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途中楊得志、楊勇、楊成武三位將軍指揮作戰出色,周恩來曾風趣地說道:三楊開泰,長徵小菜!
在長徵中,楊得志曾擔任紅一軍團第一師第一團團長,多次承擔為全軍開路的重任。1935年5月,中央決定紅軍繼續北上,搶渡大渡河,進而與紅四方面軍會合。當時楊得志領命後,便率領紅一團急行一晝夜,搶先到達大渡河南岸的安順場。
後來,在楊得志的率領下,紅一團經過半個小時的激烈戰鬥,全殲了國民黨守軍的兩個連,不但控制了安順場,還弄到了一條小船。隨後紅一團的戰士們便勝利渡江,全殲了400多名國民黨守軍,並且佔領了灘頭陣地。從而保證了紅軍主力順利渡江,擺脫了國民黨軍的追擊。
在長徵中,楊勇曾擔任紅三軍團第四師第十團的政委。1934年11月,蔣介石調集圍剿中央蘇區的20萬大軍,組成五路追剿軍,利用湘江作為屏障,構築第四道封鎖線,企圖將紅軍聚殲於此。當時,中共中央決定突破敵人第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紅四師便以楊勇帶領的紅十團為前衛團,向國民黨軍湘江防線界首段推進。
11月28日,紅十團率先渡過湘江,楊勇隨即組織部隊開始掩護工兵架設浮橋、構築工事。不料,工事剛構築完,國民黨桂系的追剿軍就趕來了,並向紅十團連續發動了十幾次的進攻,戰鬥十分激烈。當時,紅十團的團長、紅四師參謀長等人都相繼犧牲,但楊勇依舊堅守前線,與數倍於己的國民黨軍激戰。最終,楊勇所帶領的紅十團以犧牲400多人的代價,勝利完成了掩護中央機關和軍委縱隊在界首渡江的任務。
在長徵中,楊成武曾擔任紅一軍團第二師第四團政委。他在長徵中是指揮飛奪瀘定橋一戰。1935年5月,紅軍來到安順場,由於缺少船隻,紅軍無法在短時間內從安順場渡過大渡河。而為了儘快渡過大渡河,擺脫國民黨軍的追捕,毛澤東將目標定在了瀘定橋。於是,楊成武便接到了紅一軍團的急電:要他們在5月28日奪取瀘定橋。
為此,楊成武所帶領的紅四團需要在一晝夜的時間裡行走120公裡,並在當日奪取瀘定橋。天黑了之後,天上開始下起了瓢潑大雨,楊成武為了防止戰士們滑倒掉進大渡河裡,他便叫大家解下綁腿,接在一起,拉著前進。後來,在發現對岸的國民黨軍點著火把前進時,楊成武也果斷下令點燃火把,偽裝成國民黨軍前進。最終,紅四團克服了異常的困難,終於在5月29日清晨前抵達瀘定橋。
當時,守護瀘定橋的國民黨軍早已將橋上的木板撤掉了,此時的瀘定橋上只剩下了13根200多米長的光滑鐵索。楊成武趕忙挑選了22名勇士,在全團火力的掩護下,在鐵索上攀爬,最終,他們衝過橋頭,擊潰國民黨守軍,勝利奪取了瀘定橋。
長徵中楊得志、楊勇、楊成武他們三人表現異常出色,為此,後來周恩來曾風趣地說道:「三楊開泰,長徵小菜!」