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498天後,咪蒙用3條人生真相,為自己「洗白」

2020-12-21 貓叔聊熱點

寫作有溫度,熱點有態度。點擊「關注」,每天一篇,貓叔陪你聊熱點!

01

算了算,當這個名字再次被提起並刷屏朋友圈的時候,已消失了498天。

2019年2月21日,一個名為「咪蒙」的帳號,在全網被註銷。

導火索是公司另一個公號「才華有限青年」的主編楊樂多,寫了篇《一個出生身寒門的狀元之死》的文章。

全文用虛擬事實寫作,自述了一個家境貧寒的高中學霸周有擇,患胃癌去世的故事。而這一切的聯想,都來自於楊樂多對高中同學的愧疚。

這篇文章就像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掀起了巨大的風浪,被指胡編亂造,惡意引導公眾情緒。

不久前,還坐擁1400萬粉絲、頭條廣告標價80萬、在年會上大發百萬獎金與奢侈品包包的「咪蒙」大廈,頃刻倒塌。

這一切,不是來得悄無聲息。曾多次因為刻意放大情緒而被警告的「咪蒙」,這次再也沒有得到幸運女神的眷顧。

那天,公司所有的年輕人都哭了。咪蒙的創始人馬凌,面無表情的在紙上畫了一朵黑色的小花。

「咪蒙」不僅是一個公號的名字,更是創始人馬凌的代名詞。

從此,自媒體江湖再無「咪蒙」,自媒體女王再不是馬凌。整個團隊,一夜之間消失在了公眾視野之外。

坊間時不時有他們的傳聞。說他們不再寫稿了,專做短視頻了;不再煽動讀者情緒了,改走時尚路線了。

但一直不溫不火。直到前兩天一篇《咪蒙不再製造咪蒙》的特稿,再次成為爆款的時候,「咪蒙」這兩個字又重新回歸了大眾視野。

在1萬多字的特稿裡,作者講述了「咪蒙」背後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揭露了「咪蒙」註銷事件中,關於親情、友情、愛情的點點滴滴。

在看完這些故事後,很多人覺得是咪蒙的一篇「洗白文」,目的是為了復出的時尚新號而造勢。

但在貓叔看來,這部「傷痕文學」卻是一個中年女人的成長史,揭示了3條赤裸裸的人生真相。

02

關於職場:利益為先,感情靠後。

直到現在,即便整裝待發準備重新上路的咪蒙,對楊樂多的倒戈與背叛,一直耿耿於懷。

公號被註銷的那一天楊樂多哭了,但不久後就收起了情緒,像沒事人一樣開始追劇。

咪蒙為了保護她和她的團隊,在事情發酵後,沒有聽從別人的建議,註銷「才華」公號,遣散團隊員工,並對外宣稱監管不力,也不至於事情最後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但楊樂多沒有一句道歉,也沒有一句後悔。直到2019年4月,公司宣布解散的時候,她才感到了第一次後悔。

而傷害咪蒙的,不是她的態度,而是她不久後提出的離職。她還到處炫耀說,有公司開百萬高薪挖她,還給副總裁 title,出版社也在不停催她交稿。

害得公司人心動搖,不少人都跑去質問咪蒙:始作俑者憑什麼可以逍遙法外,難道這就是社會規則嗎?甚至還有楊樂多挖公司同事的謠言傳出。

這也不是楊樂多第一次這麼對她了。

早在2018年的公司戰略會上,李粒粒就在楊樂多的授意下,提出要拆分她負責的時尚公號「李粒粒」,做獨立子公司,並要求核心成為持股。

咪蒙那天又氣又難過,她的兩個左膀右臂,明顯有著逼宮的意思。最後,咪蒙沒有退讓,三人不歡而散。不久後,咪蒙發道歉信,說她不該失控。

但咪蒙在情緒上的妥協,並沒有得到楊樂多的回應。她私下請教一位媒體前輩,籌劃著怎麼和公司談分成。

她的「請教」,被輾轉傳到了咪蒙的耳朵裡,就變成了:咪蒙是傻子,你教我怎麼從她身上得到更多利益?

這讓咪蒙如鯁在喉。

但為了緩和大家的關係,咪蒙在不久後的年會上,自己拿了100萬年終獎,核心成員也拿了100萬。其中就有楊樂多。

如今,咪蒙拉黑了楊樂多的微信,她說她的微信裡全是炫耀。

她始終想不明白,自己花光所有力氣與代價保護的人,最後卻冷酷得無情。

其實,不是楊樂多無情,而是咪蒙太有情。

在第一次創業失敗後,她馬不停蹄地開始了第二次創業,並當起了北漂。

那時,第一次和她創業的員工都選擇了跟隨,並很多提出了低薪,甚至為了多招一個人,願意把自己的薪水勻一勻。

這讓初到北京、沒有任何背景的咪蒙,感受到了無比的溫暖。可能也是從那時開始,員工就再也不只是員工,而是她的戰友、她的親人。

這次,她們的努力沒有被辜負,創業之路越走越順,公司帳上越來越有錢。她也對員工越來越好,不停地給他們加薪,讓他們享受各種帶薪休假,甚至還發明了「不想上班假」。

就在這種「烏託邦」式的工作節奏中,不少人的觀念與態度都發生了變化。

他們可以當著廣告商的面,在公司裡大聲對咪蒙吼:你閉嘴;也可以私下議論她:咪蒙自己買的包,比送給我們的貴;更會在公司解散時,質疑她為什麼按N+1賠償,而不是之前的N+3?

當給予變成了索取,一切都變成了理所當然。很多人就開始,不患寡而患不均。

而造成這種結局的,就是咪蒙的「討好性」人格。她完全弱化了,在職場中領導與下屬的關係。

和員工走得太近、平起平坐,在員工心中沒有權威。她以為自己只要對所有人好,給他們足夠多的錢,就能收穫所有人的忠誠。

可她卻忘了,不是每一個人都這麼感性。在職場中,很多人只看利益,不談情。當遇到了更有利於自己的利益時,她的離開,絕不會帶一滴眼淚。

03

關於愛情:中年女人的婚姻,敵不過「孤獨」。

在這篇特稿中,比起咪蒙濃墨重彩的事業與朝夕相處的員工來說,她的前夫羅一洋卻成了一個局外人。

在外人看來,她和羅一洋的結合,是無比讓人羨慕的。她和羅一洋的婚姻,也是無數人所嚮往的。

但兩人婚姻中的問題,卻在咪蒙來到北京開始創業後,慢慢的顯現了出來。

她和羅一洋4歲起認識,幼兒園、小學、初中都是同學。讀完大學後,又進入了同一家報社。

咪蒙跑文化口,羅一洋寫房地產。

羅一洋從三年級起就開始喜歡咪蒙,寫了厚厚一沓情書,還信誓旦旦地說:如果馬凌不嫁,他就出家。

而在咪蒙的父母眼裡,羅一洋比他任何一個男朋友都強,老實又沒有任何惡習,是一個適合過日子的好男人。

就這樣,咪蒙和羅一洋走到了一起,婚後三年就有了兒子。那時她們像小情侶一樣恩愛,上班一起出門,下班一起回家,帶一盒盒飯,咪蒙先吃,剩下的羅一洋再吃。

直到2015年的夏天,羅一洋查出腎炎,血壓飆升,咪蒙辭職後第一次創業失敗,虧完了400萬,想去北京。

羅一洋沒有阻止,康復後就帶著孩子去了北京。唯一不同的是,他沒了工作,每天在家除了玩遊戲就是帶孩子。

時間一久,咪蒙就有了抱怨,讓他學點東西,讓他做點事情。因為那時咪蒙的號越做越大,咪蒙壓力很大,深怕哪天自己得了癌症,整個家就垮了。

但羅一洋呆在家的時間太久了,根本學不進去東西,每次學一個月就放棄了。

慢慢的,咪蒙不再與他溝通,甚至常常以工作的藉口,住在離家一條馬路之隔的公司。

咪蒙患上了焦慮症,幾次崩潰大哭,都是因為他不學習。最後,咪蒙放棄了,很嚴肅的跟他提出了離婚,並承諾給他一筆不菲的賠償金。

羅一洋知道無法挽回後,也同意了。

就在咪蒙公司解散後的第二個月,咪蒙和他辦理了離婚手續。咪蒙當時內心背負著巨大的愧疚,伴隨著事業的困境,曾一度抑鬱想死。

中年女人的婚姻,還是敵不過「孤獨」。當背後的丈夫失去了工作,失去了上進的動力,她就失去了安全感,愛情也隨之消失殆盡。

而好的婚姻,應該像《紙牌屋》裡的弗蘭克和克萊爾一樣。他們互相欣賞,也會互相體會彼此的痛苦。

他們在成功的路上共同成長,兩人的愛情也在不斷地升級中,達到默契和無法離開的地步。

我理解咪蒙的那種無助,和失去了安全感的恐懼。

就像楊瀾說的那樣:

婚姻的紐帶,不是孩子,不是金錢,而是關於精神的共同成長,在最無助和軟弱時候,有他(她)託起你的下巴,扳直你的脊梁,令你堅強,並陪伴你左右,共同承受命運。那時,你們之間除了愛,還有肝膽相照的義氣,不離不棄的默契,以及銘心刻骨的恩情。

只是這一切,羅一洋在來到北京後,再也無法給他了。

04

關於人生:平凡是幸運,大起大落才是常態。

在事業與婚姻的雙重打擊下,再加上查出「宮頸癌前病變」。咪蒙的情緒徹底崩潰了,她開始抑鬱,並要看心理醫生。

她在拉黑楊樂多的微信後,負面情緒達到了頂點。這樣一個討好性人格的人,終於對人性失望了。

在以前寫文章時極力揮灑的情緒,如今也開始反噬。她曾對周圍人有很深的精神依賴,渴望被認可。但最後,傷她最深的卻是她最信任的人。

她公司的員工,基本都是90後,就連她最器重的楊樂多,也是96年的。他們個性張揚、追求自我,每個人都特立獨行與眾不同。

也正因為這樣,他們不可能成為咪蒙情感上的依靠。而咪蒙卻是最後一個,看清現實並接受現實的人。

她開始掙扎,開始不停給自己心理醫生打電話,開始想從酒店的陽臺上跳下去。開始逃離,開始自我否定。

所以最後她關掉了公司,選擇了離婚。她想用這樣的方式,和自己的過去說再見。

好在她重新活過來了,開始美容、開始打扮自己、開始減肥、開始不停做醫美。所有的改變,都為了再一次的創業。

我不想去評價這篇特稿是不是咪蒙的「洗白文」,但我卻在裡面看到了一個中年女人的成長史。

今年40多歲的咪蒙,已不再年輕,帶著12歲的兒子,無房無車,還繼續漂泊在北京。

拋開「咪蒙」這個標籤,她就是一個中年單親媽媽。她的經歷,像極了每一個現實中的我們。而大起大落才是人生常態。

希望咪蒙在頓悟後,能夠明白:世上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人生路上更多的是無力和無解,時光匆匆,世事無常。

就像劉瑜在《送你一顆子彈》裡寫的那樣:

每個人的心裡,有多麼長的一個清單,這些清單裡寫著多少美好的事,可是,它們總是被推遲,被擱置,在時間的閣樓上腐爛。願你我都能在這個無常的世界裡,安穩的活著。做你想去做的事,愛你想去愛的人。

咪蒙的重新開始,你支持也好、反對也好,希望是她的一種蛻變,也是一種新生。

原創不易,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你的點讚、轉發與留言,是貓叔最大的動力!

相關焦點

  • 時隔514天,咪蒙仍在製造咪蒙
    在低調神隱514天後,咪蒙又突然出現在公眾的視線裡。 近日,一篇名為《咪蒙不再製造咪蒙》的萬字長文火了。文中將咪蒙刻畫成一個闊綽老闆,一個有情有義嫁給公司的創業者,一個守護著員工的知心大姐,一個天真敏感的傻白甜,一個被團隊背叛的冤大頭…… 在不少人被感動得稀裡譁啦、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同時,也有網友指責該文為咪蒙洗白,並稱「完全是咪蒙一家之言,當小說看看就好」。 這個多次站在輿論風口的自媒體女王,在最風光時公司估值20億、坐擁8家企業,投放、廣告商紛至沓來。
  • 有多少人記得咪蒙?收入不僅僅是娛樂明星,但一旦他崩潰,就想去
    43歲的咪蒙失蹤了多少天?人們似乎從來沒有注意到,這位前自媒體女王(公司鼎盛時期的身價為20億元人民幣)可以拒絕1760萬份維護員工尊嚴的廣告,並向客戶賠償800萬名傳奇女性,失蹤498天後,咪蒙突然站在公眾面前。一篇題為《咪蒙不再製造咪蒙》的文章在朋友圈路過。
  • 咪蒙回來了
    2020年3月5日,「洪胖胖」(咪蒙旗下美妝穿搭子公眾號)發布推送《最強逆襲,從矮胖女生到時髦女總裁,只差……》。這條介紹西裝搭配的推送裡,請了一位「矮胖模特」——「更接地氣的那種」。文中沒有提她的名字,用「小龍蝦女士」代替。
  • 咪蒙不再製造咪蒙-虎嗅網
    主色調為檸檬黃,配色為天空藍,一塊區域是兒童樂園,散落著小木屋和鵝暖石座椅。有次春遊結束,在三裡屯喝威士忌,咪蒙和在場每個人拉勾,讓大家永遠也不要離開。夜深了,員工嘔吐,凌晨 3 點把胃出血的咪蒙送去醫院。直至很久以後,羅一洋才猛然察覺,咪蒙早已將全部情感從他身上轉移到公司,把員工當兄弟姐妹。
  • 咪蒙不再製造咪蒙 | 先生特稿
    主色調為檸檬黃,配色為天空藍,一塊區域是兒童樂園,散落著小木屋和鵝暖石座椅。有次春遊結束,在三裡屯喝威士忌,咪蒙和在場每個人拉勾,讓大家永遠也不要離開。夜深了,員工嘔吐,凌晨 3 點把胃出血的咪蒙送去醫院。直至很久以後,羅一洋才猛然察覺,咪蒙早已將全部情感從他身上轉移到公司,把員工當兄弟姐妹。一個微小細節是,她幾乎不叫他老公了。
  • 咪蒙,歡迎你回來
    文|麥左相信很多人都還記得咪蒙,那個擁有一千萬粉絲的自媒體大V,寫過無數篇100W+的作品,一篇軟文高達50萬,是許多寫作者心中的大神。可惜,成也公眾號,敗也公眾號,咪蒙在2019年春節後消失了。一時間,無數人唏噓,也有人拍手叫好,這個用文字妖豔惑眾的人終於「閉嘴」了。但也有人暗暗期待,她重新歸來的那天。
  • 拜咪蒙教:物質女孩被切開的血管
    大概這樣的事情,於古人,叫做掩耳盜鈴;於馬凌,則是「不要為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難過」。念大學後,她談了一場五年的戀愛,也被男友劈腿五年。「不相信婚姻,不相信愛情」,她評價那時的自己。「羅同學」的出現打破了婚戀詛咒,也成就了勵志女王津津樂道的暖心故事。馬凌與老公羅一洋相識於幼兒園,小學初中都是同班同學。用她的話說,羅同學是「眼癌晚期」,暗戀自己11年,追了自己七年。
  • 我有1000個好友關注了「咪蒙」,代表我的人生很失敗嗎?
    今天中午,一條微博突然火了:微博CEO@來去之間 轉發了這條微博後,朋友圈和微信群掀起了一股「曬關注『咪蒙』好友數的截圖」熱:果醬妹也測試了一下,發現微信兩千好友裡面有接近一半人關注了「咪蒙」:因為這條微博,「咪蒙」的微信指數也在昨晚開始暴漲
  • 咪蒙回來了,咪蒙時代能回來嗎?
    2007年,韓寒只出了一期的《獨唱團》收錄了34位作者的34篇文章,其中就有來自咪蒙的《好疼的金聖歎》。古代文學專業畢業的咪蒙結合當時網絡流行元素,用一種現代的講述方式講述古代人的故事,文筆犀利逗趣,頗有靈氣,那篇《好疼的金聖歎》在當時被不少讀者奉為《獨唱團》最佳。
  • 咪蒙,與世界上最大的色情網站
    咪蒙所謂的1000萬的經驗,許多自媒體人也並非不懂,差別只在於,你自己的定位如何,就像你到底是想做色情網站還是新聞網站。「知道」(nz_zhidao)為你送上免費的價值1000萬的咪蒙式經驗。近日她在接受採訪時說,目前她公眾號的粉絲已經突破400萬,並以每天3萬的速度在增長,每個月廣告收入300-500萬元,7月頭條45萬,二條22萬。這樣的數據的確是讓無數辛苦碼字的自媒體望塵莫及。咪蒙也不故作謙虛,她說,「作為新媒體寫作領域最專業的人,給我一個標題,我能瞬間判斷它閱讀量會達到多少。給我一個爛標題,我能5秒鐘換一個標題讓這篇文章至少超過10萬+。
  • 今夜90後團隊,你就配給咪蒙洗腳嗎?
    關於事情的起因,相信不少人也都有所耳聞,自媒體人桑桑姐在公眾號發文:表示自己的《花式舔屁溝大賽正式開始,進來為你支持的愛豆打CALL!》一文被公眾號青年大院洗稿,文章為《三問湖北媒體,你們到底要將疫情真相引向何方 ?》。
  • 咪蒙離婚,與你何幹
    1新媒體作家、網絡紅人咪蒙近日連發傷感微博,疑似老公出軌,婚姻出問題。坐擁200多萬粉絲的她,此情感動態一出,頓時引發大眾熱議,她的微博下,熱門評論幾乎都是幸災樂禍的叫好還有義正言辭的指責。咪蒙的這條微博是自問自答。
  • 「大娛樂家」 咪蒙 | 周末侃
    兩代人人生觀差異的話題,已然為自媒體貢獻了無數10w+熱文,至今已覺不新鮮。但這則商業廣告還是有其獨到之處。展現代際間難以彌合的分歧之後,它給出了一個折中方案:在父母和女兒的城市之間找一個中途站,讓他們在那裡團圓。短片裡提供的解決方案,其實有流於形式之嫌,可畢竟它傳達出了求同存異的信號,彼此各退一步,平等對話,既不盲目妥協,也不煽動對立。
  • 咪蒙之後,再無「咪蒙」
    但後發制人,咪蒙對讀者有著深刻的了解。她去研究爆款文章的標題,去搜集社會關注的熱點,去窺探人性最深處的秘密。她知道讀者最想看什麼,再加上山東大學文學碩士,《南方都市報》首席編輯的文筆作為保障,咪蒙在2016年飛速前進,成為一現象級公眾號,同時躍升為百萬粉絲的情感導師。但飛得太快,也就沒有時間去梳理自己羽毛,網友對咪蒙的評價呈現兩極分化。
  • 咪蒙和她的「壞」時代
    於是沒過幾天,有人跑來告訴我,咪蒙新推的這篇【如果紅等對面有老虎,你還闖嗎】跟你的那篇好像。我一看,簡直就是把我的觀點提煉出來用了她的例子再改成咪式語言又來了一遍。我覺得碧浪真該請咪老師代言,洗得一手好稿。最具諷刺意味的是,這篇的主旨就是談規則,不抄襲,難道不是寫作者最基本的底線和規則嗎?
  • 江歌案:殺氣騰騰的咪蒙製造了網絡暴力的新高潮 | 新京報快評
    擁粉千萬的自媒體公號「咪蒙」,也推送了一篇《劉鑫江歌案: 法律可以制裁兇手,但誰來制裁人性?》的評論性質的文章。其不僅有自己的敘事,還有自己的立場、觀點和主張。但這篇文章讀來,實在「燃」得可怕。介入社會事件、公共議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是每個人的權利;但敬畏文字,同樣是每個發言者最起碼的自覺,這同樣是一種道德。
  • 聽說咪蒙這次真的要復出了
    「咪蒙」沒有消失,它正在另一個地方異軍突起。作者 | 豆豆一、子公司被註銷,咪蒙欲轉型復出?天眼查數據顯示,6月24日,霍爾果斯爆炸糖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狀態顯示註銷,註銷原因為決議解散。據財經天下周刊報導的一張報價表顯示,咪蒙最主要的微信公眾號「咪蒙」,2018年軟文價格為頭條75萬元一條,網友戲稱,這相當於一輛保時捷718 Cayman最新款。報價表顯示,頭條10分鐘內即可突破10萬+,1小時內反饋留言可達上萬條,「咪蒙」是當時廣告率轉化最高的微信公眾號。
  • 咪蒙公司宣布解散
    3月30日有消息稱,咪蒙公司北京十月初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正式解散。根據咪蒙公司員工社交媒體信息透露,解散後員工們都收到了特殊的「畢業證」。
  • 咪蒙離婚:女權主義者的毒雞湯終於還是嗆到了自己!
    不經意間看了知名大V咪蒙的離婚聲明,雖然平日本人大多只寫網際網路熱點事件或行業乾貨,今天還是忍不住出來吐糟一下:畢竟「離婚」是件人生大事,而且還是萬千美好青年(女)的情感導師離婚!咪蒙咪蒙,你離婚了自己能handle,那就沒所謂了,別搞得成千上萬的死(nao)忠(can)粉也跑回家裡跟另一半離婚,或者根本不敢結婚!
  • 重出江湖的咪蒙,在我們不知不覺中,勢如破竹
    半年前,我就預料到,一個咪蒙倒下去了,會有千萬個咪蒙偷偷站起來。作為一個閒散的自媒體人,我其實不在乎咪蒙能賺多個少。她的流量、她的收益,可能比10000個我都強很多很多。我也不是羨慕嫉妒恨。因為,像她那樣賺很多很多的錢,畢竟不是我的人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