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到了30多,還沒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應該怎麼活。
好吧,這個問題別說30多了,大多數人一輩子都沒想過。
李舟有個朋友,畢業後,找不到自己專業的工作,怎麼辦?
玩了半年,實在沒辦法,就隨便找了個,準備先做著,以後看情況。
沒想到的是,這一做就是5年。
你想想自己,畢業後去找工作,是有清晰的規劃,還是隨遇而安,遇到什麼做什麼?
嗯,大部分人應該都是後者!
既然你對自己的人生都不負責,那稀裡糊塗的過一生,也沒啥好奇怪的了。
有句話說得好,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
就算手裡拿副爛牌,這已經註定了啊,再多抱怨也無濟於事。
有這時間,不妨多去思考下,如何把一手爛牌打好。
當你見過的事多了,接觸的人多了,你就會發現,這個世上,很少有真正過不去的坎。
很多時候,我們稍微努力點,堅持下,也許情況就完全不同!
1、自己目前在什麼位置。
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選擇大於努力,方向比方法重要。
其實,比方向更重要的,就是得知道自己的位置。
就像一群人聚餐,座次都是很有講究的。
你的目標,是坐到老大的位置去,這屬於方向。
但目前只排到第5,這才是真實的位置。
那麼,你當下要做的,不是死死地盯著老大,而是看看排在你前面的老3,老4,他們是怎麼爬上去的。
好比你在公司上班,很多人總感覺老闆沙雕,領導弱智。
其實,這都是很愚蠢的想法。
不服的話,你去撈個主管來噹噹?
相信我,大多數人的一生,也只會是底層員工,爬到主管都遙不可及。
可他們卻總是看不起老闆,哈哈!
就像在我們村裡,很多老大爺,天天在那談論國家大事,說得頭頭是道。
現實卻是,連村長都當不上!
2、有多少人認可你。
有個朋友說,他最煩的人就是,上來第一句就是:在嗎?
說在嘛,誰知道是不是借錢的呢,要是不借,還會傷了和氣。
說不在,又讓人感覺裝逼,太託大了。
如果你找人有事,可以先問候一句,然後把要說的事情,一併發過去。
不要等別人回一句,你再說一句,跟擠牙膏一樣,太煩人了。
嗯,說實話,李舟自己看到這樣的開頭,基本都是直接忽略。
不是每個人,都像你一樣很閒,時間不值錢啊!
所以啊,像這樣的好友再多,也是沒什麼用的。
很多人有個錯覺,認為好友人數多了,就等於人脈廣。
呵呵,真正遇到事情了,你去試試,看有誰會搭理你?
一個認可你的人,比10個你認識的都管用。
如何讓別人認可你?
網際網路時代,一定要讓先更多人知道你。
再為這些人持續提供有價值的東西,自然就有認可你,願意為你買單的人。
當自己沒價值,不能給別人帶去好處時,你加再多的人,也毫無用處。
李舟之前也加了很多圈子,參加過不少培訓。
但真正改變我的有嗎?
基本找不到!
後來明白一個道理,打鐵還需自身硬,外部資源只是幫你放大的,完成1到100的事。
而0到1,必須要靠自己。
這也是為啥第一桶金,在每個人的一生中太重要了!
3、見識大於能力。
村裡,有個表親,一直在家種地。
辛苦一年,只有1萬多點的收入。
聽外出打工的親戚說,他們在廠子裡面,只是白天上班,一年能掙4萬多。
他本來不信,拗不過媳婦的意見,只能跟著出去打工。
年底,還真賺了3萬多。
後來,他又跟著舅舅幹工地,收入從3萬,增加到了8萬。
他舅舅,是木工,一年能搞20萬。
賺錢,能力只是一個方面,見識,才是更重要的。
很多時候,我們賺錢難,只是不知道,還可以那樣賺錢而已!
有人說現在賺錢的機會太少了,有人說遍地都是黃金。
他們,說得都沒錯。
區別就是,每個人見識不一樣,就算對同樣一件事情,也會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
想賺錢,你得先知道,什麼才是機會。
如果不會辨別,就算有人給你拋來橄欖枝,你也當個木棍扔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