福地,靈跡躍龍崗,
朱漆門羅雀,琉璃瓦泛光。
神龜駝石刻,野草沐秋陽,
寂寂園中徑,堪思一帝王。
點絳唇·遊大橫山
十月秋高,幸同騷客靈鄉去。丹霞成縷,且做橫山幕。赤石無言,此念還如故。迎風佇,借些情愫,共那私私語。
金 科
明光行組詩
女山湖話舊
荒煙一去不經年,嘉祐洪鐘浮想翩。
牧野放山三尺雪,巡司敲鼓五更天。
玉環翠靄遺淮浦,舊跡老街橫楚田。
七裡木場縱眼望,揚帆逐浪寫新篇。
尿布灘尋跡
秋風涼意遍荒灘,車馬熙攘客少觀。
環島步行多雜草,沿湖路險缺圍欄。
倒生棘刺垂明帝,斜出樹身參殿鑾。
我卻無拘來此處,遠山近水一同看。
躍龍岡懷古
深鎖高牆一土丘,其中容納是風流。
真龍降世祥光兆,神廟含煙瑞氣浮。
回首刻碑聊未盡,經年殘瓦悵難收。
盱嘉濠鳳親兄弟,何為帝鄉爭不休!
參觀明光新蕾幼兒園並感謝李慎園長熱情接待
三十多年幼教忙,培枝育蕾著華章。
石榴高掛門迎客,盆景新奇花發香。
室內終朝生意氣,院中無處不風光。
盛情難卻誠心謝,特借小詩來頌揚。
周家鴻
明光之行閒吟五首
觀明光新蕾幼兒園
藝德培新蕾,師傳三十載。
飛騰是李家,院景街中璀。
詠大橫山地貌
山小綻奇花,神工映日斜。
心閒臨絕處,疑是泛紅霞。
秋至女山湖
雅興覽平湖,波光激我呼。
千帆鷗鷺起,不愧一明珠。
躍龍崗
耀世躍龍崗,風雲萬古芳。
聞言驚不斷,此地出明皇。
尿布灘
抹山香筆澗,倚澗一灘頭。
布洗成佳話,生靈棗刺勾。
武 斌
明光採風詩六首
庚子中秋到訪安徽明光蒙曹公克考諸位盛情並賦
嘉山未雲遠,王氣自崢嶸。
空碧秋光好,詩朋楚驛徵。
兩分非異域,一脈永傳情。
千載龍飛地,煙波勢縱橫。
躍龍崗懷古
大野彤雲結,躍龍崗上徊。
天年靈跡佑,平地響驚雷。
漠北江河遠,神州日月開。
千秋功與罪,一併作塵埃。
注:躍龍崗一曰孕龍基,位於明光城北三公裡,系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出生地。
過躍龍湖尿布灘感吟
抹山碧宇兩茫茫,千載龍湖耀鏡光。
尿布灘高垂棘刺,中原地大出元璋。
王侯自古本無種,百姓空餘淚幾行。
成敗興亡同一慨,溪邊猶見菊花黃。
注:尿布灘位於躍龍湖畔,是傳說中朱元璋母親為其曬尿布的地方,此地酸棗樹荊刺往下長。
訪千年古鎮女山湖
女山湖水共源長,舊縣名城小老鄉。
上岸漁民興產業,文明生態大篇章。
千年古寺鎮淮瀆,萬頃波濤映蜃光。
不負韶華秋色好,戲臺票友靚新妝。
參觀明光歧陽李氏文化宗親會址(新蕾幼兒園)欣筆
果滿瑤庭香滿廬,假山奇石世間殊。
九如學舍仁為本,千載歧陽德不孤。
翰墨傳情邀遠客,唐詩佐酒醉盈壺。
臥看高鐵馳南北,古邑新城入畫圖。
注:會址主人李慎系明代開國元勳歧陽王李文忠(朱元璋外甥)第21代裔孫,為明光市園林、家文化專家併兼任諸方領導。
大橫山丹霞地貌
宛若天邊一片雲,丹崖赤壁自氤氳。
紅蕖朵朵田田葉,賺得騷人情更殷。
長山正德|李德新
行經尿布灘
平湖一帶香花澗,依岸墩高尿布灘。
通亮紅光何異象,倒生棘刺也無端。
皇朝浩浩千城國,趙府區區十品官。
舊事風煙君莫問,閒如柳下釣長竿。
行經抹山寺
一寺清幽在抹山,聞聽舊事淚潸潸。
赤光灼灼明皇喜,長夜萋萋老母艱。
摸石感天無利角,鋪霞染地落紅斑。
今人如織歸來去,只做尋常似等閒。
行經躍龍崗
獨留靈跡帝王鄉,空立高碑自向陽。
院裡枯蕪荒舊事,門前赤地曬秸糧。
引來雀鳥閒雲舞,攪動秋風谷稻香。
但見行人來去急,匆匆誰更問明光。
行經大橫山丹霞谷
初裂新花欲放苞,橫山半臥似蓮姣。
仙風魅影清溪澗,鬼斧神工赤土包。
耐看砂巖如妙畫,可餐秀色勝佳餚。
遊人去後多回味,總把閒詩仔細敲。
李溫和
與諸文友雙節同樂
吟家同好曉從東,長假期約採雅風。
北往欣觀靈跡地,南來嘆賞兀峽紅。
大明經業存遺址,佳話留痕勝視聽。
意向濃時隨淺唱,情揚極處放高聲。
故交新友歡無已,豪語清辭統屬誠。
但恨秋光惟吝嗇,且留餘興待重逢。
寄新蕾幼兒園
名高何忌巷兒深,卌載啟蒙多育人。
几淨窗明縈教語,春華秋暢有讀音。
祖蔭積澱書香院,族嗣興栽花果盆。
李茂桃繁培沃土,情長志篤守初心。
躍龍岡隨吟
勝跡當推是帝鄉,獨家碑豎臥龍岡。
靈修因傍二郎廟,善果終成一姓堂。
千萬風光皆既已,幾般山水遂無常。
紅羅幛又香花澗,早入漁耕茶酒坊。
〔中呂·山坡羊〕尿布灘再唱
孤灘依舊,芳名優厚,荒蘆亂樹煙波縐。探由頭,道無休,幾張尿布功勳就,三百輝煌朱氏收。昨,明帝走;今,閒話留。
大橫山隨想
離去塵囂無僻荒,一山獨秀嘆譽長。
誰開太極生三界,有話昇平道二郎。
洪武當初兵將影,蒙元興盛佛禪腸。
如煙往昔何堪記,先籍丹霞賦後章。
曹克考
〔雙調·風入松〕明光懷古(三重頭)
題記:2020年10月5日,盱眙縣詩詞學會副秘書長金科、周家鴻、湯明秀、武斌等一行四人,蒞臨明光觀光交流,明光市家文化研究會會長曹克考、副會長李溫和、許永寧、秘書長李慎等,接待並偕同採風,分別遊覽了招信寺、躍龍岡和明光老街等,特作懷古重頭小令三首以記。
招信寺
千年禪院①改顏容,誰記(得那)宋仁宗②?商聲③斷續留餘痛,幾多恨、(都)付笑談中。招信早成舊夢,秋風不老詩翁。
躍龍岡
明光山麓(尿布灘頭)躍龍岡④,吉地出朱皇。靈跡碑⑤下胞衣放,正堪笑、(鄰家)異說荒唐!怪論紛紜「絕唱」 ,無非紙上文章。
明光老街⑥
「汪秦胡李」⑦一條街,窄巷兩邊開。 條石鋪道承龍脈,歧陽第⑧、戚裡廬宅。(現如今)民國舊居衰敗,滿清老瓦蒼苔。
【注】
① 禪院:即嘉祐禪院,原名大寺,今名招信寺。安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據傳為南朝梁武帝蕭衍敕建。嘉祐元年,宋仁宗外出巡遊,駐蹕此地。因趙禎好佛,久聞淮右招信縣(即舊縣)有敕建的「大寺」,為國內名剎。再因淮河兩岸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爭亡魂不散,請旨超度。仁宗因此御駕親臨,攜水陸(即水中、陸地神佛絹畫,相傳為唐代名畫家吳道子手筆)、藏經(即大藏經)駐蹕於招信縣古大寺內,作七七四十九天水陸道場。臨別前,在寺院門額上御書「嘉祐禪院」四個大字,大寺因此改稱嘉祐院。
② 宋仁宗:趙禎(1010-1063),宋朝第四位皇帝,初名趙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在位四十二年,是兩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③ 商聲:原指旋律以商調為主音的樂聲,即五音中的商音;另指「秋風」。
④ 躍龍岡:位於明光街道趙府村,南倚龍廟山,背靠抹山,東傍東風湖,西瀕池河,乃是明太祖朱元璋出生之地。
⑤ 靈跡碑:全名「聖祖靈跡碑」,在躍龍岡上,原碑立於趙府龍泉寺大殿內。明萬曆四十一年,盱眙知縣許臨川立:「臣應聘謹按漢高祖豐生沛長故,其言吾萬歲後魂魄猶思沛。今盱眙即漢之豐,今鳳陽即漢之沛也。我高廟亦曾舉以自喻,然漢惠於沛,宮故地立,原廟制祀典……豐之中陽裡漢高祖所生之地猶盱之靈跡鄉也,後人亦為立廟於其上。」
⑥ 明光老街:初建於元朝,發展於明朝,壯大於清末,民國時具有一定規模。舊稱「曹府街」,因曾是被封為曹國公的明朝隴西王李貞、岐陽王李文忠家族世居之地,故稱。
⑦ 汪秦胡李:清末民初明光鎮所謂「四大家族」。此時的政治、經濟、土地基本掌握在「胡(南北胡)、李(南北李)、汪、秦」四大家族手中。其中:
汪姓:原籍徽州,明未清初遷入明光,以汪仲權為首富。汪道涵為該族名人。 民國29 年3 月任嘉山縣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縣長兼任縣總隊總隊長、縣委書記,解放後曾任上海市市長,1991 年底,任海峽-協會會長。此後主持了著名的「汪辜會談」。
秦姓:原籍靖江,清初遷入明光,以秦孝發、秦魁發為首富。該族名人秦竹人,為清末民初詩人。
胡姓:南胡,原籍徽州,清初遷入明光,民國後期有70戶,其中地主12戶,佔地1500餘石種,以胡燕伯、胡菊潭為首富; 北胡,原籍五河縣,清初遷入明光,民國後期有地主10戶,佔地750餘石種,以胡樂齋、胡文才、胡錦唐為首富。
李姓:南李,原籍烏江,明時遷入明光,以李雲程,李大武為首富。該族名人 李文忠為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明朝開國的著名將領、謀臣;北李:原籍臨淮,清初遷入明光,以李大興、李信通為首富。
⑧ 歧陽第:即歧陽王門第。歧陽王,指李文忠,字思本,小名保兒,祖上世代居住在泗州盱眙縣明光集(今安徽省明光市明光街道辦事處),後來隨父親李貞搬到濠州東鄉。李文忠是明朝著名的開國將領。
與盱眙縣詩友相約採風興懷
仲秋時節菊花黃,舊雨新知聚一堂。
客自都梁臨舊縣,我當東道舉瓊觴。
躍龍岡上尋靈跡,橫澗山頭覓大王。
先是參禪嘉祐院,後來訪古石牌坊。
騷家有意拈詩韻,美景無疑作畫廊。
一路風情何負我?明光不愧帝王鄉。
【注】
都梁:指,盱眙縣,境內有都梁山,山上盛產都梁香草(即澤蘭)。隋大業初,煬帝在盱眙置都梁宮後,盱眙別稱「都梁」。
舊縣:此指明光市女山湖鎮,因宋代設招信縣,為縣治,元末廢,明代設「舊縣巡檢司」,故稱
躍龍岡:躍龍崗位於安徽明光市明光街道趙府村,南倚龍廟山,背靠抹山,東傍東風湖,西瀕池河,乃是明太祖朱元璋出生之地。光緒二年《盱眙縣誌》載:明光山東北有躍龍崗,一日孕龍基。康熙志註:崗在二郎廟旁,明太祖生於其地,下有紅羅障,有香花澗
橫澗山:橫澗山現名大橫山,因南部山麓為丹霞地貌,又叫大紅山,地處江淮中部,距明光市城區16公裡、定遠縣西北七十四裡,上有澗泉。山上已知有古柴王城遺址、有朱元璋屯兵遺址、元代"法華禪庵寺"遺址,有元代佛塔兩座、古井、放生池等。
嘉祐院:原名大寺。《盱眙縣誌》載:「嘉佑院在舊縣鎮,宋嘉佑年建。」位於安徽省明光市女山湖鎮老街,始建於宋代,後經歷代風雲變化而隨之興衰,於2002年移址重建,今名「招信寺」。外形為硬山馬頭牆兩坡水式樣。內部木架,明間為七架梁前後出單步,次間為穿鬥式梁架,山面砌馬頭牆,正背兩端翹起與馬頭牆相接,此類手法它處不見,是一種特殊的地方手法。
石牌坊:指的是中心路老街,亦稱「中心路歷史文化街區」。縱向八百多米長,兩邊店鋪鱗次櫛比。它是老明光的心臟,是老明光的濃縮,是老明光的歷史,中心路老街道路於2014年開始改造。南始望橫街,其輻射的小巷共有三四十條巷,巷子有二十餘條,石板鋪道。今建有「躍龍門」、「明光老街」、「岐陽門」,三座仿古街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